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展开银川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白菜因水肥充足比周围白菜高大
B. 变色龙在草地上显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 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差别大
D. 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白色猕猴
【答案】D
【解析】
【分析】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A、白菜因水肥充足比周围白菜高大,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变色龙对环境的适应,不是亲子之间,也不是子代个体之间出现的差异,不属于变异,B错误;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是生物的生殖发育现象,不是变异,C错误;
D、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白色猕猴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最易发生基因突变
C.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D. 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A、诱发基因突变因素有外界因素,也有内因,所以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非常稳定的,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会发生解旋,DNA分子不稳定,容易引起基因突变,B正确;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如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发生在非基因片段中,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
D、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但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D错误。
故选D。
3.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 辐射能损伤DNA的结构,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
C. DNA发生基因突变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D. 基因突变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详解】A、基因突变一般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正确;
B、辐射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通常是通过损伤DNA的结构,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B正确;
C、DNA发生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D正确。
故选C。
4.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生活条件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仅仅是因为环境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称为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常见类型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因此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且发生在所有的生物体内,具有多害少利性,B错误;
C、染色体变异也非常少见,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能发生,不一定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C错误;
D、因为生活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改变的话是不遗传,也不是变异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A。
5.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
A. 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 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 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D. 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
【详解】A、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错误;
B、非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错误;
C、非芦花雌鸡(ZbW)和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和非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C错误;
D、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非芦花,D正确。
故选D。
6. 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 ⑤①③ B. ⑥②⑤ C. ⑤①② D. ⑥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基因通常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通常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所以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⑥、②、⑤,B正确。
故选B。
7. 下列基因表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tRNA与mRNA的终止密码配对时翻译过程就停止
B.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C.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有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 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提高转录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正常情况下,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与之对应,A错误;
B、DNA 聚合酶催化DNA复制时子链合成,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RNA,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B错误;
C、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形成RNA)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
D、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高翻译的速度,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DNA复制,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间始终保持不变
B. 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母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C. 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D. 合成的子链与作为模板的母链再形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1)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由于复制的差错出现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选择材料。
【详解】A、通过DNA的复制,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复制过程中若出现差错,也会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A错误;
B、DNA复制的模板是亲代DNA分子的两条母链,B正确;
C、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配对)进行,C正确;
D、形成子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间可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子链与作为模板的母链再形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A。
9. 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一定不会使DNA结构发生改变
B. 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异卵双生的两个子代遗传物质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
D. 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详解】A、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可以使DNA的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
B、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间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异卵双生指的是不同的精子和不同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两个受精卵导致,而精子或卵细胞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C正确;
D、基因重组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的重组,Aa中不存在非等位基因,因此没有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10. 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
C. 突变后,细胞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 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可改变mRNA中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形成基因q2,若q1相对于q2是显性,不会改变花色,反之,会改变花色。
【详解】A、依题意可知,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
B、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而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水平的结构变化,不能观测到基因中碱基的变化,B错误;
C、碱基互补配对这一原则不会发生变化,突变后,细胞翻译时,改变是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密码子,以及生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
