![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20722/0-17006193119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20722/0-17006193119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20722/0-17006193119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且连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示意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B.行星、行星C.卫星、行星D.恒星、卫星
2、本次“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一颗“超级地球”,其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约22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超级地球”最可能属于( )
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
4、此“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最可能是因为其( )
①有微生物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④有适宜的大气环境
⑤有肥沃的土壤
⑥天体表面平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⑥D.②③⑤
据报道,2016年4月25日,“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玉兔号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中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
A.明亮的天空B.干涸的河流
C.大小不一的岩石D.枯萎的树桩
6、关于玉兔号在月球表面运行的三年中经历过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白天的太阳辐射比地球白天的太阳辐射弱
B.月球大气稀薄,小天体撞击月表的概率较大
C.月球表面比较平坦,利于月球车行进
D.月球体积小,玉兔号受太阳风的危害比较小
2023年9月10日,董宇辉在新疆之行中写道“这星球上的一切能量大都来自太阳,新疆就是得到恩惠最多的地方。当阳光穿越云层洒向这片土壤,田间的瓜果挂满枝头,散发清香;熟透的番茄换成红妆,裹满沙瓢;洁白的棉花肆意绽放,棉絮纤长。”下图1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2示意便携式烘鞋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B.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C.太阳辐射是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8、新疆有许多晾晒干果的棚房,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B.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C.沙漠广布,冬季气温高D.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
9、从区域太阳辐射强弱的角度考虑,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 )
A.山西B.黑龙江C.重庆D.上海
农光互补也称光伏农业,是将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大棚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下图示意山东某农村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两种模式(高度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各月光伏发电度数差异较大,下列月份中发电量最低的是( )
A.1月B.4月C.6月D.9月
11、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稠密,土地有限B.地形平坦,方便建设
C.农业发达,资金充足D.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12、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 )
A.光伏发电量更高B.温室的间距更大
C.农作物受影响小D.建设总成本更高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卫星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B.耀斑C.日冕D.太阳“风暴”
14、2019年为太阳活动谷年,则最近一次太阳活动峰年最可能为( )
A.2020年B.2025年C.2030年D.2036年
15、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B.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图为甲、乙两地地层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
A.①、ⅡB.②、ⅡC.③、ⅢD.②、I
17、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层越厚说明该地质时期越长
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I地层中化石代表的生物的结构最复杂
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晚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早期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乙丙丁甲D.丁丙乙甲
19、乙化石形成时期( )
A.海洋中无脊椎动物繁盛B.出现爬行动物
C.为重要的成矿期D.联合古陆解体
20、图中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蕨类植物B.海生藻类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基拉韦厄火山曾持续喷发16个月。今年9月10日下午又开始喷发,这是该火山今年第三次喷发。图1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图2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 )
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
2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可能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3、下列有关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②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C.③是最重要的圈层,占有①的全部
D.④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当地时间2023年9月8日23时11分,摩洛哥发生了6.9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量倒塌,至11日统计已造成2862人遇难、2562人受伤,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8.5千米,震后联合国组织参与救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次地震理论上该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只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5、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2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由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捕捉到的太阳的“微笑”。科学家表示,“微笑”背后是“笑里藏刀”,太阳的两只“眼睛”所代表的暗斑被称为日冕空洞,高能的太阳风从中向地球飞速奔袭而来。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及太阳“微笑”图。
(1)“微笑”的太阳还有明亮的“鼻子”,“鼻子”是太阳活动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据此推测,"鼻子"区域是_______(填太阳活动类型),位于太阳大气的_______层,当它激烈发生时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现象,太阳的两只“眼睛”所代表的暗斑增强可能在地球两极地区产生______现象,并对气候、天气产生一定影响。
(2)太阳“笑”了,你认为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 )(填正确字母选项)。
①通信部门
②冶金工业部门
③航天部门
④气候研究部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左图中小行星带位于天体D_____(填天体名称)和E_____(填天体名称)之间。
(4)左图中八大行星具有的运动特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左图中能直观地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27、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方法之一,某地理实践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某处的地层与化石进行了实践研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活动一:地层与古地理环境
地层是地壳上部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下图为该实践小组绘制的地层柱状剖面图(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层序、化石和厚度等,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用柱状图解的方式表示)。
注: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
该小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图中的地层岩石是_______岩,它具有明显的_______构造,地层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保存其中,形成_______,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图中地层②形成于______代,恐龙大量繁盛,被称为"______的时代”。在陆地植物中_____植物占主导地位,也是重要的成_______期(填写矿产名称)。
(3)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理由是曾经出现过_______和_______(填生物名称);在地层④到地层②形成阶段,该地地壳经历了一次_______(填“抬升”或“下降”)过程。
活动二:植物化石与古气候
煤的形成需要大量植被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合适的堆积环境。
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时期撒出的孢子和花粉总称。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地层②中含有大量的桦树花粉。
(4)从地层②到地层①的形成阶段,该地气候变化的表现为_______。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了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图1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图2示意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
(1)图1中界面②为________,B波向下穿过界面②时波速明显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图2中W1、W2表示地震波,其中W1表示________波,W2表示______波。关于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介于莫霍界面以上
B.地震波在该层的传播速度自下而上逐渐加快
C.因有软流层,横波不能通过
D.由固体岩石组成,薄厚不一
