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 人体内的单个细胞都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动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2、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叙述不属于细胞学说内容的是( )
A.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C.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D. 细胞自己的生命与其组成的整体生命是一致的
3、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命的奥秘。下列关于归纳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
B.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C. 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动植物细胞构建细胞学说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完全归纳法
D. 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是可信的,不完全归纳法的结论一定不可信
4、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非生命的物质参与构成生命系统
B. 一个苹果对应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C. “鄱阳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
D. 生命系统各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5、某同学在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的保卫细胞”的实验中,按下表步骤进行了相关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一中转动反光镜的目的是使视野明亮
B. 步骤二中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C. 步骤三中转动转换器前应先将镜筒升高,以避免损坏物镜镜头
D. 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均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6、2023年9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出警告,提醒医生需密切关注创伤弧菌等致命性食肉菌。人体被“食肉菌”感染后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可通过两种途径感染,一是身体上有伤口,导致其趁虚而入;二是生吃贝类后被感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创伤弧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B. 创伤弧菌能独立生存,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 创伤弧菌有细胞壁、细胞膜且遗传物质是DNA,属于真核生物
D. 皮肤或口腔有伤口者应避免下海游泳,海鲜务必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7、缙云烧饼是浙江省的一种传统美食,做法讲究:选用当地的面粉做成坯,土猪肉作馅,烧饼里的菜干,则用本地细叶九头芥作原料,精心腌制,三蒸三晒而成。烧饼在炭火的热力下逐渐丰满起来,等到表面金黄,便可出炉了。某同学挑取烧饼中的土猪肉制成临时装片来检测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碘—碘化钾试剂检测面粉溶液,会出现紫色
B. 制作装片时染色后应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 用苏丹III染液对装片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红色的脂肪颗粒
D. 从所含蛋白质的角度考虑,高温烘烤的过程中土猪肉中的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8、如图为人体、玉米和地壳中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机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细胞中都能够找到
B. 玉米、人体和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同
C. 上表中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有Fe、Ca两种微量元素
D. 与人体细胞比,玉米细胞中O百分比高,主要原因是玉米细胞中糖类含量多
9、火星上的第一个液态水湖是美国宇航局“机遇号”探测器发现的。这个发现让科学家非常激动,因为它可能意味着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机会更大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孕育在海洋中,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B. 冬季对华北地区农田进行灌溉有利于冬小麦越冬
C. 同一植株中,幼嫩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比衰老细胞中的高
D. 自由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10、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淡盐水。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低的比热容,故水的温度相对稳定
B. 自由水是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但不能直接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C. 人体内Na+含量太低会使肌肉细胞持续兴奋,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D. 人体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11、如图为细胞中两种物质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叶绿素,蓝细菌和菠菜叶肉细胞中均含有甲
B. 甲中的Mg为大量元素,其缺乏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C. 人体内缺铁会使物质乙合成受阻,导致患缺铁性贫血症
D. 由图可知,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2、我国很早就有饴、饧等食物,糯米为其制作的原料之一,稀的叫饴,干的叫饧。在六朝时才出现“糖”字,此“糖”泛指一切具有甜味的糖类。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在糯米细胞中经脱水缩合后可形成淀粉和糖原
B.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外骨骼中,是一种多糖
C. 植物细胞中的麦芽糖可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合成糖原
D.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且有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
13、WHO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均建议:成年人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摄入的脂肪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有一定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脂肪在室温时呈固态,动物脂肪在室温时呈液态
B. 脂肪是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C. 肥胖症患者对写有“0脂肪”字样的蔗糖饮料可放心饮用
D. 根据题干信息推测日常炒菜时以花生油代替猪油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4、图甲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图,图乙是人体运动强度与脂肪、糖类供能比例的变化图(至少持续30min的运动之后开始供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度甜品爱好者体脂率一般偏高的原因是其体内图甲所示过程会减弱
B. 由图甲可知,脂肪在体内很容易转化为糖类,只要管住嘴就能轻易减肥
C. 根据图乙,建议健身达人采用长时间中强度的运动可达到减肥的目的
D. 由图乙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脂肪和糖类供能比例相同,故糖类的消耗量大于脂肪
15、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B. 饮食上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C. 脂质除具有储能作用外,还可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 人的脑、卵细胞和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只含有C、H、O、N
