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62724/0-16990908116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62724/0-16990908116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62724/0-1699090811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领土最南端为海南岛D.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错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正确;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C错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D错误;故选B。
2. 同为冬季,我国可同时拥有东北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海南岛的“艳阳高照,海岛风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B.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C. 我国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为冬季,我国可同时拥有东北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海南岛的“艳阳高照,海岛风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B正确;与东西跨经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无关,排除ACD,故选B。
3. 读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完成下列是对甲、乙、丙、丁四个省区设计的宣传名片,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甲——“应有晋有”B. 乙——“黔途光明”
C. 丙——“锦绣潇湘”D. 丁——“粤来粤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山西省,简称晋,山西省使用“应有晋有”的宣传名片是合理的,A正确;乙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黔是贵州省的简称,陕西省使用“黔途光明”的宣传名片是不合理的,B错误;丙为河南省,简称豫,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河南省使用“锦绣潇湘”的宣传名片是不合理的,C错误;丁为湖北省,简称鄂,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湖北省使用“粤来粤好”的宣传名片是不合理的,D错误。故选A。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下图示意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2015年~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升高B. 持续降低C. 先降后升D. 先升后降
5. 为应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③适当延迟法定退休年龄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4. D 5. A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5年~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①正确;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②正确;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问题,③正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缓解人口老龄化关系不大,④错误。故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3年11月在海南省举办。此次盛会是凝聚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居住地区相互交错,均匀分布B. 汉族只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D. 少数民族自治区只分布着一个民族
7. 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则获得名额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B. 满族C. 壮族D. 藏族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各民族分布不均匀;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按照人口分配参赛名额,最多的是壮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8. 下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岭以南为汉江谷地,A错误;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B正确;横断山脉以西为青藏高原,C错误;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B。
9. 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 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 长白山—武夷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正确。我国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季风区,以西是非季风区,长白山—武夷山位于第三阶梯内,A、C、D错误,故选择B。
西瓜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直至今日,西瓜依然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下图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大江南北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我国( )
A. 气候复杂多样B. 全年多雨降水丰沛C. 冬季南北温差大D. 夏季普遍高温
11. 新疆西瓜以个大、特别甜而著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西瓜生长速度快B. 夏季高温少雨,西瓜养分积累多
C. 全年高温多雨,西瓜光合作用强D. 全年高温多雨,西瓜生长时间长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为西瓜正常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所以我国大江南北能够广泛种植西瓜,D项正确。气候复杂多样是适合多种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单一作物西瓜的正常生长不需要复杂的气候,A项错误。我国并非都是全年多雨、降水丰沛的环境,并且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不利于西瓜生长,B项错误。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不适合西瓜正常生长,C项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的西瓜大而甜,B项正确。故选B。
【点睛】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辐射较强,辐射时间也长,北方白昼长,所以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12.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上四城市均位于秦岭-淮河以南B. 其中广州气温年较差最大
C. 最先进入雨季的城市是哈尔滨D. 以上四城市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哈尔滨、北京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武汉、广州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上四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有武汉和广州,A错误。温差最大的为哈尔滨,B错误。最先进入雨季的城市是广州,C错误。以上四城市共同特点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正确,故选D。
13.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塔里木河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B. 额尔齐斯河向西北方向注入北冰洋
C. 外流河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D. 雅鲁藏布江流经南亚后注入大西洋
【答案】B
【解析】
【详解】夏季塔里木河因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径流量较大,A错误;额尔齐斯河向西北方向注入北冰洋,B正确;外流河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C错误;雅鲁藏布江流经南亚后注入印度洋,D错误;故选B。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图中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山脉:巴颜喀拉山B. ②省区:湖南省
C. ③水利枢纽:三峡水电站D. ④河流:湘江
15. 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可行的是( )
A. 在上游修建梯田,防治水土流失B. 在中游围湖造田,增加农田面积