D、根据题意,如果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则水毛茛的花色性状可能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11. 经分析某生物的遗传物质中,碱基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5%,由此可知该生物是( )
A. 玉米 B. 烟草花叶病毒 C. T2噬菌体 D. 大肠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若为DNA(双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非互补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则碱基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这与题干不符,说明该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而是RNA。
【详解】ACD、玉米、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为双链结构,由于碱基互补配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双链DNA中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与题意不符,ACD错误;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为单链结构,不存在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因此碱基数量之间不存在A=U,G=C,所以碱基A与C之和可能占碱基总数的5.5%,B正确。
故选B。
12. 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精原细胞的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a过程
B. 洋葱根尖细胞的b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C. c、d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 T2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可分别发生d、e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的内容,其中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的自我复制过程。其中d和e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DNA分子自我复制时需要解旋,解旋后的DNA分子不稳定,易发生突变,故果蝇精原细胞的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a过程,A正确;
B、真核细胞中,a(DNA复制)和b(转录)过程都主要发生细胞核中,此外这两个过程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故b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B正确;
C、c表示翻译过程,需要的原料为氨基酸,d过程表示逆转录,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
D、T2噬菌体为DNA病毒,其宿主细胞内不会发生d逆转录过程,烟草花叶病毒为RNA复制病毒,其宿主细胞内可以进行e过程和c过程,即RNA复制和翻译过程,D错误。
故选D。
13. 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Ⅰ-1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 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 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Ⅱ-5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A、血友病在男性中没有携带者,A正确;
B、血友病病伴X隐性,3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和母亲没有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其母亲2,说明母亲是血友病携带者,B正确;
C、4是男孩没有病,不会携带血友病基因,C错误;
D、5的母亲是携带者,5有1/2携带者的可能性,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不属于密码子的是( )
A. GAA B. CAT C. GAC D. CUA
【答案】B
【解析】
【分析】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CD、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RNA中存在碱基A、U、G、C,因此GAA、GAC、CUA可能是密码子,ACD不符合题意;
B、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RNA中不存在碱基T,因此CAT不可能是密码子,B符合题意。
故选B。
15. 下列关于右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均含有①② B. 密码子位于①上
C. ②的结构有利于复制的准确性 D. ①和②的碱基配对种类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是DNA或RNA;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
2.遗传信息位于DNA分子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3.DNA特有的双螺旋结构结构及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利于复制的准确性。
【详解】A、图中①是tRNA,②是DNA,病毒的核酸是DNA或RNA,A错误;
B、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①上,B错误;
C、②DNA的双螺旋结构结构有利于复制的准确性,C正确;
D、①和②的碱基配对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16.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性染色体如图所示。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Ⅱ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区(Ⅰ、Ⅲ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Y的大小、形状不同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 Ⅱ同源片段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 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蝇中概率高
D. 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蝇中表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Ⅱ,在减数分裂过程,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能进行联会,因此位于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
【详解】A、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A正确;
B、交叉互换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因此只能发生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B正确;
C、如果是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雄性个体中的该性状比例高于雌性,C错误;
D、Ⅲ片段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由于Y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个体中,因此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蝇中表现,D正确。
故选C。
17. 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A错误;
B、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将带标记的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混合培养,得到带标记的噬菌体,C错误;
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18. 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
A. 1 B. 1/2 C. 1/4 D.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的特征为:隔代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患者中男性比例女性。
【详解】由妻子的弟弟是色盲可知:妻子的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则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丈夫基因型为XBY。
因为XBXb(女性携带者)×XBY(正常男性)→1XBXB(女性正常):1XBXb(女性携带者):1XBY(男性正常):1XbY(男性色盲),所以生的男孩中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XbY;又因为妻子是XBXb的概率是1/2,所以他们生男孩是色盲的概率是1/2×1/2=1/4,C正确。
故选C。
19. 诺如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RNA病毒,表面由衣壳蛋白覆盖。它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人体,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只有科学的认识诺如病毒,才能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诺如病毒依靠表面的蛋白质来准确的识别宿主细胞
B. 诺如病毒在自身体内利用核糖核苷酸来合成遗传物质
C. 诺如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D. 勤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是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核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够生存。
【详解】A、病毒表面的衣壳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识别宿主细胞,A 正确;
B、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在自身体内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只有当侵染宿主细胞后,才能利用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来合成遗传物质,B 错误;
C、诺如病毒是 RNA 病毒,遗传物质为 RNA,因此诺如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C 正确;
D、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通过勤洗手,可以减少病毒进入消化道的机会,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D 正确。
故选B。
20. 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实验1、2是一组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不同,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宽叶为显性,据此答题。
