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广东地区)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专题08-语言表达连贯得体-课件
展开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连贯,指的是句子之间的顺序得当、前后联系、合理衔接。得体是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说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2019—2023年语言表达连贯、得体考点、题型与分值情况如表所示。
在广东省近五年的高职高考中,第8题都是考查句子的连贯,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都以5个分句排序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相较于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较为频繁,所以考生复习时应该以语言表达连贯为主。虽然语言表达得体考查得较少,但不应忽视对该考点的复习。敬辞与谦辞是广东省高职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的常见考点,掌握常见的敬辞和谦辞尤为重要。
1.(2012年)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些痕迹包括一些当时的文字、器物和较早的记载。②本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还留下一些痕迹。③史料搜集是历史研究的前期的基础性工作。④它们统名之曰历史资料,简称为“史料”。⑤研究历史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还要审查史料、分析史料,然后把所得结论写出来,这就是书写历史。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⑤③④ C.⑤③①④② D.⑤③④②①
A (本题考点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属于排序题。这道题,各句子之间前后关联密切。②中的“痕迹”在①中得到了解释;①中的这些“痕迹”在④中有了一个名称,叫“史料”;③承接“史料”说“史料搜集”;⑤总结。只要考生照应前后的关联词,就能准确地选出答案。)
2.(2013年)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块土有它特定的形式,土本身就是质料。②形式告诉我们陶罐是一样什么东西,质料告诉我们陶罐是用什么做的。③使土变成陶罐的是特定形式,这个形式与个别质料即土联系在一起。④陶匠可以把这块土制成陶罐,这样,这块(具有形式和质料的)土就变成了新的个别事物,此时有了更精致的形式。⑤每一个别事物(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构成。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⑤④ C.⑤①④③② D.⑤①②④③
C (本题考点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属于排序题。首先,确定中心,这五个短句的中心就是“形式和质料”;再次,确定关系紧密的两句组合,这里⑤①不可分开;最后,对四个选项进行排查、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3.(2014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我的文章,请您拜读。B.要是您肯屈就,那就太好了。C.由于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D.本书所谈的,都是本人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孔之见。
A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得体中的敬辞与谦辞。A选项“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是“我”拜读别人的文章,不是请别人拜读。B选项中“屈就”指降低身份任职。后用为请人担任职务的客套话,或者指迁就。C选项的“海涵”是大度包容的意思,即请求别人原谅。D选项中的“一孔之见” 比喻片面的见解。)
4.(2014年)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门联是怎样产生的?②大门上除了门神之外,最不可少的就是门联。③它总是成对地贴在门两侧,每年到春节时换一次新的,所以又称“对联”或“春联”。④门联的产生与门神的起源类似,门神起源于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继而发展为在板上写二位门神的名字。⑤据历史学家推论,在桃木板上写文字应该是门联的起源。正如门神离开桃木板而移至大门上一样,成对的文字也脱离桃木板,发展为独立的门联了。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①④⑤C.①⑤②③④ D.②③①⑤④
B (本题考点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属于排序题。总起句是②,这个非常容易判断;而③句中的“它”这个代词代指门联,所以承接②句,④⑤都是分述门联如何产生,所以顺序是①④⑤。综上,选B。)
5.(2015年)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这些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看法上是一致的。向西方学习正是近代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②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都同意要以西方为师,学西方之长技以治西方。③在这场文化思想辩论中,西学略占优势,总之,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④这个运动牵涉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要引起另外一些知识分子的反对,这就是西学与中学的辩论。⑤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什么是西方的长技这个问题是有不同意见的。A.②⑤①④③ B.②⑤④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①②
A (本题考点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属于排序题。首先找到统领句②,该句子提到了要向西方学习,紧接着⑤也提到了“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而①说到“维新运动”,④提到“这个运动”,很明显就是承接句;最后③为总结句。)
