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2×30=60分)
1、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表示四条不同的河流。读图,回答下题。
如果在图中的a、b、c、d四河中顺流放木排,假设水文、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是( )
A.a河流B.b河流C.c河流D.d河流
2、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晨昏线上各地的( )
A.日期相同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相等D.太阳高度角相等
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而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水分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4、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
A.高纬平原地区B.极地高原地区
C.冰川覆盖山地D.山地雪线下侧
5、如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地
B.一年中甲地比乙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D.从夏至到秋分乙地比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圆形地球同步轨道又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始终位于赤道某地的上空,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这种轨道卫星的地面高度约为3.6万千米。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利用均布在地球赤道上空的3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实现除南北极很小一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我国发射地球赤道同步轨道卫星时,运载火箭起飞后通常飞行方向是( )
A.向东南飞行B.向西南飞行
C.向东北飞行D.向西北飞行
7、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赤道上M地相比(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小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C.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8、某地一年中没有阳光直射现象,该地可能在( )
A.赤道上 B.赤道与回归线之间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回归线上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10、图示区域( )
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 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
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 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
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峨眉山西北约37千米处,形如“方桌”。该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泥页岩、玄武岩等构成,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距今2.6亿年左右,当时为一片浅海的峨眉山地区发生过一场规模空前的火山喷发,火山瞬间释放出约25万平方千米的熔岩。下图为瓦屋山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岩层是( )
A.泥页岩、石灰岩、玄武岩
B.泥页岩、玄武岩、石灰岩
C.玄武岩、石灰岩、泥页岩
D.玄武岩、泥页岩、石灰岩
12、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的主要成因是( )
A.岩浆活动B.构造运动C.流水侵蚀D.冰川剥蚀
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苏门答腊岛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14、图示板块边界甲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 )
A.山脉B.裂谷C.海沟D.海岭
千层薄饼岩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其间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层层叠叠的岩石如同千层薄饼(下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5、千层薄饼岩属于( )
A.花岗岩B.玄武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16、推测千层薄饼岩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海相沉积
C.风化侵蚀→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海相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8、下列关于①②两河段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段结冰期长于②河段B.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②河段小
C.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D.夏季①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
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
A.1:20000B.1:200C.1:200000D.1:2000000
20、图示信息反映了( )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
2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
22、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
23、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如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
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朋友一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可能是( )
A.1180米B.1520米C.1380米D.1640米
青岛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中,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下图为“石老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石老人”形成的物质条件是( )
A.岩性坚硬B.岩性脆弱
C.风平浪静D.风高浪急
26、图示“石老人”景观属于( )
A.喀斯特地貌B.流水侵蚀地貌
C.海积地貌D.海蚀地貌
在河流中下游,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在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图(图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2示意河谷横剖面结构,表示河漫滩的是( )
A.1B.2C.3D.4
28、图1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推断上游曲流废弃的时间是( )
A.5年前B.10年前C.20年前D.50年前
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不整合面是指曾经沉积区遭受区域抬升后,发生沉积间断-剥蚀,后期又沉降发生沉积的作用面
上图中( )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B.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
C.绥化与呼兰河间有不整合面D.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300米
30、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
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
C.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
二、综合读图题(总分40分)
3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中F1F2、F3F4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判断的依据(6分)
(3)图中河流的成因是 。(2分)
(4)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及地质事件的形成过程。(6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从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6分)
(2)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该地古村落较多,试分析其原因。(6分)
33.某中学地理教师退休后去我国某城市疗养(疗养时间为一年内),在到达该城市的后一天绘制了6月5日的太阳视运动图(如图左)。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图示太阳高度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据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每空2分)
(1)某同事依据信息推断该教师疗养地位置。推断其纬度时,先通过 推测直射点的纬度约为 ,然后利用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当地纬度 。
(2)推断其经度时先找到正午时刻的北京时间 为 ,此时刻意味着当地和东经120度的时差为 1:02,即可求出当地经度为 。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a、b、c河流都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d河流主要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D错误;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应位于北半球,相同速度物体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a河流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最明显,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A正确,BC错误。故选A。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晨昏线为昼夜半球分界线,只有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日期不同,地方时不同,AB错;当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时,昼夜长短相等,其它时间不同,C错;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为0°,D对。故选:D。
3、答案:C,解析: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排除A、B;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及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排除D;丙位于甘肃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选C。
4、答案:D,解析: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地区常年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A错误;极地高原地区和冰川覆盖山地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B、C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容易出现冻结,气温高时容易出现消融,因此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
