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于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来说,光和热是两种至关重要的能量。如果没有光和热,地球万物将无法生存。
1.自己会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下列选项全部是光源的一项是( )
①镜子
②发光水母
③月亮
④霓虹灯
⑤闪电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
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 )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下列属于光的反现象的是( )
A.手影游戏B.一叶障目
C.杯弓蛇影
4.利用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这七种色光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红、橙、黄、绿、青、蓝、紫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赤、橙、黄、绿、青、蓝、紫
5.在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中,下面三份记录中能正确表示热在金属中传递方向的是( )(图中的圆点表示加热点,箭头方向表示热传递的方向)
A.B.
C.
6.做饭用的各种锅,锅身为金属材料,锅把手一般用木头或塑料制作( )
A.金属和木头成塑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B.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或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或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7.自制的走马灯使转动起来的原因是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转动(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来自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玻璃幕墙了。
(2)通过热辐射来传递热的前提是两个物体必须接触。
(3)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温度低的物体。
(4)寒冷地区造房子,外墙要加一层岩棉板,因为它是热的不良导体
(5)太阳能热水器的玻璃管为深色,是因为深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更强。
二、地球上的物质。
暑假里,亮亮和同学们跟着李博士去了很远的地方做户外考查,他们遇到了很多有趣事,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去看看吧!
9.他们到达的地方地势高,地表的起伏很大,沟谷幽深( )
A.丘陵B.平原C.山地
10.清晨起床,亮亮看到值物的叶子上有小水珠,李博士告诉亮亮,它们就是( )
A.霜B.雾C.露
11.亮亮跟着李博士采集当地的岩石做标本,亮亮采集到一块成层状结的岩石,李博士说这种岩石是岩石碎屑经过风,属于( )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
12.他们还在这里找到了贝壳类和鱼类化石,亮亮推测这里在很久以前是( )
A.海洋B.平原C.高山
13.亮亮很好奇,是什么力量导致了地表的变化呢?李博士告诉亮亮改变地表的力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和外部。
(1)亮亮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地球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2)地壳运动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下列遇险避难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去火山周边探险时不用做防护准备,因为喷发后的火山就不会再次喷发了
B.发生地震时,要躲在承重墙的三角地带,用物体保护头部
C.发生地震时,拿好随身财物,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3)风、温度变化、流水等外部力量也会影响地表的变化。下列景观中与水的作用有关的是 。
14.这里连续下了三天雨亮亮和李博士不能出门考查,亮亮很想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呢?于是,他们做了一个雨形成的模拟实验
(1)在培养皿中放入冰块模拟的是 。
A.高空的冷环境
B.高空中的水蒸气
C.地面的冷环境
(2)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我们会发现 。
A.出现一些水珠
B.出现小冰晶
C.没有水珠
(3)结合模拟实验,请将下列雨形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括号内。
→ → → →
①雨流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中融化
②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③云中小水滴、小冰晶聚集
④云中小水滴、小冰晶掉落
⑤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1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3)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4)地球上的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5)雾是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形成的。
(6)露和霜形成的过程与条件完全一样。
三、人体“司令部”。
酸的、甜的、辣的,是谁,告诉我们不同的味道?行走、奔跑、跳跃,是谁,在指挥我们的运动?忧愁、哭泣、大笑,是谁,控制着我们的情绪?
