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振兴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振兴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个成熟的大西瓜是,关于单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下面关于生物学的阐述错误的是,下列食物链需要能量最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2.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选用目镜为10×,物镜为40×的镜头进行观察标本,其观察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A.40倍B.50倍C.400倍D.800倍
3.一个成熟的大西瓜是( )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个器官D.植物个体
4.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活动的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和准备调查工具
C.随意选择物种少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只记录自己喜欢的成分
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5.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B.分裂C.分化D.衰老
6.关于单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B.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中,因此它们能适应各种环境
C.虽然个体微小,但能独立完成呼吸、排泄、生殖等各项生命活
D.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7.某草地生态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生物及相关指标后绘制了部分图示,据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共有五条食物链,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
B.图2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D代表图1中的草
C.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2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能量流动会沿着图3中乙→甲一丙→丁进行并逐级递减
8.下面关于生物学的阐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B.生物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C.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D.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9.下列食物链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
A.草→兔→鹰B.草→兔→狗→人
C.小麦→蝗虫→鸡D.小麦→蝗虫
10.大雨过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到地面,此现象中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B.空气C.阳光D.温度
11.显微镜操作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步骤是( )
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句诗中所反应的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 )
A.温度B.水C.空气D.光
13.细胞核是植物和动物细胞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遗传信息B.产生遗传信息
C.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调节细胞生长
14.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和细胞质变化最明显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C.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不发生改变
D.利用干细胞可成功修复患者受损神经细胞,依据的是细胞分化原理
15.“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16.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草、昆虫、食虫鸟、鹰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这四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相对含量,则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A.草B.昆虫C.食虫鸟D.鹰
17.成熟的大兴西瓜味道甘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西瓜中大量的糖分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核B.液泡C.细胞质D.细胞膜
18.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中反映的是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食形成的营养联系
B.所有的动物都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C.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基本不变,有利于生态平衡
D.在“蘑菇→兔子→狼”这条食链中,蘑菇是生产者
19.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细胞→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20.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下列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调查校园植被状况的实验
B.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
D.利用教师配制的“酸雨”探究酸雨的危害
21.调查某海滨藻类分布发现,海湾浅水处生长绿藻,稍深处长着褐藻,再深处主要生长红藻。你认为影响海洋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温B.空气C.阳光D.水质
2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是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
B.图乙是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C.图丙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D.图丁是神经元,有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23.关于“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把牙签上附着的碎屑均匀地涂抹在液滴中
C.染色时,先用碘液染色,后盖上盖玻片D.绘图时,图中较暗的部位用铅笔细点表示
24.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结构层次对应正确的是( )
A.胃——器官B.血液——细胞C.叶——组织D.番茄——系统
25.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生物圈
26.藕折断时常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这里的“丝”属于( )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
27.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这属于(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对环境的制约
28.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9.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
B.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3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B.野外调查时不需要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C.野外调查只需要对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观察
D.活动性较强的动物宜在野外调查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10分。)
31.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图。
(2)染色体是 的载体,存在于细胞的 中(用图中数字作答)。
(3)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含钙的无机盐较多,而对含硅的无机盐吸收却很少,这主要与甲图中哪个结构有关? (用图中数字作答)。
(4)洋葱通常呈紫色,紫色物质存在于 中(用图中数字作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2.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回忆当时的操作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制作装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 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细胞结构是 。
(2)如果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那④应改为在载玻片上滴 ,目的是 。图二为人的口腔细胞结构简图,此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 和 等结构。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2分,共12分。)
33.请根据资料回答:
资料 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 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 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 b 与去核的 a 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
(2)资料 1 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 。
(3)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看,皮肤属于 。
(4)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 ,说明 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振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