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09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09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0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04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0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0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09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2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753/0-170046854111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1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3节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4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文课件ppt
展开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1.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条件(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 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 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3.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4.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1)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2)自然保护区是 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3)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5)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1.生态安全
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知识拓展自然保护区举例(1)广西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金花茶是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保护区分布有金花茶35万多株,群落生态系统保存完整。(2)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境内大面积的沼泽、草甸等是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被誉为“鹤的故乡”。
思维拓展对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为什么在设立保护区后,还要进行人工繁育?
提示 由于其数量极为稀少,仅依靠自然繁育,数量增长缓慢,随时有灭绝的风险,因此需要人工繁育,以快速增加其种群数量。
知识链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1)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除进行必要的定位观测研究外,不设置和从事任何影响或者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与活动。(2)缓冲区:可进行有组织的科研、考察和教学等工作。(3)实验区: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建设管理设施、科研设施、生态旅游设施。进行自然保护管理活动、科研监测与教学实习活动、生态旅游等活动。
知识拓展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如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
概念辨析生态安全的含义(1)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2)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探究点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生态保护
情境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草原、原始森林、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植物、高寒自然环境及特殊地貌等自然生态系统。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三江源成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态最敏感地区的原因。(2)列举保护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采取的措施。(3)设立自然保护区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位于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青藏铁路从此经过,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提示 退耕还草(林),休耕轮牧,恢复草原植被;保护沼泽湿地;全面禁猎;禁采沙金;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鼠害综合防治;等等。
提示 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天然的“本底”,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等。
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1.类别及类型
2.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控制
二、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三、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安全1.生态保护红线
2.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1)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2)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3)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参观距离家乡最近的自然保护区,了解保护区的性质、级别、保护对象,并说明设立该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2023山东威海期末]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近年来,山西省通过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生态廊道、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等措施,使省内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下图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河流水源C.行政政策D.保护对象2.山西省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大力建设生态廊道的直接目的是( )A.构建生态网络B.完善结构类型C.增加旅游收入D.美化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保护对象)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这些保护区的分布区域自然环境有明显的差异,分布在山西省的不同区域,因此分布较均匀,D正确;地形地势、河流水源、行政政策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匀。第2题,保护区被分隔会导致物种之间的交流减少,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建设生态廊道有利于构建生态网络,达到连接破碎生境、防止种群隔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A正确;完善结构类型、增加旅游收入、美化生态环境不是其直接目的。
[2023辽宁重点中学高二联考]近几年,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下图中阴影部分为东北虎理想栖息地。据此完成3~4题。
3.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虎理想栖息地的原因是( )A.森林繁茂,不受人类干扰B.地形单一,利于东北虎捕食C.生物资源丰富,食物充足D.水系发达,便于东北虎栖息4.珲春实现保护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 )A.加强宣传,发展生态旅游B.开发水能资源,实现电力外送C.重视规划,种植名贵木材D.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人工养殖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作业课件ppt,共1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