16.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
17.本能反应是人体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的非常迅速的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跑回教室
B.看到红灯亮起,马上停止脚步
C.手碰到仙人掌,马上缩了回去
18.踢球时,在守门员扑球的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正确过程是( )
A.眼睛接收信息→周围神经→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全身各处的肌肉
B.眼睛接收信息→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全身各处的肌肉
C.眼睛接收信息→周围神经→脑和脊髓→全身各处的肌内
19.关于人体的大脑,你了解吗?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大脑、小脑两部分
B.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C.1400克
D.80%
E.60%
F.两只手握拳并拢
G.豆腐
H.表面积
I.核桃仁
J.淡粉
(1) ,(2) , (3) ,
(4) ,(5) , (6)
20.一个人由于大脑受到撞击而产生了失忆的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的功能是( )
A.语言B.记忆C.情绪
21.关于大脑的保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保证充足的睡眠 B.不吃早饭 C.滑旱冰时戴头盔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五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1.【答案】C
【解答】根据光源的概念,光源是指自己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②发光水母、④霓虹灯,属于光源的是②发光水母、⑤闪电,属于光源、③月亮自己不会发光。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答】根据对光的传播速度的认识,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于是就表示队伍站直了。
故选:A。
3.【答案】C
【解答】A.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解答】白光是一种混合光,能够被分解、橙、黄、绿、蓝、靛、紫。
故选:B。
5.【答案】C
【解答】根据热传递的认识,热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热以中心为原点向四面八方由近及远传递,AB选项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答】我们家里做饭用的各种锅,锅身多为金属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金属材料导热性好;木头或橡胶导热性差,使用更方便。
故选:B。
7.【答案】B
【解答】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空气上升,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热对流。
故选:B。
8.(1)【答案】√
【解答】只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才会产生视觉,来自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热辐射传递热量不需要借助任何介质,太阳的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的,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故答案为:×。
(3)【答案】√
【解答】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故答案为:√。
(4)【答案】√
【解答】传热能力强的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能力弱的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墙体保温。
故答案为:√。
(5)【答案】√
【解答】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浅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弱,是因为深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更强。
故答案为:√。
二、
9.【答案】C
【解答】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山地。平原的特点:地势低,起伏较小;高原:地势高;山地:地势高,坡度陡;丘陵:地势不高,坡度较缓。
故选:C。
10.【答案】C
【解答】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样现象叫凝结,当温度降低后,这就是露,AB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答】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页岩、砾岩等。
故选:A。
12.【答案】A
【解答】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类别、演化,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进化的趋势。他们还在这里找到了贝壳类和鱼类化石,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13.【答案】(1)A。
(2)B。
(3)C。
【解答】(1)地球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图中亮亮用橡皮泥制作的三个地球内部结构模型中。
(2)A.去火山周边探险时需要做防护准备,喷发后的火山还有可能再次喷发;
B.发生地震时,要躲在承重墙的三角地带,是正确的做法;
C.发生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不能正常运行,故C错误;
(3)A.岩石女王头像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
B.图中破碎的岩石是风化作用形成的,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形态特征;
C.海蚀拱桥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故C正确。
故答案为:(1)A。
(2)B。
(3)C。
14.【答案】(1)A;
(2)A;
(3)②;⑤;③;④;①。
【解答】(1)观察装置,盛有冰的培养皿在最上面。
(2)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大量的水蒸气向上运动,形成小水珠附着在培养皿底部。
(3)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地表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雨滴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中融化就形成雨滴。
故答案为:
(1)A;
(2)A;
(3)②;⑤;③;④;①。
15.(1)【答案】√
【解答】地壳运动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态。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火山和地震都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
(2)【答案】√
【解答】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
故答案为:√。
(3)【答案】√
【解答】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1953年,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此病是由该市60公里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
(4)【答案】×
【解答】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故答案为:×。
(5)【答案】√
【解答】水在自然界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的,遇冷凝结变成小水珠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故答案为:√。
(6)【答案】×
【解答】雾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受冷凝结形成的。雾是液态的水,水蒸气在地物上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霜的温度条件是在0℃以下,雾和霜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是不完全一样的。
故答案为:×。
三、
【答案】
【解答】人体接受到刺激都会有相应的反应。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会抬起另一只手抓挠那里,感到满足;抓尺子时看到同伴松手会迅速将手握起,绕着走。
故答案为:
17.【答案】C
【解答】A、听到上课铃声,作出反应就是马上跑回教室,故A不符合;
B、看到红灯亮起,作出反应就是停止脚步,故B不符合;
C、手碰到仙人掌,手也会马上缩回去,属于本能反应。
故选:C。
18.【答案】A
【解答】人体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踢球时,信息传递的正确过程是眼睛接收到信息(球飞向球门),脑作出判断,完成扑球动作。
故选:A。
19.【答案】(1)B;
(2)C;D;
(3)F;
(4)J;
(5)I;H;
(6)G。
【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
(3)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粉色的。
(5)大脑的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的沟回。
(6)大脑的软硬程度与豆腐差不多。
故答案为:
(1)B;
(2)C;D;
(3)F;
(4)J;
(5)I;H;
(6)G。
20.【答案】B
【解答】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情绪、分析,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一个人由于大脑受到撞击而产生了失忆的现象。
故选:B。
21.【答案】B
【解答】保护脑部健康的做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结;经常动脑筋想问题,避免外界的剧烈冲撞,无法给脑提供足够的能量。
故选:B。刺激
反应
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
避开它们,绕着走
闻到香味
迅速将手握起
吃到苦的花生
深呼吸,感到满足
抓尺子时看到同伴松手
抬起另一只手抓挠那里
看到路上有碎玻璃
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听到一声巨大声响
找地方吐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能判断,我会回答,我能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 我能判断,我能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能判断,我会回答,我能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