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1)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雅者,正也。”雅被视为“正”的普遍规范。“雅”据说曾经是古代的乐器名称:中国古代诗学之中,“雅”又指一种文体,《诗经》之中有“大雅”“小雅”。从“正”的普遍规范转换为审美趣味,“所谓‘雅乐’又称‘先王之乐’,是指正统的音乐,通常包括乐舞、乐曲、乐歌,“雅乐”流行于宫廷,严格按照祭祀对象、主持者与参加者的身份规定演奏的乐器、数量与形制,否则即为“非礼”。象征与维护“礼”的各种规范的“雅乐”,其风格趋于舒缓、凝重、内敛、肃然而不是轻快地激荡跳跃。由于儒家文化的倡导与规训,后世的诗词文赋很大程度上传承了这种美学:中正平和,持重端庄,怨而不怒,遵从“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叶燮强调奉雅为宗:“雅也者,作诗之原。”古代批评家的论述之中,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络绎不绝,例如典雅、高雅、淡雅、古雅、雅趣、雅训,如此等等。从“礼”到“雅乐”,同时意味着文化权威的确立与肯定,种种文化经典由于“雅”的品质而充当圭臬,尤其是儒家经典。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释“典雅”为“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经典是“雅”的至高范本,纳入经典意味着获得了“雅”的认可与批准。
“俗,习也。”“俗”首先指风俗民情,通俗文化的一个潜在标识是,可以成为风俗民情的组成部分,譬如说唱、评书、民歌、谚语、笑话、相声、小品、地方戏等底层大众熟悉的文化形式。如同宫廷之于“雅乐”,流传的社会阶层也是“通俗”的首要地标。艰涩古奥的诗文与文人雅士的学识修养相称,所谓的“通俗”必须进入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的视野——作品的主题、语言、表演形式无不凝聚了这个社会阶层的审美趣味。相对于高雅文化的文字记载与书面形式,相当一部分通俗文化具有口头文学或者身体表演的现场性质——中国古代的一批“通俗演义”即以声情并茂的说书形式叙述历史故事;相对于高雅文化的完整收集乃至官方支持的保存,通俗文化多半零散破碎,湮没无闻,或者仅仅流通于某个地域;相对于高雅文化的内敛节制与含蓄厚重,通俗文化倾向于放浪、泼辣以及乡野或者市井气息。进入现代社会,雅俗之辩既包含底层大众愈来愈明确的自我文化表达,也包含世俗社会愈来愈强大的经济诉求。
“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提供了“雅”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不加修饰,单纯而自然。“俗”不再尊重“雅”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俗”的狂欢性质是抛开“雅”的陈规陋习之际不无过激的反弹,种种精致微妙、典雅斯文、欲说还休、含蓄蕴藉都将在粗犷的哄然大笑之中解体。
雅俗概念之所以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理论活力,恰恰是因为与历史文化的广泛联系。从审美趣味、经典遴选、文化运动到文化遗产、阶层与阶级、经济与市场,人们都可能发现雅俗之辩的踪迹。
(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
材料二: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雅人的乐事。“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由,不是在文人手里变的,而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说到文章,《西厢记》无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传统的忠德。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
(摘编自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是古代的乐器名称:还是一种文体,如《诗经》之中有“大雅”“小雅”。
B. 叶燮强调奉雅为宗,提出了典雅、高雅、淡雅、雅趣等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
C. ”俗“指”意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可提供“雅未曾有过的单纯而又自然的文化体验。
D. 词不能雅到“诗”的地位,是“诗余”,而曲又比词俗,所以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乐象征与维护“礼”的各种规范。
B. 到文化遗产,经济与市场等方面都可能发现雅俗之辩的踪迹。
C. 民间的士人不能蜕变那些俗的,“雅俗共赏”似乎更合适。
D. 在雅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雅人是不可能来“共赏”的,所以“俗共赏”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的。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俗”的范畴的一项是( )
A. 谚语、笑话、相声、小品等底层大众熟悉的文化形式。
B.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作品《论语》。
C. 以声情并茂的说中形式来叙述历史故事的“通俗演义”
D. 具有狂欢性质的民歌演唱会、地方戏演出和庙会等。
4.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雅俗”,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 有评论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可以实现雅俗共赏的。这首词为什么能够实现雅俗共赏呢?请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D 3. B
4.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雅与俗的内涵及其差别。雅与俗的概念影响到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雅俗之辩历久弥新。②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古代文学是如何走上雅俗共赏之路的。
5. ①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语言通俗质朴,晓白如话:如“怎敌他”“雁过也”“守着窗儿”“怎一个愁字了得”等。但这首词俗不伤雅,而且词人能够将俗语点化成词句,以俗为雅。②词人在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后只身逃难,词人选取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渲染了冷清凄苦的气氛,烘托了凄惨悲切的心情,词人叙写的日常生活和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之常情,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实现雅俗共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雅’是古代的乐器名称”错误,结合原文“‘雅’据说曾经是古代的乐器名称”可知,选项说法绝对。