6.(2016年)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6句话组成的语段,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性质上看,“绣”不是丝绸,但在古代一般常用彩丝和丝绸作为刺绣的材料,因而“绣”与丝绸就有了密切的关系, 但是,锦与绣有相同点,即两者工艺最复杂、色彩最丰富和图案最华丽,是最具有观赏性的丝绸。因此,锦绣是中华丝绸审美文化的精华。 ①前者是丝绸,后者只是丝绸的装饰技艺和装饰品。②前者是“织”成花纹图案,后者则是“绣”成花纹图案。③因而古人常常以“锦”与“绣”并称(绣、锦),或者合称(锦绣)。④但是,“锦”与“绣”两者的工艺技术不同,⑤所以,“锦”是锦,“绣”是绣。⑥由于所用材料相同(如彩丝),表现对象相同(如花纹图案),A.④②①⑤⑥③ B.⑥③④②⑤①C.④⑤①②⑥③ D.⑥③①②④⑤
A (本题考点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属于填空式的排序题。根据语段第一句的意思,我们知道锦与绣有着密切的联系,②①句都是说他们间的区别,所以④统领①②,⑤中“所以”一词就是对前三句的总结,所以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⑤,答案为A。)
7.(2017年)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表明创造力的培养应特别重视早期的开发,并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和衰退期要特别予以保护。②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③然而,儿童那活泼的创造力并非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④多数人往往在成长过程中部分地或几乎完全地丧失了生命中的创造活力。⑤儿童时代是生命力勃发的时期,也是创造力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③④①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①②③
B (②是关键的判断句,适合放在首句,⑤是对②的阐释,不能放在首句,故应当从A、B两项中选择;②⑤后,③是转折,对全文观点的分析,④是对③的进一步解释,但不适合作为结论,而①“表明”与②呼应,更适合作为结论。)
8.(2018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李明偶遇小学同学陈军,李明说:“多年不见,很是挂念,令尊身体可好?”B.王芳受邀到丽丽家参加生日晚会,王芳说:“我一定按时到寒舍赴约。”C.王明挑选了一张个人照送给同桌丁莉作毕业留念,他在照片背面写上“丁莉惠顾”。D.郑经理因为堵车迟到,他一见到客户赶紧道歉:“不好意思,让您恭候多时了。”
A (B项把谦辞当敬辞使用了,可以用“府上”;C项“惠顾”是指人光顾自己,这里应当改为表示请他人留存自己赠品的“惠存”;D项也是将谦辞当敬辞使用,可以说“让您久等了”。)
9.(2018年)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全民义务植树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公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提供了新的方便。 。 。 。 。 。 ①用户通过自己的各种节能环保行为,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养大“虚拟树”②“虚拟树”长成后,企业和公益合作伙伴会出资种下相应数量的真树③例如,某大型网络公司的“蚂蚁森林”活动就吸引了很多人在手机上种“虚拟树”④这种方式既有创造力,又有意义,目前已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参与⑤庞大的“线上”用户和“线下”企业一起发力,大大提高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A.③①②⑤④B.③①②④⑤C.④⑤①②③D.④③②①⑤
B (③句开头“例如”,是承接上一句“新的方便”举例,引出“虚拟树”的概念。接着①②两句解释“虚拟树”的运作方式。④句再说明“这种方式”的优点。⑤承接前面“数以亿计”进一步指出“庞大”群体的影响。)
10.(2019年)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5句话组成的语段,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评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动物学家对猎豹、金钱豹、雪豹、黑豹,还有斑马、长颈鹿等动物,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的跑速测试。结果,每次都是猎豹跑得最快,以较大优势排在第一位。猎豹为什么跑得最快呢?动物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它的先天条件有关,它的 ,这些都对奔跑有利。 ①胸阔,肺大,鼻子粗,呼吸量大②后腿细长,而且弯度还大③前腿细高,裆宽④四爪肉垫很厚⑤身型前高后矮,腰细长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③②④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③①②
C (本题不存在明显表示关联性的词语,故应当根据“对奔跑有利”的标准对猎豹的身体特征、与其他物种的区别进行排序。⑤句是最具特征的一点——躯体姿态,更适合放在首位;③②两句说明四肢,重要性、特殊性次之;①④两句相比之下(特别是与其他豹相比)特殊性不明显,故应当放最后。)
11.(2020年)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多数传统的藏民住宅外观较朴素,石料和木门窗的天然色彩就是装饰。②居住在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族百姓,习惯用当地的石料建造自己的住房。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如今藏民按传统形式建造的住宅,都进行了装饰。④藏族乡村的住房多为两层或三层,完全用石料砌造外墙和内墙,木梁做楼板和屋顶,梁上用密集的棱木和树枝铺垫,并在上面铺土层夯实。⑤门窗上头绘制彩色的门头与窗头,四周用黑色或白色画出梯形的门套、窗套,在粗犷的石料墙体上显得十分醒目。A.②④①③⑤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①③⑤D.④②①⑤③
