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文件包含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2.(2分)以下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太阳升起B.枯叶飘落C.海水奔腾D.心潮澎湃
3.(2分)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
A.0°B.40°C.50°D.100°
4.(2分)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B.海波C.松香D.蜡
5.(2分)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这种消音靴能够(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6.(2分)测量是物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8.(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 )
A.闹钟停止了振动
B.闹钟的声音变成了次声波
C.听到的声音没有变化
D.实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9.(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八年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3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0.(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汽车都配备有定速巡航系统,即司机可以不用踩油门踏板就自动地保持车辆以固定的速度直线行驶。减轻了疲劳,描述这种运动形式的是( )
A.乙与丁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22题4分,共50分)
11.(2分)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现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因为光射到国旗上发生了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升国旗时,国歌通过 传到观众的耳中。
12.(2分)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中的一个画面,古代乐师右手拨动琴弦 产生的;乐师调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2分)如图所示,用小锤轻敲音叉使其发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再用小锤重敲音叉使其发声,重复上面的操作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发声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4.(2分)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亮点纷呈。在飞行表演中,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形成的水雾;以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上的观众是 的。
15.(7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热量,温度 ,它熔化共用了 min。
(3)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小红将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勺子放入20℃的水中,勺子没有熔化;将该勺子放入50℃的水中,此特殊材料的熔点可能是 。
A.15℃
B.20℃
C.30℃
D.60℃
16.(5分)“共享单车”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也是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
(1)走路的行人听到车铃声时会避让,这说明声能传递 。
(2)如图甲所示,阳光下小明背着书包骑车去上学,路面上出现小明的影子 形成的;以书包为参照物,共享单车是 的。
(3)共享单车的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开来的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它能把光反射回去。图乙四幅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此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17.(6分)如图甲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滑下。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3)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4)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图乙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0.005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8.(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温为 ℃。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
(4)该实验中,能否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
19.(5分)小刚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右侧可绕ON翻折)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 于镜面。
(2)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如表格所示数据,分析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 入射角。
(3)让光沿图甲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如图乙所示,小刚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上半部分向后折 (选填“会”或“不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0.(7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应选取较 的玻璃板(选填“薄”或“厚”)。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点。
(4)为了纠正“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的错误认知,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5)将另一张白纸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 像。
(6)请在丙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21.(4分)某小组同学在用固体碘实验时,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烧瓶中装入适量的水,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 同学的方法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2)如图乙所示,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中出现碘蒸气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固态碘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热量。
22.(4分)我国出口阿根廷的新能源轻轨列车,以60km/h的最高速度行驶0.5h,求:
(1)该列车行驶的路程;
(2)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缩短为0.4h,则该列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不同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智能音箱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C正确。
故选:C。
【点评】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
2.(2分)以下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太阳升起B.枯叶飘落C.海水奔腾D.心潮澎湃
【分析】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解答】解:A、太阳升起,属于机械运动;
B、枯叶飘落,属于机械运动;
C、海水奔腾,属于机械运动;
D、心潮澎湃,不是机械运动。
故选:D。
【点评】区分是不是机械运动,要看物体是不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要注意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
3.(2分)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
A.0°B.40°C.50°D.100°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以及法线和镜面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入射角;
(2)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0°,即入射角为50°。
则光与水面的夹角为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4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反射定律的内容,主要考查了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2分)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B.海波C.松香D.蜡
【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它是晶体、松香,它们不是晶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5.(2分)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这种消音靴能够(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分析】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及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进行。
【解答】解: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6.(2分)测量是物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三角尺和直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解答】解: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故A;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故C正确;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
故选:C。
【点评】C图中展示的特殊测量方法称之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直尺等),可用在不能用刻度尺直接准确测量的一些几何体的高度、直径等物理量的测量中。
7.(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解答】解:“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8.(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 )
A.闹钟停止了振动
B.闹钟的声音变成了次声波
C.听到的声音没有变化
D.实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A、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故A错误;
B、闹钟的振动频率不会变化,故B错误;
C、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D、实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属于基础性题目。
9.(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八年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3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39℃属于高烧了;
B、八年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1.8dm;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在80cm左右;
D、脉搏跳动70次通常所需时间为2min。
故选:B。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10.(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汽车都配备有定速巡航系统,即司机可以不用踩油门踏板就自动地保持车辆以固定的速度直线行驶。减轻了疲劳,描述这种运动形式的是( )
A.乙与丁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
【分析】物体运动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丙为s﹣t图像,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丁为v﹣t图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乙、丙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图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22题4分,共50分)
11.(2分)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现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因为光射到国旗上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升国旗时,国歌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的耳中。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国旗,是因为光射到国旗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升国旗时,国歌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中。
故答案为:漫反射;空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漫反射、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题。
12.(2分)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中的一个画面,古代乐师右手拨动琴弦 振动 产生的;乐师调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乐师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方法,结合实际和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可解答此题。
13.(2分)如图所示,用小锤轻敲音叉使其发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再用小锤重敲音叉使其发声,重复上面的操作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发声体的 振幅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用小锤重敲音叉使其发声,与轻敲相比,说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
故答案为:变大;振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响度与振幅关系的探究,属基础题。
