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2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2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共5页。
课时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据此回答1~2题。1.利用波浪发电其能量来源是( )A.天体引潮力B.地球内部C.太阳能D.海洋生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C.我国的山东、福建、江苏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3~5题。3.该图表示的时间是( )A.一月 B.二月C.五月 D.八月4.图中A处水温特点的成因是( )A.所处纬度较低B.附近有寒流经过C.距离大陆较近D.受东南信风影响5.关于此时图中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气状况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A.西岸附近地区气温高、降水多B.东岸附近地区气温低、降水多C.西岸附近地区气压高、降水少D.东岸附近地区气压低、降水少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在潮水流入或流出大坝时,利用两侧水位差,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2019年9月9日,哈尔滨电力有限公司600千瓦潮汐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海域进行了海上试验并获得成功,标志中国潮汐发电机组设计水平达到新高度。如图为“浙江舟山海域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与波浪能相比,利用潮汐能发电的突出优点是( )A.清洁无污染B.建设成本低C.供能较稳定D.技术难度小7.若图中水位一表示靠近海洋一侧的水位,水位二表示靠近陆地一侧的水位,则图中所示时间段内,该地( )A.海滨浴场游泳安全B.船舶靠港速度较快C.沿海滩涂水位上涨D.利于赶海收获颇丰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8.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⑤9.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如图为“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寒流B.北半球暖流C.南半球暖流D.北半球寒流11.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①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B.受②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C.①处洋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D.②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12~13题。12.该海域可能( )A.有暖流流经B.有寒流流经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D.位于寒暖流背离处13.下列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①鱼群密集 ②海雾出现频繁 ③终年高温少雨 ④常年漂浮着海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14.读“海浪警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洋流等。(2)巨浪形成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防范巨浪?15.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2)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________。(3)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交汇处。世界上同属于此种原因而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4)若①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________。(5)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航行,从A到B,又返回到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从A到B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解析:第1题,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所以其能量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第2题,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水波动。答案:1.C 2.B3~5.解析:第3题,根据等温线可知,此时,相同纬度北半球海水表层温度大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第4题,A处为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第5题,西岸附近地区受暖流影响,气温高,降水多;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降水少。答案:3.D 4.B 5.A6~7.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潮汐能是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具有一定的周期,因此二者相比,利用潮汐能发电突出的优点是供能较稳定,C正确;两者都属于清洁无污染能源,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大,A、B、D错误。故选C。第7题,结合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A错误;此时为落潮时候,海水流向海洋,船舶靠港速度较慢,B错误;落潮时,沿海滩涂水位下降,C错误;落潮时沿海滩涂水位下降,大量的滩涂出露,利于赶海收获颇丰,D正确。故选D。答案:6.C 7.D8~9.解析:第8题,中低纬度洋流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据图可知,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因此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⑤⑥为逆时针方向流动,B、C、D错误。故选A。第9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A正确;①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故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错误;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B错误;④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C错误。故选A。答案:8.A 9.A10~11.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①洋流所在海域水温自南向北递减,表明南部纬度更低,向北纬度增加,因此应位于北半球,A、C错;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B错,D正确。故选D。第11题,图中显示,①洋流自北向南流,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逆流而行,速度减慢,A错误;图中显示,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动,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顺洋流而行,速度加快,B正确;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C错误;②洋流自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暖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D错误。故选B。答案:10.D 11.B12~13.解析:第12题,将图中水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可近似看作为区域海水等温线。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此可知,图示海域东北侧(注意图中方向)存在寒流(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西南侧存在暖流(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所以该海域可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正确,D错;A、B选项表述均较片面,且没有表述出寒暖流交汇这一特点,A、B错。故选C。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海域存在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大,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以及藻类丰富,饵料充足,鱼群密集。同时,寒暖流交汇,易出现海雾,①②正确;该海域不一定终年高温少雨,③错;图示海域夏季水温大于0℃,不可能常年漂浮着海冰,④错。故选A。答案:12.C 13.A14.解析:第(1)题,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等。第(2)题,巨浪的形成需要有宽阔的洋面和稳定的大风。第(3)题,防范巨浪要从监测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考虑。答案:(1)波浪 潮汐(2)海洋面积辽阔 稳定的大风(3)①建立完善的海洋灾害观测网络,开展海洋灾害预警和评估业务;②建立海上搜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应急系统;③加固沿海堤坝;④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⑤保护红树林和珊瑚礁等。15.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轮廓和纬度位置可判断,该海域为北大西洋,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以北为西风带,以南为东北信风带。第(2)题,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盐度更高,由此判断四海区盐度高低顺序。第(3)题,图中③处为纽芬兰岛,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北海渔场和北海道渔场。第(4)题,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解决海洋污染问题需要国际合作。第(5)题,据图可判断,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是东北信风,顺次利用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答案:(1)a c 西 信 (2)②①④③(3)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4)扩大了污染范围,但浓度降低,加快了净化速度 国际合作(5)顺时针方向(图略) 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课时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据此回答1~2题。