B.“叶燮强调奉雅为宗,提出了……术语”错误,结合原文“所以,叶燮强调奉雅为宗……古代批评家的论述之中,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络绎不绝,例如典雅、高雅、淡雅、古雅、雅趣、雅训,如此等等”可知,“典雅、高雅、淡雅、雅趣等以‘雅’为中心词的术语”不是叶燮提出的。选项“叶燮……提出了……术语”曲解文意。
D.“所以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错误,结合原文“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可知,是比较词而言,曲更俗,没有说“最俗”。选项“所以曲是最俗的文学作品形式”于文无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D.“所以‘俗共赏’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的”错误,结合原文“‘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可知,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原文“‘俗’首先指风俗民情,通俗文化的一个潜在标识是,可以成为风俗民情的组成部分,譬如说唱、评书、民歌、谚语、笑话、相声、小品、地方戏等底层大众熟悉的文化形式”“‘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可知,“俗,习也。”
A.“谚语、笑话、相声、小品等底层大众熟悉的文化形式”,属于风俗民情,属于“俗”的范畴。
B.《论语》属于儒家经典,属于“雅”的范畴。
C.“通俗演义”属于风俗民情,属于“俗”的范畴。
D.“具有狂欢性质的民歌演唱会、地方戏演出和庙会等”,属于风俗民情,属于“俗”的范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结合原文“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雅者,正也”“俗,习也”可知,材料一侧重阐述雅与俗的内涵及其差别。
结合原文“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进入现代社会,雅俗之辩既包含底层大众愈来愈明确的自我文化表达,也包含世俗社会愈来愈强大的经济诉求”可知,雅与俗的概念影响到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雅俗之辩历久弥新。
结合原文“‘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可知,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古代文学是如何走上雅俗共赏之路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结合原文“‘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可知,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从语言运用看,全词语言通俗质朴,明白如话:如“怎敌他”“雁过也”“守着窗儿”“怎一个愁字了得”等都是生活语言,通俗易懂,简单直白。但这首词俗不伤雅,词人将俗语点化成词句,以俗为雅,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实现雅俗共赏。
从情感抒发看,此词作于女词人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选取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渲染了冷清凄苦的气氛,烘托了凄惨悲切的心情,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虽是叙写日常生活,却流露真情实感,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实现雅俗共赏。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一块土地
贾平凹
这是他给我说的故事。
他那块地并不大,总共十八亩二分五,他们习惯说成十八亩地。
十八亩地很平整,西边有一条水渠,水渠一拐,朝别的地方去了,拐弯处长了棵梧桐树。他那时太小,只有两岁吧,关心着那棵梧桐树上会不会来凤凰。那时候,他的太爷还在,有一阵子太爷总是去十八亩地,从地北头走到地南头,再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太爷在地里走着就背了手,腿好像没了膝盖,直戳戳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从渠沿上走过的人说:阿爷,你咋天天都量地哩?
爷的爷刚刚来到沙白村时,那里还是一片狼牙刺滩,一家人起早贪黑硬是挖掉了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了十八亩地。但在太爷三十岁的那一年,房子着了大火,把什么都烧成了灰,十八亩地就卖给了村里的马家,太爷还从此给人家吆马车。
太爷在用步子丈量着十八亩地,村子里正叮叮咣咣地敲锣鼓。锣鼓敲到谁家,谁家就拿一条红被面来挂彩。太爷说:土地改革了呀!
太爷在十八亩地里种了麦子。可是,麦子刚刚泛黄,太爷却死了。沙白村的坟地都是在村东那个堆料浆石的高岗子上的,只有太爷的坟埋在梧桐树下。
爷对十八亩地更是上心,种麦,种包谷,也种豌豆和芝麻,地堰砌得又细又直,地里的土疙瘩都揸得碎碎的。他亲眼看过爷在吃土,那是一个秋后,麦苗还没有出来,爷领着他在地里走,爷一直鼻孔张大地吸。他说爷你吸啥呢?爷说你没有闻到土气香吗?他闻不出来,爷就从地上捏了一把土,捏着捏着,竟把一小撮塞在嘴里嚼起来了,吓了他一跳。
他说:爷是蚯蚓。爷赫赫地笑了,说:蚯蚓?啊,蚯蚓,爷是蚯蚓。
后来,爷就当了村长。当了村长,就走方字步,在村道里走,人人见了都问候。爷怎样经管着村子,他不甚清楚,但在爷当村长的几年里,沙白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是过了两年吧,村里又是敲锣打鼓。婆问爷:咋又敲锣鼓哩?爷说:社会又变呀,要地呀。这就是成立了人民公社。
村子里架起了高音喇叭,整天在说着人民公社好。但是爷不久就病了,汤米不进。侧睡了一个月,到了初秋,爷突然精神好些,要家里人搀着去十八亩地,家里人搀着他到梧桐下。爷说:哦,芝麻开花了。头一歪,咽了气。
爷死后没有埋在十八亩地里,因为十八亩地已经不属于他家的地了。
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啊,他娘死了,他爹摔断过腿,他又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又在一报社上班。
他再一次回到沙白村,把辞退工作准备经商的想法说给爹。他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天他家的院子里涌了好多人。院子人说:征地啦,征地啦!