14.(2分)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亮点纷呈。在飞行表演中,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形成的水雾;以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上的观众是 运动 的。
【分析】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液化的方法有两个: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发动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使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尾巴。
被研究的物体是观众,飞行的飞机和观众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站在地面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液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液化的定义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②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5.(7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吸收 热量,温度 不变 ,它熔化共用了 10 min。
(3)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小红将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勺子放入20℃的水中,勺子没有熔化;将该勺子放入50℃的水中,此特殊材料的熔点可能是 C 。
A.15℃
B.20℃
C.30℃
D.60℃
【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2)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3)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且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
【解答】解:(1)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并且熔点为80℃;
(2)从第5min到第15min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共用了10min,温度不变;
(3)从第5min到第15min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在4min时;
(4)将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勺子放入20℃的水中,勺子没有熔化;将该勺子放入50℃的水中,说明勺子的熔点小于50℃,故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晶体;80;( ;不 变;10;( ;( 4)C。
【点评】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16.(5分)“共享单车”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也是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
(1)走路的行人听到车铃声时会避让,这说明声能传递 信息 。
(2)如图甲所示,阳光下小明背着书包骑车去上学,路面上出现小明的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以书包为参照物,共享单车是 静止 的。
(3)共享单车的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开来的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它能把光反射回去。图乙四幅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B ,此反射 遵循 光的反射规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2)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3)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制成的角反射器可以将光沿原路返回;任何反射都必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1)走路的行人听到车铃声时会避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2)如图甲所示,阳光下小明背着书包骑车去上学,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车和人与书包的位置都没有改变。
(3)共享单车的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开来的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尾灯上。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把光沿原路返回,光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1)信息;(2)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直线传播);(3)B。
【点评】本题考查声、光的综合,属于中档题。
17.(6分)如图甲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滑下。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0.16 m/s。
(3)AC段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4)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选填“大”或“小”)。
(5)图乙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0.005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1.65 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即:;
(2)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C段的平均速度用速度公式计算求得;
(3)求出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再与第(2)问求得的AC段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4)如果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分析可得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大;
(5)根据回声测距的知识可以求得该同学的头顶距感应器的高度,再用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减去该同学的头顶距感应器的高度,就可以得到该同学的身高。
【解答】解:(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即:;
(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B=40.0cm;
AC段的距离为:sAC=80.6cm;
由图可知AC段的运动时间为:tAC=5s;
所以AC段的平均速度为:;
(3)BC段的距离为:sBC=40.7cm;
由图可知BC段的运动时间为:tBC=2s;
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分析可得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5)该同学的头顶距感应器的距离为声音传播距离的一半,即:;
所以高同学的身高为:h=H﹣h2=2.5m﹣2.85m=1.65m;
故答案为:(1);(2)40.0;(3)小于;(5)6.6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分析和相关计算以及回声测距的知识,有一定难度。
18.(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A处向上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温为 99 ℃。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处于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
(4)该实验中,能否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不能 。
【分析】(1)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质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侧壁;
(2)从图中能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然后根据液面到达的刻度即可读数;
(3)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产生,并且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4)根据体温计的量程解答。
【解答】解:(1)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质中;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
(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3)图丙中气泡上升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
(4)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因此不能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故答案为:(1)A处向上;(2)99;(4)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
19.(5分)小刚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右侧可绕ON翻折)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 垂直 于镜面。
(2)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如表格所示数据,分析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 等于 入射角。
(3)让光沿图甲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如图乙所示,小刚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上半部分向后折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1)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在纸板上;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纸向后折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解答】解:(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因此,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图甲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而上部不会看到反射光线 明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垂直;(2)等于;(4)不会;在。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0.(7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实验中应选取较 薄 的玻璃板(选填“薄”或“厚”)。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b 点。
(4)为了纠正“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的错误认知,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 前后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5)将另一张白纸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 虚 像。
(6)请在丙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分析】(1)玻璃板是透明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1)玻璃板是透明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几乎重合不影响实验;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因此在蜡烛A位于2位置时;
(4)如果认为镜中的像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应该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
(5)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先作出物体两个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薄;(4)前后;(6)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特点,考查注意事项、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1.(4分)某小组同学在用固体碘实验时,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烧瓶中装入适量的水,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法中 乙 同学的方法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2)如图乙所示,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中出现碘蒸气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固态碘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放出 热量。
【分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1)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因为这样做;
(2)如图乙中,实验不久,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不会出现液态碘,碘不会熔化;
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碘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烧瓶底,凝华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1)乙;(2)不会;放出。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还要理解晶体的熔化条件。
22.(4分)我国出口阿根廷的新能源轻轨列车,以60km/h的最高速度行驶0.5h,求:
(1)该列车行驶的路程;
(2)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缩短为0.4h,则该列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分析】(1)知道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轻轨列车通过的路程;
(2)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缩短为0.4h,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该列车行驶的速度。
【解答】解:(1)根据 可知
s=vt=60km/h×0.5h=30km;
(2)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缩短为8.4h,则该列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
答:(1)该列车行驶的路程为30km;
(2)若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缩短为5.4h,则该列车行驶的速度为75km/h。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应用,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