B. 过酸和过碱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的改变
C.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D. 煮熟的牛肉更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17、瘦素是由人体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能控制人的食欲,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瘦素的局部结构简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肥胖患者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瘦素的方式实施减肥
B. 若只改变图2片段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则瘦素的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C. 瘦素中最多含有13种非必需氨基酸,图2片段中含有3种氨基酸
D. 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瘦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7n2988
1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
B. 小鼠细胞中的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中,细胞质中无核酸分布
C.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的RNA中
D. 若核酸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则其不能在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中发挥原有的作用
19、如图甲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左上角虚线框中表示的结构为碱基腺嘌呤;图乙表示一种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构成图乙的原料,含有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B. 图乙中1,2,3构成一个核苷酸,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C. 图乙的长链初步水解的产物有4种,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D. 在小麦细胞中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8种
20、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 支原体中位于拟核区域的DNA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 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 组成蛋白质的单体种类数比核酸少,二者的多样性均与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
二、填空题
2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课堂上,观察了草履虫、水绵、大肠杆菌、发菜和人口腔上皮这五种细胞结构,观察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d、e的遗传物质位于___________内,表中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表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a和___________(填序号),后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SARS病毒与上述生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答两点)。实验室培养时该病毒应选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填“富含各种有机物的培养基”或“活鸡胚细胞”)。
(4)有同学认为草履虫和人都属于动物,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这些结构层次,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5)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草履虫,其细胞的面积为S,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细胞的面积变为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e的鞭毛在右侧,则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___________侧。
三、实验探究题
22、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铁虽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它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可以作为一种或多种酶的活化剂。研究表明,缺铁时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黄叶病”。
材料二:植物体所需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叶变黄),不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叶片变黄)。
材料用具: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和玉米植株若干,广口瓶若干,完全培养液,只含铁的培养液,缺铁的完全培养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滴管,量筒。
(1)甲组同学想验证铁元素在小麦幼苗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A、B、C三个广口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缺铁完全培养液、缺铁完全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
步骤二:取长势相同的同种小麦幼苗等量分为三组,并分别放入A、B、C三个广口瓶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小麦幼苗叶片颜色的变化。
步骤三:向A、B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C瓶不做任何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小麦幼苗叶片颜色的变化。
①步骤三中横线处的操作应为____________。
②步骤二结束后观察到A、B组小麦叶片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步骤三结束后观察到的A组小麦叶片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一、二中A瓶、B瓶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相同的,试分析步骤三中还要设置A、B两个试管进行再次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欲探究Mg是否为可重复利用的元素,请结合材料设计实验思路,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以玉米植株为实验材料)。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若A组玉米叶片正常,B组玉米_____________,说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若A组玉米叶片正常,B组玉米_______________,说明Mg不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23、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某校高一学生参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探究实践活动,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通过观察颜色反应进行物质检测实验,相关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材料与用具:①去皮的葡萄匀浆、②甘蔗汁、③鸡蛋清稀释液、④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⑤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⑥蒸馏水等各种必需的试剂与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实验中需要选择的实验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所用试剂使用要求及实验所需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