1.利用波浪发电其能量来源是( )A.天体引潮力B.地球内部C.太阳能D.海洋生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C.我国的山东、福建、江苏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3~5题。3.该图表示的时间是( )A.一月 B.二月C.五月 D.八月4.图中A处水温特点的成因是( )A.所处纬度较低B.附近有寒流经过C.距离大陆较近D.受东南信风影响5.关于此时图中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气状况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A.西岸附近地区气温高、降水多B.东岸附近地区气温低、降水多C.西岸附近地区气压高、降水少D.东岸附近地区气压低、降水少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在潮水流入或流出大坝时,利用两侧水位差,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2019年9月9日,哈尔滨电力有限公司600千瓦潮汐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海域进行了海上试验并获得成功,标志中国潮汐发电机组设计水平达到新高度。如图为“浙江舟山海域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与波浪能相比,利用潮汐能发电的突出优点是( )A.清洁无污染B.建设成本低C.供能较稳定D.技术难度小7.若图中水位一表示靠近海洋一侧的水位,水位二表示靠近陆地一侧的水位,则图中所示时间段内,该地( )A.海滨浴场游泳安全B.船舶靠港速度较快C.沿海滩涂水位上涨D.利于赶海收获颇丰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8.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⑤9.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如图为“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寒流B.北半球暖流C.南半球暖流D.北半球寒流11.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①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B.受②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C.①处洋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D.②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12~13题。12.该海域可能( )A.有暖流流经B.有寒流流经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D.位于寒暖流背离处13.下列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①鱼群密集 ②海雾出现频繁 ③终年高温少雨 ④常年漂浮着海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14.读“海浪警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洋流等。(2)巨浪形成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防范巨浪?15.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2)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________。(3)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交汇处。世界上同属于此种原因而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4)若①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________。(5)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航行,从A到B,又返回到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从A到B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解析:第1题,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所以其能量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第2题,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水波动。答案:1.C 2.B3~5.解析:第3题,根据等温线可知,此时,相同纬度北半球海水表层温度大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第4题,A处为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第5题,西岸附近地区受暖流影响,气温高,降水多;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降水少。答案:3.D 4.B 5.A6~7.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潮汐能是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具有一定的周期,因此二者相比,利用潮汐能发电突出的优点是供能较稳定,C正确;两者都属于清洁无污染能源,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大,A、B、D错误。故选C。第7题,结合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A错误;此时为落潮时候,海水流向海洋,船舶靠港速度较慢,B错误;落潮时,沿海滩涂水位下降,C错误;落潮时沿海滩涂水位下降,大量的滩涂出露,利于赶海收获颇丰,D正确。故选D。答案:6.C 7.D8~9.解析:第8题,中低纬度洋流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据图可知,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因此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⑤⑥为逆时针方向流动,B、C、D错误。故选A。第9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A正确;①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故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错误;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B错误;④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C错误。故选A。答案:8.A 9.A10~11.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①洋流所在海域水温自南向北递减,表明南部纬度更低,向北纬度增加,因此应位于北半球,A、C错;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B错,D正确。故选D。第11题,图中显示,①洋流自北向南流,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逆流而行,速度减慢,A错误;图中显示,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动,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顺洋流而行,速度加快,B正确;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C错误;②洋流自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暖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D错误。故选B。答案:10.D 11.B12~13.解析:第12题,将图中水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可近似看作为区域海水等温线。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此可知,图示海域东北侧(注意图中方向)存在寒流(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西南侧存在暖流(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所以该海域可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正确,D错;A、B选项表述均较片面,且没有表述出寒暖流交汇这一特点,A、B错。故选C。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海域存在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大,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以及藻类丰富,饵料充足,鱼群密集。同时,寒暖流交汇,易出现海雾,①②正确;该海域不一定终年高温少雨,③错;图示海域夏季水温大于0℃,不可能常年漂浮着海冰,④错。故选A。答案:12.C 13.A14.解析:第(1)题,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等。第(2)题,巨浪的形成需要有宽阔的洋面和稳定的大风。第(3)题,防范巨浪要从监测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考虑。答案:(1)波浪 潮汐(2)海洋面积辽阔 稳定的大风(3)①建立完善的海洋灾害观测网络,开展海洋灾害预警和评估业务;②建立海上搜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应急系统;③加固沿海堤坝;④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⑤保护红树林和珊瑚礁等。15.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轮廓和纬度位置可判断,该海域为北大西洋,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以北为西风带,以南为东北信风带。第(2)题,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盐度更高,由此判断四海区盐度高低顺序。第(3)题,图中③处为纽芬兰岛,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北海渔场和北海道渔场。第(4)题,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解决海洋污染问题需要国际合作。第(5)题,据图可判断,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是东北信风,顺次利用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答案:(1)a c 西 信 (2)②①④③(3)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4)扩大了污染范围,但浓度降低,加快了净化速度 国际合作(5)顺时针方向(图略) 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