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解析版).docx
    • 原卷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原卷版).docx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1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2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3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1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2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清晨,在阳光照射下荷叶上的露珠,如图是“泼水成冰”的游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A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解答】解: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B、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
    C、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0℃,若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0℃和39.5℃,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38.0℃,乙的体温是39.5℃
    B.甲的体温低于38.0℃,乙的体温是39.5℃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0℃,乙的体温是39.5℃
    D.甲、乙两人体温都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
    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解答】解: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一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0℃,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故甲的体温可能是38℃,也可能低于38℃,乙的体温一定是39.5℃.故C正确。
    故选:C。
    3.冰蝴蝶是一种冬天在植物枝干上结出“蝴蝶”一样纤薄冰片的自然景观,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与冰蝴蝶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B.清晨结露C.深秋凝霜D.冰凌悬挂
    【答案】D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冰蝴蝶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清晨结露是水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凝霜是水从气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凌悬挂是水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B.初中生小枫的身高约为160dm
    C.人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5℃
    【答案】A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故A正确;
    B、中生小枫的身高约为160cm,故B错误;
    C、人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C错误;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5℃,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B.大雪纷纷
    C.霜挂枝头D.晨雾弥漫
    【答案】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据此判断。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正确;
    B、大雪纷纷是水蒸气变成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故B错误;
    C、霜挂枝头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故C错误;
    D、晨雾弥漫是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故D错误。
    故选:A。
    6.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下列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冷”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显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会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
    C.太阳出来,雾慢慢“消散”了
    D.烧水时茶壶嘴冒出了“白气”
    【答案】C
    【分析】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所致;
    A、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会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水凝固成冰,故B错误;
    C、太阳出来,雾慢慢“消散”了,是水汽化成水蒸气,故C正确;
    D、烧水时茶壶嘴冒出了“白气”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清晨,在阳光照射下荷叶上的露珠(如图)慢慢消失,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答案】B
    【分析】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
    【解答】解:露珠慢慢消失是水吸热转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故选:B。
    8.如图是“泼水成冰”的游戏。该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冷水在极寒环境下不能蒸发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放热
    【答案】B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更容易汽化为水蒸气,在短时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故A错误;
    B、图中的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故B正确;
    C、泼水成冰”形成原理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C错误;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如图所示。冬季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露从今夜白——露的形成B.岚雾今朝重——雾的形成
    C.何处得秋霜——霜的形成D.坚冰正满池——冰的形成
    【答案】C
    【分析】冬季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属于凝华过程,分析各选项的物态变化即可得到正确选项。
    【解答】解:雪花的形成属于凝华。
    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故A错误;
    B、雾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尘埃小颗粒上,属于液化,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属于凝华,故C正确;
    D、冰的形成属于凝固,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甲为自制温度计,乙为水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热水中液柱会升高
    B.甲:将玻璃细管做长一些,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更高
    C.乙:敲击水琴,瓶和瓶内水振动发声,c的音调最高
    D.乙:向水琴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dabc
    【答案】C
    【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2)体积变化相同时,如果管越细,细管中液柱的变化越明显;
    (3)(4)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判断音调的高低首先确定振动的物体,然后确定振动的快慢,再判断音调的高低;
    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答】解:A、自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在热水中时自制温度计中的液体受热膨胀,细管中的液柱会升高,故A错误;
    B、玻璃泡中的液体变化相同的温度,体积变化相同,如果管越细,细管中液柱的变化越明显,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更高,而将玻璃细管做长一些,只能增大温度计的量程,而故B错误;
    C、瓶子里装有水,敲击瓶子时,振动物体是瓶子和水,水越多,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敲击水琴时,c中装的水最少,其音调最高,故C正确;
    D、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cbad,故D错误。
    故选:C。
    11.2022年北京冬奥会把中国时间”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下列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白露寻露,露珠遍路”,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解答】解:A、“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B正确;
    C、“白露寻露,露珠遍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雨水”,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2.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会慢慢变小,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从冰箱拿出的瓶装水,瓶身挂的水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瓶装水放入冰箱后,结成冰,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打开冰箱的冷冻箱门,看见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D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
    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解答】解:A.雪糕慢慢变小,是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正确;
    B.从冰箱拿出的瓶装水,瓶身挂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水结成冰,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打开冰箱的冷冻箱门,看见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D。
    13.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B.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实验时需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
    C.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D.5~10min这段时间水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分析】(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