那个晚上,沙白村人都在高兴,这地一征,他们终于不再是农民了,而且每家还领到了一大笔补贴费,就筹划着该怎么使用这些钱了,他爹却在屋里喝闷酒,喝了半瓶子,喝得一脸的汗都是油。
爹问:你爹真的也不是农民了?他说:当然不是农民了。爹却说咱到十八亩地去。
他能理解爹的心情,以前分了地,又收了地,地还在沙白村,天天都能看到,现在却要离开沙白村,十八亩地说不定做什么用场,就再也没有了呀。他陪爹去了十八亩地,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走了七八个来回,爹的腿一软就跪在地上磕头。他不知道爹是给十八亩地磕头哩,还是给埋在十八亩地里的太爷磕头。
爹离开了沙白村,搬住到了城西南角新建的小区。他不能陪爹呀,因为他的公司经营外贸生意,生意又非常好,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也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
城市发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着。原先20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400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都用围墙圈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当然,每次拍卖会他都去参加的,每次参加了都铩羽而归。但当又一次召开拍卖会,拍卖的是沙白村那一片面积,他竭力竞争,他的实力不可能拿下整个沙白村,却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
他说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的,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在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次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去演绎了几代人的命运啊!
他说完故事,我让他带我去十八亩地看看。十八亩地果然还被围墙围着,地很平,没有庄稼,长着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蒿草。突然,地的南头嘎喇喇一声,飞起了一只鸟,我们即认出那是野鸡。怎么会有野鸡?野鸡是能飞的,但它飞不高也飞不远,围墙之外都是楼房它是从哪儿来的?我们都疑惑了。
他却突然一愣,说:这是不是我太爷的魂?!
他这话是把我吓了一跳,但我绝不会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只是担心这十八亩地很快就要被铲草掘土,建起高楼了,那野鸡还能生存多少日子呢?又是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
(有删改)
文本二:
在《一块土地》中,贾平凹孤独地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深切地注视变化中的乡土中国面临的困境,有黍离麦秀之情怀。叙事简洁,行文朴拙,谦抑隐忍,个体与历史、现实间的精神纠葛得到了满怀敬意的表现。
(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一块土地》授奖词)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对太爷背手量地的行为描写,虽寥寥数语却生动传神,饶有趣味,使其形象具有鲜明特点。
B. 文中“梧桐树”不止一次出现,使得行文前后照应,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顽强的生命力。
C. 爹跪在土地上磕头之举,既有对土地的难舍之情,也不乏失去土地的深深遗憾,可谓意味深长。
D. 文末聚焦在商品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经营使用变化给农民带来的深远影响,发人深思。
7. 对于“爷吃土”这一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全文看,“爷吃土”的行为虽有悖于生活常理,却符合人物的情感逻辑。
B. “他”惊讶于爷的吃土行为,是基于儿童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浅层认知。
C. “他”将爷比做蚯蚓,爷笑着承认,表现了爷对自己农民身份的深度认同。
D. 说明了爷对土地感情之深超越家族的其他人,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
8. 文本一中同一土地,却有“十八亩地”“一块土地”两种称谓,其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你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9. 文本一是如何表现文本二所说的“个体与历史、现实之间的精神纠葛”的?