【详解】A、分析实验2可知,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说明叶型是伴X遗传,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可知母本和雄性后代都是窄叶,父本和雌性后代都是宽叶,说明窄叶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宽叶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所以仅根据实验2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
B、实验2中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相等,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实验1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则他们的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实验2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Y、XbXb,则他们的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所以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C正确;
D、实验1子代雌雄个体基因型为XBXb、XBY,相互交配后代不会出现隐性(窄叶)雌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正反交试验的作用有:1、判断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2、确定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
21.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运动而运动。
【详解】A、同源染色体分开,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A正确;
B、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产生的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分开,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种类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种类数也越多,D正确。
故选C。
22. 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
B.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
D. 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故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故B错误;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的两条单链间间距相等,加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故C正确;多聚核糖体就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故D正确。
考点: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
点睛:多聚核糖体是一个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能够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23.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 DNA 的数目
B. 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D.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囊性纤维病。
【详解】A、正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在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两个DNA,因此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是始终等于DNA的数目,A错误;
B、体细胞有丝分裂生成的子细胞含有一套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和DNA,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B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B。
24.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Ab雌配子和aB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时,会发生基因重组
B.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 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 紫外线照射会导致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等特点;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自然状态下的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包括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的基因重组。
【详解】A、当Ab雌配子和aB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为受精作用,而基因重组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A错误;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发生在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的内含子中,或改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对应的仍是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或显性纯合子发生了单个基因的隐性突变(AA变为Aa),因此,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
C、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若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增加,后代可育,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紫外线照射不会导致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错误。
故选B。
25. 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两条链反向平行,1和2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图中1、2、3代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该双链DNA中,任何两个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
D. 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数目及排列顺序
【答案】C
【解析】
【分析】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A、图中两条链反向平行,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1和2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T与A配对,图中1、2、3代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
C、该双链DNA中,A=T,G=C,任何两个互补碱基之和(A+T或G+C)不一定占碱基总数的50%,C错误;
D、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数目及排列顺序,D正确。
故选C。
26. 某雄性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Ee,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该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的结果
C. 该图示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D. 产生该细胞的精原细胞还可形成AbE的精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与B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
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C错误;
D、因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故产生该细胞的精原细胞还可形成AbE的精子,D正确。
故选D。
27. 下列有关DNA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A和T含量越高,分子越稳定
B. 某核酸中嘌呤与嘧啶数目相等,则一定为 DNA 分子
C.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
D. A与 T、G与 C互补配对使 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答案】D
【解析】
【分析】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A、DNA分子中G和C含量越高,氢键越多,分子越稳定,A错误;
B、某核酸中嘌呤与嘧啶数目相等,也有可能为RNA 分子,B错误;
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数目、种类及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
D、A与 T、G与 C互补配对使 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NA为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D。
28.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 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G)/(T+C)的值增大
C. 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RNA
D. 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
【详解】A、基因或DNA的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之间是通过“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连接的,A正确;
B、基因突变中A-T突变成G-C,使A-T数目减少,G-C数目增加,但整个基因或DNA分子中仍然是G=C,A=T,所以新基因中(A+G)/(T+C)仍等于1,B错误;
C、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RNA聚合酶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因此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RNA,C正确;
D、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或基因)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子链,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或基因)是相同的,DNA(或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B。
29. 生物学家为探究DNA复制方式,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细胞中的不同DNA分离开来,在试管中得到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代细胞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带,是DNA半保留复制证据之一