(2)B组进行实验前首先应配制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具体的配制方法为取____________(填序号)作为A液,取4mL____________(填序号)加入1mL____________(填序号)中作为B液。双缩脲试剂加入试管内的具体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B液不能过量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实验的材料一般不选用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B组实验一般选用鸡蛋清稀释液而不用鸡蛋清原液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
四、读图填空题
24、海藻糖是一种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的二糖。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处于一种隐生状态,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研究表明,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海藻糖。
材料二:鱼糜产品是以鱼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洋食品,常在低温下储存,但长时间冷冻会影响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凝胶强度大小与口感呈正相关),导致口感变差。科研人员将添加了不同浓度海藻糖的鱼糜放在18℃下冷冻,检测其凝胶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1)海藻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环境恶化、熊虫处于隐生状态时,推测体内仅剩的1%水分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其在熊虫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若将熊虫体内的海藻糖除去,熊虫的组织细胞将无法忍受极低温度环境而造成伤害。请结合材料说明在恶劣环境下,熊虫体内产生的大量海藻糖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海藻糖可以_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缓”)鱼糜蛋白凝胶强度的下降;考虑成本以及作用效果,应优先选择添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海藻糖。
(5)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不同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含量有所上升,降低鱼糜的凝胶强度。推测海藻糖的添加可以____________,从而维持凝胶强度的稳定,保障鱼糜制品的口感。
25、科学家发现有一些蛋白质只有一种结构,但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且这些功能之内间没有直接相关性,这类蛋白质被称为兼职功能蛋白。如图甲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乙、丙为两种兼职功能蛋白质分子,其中乙由α、β、γ三条多肽链组成,共含273个氨基酸,图中每线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丙为仅有4个丙氨酸(R基为—CH3)的五十肽。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__种甲,乙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2)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若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二肽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若脱掉丙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后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则得到的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____________个氧原子,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4)大肠杆菌的生物素合成酶是一种兼职功能蛋白,它既参与生物的合成,还兼充作阻遏蛋白,可以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阻止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该生物合成酶体现的蛋白质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民间有一种“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吃胶原蛋白含量高的猪蹄等可增加关节处胶原蛋白的含量。请以蛋白质为例对此说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一切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不是一切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但细胞内不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B错误;
B、人为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错误;
D、动植物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自己的生命与其组成的整体生命不一定是一致的,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D、研究中运用完全归纳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A正确,D错误;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B错误;
C、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中均仅观察部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包含非生命成分,A正确;
B、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一个苹果对应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B正确;
C、“鄱阳湖中所有的鱼”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结构层次,C错误;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步骤一中转动反光镜的目的是使视野明亮,A正确;
B、步骤二中观察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
C、步骤三中不需要将镜筒升高,直接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C错误;
D、在高倍物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A、创伤弧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A正确;
B、创伤弧菌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
C、创伤弧菌有细胞壁、细胞膜且遗传物质是DNA,但创伤弧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由题意可知,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故有些海产品会携带此类菌种,该菌可通过两种途径感染,一是身体上有伤口,导致其趁虚而入;二是生吃贝类后被感染,故去海边时,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应避免下海游泳,海鲜务必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面粉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用碘—碘化钾试剂检测面粉溶液,会出现蓝色,A错误;
B、制作装片时染色后应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B错误;
C、制作装片时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错误;
D、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是要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加热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并不影响其氨基酸组成,故加热不影响其营养价值,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无机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都能够找到,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玉米、人体和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不大相同,B错误;
