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时间:75 分钟总分:100 分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科学家对美国“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 M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读图完成 1-3 题。
材料中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天体是()
MB. NC. PD. Q 2.与 P、Q 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 4-5 题。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 ①②B. ②④
C. ②③D. ③④
3.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④分别是()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 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5.关于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 水圈是既不规则也不连续的圈层D. 地核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下图示意四种地貌类型。据此完成 6-7 题。
图示四种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7.与图中挪威峡湾海岸成因相同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长江三角洲D. 西北地区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 6 时 56 分与距地 400 千米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
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
超过 50 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
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②极光的干扰
③耀斑的突然爆发④巨大的温差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我国部分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 10-15 厘米厚的砂石覆盖层,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图 1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 2 为砂田西瓜景观图。完成 10-11 题。
图 2 中西瓜比较甜,与图 1 中各环节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较强,②较弱B. ①较弱,②较弱C. ②较强,③较强D. ②较强,④较弱11.砂石覆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合理的是()
A. 阻碍地表水下渗B. 加强风力侵蚀C. 减缓土地荒漠化D. 加剧水土流失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 12-14 题。
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上图热力环流的是()
B.C.D.
若此图表示局地热力环流,则 A 表示()
夜晚的山顶B. 郊区C. 白天的陆地D. 白天的海洋14.下图箭头能正确表示 BD 之间风向的是()
A.B.
C.D.
读 2020 年 2 月 11 日某时刻我国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图中乙地的风向是()
东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1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 完成 17-19 题.
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包括()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如果“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安全的宇宙环境B. 适宜的温度条件C. 适中的日地距离D. 稳定的太阳光照19.下列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 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
C.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 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20-22 题。
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新生代B. 古生代C. 中生代D. 太古宙21.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 鱼类开始出现B. 恐龙从盛行至消失C. 灵长类动物出现D. 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22.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蕨类植物繁盛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③地壳运动剧烈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 1 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 2 为我国政区简图。
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戊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 ;海蚀桥 ; 喀斯特溶蚀桥 ;风蚀桥 。
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图 1 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 (填序号)。
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 ,其成因是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材料中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气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2)左图中,①②两地,容易出现降水的是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
左图中,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的风向由 吹向 (填陆地或海洋)。
右图中,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8 分)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④ ,⑤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
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三项的可行措施。(6 分)(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D.高山冰川融化
安徽省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安徽省蚌埠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地理试题docx、高一-地理答案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