【答案】6. B 7. D
8. (1)“十八亩地”从无到有,数量可观,体现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凝聚汗水,来之不易,蕴含着无比珍爱之情;乃家族生命之所系,故而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2)“一块土地”成了荒芜之地,无人打理,前途未卜,令人痛惜和忧虑;意味着农民和土地的天然联系被割断,让人无可奈何;反映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引发深思。
9. 通过一个农民的家族故事,将现实中的人之事、地之事、国之事融为一体,将历史中的家族命运史、土地改革史、国家发展史相互交织,写出了农民人生的悲欢哀乐、土地使用的利害得失、时代进程的是非曲直。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顽强的生命力”理解有误。文中“梧桐树”不止一次出现,凸显了在土地上生存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期待和依恋之情。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D.“说明了爷对土地感情之深超越家族的其他人”错,文中介绍了一家人从太爷爷到他自己四代人围绕十八亩耕地的故事,虽然四代人跟十八亩地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但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是一样深的;“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错,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后来,爷就当了村长”,但是并不能看出爷对土地感情之深为后来其担任村长做了铺垫。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不同称谓的作用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根据“爷的爷刚刚来到沙白村时,那里还是一片狼牙刺滩,一家人起早贪黑硬是挖掉了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了十八亩地”分析,“十八亩地”从无到有,数量可观,体现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凝聚这一家人的汗水,来之不易,蕴含着无比珍爱之情;
根据“那时候,他的太爷还在,有一阵子太爷总是去十八亩地,从地北头走到地南头,再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太爷在地里走着就背了手,腿好像没了膝盖,直戳戳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从渠沿上走过的人说:阿爷,你咋天天都量地哩”“在太爷三十岁的那一年,房子着了大火,把什么都烧成了灰,十八亩地就卖给了村里的马家”“太爷在十八亩地里种了麦子”“爷对十八亩地更是上心,种麦,种包谷,也种豌豆和芝麻,地堰砌得又细又直,地里的土疙瘩都揸得碎碎的”“他陪爹去了十八亩地,从地南头走到地北头,走了七八个来回,爹的腿一软就跪在地上磕头。他不知道爹是给十八亩地磕头哩,还是给埋在十八亩地里的太爷磕头”“他说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的,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在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次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去演绎了几代人的命运啊”“他竭力竞争,他的实力不可能拿下整个沙白村,却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分析,“十八亩地”乃家族生命之所系,故而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2)根据“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分析,“一块土地”成了荒芜之地,无人打理,前途未卜,令人痛惜和忧虑;
根据“城市发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着。原先20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400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都用围墙圈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十八亩地果然还被围墙围着,地很平,没有庄稼,长着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蒿草”“我只是担心这十八亩地很快就要被铲草掘土,建起高楼了,那野鸡还能生存多少日子呢?又是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路过了那十八亩地,十八亩地的围墙换了,围墙里并不是建筑工地,梧桐树还在,蒿草还一人多高,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一块土地”分析,“一块土地”意味着农民和土地的天然联系被割断,让人无可奈何,反映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引发深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贾平凹在散文《一块土地》里,通过文中“他”的叙说,介绍了这家人从太爷爷到他自己四代人围绕十八亩耕地展开的故事:太爷爷飘泊到沙白村,在一片狼牙刺滩上,一家人硬是挖掉狼牙刺,搬走了石头,才修出来十八亩地:后来因家庭变故将这十八亩地卖给了村里的马家。解放了,爷爷手里因土地改革接过了这十八亩耕地,接着是人民公社,这十八亩地收归了集体。最后因为沙白村西边的三个村子原是唐代的皇家公园旧址,现在要恢复重建,周围十几个村子都得搬迁,这样沙白村连同耕地和村子都被征收了。