5、答案:C,解析: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甲地位于赤道上;乙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夏至日时,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正确;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甲地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A错误;赤道上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甲地比乙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B错误;从夏至到秋分乙地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等,都为23°26',D错误。
6、答案:A,解析:地球赤道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方向和运行周期要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相同,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运载火箭要向东发射;又因为我国在赤道以北,所以运载火箭起飞后要向南调整方向,才能运行至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所以运载火箭起飞后的飞行方向通常是向东南。
7、答案:B,解析:为保持同步,同步卫星的公转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但其公转半径要大于地面M地的自转半径,所以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对应地球上的M地。
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的五带的特征。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回归线上阳光直射现象),寒带地区具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地区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与极圈为界划分的。因此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是在温带和寒带。故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9、答案:B,解析: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最有可能出现在与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即乙地。故选B。
10、答案:A,解析:Q岩石在最上层的砂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A正确;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B错误;N岩浆喷出地表,冷凝速度快于P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的共发生了三次岩浆活动,D错误。
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早期该地区为浅海环境,且有洞穴发育,说明丙为石灰岩;结合材料可知,峨眉山地区的岩浆大喷发,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在瓦屋山地区覆盖了大量的玄武岩,玄武岩硬度高,不易被风化侵蚀而保留下来,出现在山体顶部,故甲为玄武岩、乙为泥页岩。
12、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山顶坦荡平阔,说明其形成与流水侵蚀、冰川剥蚀关系不大,岩浆活动也无法使其形若"方桌",四面壁立千仞的山体,最有可能是该地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后受地壳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形成壁立千仞的景观。
1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门答腊岛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的,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板块边界处,由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在海洋底部形成海沟,沿海地区形成岛弧,故甲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海沟,C正确;山脉形成于大陆板块一侧,A错误;裂谷、海岭形成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D错误。故选C。
15、答案:C,解析:由材料“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可知,千层薄饼岩是由海洋生物和沙土沉积形成的沉积岩,C正确;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变质岩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均不是千层薄饼岩所属的岩石类型,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D,解析:由材料“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堆积而成的互层岩石”可知,千层薄饼岩是海相沉积岩,故其形成先要经历海相沉积,再经历固结成岩;目前,千层薄饼岩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出露海面,说明固结成岩后,经地壳抬升使该地层出露海面,再遭受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形成现在的景观。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答案:A,解析:读图,图示为我国南方河流,位于北半球。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不易建房,图中乙、丙位于凸岸,B、C错。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图中①河流整体向东流,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侵蚀最强,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A对。②河段根据河道宽窄判断,整体向东流,丁是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丁岸水流侵蚀减弱,D错
18、答案:D,解析:读图,图示区位于我国南方,河流没有结冰期,A错。夏季①河段水量大,侵蚀能力比冬季强,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D对。两河段流向均在不断改变,不是自西向东,C错。①河段海拔高,应在上游,水流速度快,沉积物半径比②河段大,B错。
19、答案:A,解析:图中表示学校的图中宽度约为1厘米,长度约为1.5厘米,假如采用的比例尺分别为1:20000、1:200、1:200000、1:2000000,则学校大小分别为200米×300米、2米×3米、2千米×3千米、20千米×30千米,一般情况下,一所中学长度和宽度最有可能为数百米,因此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1:20000,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0、答案:C,解析:图示地区海拔低于50米,坡度较小,不符合丘陵地形的特征,①不符合题意;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大致为由西南向东北流,②不符合题意;学校靠近海洋,其东北、正东、东南方向无其他事物阻挡视线,因此可能看到日出,③符合题意;读图可知,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流速快,下游反之,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1、答案:C 22、答案:D 23、答案:C
解析:图中③线路沿线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且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得出③线路为河谷地带(有牲畜饮用水源),且③线路冬、夏牧场之间坡度变化较小,故③线路最合理。
24、答案:B ,解析:据图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图中显示,山顶湖盆北边有一个鞍部缺口,其海拔高度1500~1600米之间,当湖水水位达到这一高度时,湖水就会从该缺口外泄。由此判断,B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
25、答案:A,解析:A.“石老人”景观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属于海浪侵蚀地貌。该地貌是由于海岸受海浪侵蚀,而“石老人”处岩石岩性坚硬,侵蚀速度慢于周边岩石,最终形成与岸分离的岩柱。故A正确;B.“石老人”处岩石岩性坚硬,故B错误;C.风浪不属于该景观形成的物质条件,属于动力条件,故C错误;D.风浪不属于该景观形成的物质条件,属于动力条件,故D错误。
26、答案:D,解析:“石老人”景观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属于海浪侵蚀地貌。故D正确,ABC错误。
27、答案:B,解析: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洪水期被淹没,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从图中可读出表示河漫滩的是2,B正确。3、4在洪水期不能被水淹没,1始终被水淹没,故ACD都不是河漫滩。故选B。
28、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的年代范围,可读出上游废弃的曲流年代范围为10~20年,可推测出上游曲流废弃时间为20年前,C正确。
29、答案:B,解析:结合图例信息,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为古生代,在图中年龄最老,A错误;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岩层,是岩浆喷出形成的,B正确;绥化与呼兰河间有向斜构造,没有不整合面,C错误;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到200米,D错误。故选B。
30、答案:C,解析:从图例以及剖面图岩层接触关系可以看出,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中生代沉积形成沉积岩,内力作用下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后抬升并被外力作用侵蚀,最后地壳再次下沉并接受第四纪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答案:
(1)断层。理由:F1F2、F3F1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地形:山谷。理由:图示地区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弯曲,故图示地区地形主要是山谷;
(3)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
(4)岩层f、e、d、c、b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地壳水平运动挤压下形成向斜;受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形成断层F1F2,并切断岩层f、e、d、c、b;后又形成断层F3F1,并切断断层F1F2;最后岩层a沉积并固结成岩。
解析:略。
32、答案:(1)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由大变小或由粗变细)。原因:随着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冲积扇(洪积扇)。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且水源丰富,利于生产、生活取水。
33(1)日期,北纬19度,北纬30度
(2)13:02,东经104.5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在我们地理第一次月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阳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