B.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
C. 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同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 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方法与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
2、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详解】A、如果是全保留复制,那么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可以得到两条DNA带;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带,A正确;
B、若一个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则第二代DNA分子有4个,其中有两个只含14N,另外两个同时含14N和15N,即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B正确;
C、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同时需要DNA分子的两条链作模板、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原料、能量和解旋酶、DNA聚合酶等,C正确;
D、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而分离细胞器用的是差速离心法,D错误。
故选D。
30.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B. 在DNA分子结构中碱基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D. 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 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4、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5、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未复制时或着丝点分裂后)或2个(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DNA 分子,A错误;
B、在DNA分子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正确;
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错误。
故选C。
31.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 该个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 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 :1: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细胞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控制长翅和残翅(A/a)和直翅弯翅(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含尿嘧啶,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分开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的基因包括该细胞的全部基因,C错误;
D、该个体产生配子AbD:Abd:abD:abd=1:1:1:1,测交个体基因型为aabbdd,产生配子为abd,产生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D正确。
故选D。
32. 如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 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 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 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
【详解】由于转录时以①链为模板形成mRNA,所以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A错误;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正确;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完成后,②mRNA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无需穿膜运输,D错误。
33. 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7%,并测得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总数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9% B. 27%
C. 28% D. 46%
【答案】C
【解析】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则C%=G%=27%,A%=T%=50%-27%=23%。又已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即A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可计算得知A2%=28%,C正确。
故选C。
34.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5. 下图表示翻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决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CC和CGU
B. 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对应的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是GGUGAC
C. 由图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
D. mRNA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mRNA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多种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详解】A、密码子位于mRNA上,决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UGG和GCA,A错误;
B、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对应的mRNA中的序列为GGUGAC,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是CCACTG,B错误;
C、由图可知左边甘氨酸已参与多肽链的合成,右侧携带丙氨酸的tRNA正参与进来,因此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C正确;
D、mRNA上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错误。
故选C。
36. 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2.5%时,该DNA分子已复制的次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已知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所以复制若干次以后含有15N的DNA分子数是2个,而根据题意已知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12.5%,则DNA的分子总数是2÷12.5%=16,所以DNA复制了4次。
考点: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7. 下图为某细胞一个染色体DNA片段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片段中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
B. 片段中a基因体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若c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D. 在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示为DNA,而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
B、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而a整个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
C、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错误;
D、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
故选B。
【点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38.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 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 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催化
C. ④⑤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 过程①②④⑤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人体的全部性状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所有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此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A项正确;①过程为转录,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为翻译,需要tRNA运载氨基酸,B项错误;由于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导致镰刀型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出现差异,即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C项错误;①②④⑤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但不是控制人体的全部性状,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①~⑤过程蕴藏的生物学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9.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配子中基因突变才属于可遗传变异
B.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C. 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
D.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A、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子代,也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B正确;
C、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也存在对生物体有益的突变,如抗药性强的突变性状对棉铃虫的生存有益,C正确;
D、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D正确。
故选A。