A (本题不存在明显表示关联性的词语,故应当在通读文句的基础上根据“总—分”的思路进行排序:②句指明地域和陈述的对象——藏族住房,是总起句,④句具体对其一般性特征进行描述,①③句是分说,①句关键词在“传统”,③句关键词在“如今”,剩下的⑤是④的延续说明。考生做题需要在理顺文意的基础上关注其内在逻辑顺序,这是经过平时大量的专项训练才能养成的习惯。)
12.(2021年)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们也许因曾反抗天帝的统治而被丑化,也许因同自然的较量而惨败收场。②但这些叛逆的背后,无不是不屈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愿望。③实际上,中国式神仙中不乏性情刚烈、爱憎分明之辈。④一直以来,民众对中国式神明形成的印象多为祥和安乐,超然世外。⑤如今看来,这些叛逆显得格外高贵。A.③①②⑤④B.③④①②⑤C.④③①②⑤D.④③②⑤①
C (C的排序最符合逻辑。第④句谈了民众对中国式神明一般印象,第③句意思一转,说中国式神仙也不乏性情刚烈、爱憎分明之辈,再到第①句说这些神仙最终遭遇,顺理成章。第②句意思一转,强调了这些神仙叛逆背后的意义,最终用第⑤句收尾,强调这些叛逆现在看来显得格外高贵,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1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23年广东省高职高考真题) 茅膏菜是一种食虫植物,在我国东南各省常见。它的个子仅10厘米左右,叶片变成一盘状捕虫器, 之后,腺毛又慢慢地张开,等待下一个受害者的到来。①当小虫爬到茅膏菜的叶上,腺毛受到刺激就向内蜷缩。②与此同时,腺毛也开始分泌消化液把小虫消化掉。③盘的周围有许多腺毛。④把小虫牢牢地“捆住”。⑤腺毛是植物上的一种分泌结构,不同植物上的腺毛分泌的物质不一样。 A.①②⑤③④ B.①④⑤③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⑤①④②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确 定首句,根据选项提示,①提到腺毛,上文没 有提到,不能当首句,排除A、B项。③是首 句,要紧跟⑤,解释腺毛是什么。后三句都写 小虫。衔接紧密。故选D。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唐人笔下层次丰富的重阳诗景。 (2022年广东省高职高考真题)①诗中既有簪菊、饮酒、祈愿长寿康宁的欢宴乐事②这些诗篇主要以登高抒怀、思亲念远,以及浓郁的生命意识、悲秋情怀为主题③重阳节俗称九日。到唐代成为重要的节庆之一④也有游目骋怀的美好情志和怀乡念远的伤感遗憾⑤特定的时序特点和节日氛围,催生了丰富的重阳诗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⑤③①④② D.⑤③①②④
答案:B【解析】统观全段,本段重点介绍重阳诗,可以推知③⑤连在一起,是总起句,②中的“这些诗篇”,指代的就是重阳诗,可见②紧承 ⑤,总的介绍重阳诗。下面分说诗中内容, “既有……也有”可以推知①放在④前,因此 答案选B。
简就是简洁,不重复啰唆。明就是明白、清楚、不费解、无歧义。
删除多余词语和冗余信息;辨析清除句子歧义,避免费解。
(1)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2)清除歧义。明确造成歧义的原因———成分赘余和表意不明。
修改正面句子,使之更简明。刘先生头顶上戴着一顶新帽子,上身穿着一件新棉袄。
【答案】“头顶上”不要,“上身”不要。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这座房子建于20世纪70年代,已经破败不堪。B.三个朋友送给我的花瓶很漂亮。C.他走进寝室时,看见小王正在和他的同学说话。D.她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解析】B项表意不明,“三个”既可指代三个朋友,又可指三个花瓶;C项表意不明,“是小王的同学还是他的同学”;D项“走了”有歧义。【答案】A
(3)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举例:昨天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道路标牌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的通知》,这个通知要求……(4)可用可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也可以使语言简洁些。举例:这是一件新的毛衣。(“的”不要。)
4.语言表达简明的命题方法
(1)从句间关系,设置重复多余的词语或语句。(2)从文段主旨,设置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3)在运用省略和指代词上做文章。(4)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5)用简明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浅尝,②即浅尝辄止;③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④品尝,⑤慢慢品味。所以,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⑦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⑧通读、⑨细读、⑩精读、经常读。
【答案】删除部分:②、④、⑩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修改下面句子,使之更简明。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答案】去掉后面两个“工作”。
修改下面文段,使之更简明。科学院①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答案】①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③、⑥。②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⑤。这句可改为:对这两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表述造成“啃老”现象的原因。中国向来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家庭观,与社会上的其他关系相比,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凌驾于其他关系上的趋势。“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靠父母”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物、取父母之所有、尽父母之所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父母此时更是欣然接受,即使是那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子女,父母通常也愿意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家庭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简明和压缩语段两个考点。