    (2)熔化过程要记录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3)根据乙图分析判断冰的熔点和熔化时间;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同时要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故B正确;
    C、因为冰为晶体,由图乙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因此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故选:B。
    1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通过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B.沸腾前,水的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D.由图乙可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大
    【答案】D
    【分析】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只减少水的质量,只是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变短,不会改变水的沸点。
    【解答】解:A.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所以设计一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故A正确;
    B.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B正确;
    C.水在沸腾前,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上升,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两次水的初温和末温相同,第一次实验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较短,第一次水吸收的热量较少可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小,故D错误。
    故选:D。
    15.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D.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
    【答案】D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此时液态的乙醚汽化成蒸气。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水珠,故A不正确;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小冰晶,故B不正确;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固态的樟脑丸升华为气态的气体,故C不正确;
    D.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液态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D。
    16.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A
    【分析】物态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物体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然后根据相应的概念就能确定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
    【解答】解:
    A、题上给的信息是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所以是凝固,而凝固现象就是要吸热的,故A正确。
    B、凝固现象是要吸热的,而它却说凝固需要吸热,这是知识性的错误,故B错误。
    C、题上给的信息是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最终状态是冰,不可能是熔化,故C错误。
    D、首先结成冰不是熔化现象,且熔化是需要吸热而不是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冬天的早晨,湖面上常会冒起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下雪时雪花飘落到湖水中就不见了,这是雪花落入湖水中发生了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
    (1)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泉内的水先汽化,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2)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见踪影,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熔化。
    18.先进战机机身会采用一种为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其原理是在金属内部埋植固态合金,当机身出现裂纹,系统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流出并填充裂纹,然后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实现损伤修复。
    【答案】熔化;放热。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机身出现裂纹,系统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从固态熔化成液态流出并填充裂纹,然后凝固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实现损伤修复。
    故答案为:熔化;放热。
    1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38.3 ℃,物体A的长度为 3.40 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使用温度计或体温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
    ②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
    ①体温计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8.3℃;
    ②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示数3.4cm,估读为3.4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3.40cm。
    故答案为:38.3;3.40。
    20.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汽化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液化 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水蒸气放出热量变成水,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21.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末,小明到农田里干活,发现瓜苗上覆盖着一层地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通过 降低表面空气流速 的方式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透过地膜看瓜苗感觉很模糊,仔细观察后发现地膜内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降低表面空气流速;液化。
    【分析】(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2)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是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解答】解:在瓜苗上覆盖着一层地膜,可以减小土壤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地膜内表面有很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降低表面空气流速;液化。
    22.衣柜中的樟脑丸可以防虫、防霉,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一种 升华 现象;晾晒衣服时,会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这是通过增大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来加快蒸发。
    【答案】升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液体的温度,三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情况。
    【解答】解: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是升华现象;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有利于加快水分蒸发。
    故答案为:升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23.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如图乙所示,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有两种情况,其中 A (填字母符号)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99 ℃。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会形成“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 液化 (填物态变化)。
    【答案】(1)A;99;(2)液化;。
    【分析】(1)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来不变解答;
    (2)“白气”不是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热量,根据Q吸=cmΔt判断。
    【解答】解:(1)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因此气泡上升逐渐变大,故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A图;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
    (2)烧杯上方会形成“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白气”的形成属于液化;
    故答案为:(1)A;99;(2)液化;(3)2。
    2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火焰中的 外焰 加热,选用 碎冰块 (选填“碎冰块”或“大冰块”)进行实验。
    (2)观察图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态共存 状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酒精灯燃烧过程中,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较大的冰块受热不均匀,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
    (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3)晶体在熔化过程是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1)酒精灯燃烧过程中,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为了加快实验速度,应该用外焰去加热;为了使冰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宜选用碎冰块;
    (2)图乙中温度计10℃又分成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在零刻度以下,表示零下,所以读数为﹣3℃;
    (3)由图丙可知冰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5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0分钟,第10min时熔化还没完成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外焰;碎冰块;(2)﹣3;(3)固态共存;
