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21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本册综合素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本册综合素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1页。
本册综合素能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是澳门围海造陆形成的新城区(A、B、C区)人口数量规划图。据此完成1~2题。1.规划围海造陆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C )A.水资源 B.交通便捷度C.新区面积 D.科技水平2.为提高各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D )A.大力增加住宅面积,缩小绿地比例B.增加居住建筑密度,提高人口容量C.增加居住建筑高度,提高人口容量D.建立便捷交通系统,促进内外交流[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围海造陆形成的新区面积越大,人口越多,故影响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新区的土地面积,C项正确。第2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教育、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作为同一区域的围海造陆新区,资源、科技、经济、教育、生活消费水平相差不大,变动较小,只有地区开放程度会有较大差异,交通越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且交通设施的建设会提高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大力增加住宅面积,缩小绿地比例会增加地区的人口容量,但是会降低区域的空气质量,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故A项错误。增加居住建筑密度,增加居住建筑高度,可以提高人口容量,但是在现有资源固定的情况下,增加人口容量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故B、C项错误。读21世纪以来我国三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B )A.中部到西部 B.中部到东部C.东部到西部 D.西部到东部4.据图可知( B )A.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较小B.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C.中部成为净迁入地区D.自然条件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解析]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由中部地区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最大,为52%,因此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故答案选B项。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占49%,较大,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由中部到东部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中部地区迁出去的总比重大于迁入的总比重,为净迁出区,C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D错误。(2022·山东德州检测)大阪站站北地区位于大阪市中心,面积0.24 km2,曾经为铁路货运站场。随着周边城市用地逐步开发建设,站北地区的改造升级备受关注。自2002年起,该地区开始改造,致力于建设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还包括与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复合的创新空间。该地区分两期进行规划改造。读该地区规划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大阪站站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主要取决于( A )A.经济因素 B.风俗习惯C.历史因素 D.人口密度6.与Ⅰ期相比,大阪站站北地区Ⅱ期开发( D )A.经济效益降低 B.用地规模缩小C.内部交通不便 D.创新空间和谐[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大阪站站北地区位于大阪市中心,面积0.24 km2,曾经为铁路货运站场。随着周边城市用地逐步开发建设,站北地区的改造升级备受关注”可知,以前土地价格低,主要用于铁路货运站场,随着周边地区的逐步开发建设,大阪站站北地区地租不断升高,大阪站站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A正确。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经济因素决定,历史因素、风俗习惯和人口密度对大阪站站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影响不大,故B、C、D错。故选A。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Ⅱ期开发用地规模扩大了,B错误;Ⅱ期开发用地内部有公路和空中步行连廊,交通便利,C错误;Ⅱ期开发用地中增加了公园绿地,所以环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创新空间更加和谐,D正确,A错误。所以选D。(2022·重庆高一期末)2021年8月,袁隆平团队的科研项目之一“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的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巨型稻”的叶子从分裂到收割整个过程都是很青、很绿,叶面更大更宽。专家称,“巨型稻”亩产预计在1 500斤至1 800斤之间,它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也非常好,能达到国家二级米质的标准。“巨型稻”的田里还可以蓄水发展“稻鱼共生”项目,养鱼、养虾、养蟹,增产增收。下图为“巨型稻”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7.“巨型稻”试种成功的决定因素是( B )A.水热组合 B.技术条件C.市场需求 D.政策支持8.“巨型稻”叶面特点对“稻田共生”种植模式的有利影响是( A )A.减少鸟类捕食水田里的鱼、虾B.增大水田温差,提高水稻品质C.减少水田热量损失,提高水温D.减少水田害虫危害,提高品质[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巨型稻是袁隆平团队的科研项目之一,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故选B。第8题,结合材料分析,巨型稻身形笔挺,具有叶面更大更宽等特点,稻株高在巨型稻高大稻株、宽大叶面的庇护下,田里的鱼、虾、蟹等可获得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减少鸟类的捕食,A正确;叶面宽大无法增大水田温差,B错误;叶茂冠密减少太阳辐射到达水面,降低水温,C错误;田里的鱼、虾、蟹等可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与叶面无关,D错误。故选A。(2022·合肥高一检测)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据此完成9~10题。9.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10.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C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①③② D.③①②[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中对产业群落的定义及大都市产业群落分布在居住区周围,可以看出产业群落分布与社会、历史、政治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第10题,制造业产业群落主要是以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离居住区有一定距离的郊外,且和居住区之间有隔离带以防污染,故为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比如金融业付租能力强,分布在市中心,即城市核心区处的③;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如批发、零售一般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道路交叉口,比较分散,即图中的②。(2022·安徽高一阶段练习)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岭余脉横贯全境,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两茶一药”、食用菌等综合种养和林下经济项目建设措施,2020年黎平县实现全面脱贫。