“他”这时已经从报社辞职在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准备进入房地产市场。“城市开展确实很快,像潮水一样向四边漫延着扩张,那个唐代的皇家公园在三年内就恢复重建了:果然成了西安最现代化也最美丽的地方,原先二十万一亩征去的土地,地价开始成了四百万一亩,纷纷建造了别墅,别墅已卖到二万元一平方米。还未开发的那些地方:政府都用围墙围着,过一段时间,拍卖一块,再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一块。”“他”志在必得、孤注一掷,终于得到了那十八亩地的开发权。“他”说:这“十八亩地:是他看到的,也是经过地,收了,分了,又收了,又分了,这就是社会的变化。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就是土地的每一改革。这土地永远还是十八亩呀,它改革着:却演义了几代人的命运啊!”最终“他”也只是用涂着红色的围墙把这十八亩地围了起来,让这十八亩地荒着,围墙西头紧锁着两扇铁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一块土地。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农民的家族故事,将现实中的人之事、地之事、国之事融为一体,将历史中的家族命运史、土地改革史、国家发展史相互交织,写出了农民人生的悲欢哀乐、土地使用的利害得失、时代进程的是非曲直。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问管仲曰:“与仲甫谋伐莒,未发,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少顷,当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延而上之,分级而立。管仲曰:“子邪,言伐莒?”对曰:“然。”管仲曰:“我不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欢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愁然清净者,衰经之色;怫然充满手足者,兵革之色。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夫管仲,上智之人也,其别物审事矣。云“国必有圣人”者,至诚谓国必有也。东郭牙至,云“此必是已”,谓东郭牙圣也。如贤与圣绝辈,管仲知时无十二圣之党,当云“国必有贤者”,无为言圣也。谋未发而闻于国,管仲谓“国必有圣人”,是谓圣人先知也。及见东郭牙,云“此必是已”,谓贤者圣也。东郭牙知之审,是与圣人同也。
客有见淳于髡①于梁惠王者,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生,言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寡人未足为言邪?”容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志在远,后见王志在音,吾是以默然。”客具报,王大骇曰:“嗟乎!淳于生诚圣人也?前淳于生之来,人有献龙马者,寡人未及视,会生至。后来,人有献讴②者,未及试,亦会生至。寡人虽屏左右,私心在彼。”夫髡之见惠王在远与音也,虽汤、禹之察,不能过也。志在胸臆之中,藏匿不见,髡能知之。以髡等为圣,则髡圣人也。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选自王充《论衡·知实篇》,有删改)
【注】①淳于髡,人名,姓淳于,名,战国时齐国人。②讴,唱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B.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C.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D. 君口垂/不吟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令宾延而上之”与“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中的“延”字含义不同。
B. “臣窃意之”与“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不同。
C. “君子有三色”与“年长色衰”(《琵琶行》)两句中的“色”字含义相同。
D. “虽汤、禹之察”中“汤”指商汤,“禹”指大禹,两人与周武王合称“三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桓公与管仲商议讨伐莒国,谋划好了还没有行动而国内的人都知道了,齐桓公感到很奇怪,就询问管仲原因,管仲认为是国内一定有圣人。
B. 东郭牙来了,管仲就派一个管接待的官员把他请到殿堂上,管仲问他凭什么说将要讨伐莒国,东郭牙称自己是小人,并回答了管仲的问题。
C. 管仲说“国内一定有圣人”,这是说圣人能先知。等到看见了东郭牙,说“一定是这个人”,是说贤人就是圣人,东郭牙和圣人是一样的。
D. 梁惠王一连两次接见淳于髡,但淳于髡一言不发,梁惠王对此很不高兴。淳于髡解释说,前一次梁惠王在看龙马,后一次梁惠王在听音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管仲,上智之人也,其别物审事矣。
(2)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
14. 东郭牙和淳于髡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管仲,是很有智慧的人,他(善于)区别事物和考察事理。
(2)如果认为淳于髡这类人不是圣人,那么所谓圣人的明智,又怎么能超过淳于髡对于梁惠王的了解呢?
14. ①都能够通过外在表现来准确推测人的内心活动。②都能够称之为圣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句意:你的口开而不闭,说的正是“莒”字;你的手臂举起来指,所对着的又是莒国的方向。我私下想国家小而又不服从齐国的诸侯,大概只有莒国吧!因此我就这样说了。”
“垂不吟”作“君口”的谓语,中间不断开,在“吟”后断句,排除BD;
“国小诸侯不服者”作“虞”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在“者”后断句,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引导,迎接。/迎击。句意:于是就派一个管接待的官员把他请到殿堂上。/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
B.正确。猜测。/意图。句意:我是私下推测出来的。/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
C.错误。含义不同。神情。/容貌。句意:我听说君子脸上有三种神色。/年龄大了,容颜衰老。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前一次梁惠王在看龙马,后一次梁惠王在听音乐”错误,结合原文“吾前见王志在远,后见王志在音”可知,当时梁惠王还没有来得及看龙马和听歌,只是淳于髡观察到惠王的心思在远处和音乐上。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也”表判断;“别”,辨别,区别;“审”,考察。
(2)“以”,认;“知”,明智,聪明;“过”,超过。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原文“东郭牙知之审,是与圣人同也”“以髡等为圣,则髡圣人也”可知,都能够称之为圣人。
根据原文“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可知,都能够通过外在表现来准确推测人的内心活动。
参考译文:
齐桓公与管仲商议讨伐莒国,谋划好了还没有行动而国内的人都知道了,齐桓公感到很奇怪,问管仲说:“我与仲父商议讨伐莒国,还没有行动,国内的人都知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国内一定有圣人。”一会儿,正好东郭牙来了,管仲说:“一定是这个人了。”于是就派一个管接待的官员把他请到殿堂上,分别按宾主的位置站好。管仲说:“是您说我们要讨伐莒国吗?”东郭牙说:“是的。”管仲说:“我没想要讨伐莒国,你凭什么说我们要讨伐莒国呢?”东郭牙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推测,我是私下推测出来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要讨伐莒国,你根据什么推测的呢?”东郭罗回答说:“我听说君子脸上有三种神色:婚庆喜事时,表露出欢乐高兴的神色;举办丧事时,表露出愁苦哀伤的神色;发生战争时,表露出非常愤怒以致气得四肢发抖的神色。你的口开而不闭,说的正是“莒”字;你的手臂举起来指,所对着的又是莒国的方向。我私下想国家小而又不服从齐国的诸侯,大概只有莒国吧!因此我就这样说了。”管仲,是很有智慧的人,他(善于)区别事物和考察事理。他说“国内一定有圣人”,是真心诚意地说国内一定有。东郭牙来了,管仲说“一定是这个人”,就是说东郭牙是圣人。如果圣人与贤人根本不是一类,管仲明知当时并没有像黄帝十二圣之类的人,他就应该说“国内一定有贤人”,不应当说是“圣人”。谋划好了还没有行动而国内的人都知道了,管仲说国内一定有圣人,这是说圣人能先知。等到看见了东郭牙,说“一定是这个人”,是说贤人就是圣人。东郭牙对事情了解得这样清楚,这和圣人是一样的啊。
有个宾客把淳于髡引见给梁惠王,梁惠王一连两次擒见他,淳于髡始终一言不发。梁惠王对此很不高兴,因此责备那个宾客说:“你赞扬淳于先生,说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等到他见了我,我并没有什么收获。难道我不值得跟他谈话吗?”这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本来嘛,我前一次见梁惠王时,他的心思放在远处,后一次见他时,他做心思在音乐上,我因此没有说话。"宾客把淳于髡的话一一汇报给梁惠王,梁惠王听后大吃一惊,说:“哎呀!淳于先生实在是个圣人呀!前一次淳于先生来,正好有人来献龙马,还没来得及看,正碰上淳于先生来了。后一次淳于先生来,正好有人来献歌手,我还没来得及试听,正巧淳于先生又来了。虽然我屏退了左右的人,然而我的心思都在那儿。”淳于髡能观察到惠王伯心思在远处和音乐上,就是成汤、夏禹那样明察的人,也不能超过他。一个人的心思藏在心里,从外面发现不了,淳于髡却能知道。如果把淳于髡这类人看作是圣人,那么淳于髡就是圣人了;如果认为淳于髡这类人不是圣人,那么所谓圣人的明智,又怎么能超过淳于髡对于梁惠王的了解呢?通过观察面部表情来探测内心的活动,都是由于有所依据才能推测得那么准确。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①此诗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结海棠诗社时,薛宝钗吟咏之作。②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因“珍重芳姿”而白昼掩门,既是珍惜白海棠的表现,又是宝钗自我形象的写照。
B. 颔联,海棠洗胭脂而现冰雪本色,倒装句突出了海棠冰雪洁白的特点,暗扣了标题。
C. 颈联,谓白海棠淡极而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托物言志与比喻的手法,借海棠的形象表达曹雪芹的人生志趣。
16. 海棠诗社,李纨评此诗第一,因为“这诗有身份”。请结合诗句分析此诗暗示了薛宝钗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15. D 16. ①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珍重芳姿”“昼掩门”写出了宝钗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的性格;②娴静淡雅。“洗出”“淡极”“玉无痕”写出了宝钗的娴静淡雅;③清白高洁。“凭清洁”之语写出宝钗清白高洁的人生追求。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通篇运用托物言志与比喻的手法……表达曹雪芹的人生志趣”错误,首联颔联隐喻着薛宝钗凄冷孤寂的处境。颈联蕴含着宝钗的深谋远虑、迁缓曲折的处世金箴,写出她的自矜、自信、自得和安分端庄的情怀和气质。可见是颔联和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非通篇。写的是薛宝钗的人生志趣,而非曹雪芹的。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可知,首联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写出了宝钗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的性格。
结合“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可知,“胭脂洗出”写其洗尽铅华之态。海棠花瓣丰泽细腻,所以用胭脂来形容其质地,而“洗出”则脱去了胭脂艳丽的色泽,展示出海棠花洁白的面貌。结合“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可知,将白海棠形容为玉,意思是说如果海棠多愁的话,花瓣上面就会有一些淡淡的印痕。“淡极” 与“更艳”,既蕴含着“红装”“素亵”,越发显得妖娆的美的法则,写出了宝钗的娴静淡雅。
结合“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可知,更表现出薛宝钗“装愚守拙”。这里,薛宝钗表白,要摆出她那“不语”,即与世无争的虚伪的姿态,要凭着自己的冰清玉洁偿报于“白帝”。写出宝钗清白高洁的人生追求。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当同学因痛悔过去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解。
(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春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仁以为己任 ②. 死而后已 ③. 悟已往之不谏 ④. 知来者之可追 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 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谏”“帘”“捣”“砧”“拂”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年前,我居住的小区里那些曾经被精心打理的绿植,变得杂草丛生,不复往日的 ,绿意盎然。我时常伫立在树木前,感到树木在轻轻地、不断地呻吟:赶紧帮我修枝剪叶,浇水施肥、翻地 培土吧……
于是,每天下班后,我都拿着新买的专业工具, 地开启树木修复工程:培土施肥,修枝剪叶,喷药杀虫,挖坑补水。经过几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小区里的绿植已经变得 ,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而小区也成了一座充满魅力的花园。小区居民时不时地会驻足观看,欣赏品味,仿佛生活中又多了几分惬意。我在欣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四时有序、万物有常的感怀,更深刻地体会到,树木的春之盛、夏之壮、秋之肃、冬之凝,以及岁月之更替。