共五句话,第一句说中国向来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家庭观,第二句引用俗语说明这种观念,第三、第四句分别从子女与父母的角度分析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末句交代这就是家庭关系引发的“啃老”现象。从末句看,中国啃老族形成的重要原因就在前四句,且集中在第一、第三句。整合前四句信息,可将这种概括为“中国传统观念的特殊影响”。【答案】中国传统观念的特殊影响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1)基本题型一:语句衔接题。解答语句衔接题的要点是整体把握题干与选项所表达的语意,然后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句式一致、对象一致、意境一致、韵律一致、前后一致、事理一致。
例题1.(1)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大师。在他的画中,,无论是江南烟柳、塞外天气,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2)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崇敬。在文坛,。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①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④他已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对象一致。【答案】B
例题2.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衔接。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
【解析】语境和谐。【答案】B
例题3.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解析】事理一致。【答案】D
例题4.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韵律一致。【答案】D
例题5.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应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处(强)方面来说的,因此答案应为C。前后一致。【答案】C
(2)基本题型二:语句排序题。解答语句排序题可按如下步骤:1.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2.理清思路。3.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4.语感检验。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
(3)基本题型三:补写衔接题。解答补写衔接题可按如下步骤:①整体把握语段中心。②补写时宜先易后难。③补写完将整个语段默读一遍,看是否通畅连贯,否则,说明答案有问题,须重新考虑。
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②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答案】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③“一刀切”的模式;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结:语言简明、连贯这一考点一直是湖南卷的语言运用试验田,每年的考查形式都在变,考语句,考对联,考诗词,考得体,考手机短信,形式在变,但考查的考点都是语言的衔接连贯得体,所以考生在考前不要猜测考查形式,关键是以不变应万变,弄清楚语言在衔接连贯得体方面的答题技巧。解题思路: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2.局部揣摩,确定思路。3.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4.反复修改,确定答案。
考情分析:近几年对语言得体这一考点都没进行考查,但作为中职学生,说话得体也是进入社会后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语言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指的是文章的上下文。外部环境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景、目的等。
①判断选择。②指出并修改。③转述。④情境对话。⑤应用文写作(欢迎辞、留言、便条、请柬、通知等)。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生活知识的积累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
语言得体的要求:(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说、写者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选项A中,花甲是60岁;选项B中,古稀是70岁;选项C是挽联,选项D是不符合“祝贺老师寿辰”这一要求。【答案】B
(2)注意场合分清语气。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场合不同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变化,因地制宜,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会议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行话。外交场合———有原则性、有分寸感、不卑不亢、须用书面语。
例题1.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解析】A、B、C三项均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情境。【答案】D
例题2.下列短信适合在中秋节发给朋友的是()。A.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馥郁芬芳、举国欢腾的日子里,把一分浓浓的思念和一串串甜蜜的祝福,寄给最知心的你。B.望天空,月朦胧,星桥鹊架;叹人间,千山相隔,万水相离。但坚信,不久的某一天,定会在最美丽的地方相见。别忘了你我的约定。C.把酝酿已久的创意交给秋风,任其去演绎思念的旋律;让翘盼团聚的心跃上太空,在蟾宫桂树上再叙永恒的主题。D.去年元夜时,灯市花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解析】A、B、D分别是国庆节、情人节、元宵节。【答案】C