C. 在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贯通东西交通D. 在下游建大型水电站,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故①山脉-唐古拉山脉 ,A错误;②省区-贵州省,B错误;③水利枢纽-三峡水电站,C正确;④河流-赣江,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长江上游坡度较陡,支流较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适宜修建梯田,应该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A错误;中游地区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蓄江河径流能力变差,B错误;长江中下游在平原地区,水量大,水流缓慢,适合发展内河航运,C正确;下游地区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水流平缓,不适合建水电站,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从 上海市(沪) 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及保护展开了探究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
资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省数量图
资料三: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任务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1)图1示意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分布图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大致相似,整体上分布____(填均匀/不均匀),呈现____多____少的特点。
(2)根据资料二可知,非遗数量最多的省份是____。
探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分布】
(3)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非遗向少数民族聚居地有所倾斜。最能体现非遗“民族多样性”的省份简称是____。
任务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____多万平方千米,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保护和传承非遗,热爱祖国。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____(填序号)。
①建议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鼓励年轻一代参与非遗工艺的学习和传承。
②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利用非遗噱头,赚取暴利。
【答案】16. ①. 不均匀 ②. 东 ③. 西
17. 浙江省 18. 云或滇
19. ①. 960 ②. ①②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材料,涉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民族特征、省区简称及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我国人口分布大体相似,整体上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二可知,非遗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浙江省,有257个。
【小问3详解】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最能体现非遗“民族多样性”的省份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小问4详解】
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以上各措施中,①建议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鼓励年轻一代参与非遗工艺的学习和传承和②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③利用非遗噱头,赚取暴利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填①②。
17. 国道是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图为219国道和318国道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之大道219是中国最长、最美、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级景观大道。它依次穿过了我国阶梯分界线中的两大山脉A____和C____(填山脉名称)。
(2)219国道是我国里程最长的国道,自北向南沿途经过的自治区依次是____、西藏自治区、____(填写简称),是西北、西南地区的边境公路。
(3)两条线路中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横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____(219/318)国道,自驾者一路向西发现海拔不断升高,体现了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
【答案】17. ①. 昆仑山脉 ②. 横断山脉
18.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 桂
19. ①. 318 ②. 西高东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219国道和318国道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我国的主要山脉、地势分界线、地形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为昆仑山脉,C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219国道自北向南沿途经过的自治区依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横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318国道,219国道地跨一二阶梯,没有途径地势第三阶梯;318国道自驾者一路向西发现海拔不断升高,体现了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的特点。
18.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房屋样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____(填山脉名称)—____(填河流名称)一致。
(2)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从____向____递减。
(3)图中AB两种房屋建筑,适宜江浙地区的是____,在吐鲁番地区你能见到的房屋是____。(填字母)
【答案】18. ①. 秦岭 ②. 淮河
19. ①. 东南沿海 ②. 西北内陆
20. ①. A ②. 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房屋样式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地区干湿状况、自然植被明显不同。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建筑屋顶坡度大,适宜江浙地区,江浙地区降水量丰富,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B建筑是平顶房,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适合平顶房。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材料二:
材料三:黄河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影响黄河安澜的主要原因。根据《202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2021年实测输沙量仅有1.71亿吨,较多年黄河来沙均值9.21亿吨减少了82%左右。
(1)黄河大体呈“几”字形蜿蜒东流入____海。图5中会产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____(填甲或乙)。
(2)材料一可知,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沿途有很大变化。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河口至桃花峪含沙量增加____千克/立方米,对比数据,推断流经____(填地形区)使黄河含沙量急剧上升。
(3)黄河泥沙主要沉积在下游,形成“____”。根据材料三可知,保护“母亲河”,在黄河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关键在于____。
【答案】(1) ①. 渤 ②. 乙
(2) ①. 31.03 ②. 黄土高原
(3) ①. 地上河 ②. 植树种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自西向东流,注入渤海,渤海为我国内海;图中会产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乙,该河段由纬度低处流向纬度高处,容易产生凌汛现象;甲河段由纬度高处流向纬度低处,无凌汛现象。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河口年平均含沙量是6.67千克/立方米,桃花峪年平均含沙量37.7千克/立方米,河口至桃花峪含沙量增加31.03千克/立方米,河口至桃花峪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增大,泥沙主要沉积在下游,形成“地上河”;黄河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影响黄河安澜的主要原因,故在黄河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关键在于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6.0
11.5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