生命最好的姿态,应该像树一样笔直地矗立:一半向下延伸,在泥一里沉淀;一半向上生长,在空气中绽放。人生如树,从婴儿到暮年,历经几十个春秋冬夏,无数次的悲欢离合。又如人生,从幼苗到枝叶繁茂,历经无数次的风吹雨打。一棵幼苗,宛如人之少年,需要灌、剪枝、培育。而青年人,则风雨无阻,迎风而立。一棵宛如中年的壮树则风雨兼顽强一生。一棵老树,宛如人之老年,历经风雨,满目沧桑。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和其后面句子句式一致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少许词语。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非常富有表现力,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错落有致
②迫不及待
③生机盎然
19. 一棵大树,宛如人之青年,风雨无阻,迎风而立。一棵壮树,宛如人之中年,风雨兼程,顽强生长。
20. 构成:出句为 “一半向下延伸,在泥土里沉淀”,对句为“一半向上生长,在空气中绽放”;两句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形成对偶;“下”对“上”,“延伸”对“生长”,“泥土里”对“空气中”,“沉淀”对“绽放”。
表达效果: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泥土里沉淀”与“空气中绽放”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上文“小区里那些曾经被精心打理的绿植”可知,小区之前的绿植是被精心打理的,根据一般小区绿化的思路可知,植被一般是高低错落,层次感较强,一年四季绿意盎然。且本处已经有了“绿意盎然”,故可填“错落有致”。错落有致:形容事物布置安排得参差交错,富有情趣。
第二处,由上文“感到树木在轻轻地、不断地呻吟:赶紧帮我修枝剪叶,浇水施肥、翻地培土吧……”可知,在树木的“召唤”下,我“开启树木修复工程”,根据“地”的提示,可知,本处应该填写能够修饰动词“开启”的副词性的成语;根据“每天下班后,我都……”可知,本处应该强调我开始修剪绿植的急迫心情。故可填“迫不及待”。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第三处,由前文“经过几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小区里的绿植已经变得……和后文“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可知,本处是强调小区绿植在我的努力之下,又重新恢复了原来的“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的状态,故可填“生机盎然”。生机盎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把散句改为整句,首先按照前后连贯或逻辑顺序原则,对要求变更的部分进行排序;其次选择要求变更部分中的一句作为基准句,再把其它句改写成与基准句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
本句中基准句为:“一棵老树,宛如人之老年,历经风雨,满目沧桑”。分析可知,其句子结构为:一颗+形容词+树,宛如人之+(青年、中年、老年),+四字词语+四字词语。
根据分析可保留被修改句子中“青年”“风雨无阻,迎风而立”“中年”“壮树”“风雨兼程,顽强生长”,按照句式修改原则可得到两个新的句子:一棵大树,宛如人之青年,风雨无阻,迎风而立。一棵壮树,宛如人之中年,风雨兼程,顽强生长。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句子构成:划横线句子属于句子对偶;“一半向下延伸,在泥土里沉淀”与“一半向上生长,在空气中绽放”字数相等、结构相称,形成对偶。其中“下”对“上”,“延伸”对“生长”,“泥土里”对“空气中”,“沉淀”对“绽放”。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
表达效果: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本句中“向下”“向上”给人一种力量感;“泥土里沉淀”与“空气中绽放”相对,则昭示了生命的真谛,只有扎根泥土,奋力伸展自己的“根”,才能有“绽放”时的绚烂。
(二)语言文字运用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大小寒时节,水会以特殊的形态呈现在世人眼前。民间有“小寒大寒,捏水成团”之说。在黄河流域一带,1月份平均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甚或以下,此时水缸里的水常由于温度略高仍未结冰。这种“过冷水”虽然尚未结冰,但是, ① 。“捏水成团”指的就是此种现象。与小寒相邻的“腊八节”,正是北方冬季最冷的时候,腊八粥便成为人们“向暖而生”的标志食品。自宋代起,( )大寒节气,民间忌天晴不雪。古语“一腊见三白,田公笑赫赫”,农谚“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三白”即下三场大雪。 ② ?《清嘉录·腊雪》说得好:“腊月雪亦曰瑞雪,杀蝗虫子,主来岁丰稔。”腊雪祛了虫灾,丰收自然在望。腊雪对于冬麦尤为有利—— ③ ,还可以来年融为春水保证墒情。难怪农谚有“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的说法。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民间每逢腊八都不约而同忙着熬腊八粥,寺庙多设粥济贫,皇宫也煮粥分赐百姓。
B. 每逢腊八民间都不约而同忙着熬腊八粥,寺庙多设粥济贫,皇宫也煮粥分赐百姓。
C. 每逢腊八,皇宫也煮粥分赐百姓,寺庙多设粥济贫,民间都不药而同忙着熬腊八粥。
D. 皇宫每逢腊八也煮粥分赐百姓,寺庙多设粥济贫,民间都不约而同忙着熬腊八粥。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B 22. ①只要抓起它就会生成冰;②为何期盼腊月下雪呢?③既可以为麦苗保温。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根据文段内容,文章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小寒,再写腊八节,再写到大寒。根据括号前后分别写到了“与小寒相邻的‘腊八节’”“大寒节气”,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写的是腊八的时间点,所以把“每逢腊八”放句首,据此可排除AD。
比较BC两项内容,写的是不同层次的人们过腊八节的内容,根据选项内容,应该是先“民间”,再“寺庙”,最后再是“皇宫”的层层递进关系,据此排除C。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虽然尚未结冰”后文用“但是”转折,说明可以结冰,再结合后文“‘捏水成团’指的就是此种现象”,可知“捏水成团”就是指结冰了,把“捏水成团”的内容解释出来就是第一空的答案,即可填入“只要抓起它就会生成冰”。
第二空,首先明确填入的是一个问句,再根据后文“腊雪祛了虫灾,丰收自然在望。腊雪对于冬麦尤为有利”“还可以来年融为春水保证墒情”,这些语句都是解释腊雪的作用的,再结合“大寒节气,民间忌天晴不雪”,说明人们希望大寒节气能下雪,据此可知第二空应填入问句是“为何期盼腊月下雪呢?”