(3)图1中地球内部圈层D表示_______;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填字母)的顶部。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_____(填正确选项)。
A.B.C.D.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月球为地球的卫星,金星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分别为卫星和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③、①位置,A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④、②位置、③、②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金星和月球如果分别位于④、①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金星与太阳在同一方位,且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BCD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根据材料可知,太阳系附近有一颗“超级地球”,其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因此“超级地球”应属于银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有可能与水资源充足,恒星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宜的大气环境有关,②③④正确,微生物本属于生命物质,肥沃的土壤、天体表面平坦并不是决定性因素,①⑤⑥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故选B。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月球没有大气层和液态水,没有生物,因缺少大气对光的散射,可能见到黑色的天空,ABD错;故选C。
6、答案:B
解析: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表面温度高于地球表面温度,故月球白天的地面辐射比地球白天的地面辐射强,A错误;月球大气稀薄,保护能力较弱,小天体撞击月表的概率较大,B对;因为小天体撞击月表的概率较大,所以月球表面比较崎岖,C错误;月球体积的大小与玉兔号受太阳风的危害大小无关,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煤炭、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A错误;太阳活动使得高纬地区产生极光,B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C正确;太阳辐射能量大,分布分散,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直接晾晒会影响品质,需要使用棚房晾晒干果,D正确;西北地区纬度高,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新疆地处二级阶梯,太阳辐射强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晴天多,B错误;新疆冬季气温低,晾晒主要是夏秋季,C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说明当地湿度大,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由所学知识可知重庆光照少,太阳辐射弱,自然晾晒效果差,故重庆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C正确;山西、黑龙江、上海的光照都大于重庆,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农村光伏板位于山东省,位于北半球地区,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辐射较少,发电量较低,因此当冬季时,发电量最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答案:A
解析: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用地成本高,而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成本,因此这种方式最适宜在人口稠密,土地有限,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模式乙比模式甲的光伏板面积更小,故发电量应该更低,A错误;模式甲每列的光伏板数量较多,为了使其获得充足的光照,温室之间的距离会更大一些,B错误;但对于温室内的农作物来说,光照削弱得少,农作物受影响小,C正确;同时乙建设成本也更低,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甲是恐龙化石,恐龙出现在中生代;乙是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出现于古生代早期;丙是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在新生代快速发展;丁是鱼类化石,鱼出现于古生代中期。故图中四块化石中的动物按出现年代从早到晚排序为乙、丁、甲、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答案:A
解析:乙是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早期,此时期海洋中无脊椎动物繁盛,A正确;爬行动物是中生代出现,B错误;古生代晚期是成煤的时期,C错误;联合古陆解体出现在中生代,D错误。故选A。
20、答案:D
解析:丙是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新生代是被子繁盛时期,D正确,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海生藻类出现在前寒武纪,裸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ABC错误。故选D。
2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层顶部,排除ABD,故选C。
22、答案:D
解析:火山灰喷出后进入大气层,随着降水进入水圈和生物圈,再经过水圈和生物圈的物质迁移进入岩石圈,依据上述过程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2现实的是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循环,水圈蒸发水分进入大气圈,①为水圈,④为大气圈,水圈将水分渗透进岩石圈,大气圈降水到岩石圈,②为岩石圈,生物圈为大气圈提供氧气,④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排除A;岩石圈上部不连续,排除B;③为生物圈,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C正确;岩石圈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排除D,故选C。
2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所以当地震发生后人们会先感觉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排除ACD,故选B。
2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原因是在地震波传递过程中,由于纵波快于横波,纵波和横波速度的差异大约为12秒,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6、答案:(1)耀斑 色球 磁暴 极光
(2)D
(3)火星 木星
(4)同向性 共面性、近圆性
(5)安全的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
解析:(1)鼻子区域是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形式,应为耀斑,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发生时,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两只眼睛代表的暗斑区域,增强则表明太阳活动增强,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2)太阳笑了,意味着太阳活动增强,太阳活动增强,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所以通信部门和航天部门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报。同时,太阳活动增强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气候研究部门也会加强研究,而对冶金工业部门影响不大。①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由图可知,左图中小行星带位于天体D火星和E木星之间。
(4)由图可知,八大行星具有的运动特征包括有共面性、轨道有近圆性,且公转方向有同向性。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图中的信息可反映出地球有生命的条件是离太阳距离适中,有适宜和温度,另外,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27、答案:(1)沉积 层理 化石
(2)中生 爬行动物 裸子 煤
(3)三叶虫 珊瑚 抬升
(4)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或气候变暖、变湿)
解析:(1)由图可知,岩层具有水平层理,故图中的地层岩石是沉积岩,它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地层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保存其中,形成化石,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地层②中含有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恐龙大量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在陆地植物中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3)读图可知,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理由是地层⑦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地层④中含有珊瑚化石,它们都是海洋生物,在地层④到地层②形成阶段,由海洋生物演化为陆地生物,故说明该地地壳经历了一次抬升过程。
(4)读图可知,从地层②到地层①的形成阶段,当地植被茂盛,故该地气候变化的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28、答案:(1)古登堡界面 下降
(2)横 纵 AD
(3)地幔 C D
(4)D
解析:(1)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图中界面②位于地核和地幔的交界,为古登堡面,依据传播速度可以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地震波在穿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2)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图中2中传播距离所用时间来看,根据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的特点,可知W2为纵波,W1为横波,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则该地震发生在地壳层,地壳层位于莫霍界面之上,A正确;地震波在该层自上向下逐渐加快,排除B;软流层位于地幔层上部,排除C;地壳的薄厚不均,陆地厚度大,海洋厚度大,D正确。故选AD。
(3)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图1中D层为地幔层,岩石圈包括图中的C-地壳和D—地幔层上部。
(4)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因为纵波和横波传播介质不同,纵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如果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消失,代表地下有液体或者气体,可以判断地下有油田。故选D。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体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环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docx、山西11月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1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