    25.在化学课上小明学习到工业中酒精提纯都是采用蒸馏法。他想:为什么不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而将水和酒精分开呢?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min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小明发现直到混合液全部变成固态后也没有把酒精和水分离开。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和酒精混合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是 2 ℃
    (2)蒸馏法提纯酒精主要依据水和酒精的 沸点 不同。
    (3)第22min时混合液处于 固体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4)该实验说明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 下降 。小明由此联想到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让路上的积雪熔化,护路工人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这是因为撒盐后雪的熔点 降低 了。(均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1)2;(2)沸点;(3)固体;(4)减小;(5)下降;降低。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注意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蒸馏法,是基于两种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3)(4)通过实验图象数据分析解答。
    【解答】解:(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上,温度计示数为2℃。
    (2)蒸馏法提纯酒精,主要依据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
    (3)通过图甲可知,实验过程中,水和酒精的混合液的凝固过程共用了20min﹣10min=10min,则第22min时混合液处于固体状态。
    (4)通过图甲可知,混合液在凝固时保持﹣6℃不变,即凝固点是﹣6℃,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是0℃,该实验说明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降低。寒冷的冬天,为了让路上积雪熔化,护路工人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撒盐后雪的熔点降低,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
    故答案为:(1)2;(2)沸点;(3)固体;(4)减小;(5)下降;降低。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1分)
    26.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空气温湿度计可以测量出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材料二:“回南天”空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比空气温度低的地板、墙壁上常常出现水珠。
    (1)“回南天”在墙壁、地板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 放热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2)如图,在一个密封箱内放入一个表面干燥初始温度为4℃的铁球,以下可能会发生的是 ①③ 。
    ①铁球表面会出现水珠
    ②铁球表面不会出现水珠
    ③密封箱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
    ④密封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变
    【答案】(1)液化;放热;(2)①③。
    【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1)“回南天”在墙壁、地板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2)图中密封箱内温度是24℃,相对湿度是96%,在一个密封箱内放入一个表面干燥初始温度为4℃的铁球,铁球的温度低于空气温度,铁球表面会出现水珠,密封箱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1)液化;放热;(2)①③。
    27.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36 ℃;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 液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答案】36;晶体;液态;小于。
    【分析】(1)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在凝固前为液态,凝固放热。
    【解答】解: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36℃;
    分析图乙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48℃就是海波的熔点,所以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
    第10min时,海波还没有开始凝固,所以为液态。
    故答案为:36;晶体;液态。
    28.75%酒精湿巾可以有效杀菌,对疫情防控起一点作用。
    (1)当我们用其擦手杀菌时,为什么手会感到凉爽?
    (2)如图的酒精湿巾说明书中要求揭开贴纸抽取湿巾后要及时合上,要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要求这样做的原因。
    【答案】(1)用酒精湿巾擦手杀菌,酒精易蒸发,蒸发时需要吸收手上的热量,使手的温度降低,手会感到凉爽。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酒精湿巾说明书要求揭开贴纸抽取后及时合上,是为了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是为了降低液体的温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慢酒精的蒸发。
    【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吸收热量;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答:(1)用酒精湿巾擦手杀菌,酒精易蒸发,蒸发时需要吸收手上的热量,使手的温度降低,手会感到凉爽。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酒精湿巾说明书要求揭开贴纸抽取后及时合上,是为了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是为了降低液体的温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慢酒精的蒸发。
    29.“戴口罩、勤消毒、一米线、检核酸”是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在核酸采集现场,小闵闻到浓浓的消毒液气味,同时看到医护人员所戴的医用隔离面罩内侧附有许多小水珠。当医护人员对小闵的手喷洒酒精消毒时,小闵感觉手凉凉的,一会儿手上的酒精便消失了。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提出两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并解释。
    【示例】问题:为什么手上的酒精消失了?
    解释;酒精发生汽化(或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
    问题: 手上喷洒酒精后,为什么有一点凉凉的感觉? 。
    解释: 酒精汽化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 。
    问题: 为什么进入教室后,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 。
    解释: 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鼻孔 。
    【答案】手上喷洒酒精后,为什么有一点凉凉的感觉;酒精汽化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为什么进入教室后,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鼻孔产生嗅觉。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
    (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解答】答:(1)手上喷洒酒精后,为什么有一点凉凉的感觉?回答:酒精汽化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
    (2)为什么进入教室后,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回答: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鼻孔产生嗅觉。
    30.小明想探究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否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此,他向水中加盐制成盐水,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像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10 分钟;第一个10min内,盐水的温度降低了 6 ℃;凝固过程 放出 (吸收/放出)热量,盐水结成的盐冰是 晶体 。(晶体/非晶体)
    (2)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增多 。(增多/减少/不变)
    (3)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 ﹣2 ℃。为了交通安全,人们常在不能及时熔化的积雪地面上撒融雪剂(如图丙所示),常用融雪剂的成分是工业用盐(非食用盐),请解释融雪剂可加快积雪熔化的原因是 盐水的熔点比水的熔点低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从凝固开始到结束时间,即为盐水的凝固过程所用时间;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
    (2)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3)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凝固点;在雪上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使雪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尽快熔化。
    【解答】解:(1)从图像可知:物质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温度不变的BC段即为其凝固过程,共用了20min﹣10min=10min;
    第一个10min内,盐水的温度降低了4℃﹣(﹣2℃)=6℃;
    从图像可知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不断放出热量;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3)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凝固点,所用该物质的凝固点是﹣2℃,
    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了雪的熔点,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
    故答案为:(1)10;6;放出;晶体;(2)增多;(3)﹣2;盐水的熔点比水的熔点低。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相关试卷

    第4章 光现象(B卷 真题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4章 光现象(B卷 真题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光现象(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4章 光现象(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 物态变化(B卷 真题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3章 物态变化(B卷 真题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3章 物态变化(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