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过关检测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类与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课后训练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类与环境第3节保护生态多样性意义重大第4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课后训练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类与环境过关检测课后训练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综合检测A卷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第二节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习题
展开基础巩固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生产者获得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在适宜的光照下,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为促进农作物产量,在农业上通过施用农家肥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措施有助于减少CO2的排放
答案:A
解析:自然界中生产者获得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项错误。绿色植物在适宜的光照下,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属于暗反应阶段,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项正确。农家肥中的肥料经微生物的分解可产生CO2,同时可提供矿质元素,故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不仅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还要通过施用农家肥来使农作物增产,C项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措施有助于减少CO2的排放,D项正确。
2.下列是由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的是( )
A.冰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被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等,A项符合题意。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含N、P等污水的过量排放造成的,B项不符合题意。酸雨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的,C项不符合题意。臭氧层被破坏主要是由制冷剂氟利昂等含氯氟烃类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有关富营养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富营养化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
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作“赤潮”
D.富营养化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畜的饮水安全
答案:C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减少等
B.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溶于水使土壤盐碱化
C.化石燃料可由动植物残体形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
D.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可以减少煤、石油的消耗量
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会导致臭氧减少,A项错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溶于水使土壤酸化,B项错误。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更新资源,C项错误。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可以减少煤、石油的消耗量,有利于保护环境,D项正确。
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2等温室气体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
B.氟利昂、哈龙等物质是引起平流层中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
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量
D.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答案:C
解析:人类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并导致全球变暖,A项正确。被广泛使用的氟利昂、哈龙等气体进入臭氧层,会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平流层中臭氧减少,B项正确。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是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量,C项错误。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导致水土流失、植被减少,这是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
6.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含氯氟烃类气体(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
A.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
B.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冰川融化
答案:A
解析:臭氧层被破坏,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辐射强度增加,人类受到较强的紫外辐射会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农作物受到辐射则引起减产。
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地方性甲状腺肿
A.①②④ B.⑥⑦
C.③⑤ D.②⑤⑦
答案:B
8.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含氯氟烃类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砍伐
D.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被大量破坏
答案:C
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硫和氮的氧化物。
9.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CO2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大气中臭氧减少
答案:A
解析:从化学、物理的角度分析,“温室效应”是由大气中CO2的增加所致。浮游植物死亡,会加强温室效应,是由于这些大量死亡的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大气中的CO2不能被它们吸收利用;同时,海洋表层的需氧微生物因分解死亡的浮游植物而急剧增加,分解有机质,消耗大量O2,又释放大量CO2,从而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10.图甲为X河流流经工业城市Y市的示意图,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根据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流的水质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造成X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 。
A.ab段
B.bc段
C.cd段
D.bd段
(2)列举造成X河流污染的3种可能的污染源: 。
(3)d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除了物理性的沉降和化学性的分解之外, (填“厌氧”或“需氧”)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过程是 。
答案:(1)B (2)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 (3)需氧 将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和磷的无机盐
能力提升
1.研究人员利用超级电脑模拟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冰盖的影响。研究显示,北极地区的积雪未来不会像往常一样,在夏季结束后就自动结冰,那些长年存在的积冰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加速融化。导致北极积冰加速融化的根本原因是( )
A.CO2的排放量减少使全球气候变暖
B.CO2的排放量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
C.大气臭氧层被破坏使全球气候变暖
D.夏季北极气温骤然上升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耗加快,产生的CO2增多,使地球的热量难以散射出去,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2.近年来,臭氧不断减少,在两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发病率明显增加,海洋生物显著减少。这是由于过量紫外线照射( )
A.引起空气发生化学变化
B.产生杀菌消毒作用
C.诱发动植物基因突变
D.造成病毒感染
答案:C
解析:过量紫外线照射会诱发动植物基因突变,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发病率明显增加,海洋生物显著减少。
3.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
B.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
C.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单位空间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
答案:B
解析:荒漠群落植被极度稀疏,有的地段大面积裸露,改造成枸杞园后,物种丰富度提高,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变得更复杂,群落结构更复杂,显现出一定的防风固沙能力,A项正确,B项错误。改造成枸杞园后,由于管理者通过人工施肥等,导致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枸杞园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力加强,单位空间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增多,C、D两项正确。
4.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低碳交通、垃圾回收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搭乘校车属于低碳出行
B.采用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冷剂进行制冰,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
C.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搭乘校车属于低碳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项正确。二氧化碳是当前最环保的制冷剂,碳排放趋近于零,不仅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还可回收再利用,B项正确。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看,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C项正确。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能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
5.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中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和
。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 。
(5)该生物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
答案:(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2)藻类 挺水植物 消费者 (3)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吸收降解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5)群落演替
解析:该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鱼类属于消费者。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会形成竞争关系,同时藻类与鱼类之间也存在捕食关系。群落结构的变化过程属于群落演替过程。
高中生物第三节 保护生态多样性意义重大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三节 保护生态多样性意义重大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阅读下列3个资料,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节 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节 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