B、Ca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仔细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体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成分较多,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解析: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孕育在海洋中,生命活动离不开水,A正确;
B、冬季对华北地区农田灌溉,促进农作物吸水,使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易结冰,不利于冬小麦过冬,B错误;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同一植株中,幼叶细胞的自由水含量比老叶的高,C正确;
D、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A错误;
B、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B错误;
C、人体内Na+含量太低会使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C错误;
D、无机盐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人体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出现肌无力现象,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甲是叶绿素,乙是血红素,叶绿素在蓝细菌和叶肉细胞中都有分布,A正确;
B、甲物质的特征元素Mg属于大量元素,植物缺少Mg会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
C、人体内缺铁会导致血红素合成受阻,血红素可构成血红蛋白,血红素缺少导致患缺铁性贫血症,C正确;
D、从图中不能得出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A、葡萄糖是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葡萄糖在糯米细胞中经脱水缩合后不可形成糖原,A错误;
B、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B错误;
C、麦芽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C错误;
D、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由题意知,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有一定作用,故日常饮食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A错误、D正确;
B、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B错误;
C、蔗糖进入人体后可水解为单糖,单糖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C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故重度甜品爱好者图甲所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导致体脂率偏高,A错误;
B、由图甲不能得出脂肪可以转化为糖类,且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
C、从图乙的曲线分析,低运动强度下主要以脂肪供能,故建议健身达人采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达到减肥的目的,C错误;
D、由图乙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脂肪和糖类的供能比例相同,但是相同质量时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所以糖类的消耗量多于脂肪的消耗量,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A正确;
B、骨质疏松症是缺乏钙,维生素D的作用是提高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B正确;
C、脂质中的脂肪具有储能作用,性激素可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C正确;
D、人的脑、卵细胞和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错误。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但有的氨基酸的R基中还含有硫元素(如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的R基中有S),A正确;
B、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等,蛋白质的变性即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不可逆,B错误;
C、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千差万别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C正确;
D、煮熟的牛肉由于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更容易消化,D正确。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A、瘦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口服将会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作用,A错误;
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而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有关,B错误;
C、组成人体的氨基酸共有21种,其中有8种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称为必需氨基酸,故该瘦素最多有13种非必需氨基酸组成,图2片段中②④⑥⑧是R基,共含有3种氨基酸,C正确;
D、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瘦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7n -18(167-1)-2×1=167n-2990,D错误。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A正确;
B、小鼠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
C、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的RNA中,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若核酸的分子结构破坏,则其不能发挥对应作用,D正确。
故选B。
19、答案:C
解析:A、图甲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原料,图乙是RNA片段,故图甲不是构成图乙的原料,含有的单糖是脱氧核糖,A错误;
B、图乙中2,3,4构成一个核苷酸,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错误;
C、图乙的长链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核糖、4种碱基,共6种,C正确;
D、小麦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和RNA共有的碱基为A、G、C,故细胞内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A、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位于拟核区域的DNA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B正确;
C、蛋白质和核酸中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单体种类数为21种,组成核酸的单体种类数为8种,蛋白质和核酸的多样性均与其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
故选D。
21、答案:(1)拟核;c
(2)d(d为发菜细胞);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3)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上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活鸡胚细胞
(4)不认同,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
(5)16S;左
解析:(1)表中d、e无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位于拟核内,表中c无细胞壁,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
(2)表中a表示水绵和d表示发菜,可进行光合作用,后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3)SARS病毒与上述生物的区别是因为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上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实验室培养时该病毒应选用的培养基是活鸡胚细胞。
(4)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因此不认同草履虫和人都属于动物。
(5)由10倍物镜换为40倍物镜,长度和宽度放大了4倍,所以面积放大了16倍,因此细胞的面积变为16S。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e的鞭毛在右侧,则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左侧。
