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基础·运用(共19分)
1.(1)C(2分) (2)A(2分) (3)B(2分)
2.示例:传递(或传承、承继等)(2分。如答“承载”“成就”“放飞”“描述”等,此题得1分)
3.示例:即使平凡如你我,也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摘取专属自己的荣光。(2分。句子衔接不当酌情扣分;关联词恰当如虽然,但是等即可)
4.(1)甲 丙(1分)
(2)示例: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以达到修养(学识、品德)的最高境界。(2分。表达不完整扣1分;表达不正确此题不得分)
5.(1)示例:①忧天下 ②胸襟旷达传佳话(共2分。内容1分;扣住《岳阳楼记》内容,格式1分。内容与题意不相干,此题不得分)
(2)①千里共婵娟 示例:②不畏浮云遮望眼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王安石(共4分。每空
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2分)(一)(共5分)
6.①弃(或弃置、弃置身)②物是人非(或恍如隔世、岁月流逝等)③示例:乐观进取(共3分。
每空1分)
7.原作中的意思: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衍生的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共2分。每点1分)(二)(共7分)
8.B(2分)
9.C(2分,D给一分)
10.①与民同乐,乐民之乐②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③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共3分。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1.示例一: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用“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激怒”等词句,写出“土地”承受的苦难与人民的悲愤,在对祖国的命运的忧叹中呈现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诗歌风格,让读者感受到激荡的情绪与雄浑的力量。
示例二:艾青的诗,好在直截了当的语言。《我爱这土地》结尾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语言直白了当,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苦难年代中知识分子对祖国深沉的爱恋。示例三:艾青的诗好在强烈鲜明的意象。《我爱这土地》中,“鸟”这一意象强烈而鲜明,“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诗句,将鸟儿因热爱而纵情歌唱至死不渝的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对民族强烈而深沉的爱。(共5分。内容具体2分;分析阐释2分;语言表达1分)
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共7分)
12.乙(2分)
13.示例:“绕落回”小三步”已完成(或“大三步”中的第一步“探”已完成;探月阶段任务已完成)(2分)
14.示例:①国家战略规划 ②科研实力支撑 ③人才培养与吸纳(或高校与社会人才)(共3分。每空1分)
(二)(共9分)
15.示例:①高挥老师突然到“我”家家访②邻居小洁来“我”家和“我”一起玩糖纸③老朱突然出现帮助母亲料理父亲的后事(共3分。每空1分)
16.示例:“委屈”一词把书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家境贫寒而书少得可怜的现状,突出了我无书可读的困窘。(共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
17.第⑩段中提到“好多书页之间”夹着糖纸,说明不是每一页都夹着糖纸,而“我”却“一页一页认真地翻看,从头到尾”,可见我感兴趣的是书页的内容。(共2分。解释不充分酌情扣分) 18.乙(2分)
(三)(共8分)
19.示例:广大青年要立远大志向(2分。意对即可)
20.示例:画线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画线句上半句承接上文“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志向”“青年人尽早立志,才能明确奔跑的方向,才能激发奋进的潜能”的观点,指出“早立志”,下半句提出“立大志”,引出下文“对青年人还要立大志的”的论述。(共3分。明确作用1分;阐释过程2分)
21.示例:乙。“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是告诫年轻人不要贪图轻松容易,要靠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来成就自己的好事(志向)。作为道理论据,与本段列举的师延财和魏巧的事例,共同论证了“实现志向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的观点。(共3分。选择正确1分;分析阐释2分。如选择错误此题不得分)
五、作文(共40分)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①, 选文中作者以“醉翁”自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