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6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7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7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7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81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84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88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004620/0-170019642391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授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羁縻府州,笼络和控制,边疆内地的一体化趋势,效果和影响,日本谴唐使,规模路径,唐·阎立本《职贡图》,政治经济的双重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任务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卷198
探究:以唐朝为例探究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安南都护府(679年设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唐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地设置什么管理机构?
羁,马络头也;縻,牛蚓(牛绳)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
汉朝:西域都护府;元明清:土司制度
资料1:李唐王朝,却有其自身特点,除沿袭了前代的册封、和亲、互市、通使、盟誓等传统方式外,还对边疆民族地区慑以兵威,并设置州府,创立了羁縻府州制。 ——孙倩《论唐朝对渤海国的羁縻政策》资料2:唐代的政治家们在示之以威,怀之以惠,把握‘威’‘惠’之间的微妙关系方面,确有超越前人之处”。——马大正《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
思考:列举历史上的羁縻政策?
唐朝的羁縻政策沿袭了前代哪些传统方式?列举史实?有何特点?
边疆地区: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县
中原地区:道-州-县
为何边疆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不同?
“以夷治夷”、“因俗而治”
“大一统”国家治理的灵活性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光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世,今赋役之,比于内地。 —宋濂、王祎《元史· 地理志》
根据材料,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什么变化?
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清世宗实录》
交融中创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羁縻(和亲、册封、设府州等)、改土归流、边疆内地一体化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学习任务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探究问题:以唐朝为例,探究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长安城里会聚集哪些国家的人?他们聚集长安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聘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隙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於官弟,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拓片
墓志中反映出井真成的哪些信息?
这个民族共同体在唐朝近三百年中,又下断地与域外、周边的胡人,以及来唐的外国人融为一体,不断汲取新鲜血液,因而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缔造出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唐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繁荣昌盛,仰赖于一种积极的文化政策——立足于我、夷为我用,这是必须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底蕴的。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影响唐朝对外交往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原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唐政府对外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唐朝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对外交通贸易发达。(2)影响:促进了唐朝经济发展:如唐朝商业的繁盛,城市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发展。
图画反映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
其中穿着白色长袍、虬髯、骑高大白马者为罗刹国使者,在他身后有举伞持扇的卫侍,还有仆从抬着各种礼物--有的肩扛象牙,有的抬箱顶罐。 左边穿长袍手里托着珊瑚打着伞盖的人是婆利国使者,他的随从也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有的怀抱陶罐,有的扛托假山。还有形似羊的牲畜也被作为礼品送来,它们与中原羊有所差异,犄角细长,形体较为消瘦,毛色灰白或黑白相间。
朝贡体制指以古代中国为核心的朝贡关系网络。朝贡制度建立在双向交往的基础上,包括朝贡一方的“称臣纳贡”和宗主一方的“册封赏赐”双重内容,故称“朝贡——封赏制度”。 ——朱汉国、 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背景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热,课堂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背景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可汗”,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征发赋役的直接管理,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