下图为黎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11.黎平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气候温暖湿润③土壤肥沃深厚 ④河流水量充沛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2.黎平县采取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作为全面脱贫的主要举措,是因为( D )A.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增加B.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C.农产品需求量剧增D.农业资源特色鲜明13.为了保障脱贫成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黎平县可以( B )①坡地改田提高中药、蔬菜产能②互联网+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③加快完善物资流通渠道建设④积极发展红色民族风情旅游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 第11题,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形多样,具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高原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多种药用植物生长,①②正确;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山地崎岖,土层浅薄,故③错。该地植被茂密,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河流水源充沛对其影响不大,故④错。故选A。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黎平县通过“两茶一药”、食用菌等综合种养和林下经济项目建设,实现产业扶贫,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将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正确;与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需求量剧增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第13题,黎平县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也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城,有重要的黎平会议旧址等可以发展红色民族风情旅游,既能提高收入,又能提高区域知名度;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拓展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地形复杂,与外界交通不便,完善物资流通渠道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②③④正确;该地区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坡度较大,地基不稳,大量坡地改田提高中药、蔬菜产能会产生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等问题,①错误。故选B。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此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下图为我国建设的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它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土地供应、气候和地质条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占据单一省级行政区的枢纽节点所在地区( D )A.地势开阔、平坦 B.气候温暖、湿润C.土地沙漠化严重 D.可再生能源丰富15.“东数西算”工程( D )A.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开发B.减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压力C.能进一步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D.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解析] 第14题,阅读图文材料,显示占据单一省级行政区的枢纽节点的有贵州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地表崎岖不平,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土地,导致土地石漠化严重,A、C错误;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错误;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省晴天多,阴天少,太阳能资源丰富,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因太阳能和水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正确。故选D。第15题,阅读材料可知,“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不是对东部地区的能源进行开发,且京津冀地区能源不丰富,A错误;该工程主要是针对数据储存和计算,并不能减少区域的人口压力,B错误;数据只需要传输,不需要交通运输方式去运输,C错误;“东数西算”工程针对数据进行计算,合理调配区域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5分)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目前世界人口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形容为“人口爆炸”,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5.9亿之多,但人口密度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全球夜间灯光地图是利用卫星对地球各区域的夜间进行遥感拍照,收集地面的灯光照明情况并成像绘制而成。下图为某日全球夜间灯光地图。(1)说明世界人口总体分布特点。(2)说出南美洲人口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3)夜间灯光地图会有一定误差,请分析其原因。[答案] (1)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2)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原因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疟疾肆虐;而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3)有些区域实际人口数量较多,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解析] 本题以某日全球夜间灯光地图为载体,主要涉及人口的分布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全球人口的分布状况。从图中可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及其近海地区亮度大,说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因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特别是近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城镇人口密度大,乡村人口密度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高原的东南沿海,亮度较大,说明这些地区人口多。南美洲热带面积大,热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而高原和山间谷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居住,所以南美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间谷地。第(3)题,非洲人口较多,但图中反映的亮度并不大,主要是因为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灯光暗淡,所以用夜间灯光地图观察人口分布会有一定误差。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咖啡树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下图为埃塞俄比亚简图。甲城市以咖啡贸易著称,被称为“咖啡城”。(1)简述埃塞俄比亚成为咖啡原产地的自然优势。(2)分析甲城市成为“咖啡城”的优势条件。(3)针对甲城市未来发展,有人认为应该扩大咖啡的生产规模。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答案] (1)纬度低,热量充足;高原地形,地形平坦;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土层深厚肥沃;河、湖众多,水源丰富。