第三空,根据破折号的作用来填写。文中写道“腊雪对于冬麦尤为有利——”,可知破折号在此是表示解释说明的作用,后文应该解释腊雪对冬麦有什么益处,再结合生活常识,由此可填入“既可以为麦苗保温”。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人要敢为,“敢”应该是青年人做事的态度和认识,正如鲁迅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故而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山河飘摇的危难之际,发出“我们不干,谁干”的呐喊。
青年人又要善为,“善”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方法,青年人要秉持“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理念,在摸爬滚打、风霜雨雪中练功夫、壮筋骨、增智慧。
请结合材料,以“敢为与善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敢想敢为,善做善成,做时代新人
勇敢的生命,总能够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以坚毅与勇气面对任何挑战;善作善成,开启智慧的马达,塑造全新的自己,做新时代征程中的开拓者。
“勇者不惧。”勇毅笃行,历经风霜雨雪,也能够踏歌而行。《诗经》中记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麦浪滚滚中,许穆夫人孤身一人驾车去救亡国,一介女子却有如此风骨,不知要羞煞多少文武廷臣!许穆夫人以瘦弱之躯支撑着一个民族的信念,留名青史。生活的风雨能压弯一个人的脊梁,却也可以成就一代英雄。生活之难难在人,难在战胜人性中的怯懦。红军飞夺泸定桥,腹背受敌,身下是湍急的江水,然而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信仰终使之用血肉之躯为祖国开拓出了一条生路。勇毅前行,无畏无惧。
“智者无惑。”善为善行,激发生命智慧,追求人生梦想,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如果没有烛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弃医从文,以笔为利剑直击敌人心脏。在那个睡在黑暗中的社会环境中,先生善为善行,点亮了时代的曙光,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先生改革北大时如是说,他倡导大学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把实验与之结合,首次提出了五育并举的观念。他的善为善行,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人生之路有时会洒满阳光,有时也会布满荆棘。每一个起点,都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地方;每一个终点,都是我们收获成功的摇篮。“福祸由天不由我,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们看到一个勇毅前行、善为善行的哪吒形象,他逆天改命,奋力抗争的精神,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勇往直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生命的航船只有在经历一次次挑战后,才会更加平稳,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作为新时代年青人,我们更应有理想有担当,自立自强,善为善行,开拓进取,在时代征程上里,成为最具实力的一代新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主要讲青年人做事的态度和认识,即“敢”,材料第二段主要讲青年人做事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方法。这两段材料,实际从青年人的想和做两个角度对青年人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敢”,就是敢想敢为,就是说青年人应该无所畏惧,无论条件多么简陋,环境多么恶劣,都不能阻挡青年人前进的脚步。由此可以联想,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够给我们打下江山,凭的就是敢想敢为的劲头儿和精神。当今社会,一些青年人继承了老一辈的这种精神传统,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总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让我们的社会持续高速的发展。当然,有一些青年人应该反思,“佛系”、“摆烂”思想要不得,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己进步,更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进步。
“善”就是善做善成,就是说青年人除了具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外,还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做事情时讲究方法。因为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只凭无所畏惧的精神是不够的,现实是复杂的,无论干什么事情必须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在不断的锻炼中让自己成长成熟起来,要驰而不息,每天都有新收获、新进步。也许过程是坎坷曲折的,但是,必须坚持下去,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壮大起来。
行文思路上,可以先把两则材料相结合引出观点,敢想敢为,善做善成,助力新时代。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应敢想敢为,把握机遇,要心怀天下,担当责任,把国家、社会、家族的重担稳稳地扛在肩上;应善做善成,要将小我汇入时代,把握当下,建设新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立意:
1.敢想敢为,善做善成。
2.既要敢想,又要善做。
3.既要有积极的态度,做事还要进求方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