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分为问卷和答卷。考试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48分。)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下面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完成1~2小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
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矿产C.水源D.土壤
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下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3~4小题。
3.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4.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D.演化出不同等级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5~6小题。
5.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貌B.环境保护C.开发成本D.防灾安全
6.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横沙通道位于长江口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北港对接深水航道的主要水道。该通道潮流作用明显,涨潮时水流由横沙通道北口进入北港,落潮时水流由北港经北口进入横沙通道并向横沙通道东岸逼近。由于区域水动力特征的变化(见图1),1992年以后横沙通道开始出现冲刷坑。2001年以来,受横沙通道两侧圈围造地工程等人类活动影响,横沙通道冲刷坑快速发育,并向南扩展明显。图2为横沙通道岸线变化示意图。完成7~8小题。
7.冲刷坑最可能位于横沙通道的( )
A.①B.②C.③D.④
8.推测一年中冲刷坑的位置向南扩展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某研究区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老池流域(38°25′18″~38°26′38″N,99°54′00″~99°56′55″E)。祁连圆柏耐旱性强,可作为分布区内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其与大面积灌丛、草甸交错分布,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读该研究区不同海拔梯度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图,完成9~10小题。
9.推测研究区内祁连圆柏土壤种质最大的区域分布在( )
A.3200~3400m阴坡B.3100~3300m半阴坡
C.3200~3400m半阳坡 D.3100~3300m阳坡
10. 研究区内5~10cm土壤层留种量比较少,但在该层部分样地深层种子数量却比较多,其原因可能( )
A.光照充足 B. 林内放牧 C. 树龄较老 D. 种群完整
海南省某黎族古村落(位于19°N)的广场上存有“立柱测午时”的古建筑。该古建筑由一根花岗岩立柱和立柱南北两侧固定不能位移的花岗岩条石组成(下图)。每天立柱的影子与条石重合时,即为正午12时。条石面以上的立柱高度为2米(已知tan60°≈1.732,tan65°≈2.145)。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一年中,立柱日影与条石OA重合的次数约为( )
A.35次B.90次
C.183次D.365次
12.某日,立柱落在条石上的影长为1米。下列四图与当天立柱顶端日影轨迹相符的是( )
A B C D
北京冬奥会的冬季两项(滑雪和射击)赛场位于张家口崇礼区(40.9°N,115.5°E),该地区冬季山谷风明显,对比赛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1-3月该山谷上、下谷风的风向、风速及实测风的风速日变化。据此完成13~14小题。
注:风向为以正北为基准,顺时针转过的角度。
13.判断该地下谷风转为上谷风的时间是( )
A.6:00-7:00B.9:00-10:00C.15:00-16:00D.18:00-19:00
14.该地冬季背景风的风向及其对上、下谷风的影响是( )
A.东南风增强下谷风B.西北风削弱上谷风
C.东南风削弱下谷风D.西北风增强上谷风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
16.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与山东烟台苹果相比,陕西洛川苹果具有个头略小,水分较少,颜色更红,甜度较高的特点。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大多为旱作果园(靠自然降水从事生产)。该县苹果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3.6万亩增长为如今的50余万亩,为提高苹果产量,有些果农采取高密度种植。苹果的大规模种植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表为洛川、烟台与苹果适宜区气候环境情况。下图为洛川苹果园20年树龄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剖面图。
(1)与烟台苹果相比,说明洛川苹果品相和口感不同的原因。(4分)
(2)依据图中描述该苹果园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点,并从水循环角度做出合理解释。(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为了应对高原的恶劣环境,植物通常采用的生存方式是变矮,例如贴着地面生长,因此整个羌塘高原既没有参天大树,也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这使得这一地区的植物显得比较“低调”。矮化植物的典型代表是高山流石滩上的垫状植物。
材料二:高山流石滩位于林线与雪线之间,是高山植物能够抵达的上限,再往上是裸露的冻土、积雪和冰川。很多流石滩植被的植株呈现密集矮小的垫状,下图为青藏地区羌塘高原上流石滩地带的垫状点地梅景观图。
(1)简述青藏地区高山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其形成过程(4分)。
(2)分析垫状植物成为羌塘高原流石滩地带主要植物类型的原因(3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推测垫状点地梅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3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里下河平原位于江苏省沿海江滩平原的中部,其地势最低洼处的兴化地区分布着独具地域特色的圩一垛田乡土地貌景观。通过修筑圩堤形成“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典型水利田。垛田是指在低洼地区用泥土堆积而成的水中高地旱田。
材料二:宋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等人修建连接长达290余千米的海塘,后统称为“范公堤”。历史上里下河平原中部的兴化地区由于地势低洼,一度成为众水归海的必经之路。明清两代在东部滨海一带开挖了大量入海水道。
材料三:图1为里下河地区地图。图2为射阳湖群区域某乡村聚落形态。图3为垛田风光。
(1)分析里下河平原修建垛田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说明垛田中沟池的重要功能(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人修建水利工程对垛田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4)分析营造“圩一垛田”乡土地貌景观的主要意义(4分)。
2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下图为5月26日11时该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
(1)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4分)。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4分)
(3)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4分)。项目
世界指标
洛川指标
烟台指标
纬度位置
35~55°N
36°N
37°N
年均温
9~12.9°C
9.2°C
12.6°C
年降水量
560~750mm
626mm
700mm
年日照时数
2200~2400小时
2552.2小时
2400小时
成熟期昼夜温
7.1°C
12.6°C
8°C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创高杯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创高杯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此时,地方时为0, “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期中考试高一地理docx、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