(2)甲城市位于咖啡集中生产区,货源充足;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交通便利;有广阔的国际市场。(3)赞同。理由:当地生产咖啡的自然条件优越;扩大咖啡生产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或不赞同。理由:扩大生产势必加大垦荒,破坏草地,可能会造成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析] 第(1)题,埃塞俄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高原地形,土层深厚,适合咖啡生长;图示区域内部,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其成为咖啡原产地。第(2)题,甲城市位于咖啡原产地,原料充足;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对外交通便利;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广阔,所以其成为“咖啡城”。第(3)题,赞同的理由从有利农业区位因素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不利区位因素以及会带来的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18.(2022·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位于亚马孙河上游支流沿岸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居住空间分散。该地区对外出行以独木舟和小型飞机为主,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大多数社区都有可容纳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部分社区拥有码头,通过机动独木舟运输货物,极少数社区濒临小道能通过卡车运送物资。下图示意该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分布。(1)上帕萨扎地区聚落分布较多,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析上帕萨扎地区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难度大的原因。(3)上帕萨扎地区简易机场、简易码头众多,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答案] (1)上帕萨扎地区属于热带地区,地处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蚊虫较少);位于上游支流地区,水量小,较少面临洪灾。(2)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茂密,沼泽河流众多,开辟道路、修建桥梁工程量大,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交通建设所需基础设施运输至此较困难。(3)地面交通成本高,(民众出行、物资运输)对航空、水运需求大;居住空间分散,且缺乏地面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低,运输需求量有限,且技术水平较低,适合修筑简易机场、简易码头。[解析] 本题以厄瓜多尔东南部上帕萨扎地区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形成因素、交通修建的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上帕萨扎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该地地处热带地区,温度较高。从图上来看,上帕萨扎地区地处河流的上游地区,其海拔较高,因其在热带地区,海拔高会使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口居住。同时地处于亚马孙河流域,其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而处于上游支流地区,其水量相对较小,同时受洪灾的风险较小。第(2)题,上帕萨扎地区地处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此处位于雨林腹地,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沼泽众多,修建公路或铁路,需开辟道路,修建桥梁,其工程量较大,同时热带地区道路泥泞,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也较大。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城镇间的距离相对较远。由于上帕萨扎地区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距离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更远,交通建设所需基础设施运输至此更为困难。第(3)题,由于上帕萨扎地区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其公路、铁路修建难度较大,故其地面交通成本高,而民众出行或物资运输仍有需求,故其对航空和水运的需求更大。本区位于热带雨林密林深处,聚落居住的空间较为分散,同时地面间缺乏有效的公路或其他联系方式。上帕萨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出行和物资运输的需求量比较有限,且科技水平较低,简易的机场或简易的码头即可满足民众的需求。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汽车全球化涉及生产、销售服务、采购和技术开发等环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动下,依托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北京某汽车公司将研发、销售总部设在北京,将第四工厂(总装工厂)的选址设在河北沧州市。该汽车沧州总装工厂的投入运行,促进了沧州乃至河北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目前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之作。材料二 下图示意沧州市地理位置示意图。(1)简述在汽车全球化背景下汽车公司总部与总装厂在空间上可以相互分离的前提条件。(2)简析该汽车公司总部和总装厂位置布局的合理性。(3)说明汽车总装厂的落户对沧州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 (1)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信息交流便捷;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2)总部设在北京:便于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营销渠道广;科技创新能力强。总装厂设在沧州: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临近海港,运输便利。(3)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人才输入和培养;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析] 本大题以汽车全球化和沧州地理位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分散的条件、工业布局、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思维学科素养。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汽车公司总部在北京,总装厂在沧州市。之所以可以相互分离,主要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两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便捷。其次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促进了企业的分散布局。第(2)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北京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信息与交通发达,便于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同时也能扩大营销渠道;北京市科技创新能力强,利于促进产品的更新和研发。总装厂则设在沧州,主要优势是沧州经济欠发达,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地;沧州临近海港,运输便利,便于零部件和产品的运输。第(3)题,对沧州来说,企业落户能优化产业结构,使沧州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产业的落户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就业;通过相关设施的配套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跟随产业的落户,带来了人才,促进人才输入和培养;通过吸引工厂的落户,能提升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