(3)注意谦词,敬谦得当。很多词语都具有态度、色彩的倾向性,如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例题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好朋友,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献丑是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询问;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称呼。【答案】A
例题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解析】敝校是谦辞,应改为贵校。【答案】B
(4)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说话写文章有一定的目的或意图,目的不同,用语自然要有变化。语言形式要服从表达目的。
如果你打算应聘电视台的“记者”和“播音员”,请介绍一下自己的优势(每句不超过30个字)。
【答案】(1)应聘记者:我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及应变能力很强。(2)应聘播音员:我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朗诵水平很高。
(5)注重语体符合要求。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口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举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小张含蓄地批评说:①小李幽默地回应说:②【答案】①是不是昨晚学习得太晚了?②不是学得太晚,是太晚才开始学的。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分清场合,巧妙用语。注意遣词,谦敬得当。明确目的,有的放矢。注重语体,符合要求。
4.语言得体要注意的事项
【解析】这个语段陈述的是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先总体说这些作品的由来和内容,再陈述其特点,最后陈述其影响。④先介绍“风物”来自何处,紧接着⑤介绍作品的内容,因而句号前的两个空应填④⑤。②陈述作品的风格特点,而①中的“微不足道”照应②中的“细节”,⑥紧承①进一步陈述作品的特点,层次更深,③紧承⑥后陈述影响,照应后文,因而这四个句子的排列为②①⑥③。故选C。
【解析】本题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叙述张丹在比赛中受伤的事实,第二句也就是横线部分显然是写两人在挫折面前的表现,第三句是对他们这种顽强精神的揭示。故选C。
【解析】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同时还要注意特定的情境氛围。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还有特定的氛围。另外,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句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解析】①前面的一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因此①应该以“古城”开头;②前面有主语“我们”,为了保持话题一致,紧承的一句应该与“我们”保持连贯,所以应该为“远远地就能望见”,②后面的一句话,陈述的话题是“上面镌刻着”,所以②所表述的中心话题就应该是什么上面,所以应该为“拱形城门”。故选D。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属于再现式照应,所以在写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按照人物前后顺序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中相对应的“长”,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项,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题意也是最连贯的。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处(强)方面来说的。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此题,要将与排序的四个短语相照应的对象一一明确:“丘壑”与“地上”相照应,“笔墨”与“画上”相照应,可见应该把④②两个短语放在前面,只有D项符合这个照应。并且“变幻”与“梦中”,“位置”与“胸中”的搭配也都很贴切。故选D。
【专题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标点符号 知识点复习 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 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标点符号 知识点复习 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演练,知识点精讲,仿真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复习】(广东地区)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专题03-标点符号-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复习】(广东地区)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专题03-标点符号-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直击,真题演练,试题分析,知识点精讲,仿真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复习】(广东地区)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专题02-识记字形-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复习】(广东地区)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专题02-识记字形-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直击,真题演练,试题分析,知识点精讲,仿真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