22、答案:(1)等量的只含铁的培养液和蒸馏水;变黄;恢复绿色;(A、B组都能说明在缺铁时植物表现“黄叶病”,从而证明铁是必需元素,但)为了使结论更加真实可靠,需对A、B组进行二次对照实验
(2)取A、B两个广口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缺Mg完全培养液,取长势相同的同种玉米植株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放入A、B两个广口瓶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玉米幼苗叶片颜色的变化 ②. 老叶先变黄(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幼叶先变黄(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
解析:(1)①C组加入的是完全培养液,为对照组,而A组和B组都加入了等量的缺铁完全培养液,为了证明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元素,可向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只含铁的培养液和蒸馏水,形成有无铁元素的对照。
②A组和B组都加入了等量的缺铁完全培养液,因此步骤二结束后观察到A、B组小麦叶片颜色变为黄色;步骤三A组加入了铁,因此可合成叶绿素,故A组叶片恢复绿色。
③A、B组都能说明在缺铁时植物表现“黄叶病”,从而证明铁是必需元素,但为了使结论更加真实可靠,需对A、B组进行二次对照实验,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一步说明缺铁会使植物表现“黄叶病”。
(2)乙组同学欲探究Mg是否为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含有镁,因变量是幼叶是否变黄,其它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思路为:取A、B两个广口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缺Mg完全培养液,取长势相同的同种玉米植株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放入A、B两个广口瓶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玉米幼苗叶片颜色的变化。若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则A组叶片正常,而B组老叶中Mg元素由于转移到新叶中,因此老叶先变黄;若Mg不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则B组会因为缺镁导致新叶叶绿素合成不足,故幼叶先变黄。
23、答案:(1)④⑤;将④⑤等量混合均匀后注入盛有样液试管中(现配现用);将试管置于50~65℃温水中加热2min(水浴加热)
(2)④;⑥;⑤;向试管内注入1mL A液摇匀,再向试管内注入4滴B液摇匀;过量的B液会与A液反应,形成Cu(OH)2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甘蔗中富含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4)选择鸡蛋清稀释液作实验材料,可以避免蛋白质黏在试管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容易清洗
解析:(1)A组是检测还原糖,需要选择的实验试剂是④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⑤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将④⑤等量混合均匀后注入盛有样液试管中(现配现用);将试管置于50~65℃温水中加热2min(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的具体的配制方法为取④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作为A液,取4mL⑥蒸馏水等各种必需的试剂与仪器,再加入1mL⑤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作为B液。使用时向试管内注入1mL A液摇匀,再向试管内注入4滴B液摇匀;B液不能过量,过量的B液会与A液反应,形成Cu(OH)2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A组实验的材料一般不选用②甘蔗汁,甘蔗中富含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4)选择鸡蛋清稀释液作实验材料,可以避免蛋白质黏在试管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容易清洗,因此鉴定蛋白质时不用鸡蛋清原液做实验材料。
24、答案:(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2)结合水;作为熊虫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在极低温度下造成损伤
(4)减缓;6%
(5)抑制二硫键的形成
解析:(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2)当环境恶化、熊虫处于隐生状态时,因此推测体内仅剩的1%水分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其在熊虫体内的作用是作为熊虫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将熊虫体内的海藻糖除去,熊虫的组织细胞将无法忍受极低温度环境而造成伤害,因此推测熊虫体内产生的大量海藻糖的作用可能是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在极低温度下造成损伤。
(4)据图可知,不同处理时间海藻糖浓度的提高均可以增强凝胶强度,即海藻糖可以减缓鱼糜蛋白凝胶强度的下降;据图可知,海藻糖浓度为6%和9%时,凝胶强度相差不大,所以,应优先选择添加质量分数为6%海藻糖。
(5)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不同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含量有所上升,降低鱼糜的凝胶强度。因此推测海藻糖的添加可以抑制二硫键的形成,从而维持凝胶强度的稳定,保障鱼糜制品的口感。
25、答案:(1)21;3、3
(2)4868;C10H16O7N2
(3)8;5
(4)催化、调节(作用)
(5)此说法不科学,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它们都要被消化成细胞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些小分子都要在人体细胞内重新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执行不同的功能(开放性题。或有一定的科学性,组成动物和人体的胶原蛋白是相似的物质,可能含有合成胶原蛋白的一些必需氨基酸,这些必需氨基酸进入人体后,更有利于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
解析:(1)甲是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1种,故乙中最多含有21种甲;乙有3条肽链,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乙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3个游离的羧基。
(2)乙共含有273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过程中,脱去了270个水,形成了4个二硫键的过程中,脱去了4个H,故分子量减少了18×270+8=4868;若甲中的R为C3H5O2,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甲的分子式为C5H9O4N,两个甲结合脱去一分子水后形成二肽,二肽的分子式为C10H16O7N2。
(3)据图可知,每脱掉一个丙氨酸需要两个肽键水解,脱掉4个丙氨酸则需要8个肽键水解,因此增加了8个氧原子。5个氨基酸包括4个丙氨酸和第50号氨基酸(不是丙氨酸),由这5个氨基酸组成的五肽共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排列可能主要与非丙氨酸的位置有关。
(4)根据题目信息,该蛋白是一种酶,具有催化功能,该蛋白还能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阻止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说明具有调节作用。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一
选取适当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转动反光镜
二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发现观察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
三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四
在高倍物镜下,将视野调节清晰并进行观察
人体
玉米
地壳
细胞种类
细胞壁有无
细胞膜有无
细胞核有无
特殊结构
a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b
无
有
有
形状如倒转的草鞋
c
无
有
有
—
d
有
有
无
—
e
有
有
无
有鞭毛和菌毛
组别(检测成分)
材料
实验试剂与条件
观察内容
A(还原糖)
①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B(蛋白质)
③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