40. 在蛋白质的加工成熟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切除部分肽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位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差异
B. 解旋酶的加工成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
C. 翻译时一个密码子必然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D. 成熟蛋白质中第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起始密码决定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些蛋白质在加工时会将合成的多肽链部分切除,故经高尔基体加工成熟的蛋白质与未加工时的多肽链相比,氨基酸序列是不相同的。
【详解】A、等位基因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例如A、a,由于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存在差异,A错误;
B、解旋酶属于胞内酶,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B错误;
C、翻译时一般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反密码子,但终止密码子没有反密码子相对应,C错误;
D、成熟蛋白质是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等部位加工而形成的,故第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起始密码决定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41. 某生物细胞中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也可以与C配对。一个分裂旺盛的细胞放在含有四种正常脱氧核苷酸和5-溴尿嘧啶核苷酸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至少需要几次复制,才能实现DNA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若DNA中的T→A碱基对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则第二次复制时接着发生5-溴尿嘧啶-C的配对,则在第三次复制时,会发生C-G的配对,即若要实现DNA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需要经过3次复制,即B正确。
故选B。
【点睛】
42. 如图显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B、b)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Ⅲ1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Ⅱ6和Ⅰ1
C. 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为BB或Bb
D. 若Ⅲ14为女性,Ⅲ13与Ⅲ14结婚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8、Ⅱ9不患该遗传病,且由题意知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在、传递给女儿,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既可以传给儿子,也可以传给女儿。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
B.Ⅲ11是女患者,致病基因来自Ⅱ6和Ⅱ7,Ⅱ6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因此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和Ⅱ7,B错误;
C.Ⅲ14的双亲正常,但是有一个患病的兄弟,说明其母亲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C错误;
D.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Ⅲ13与Ⅲ14结婚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D错误。
故选A。
43. 研究发现,在植物中也存在性反转现象。如大麻(XY型)当a基因纯合时,可使大麻雌株发生性反转,而雄株没有该现象。不考虑其他变异。现用两株未发生性反转的大麻进行杂交并得到足够多的后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反转现象不仅改变了生物的表现型,而且也改变了染色体组成
B. 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一定为1:1
C. 若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3,则基因a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D. 若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不是1:1,则亲代一定都含有a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见性别决定方式:(1) XY性别决定方式:XY将发育成雄性,而XX将发育成雌性。XY型在生物界比较普遍,除了人类外,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如非洲爪蟾、鱼类、很多昆虫都是XY型的。(2) ZW型性别决定:ZZ将发育成雄性,而ZW将发育成雌性。这种方式常见于鳞翅目昆虫、有些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
【详解】A、性反转现象只改变生物的表现型,但不改变染色体组成,A错误;
B、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亲本基因型均为Aa时,由于aa使雌性反转为雄性,所以子代的雄株有1/2+1/2×1/4=5/8,雌株有1/2-1/2×1/4=3/8,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3:5,B错误;
C、若亲本杂交组合为Aa(雌株〉×aa(雄株)(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雌株中有1/2(基因型为aa)发生性反转,故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3,故基因a不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
D、XY型性别决定的一对亲本杂交,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应为1:1,如果子代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不是1:1,说明一部分子代发生了性反转,亲本应该都含有a基因,D正确。
故选D。
44. 下表是科学家破译遗传密码所做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请依据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翻译模板
合成产物
实验一
UUU…(多聚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苯丙氨酸多聚体
实验二
ACACAC…
由苏氨酸和组氨酸组成多聚体
实验三
CAACAA…
谷氨酰胺多聚体
或天冬酰胺多聚体
或苏氨酸多聚体
A. 体外合成蛋白质时可以不需要AUG作为起始密码子
B. 这些多聚核糖核苷酸相当于mRNA,在细胞中也能合成同样的氨基酸排序的多肽链
C. 实验三产物多样的原因是每次读取密码子不同
D. 综合实验二、三可以得出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C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实验一说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实验二说明,苏氨酸的密码子可能为ACA或CAC。CAACAA可组成的密码子类型为CAA或AAC或ACA。
【详解】A、实验一、二、三中没有AUG,却可以合成多肽链,说明体外合成蛋白质时可以不需要AUG作为起始密码子,A正确;
B、这些多聚核糖核苷酸相当于mRNA,在细胞中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重复序列,B错误;
C、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实验三中CAACAA可组成的密码子类型为CAA或AAC或ACA,因此实验三产物多样的原因是每次读取密码子不同,C正确;
D、实验二说明,苏氨酸的密码子可能为ACA或CAC,实验三中能合成苏氨酸多聚体,而实验三中CAACAA可组成的密码子类型为CAA或AAC或ACA,与实验二的密码子比较可知,苏氨酸密码子为ACA,因此实验二中CAC为组氨酸的密码子,即比较实验二、三能说明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C,D正确。
故选B。
45. DNA指纹技术是用合适的酶将待测个体细胞中的DNA切割成长短不一的片段(基因)后,并通过电泳等技术把这些DNA片段按大小分开显示。如图是一对夫妇和三个子女的DNA切割片段。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据表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NA片段(基因)
母亲
父亲
女儿1
女儿2
儿子
Ⅰ
Ⅱ
Ⅲ
Ⅳ
Ⅴ
“”代表DNA片段
A. 基因Ⅰ和基因Ⅱ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B. 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 基因Ⅱ与基因Ⅳ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 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只有基因Ⅱ和基因Ⅳ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只有基因Ⅱ与基因Ⅳ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Ⅲ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Ⅴ遗传给了女儿,说明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详解】A、由DNA指纹表格分析,母亲的基因Ⅰ片段,传递给女儿1和儿子,母亲的基因Ⅱ片段没有传递给女儿1和儿子,而是传递给了女儿2,因此基因Ⅰ片段和基因Ⅱ片段不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
B、由DNA指纹表格分析,父亲的基因Ⅲ片段只传递给了女儿1、女儿2,而没有传递给儿子,因此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由DNA指纹表格分析,母亲的基因Ⅱ片段只传递给了女儿2,母亲的基因Ⅳ片段也只传递给了女儿2,因此基因Ⅱ片段和基因Ⅳ片段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C正确;
D、由DNA指纹表格分析,父亲的基因Ⅴ传递给了女儿1,没有传递给儿子,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只能传递给儿子,因此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46. 下面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若人体内缺乏酶1,则饮酒后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若人体内缺乏酶2,则饮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导致脸红,称为“红脸”。若上述两种酶都有,则乙醇能彻底氧化分解,人表现为“基本不醉”。
(1)人体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上述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A基因和b基因在人类前后代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定律。
(3)“白脸”“红脸”“基本不醉”三种人当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 。
(4)一对“红脸”夫妇所生的三个子女中,一个儿子饮酒“白脸”,另一个儿子饮酒“基本不醉”,已知父亲基因型是AaBb,则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女儿也是饮酒 “基本不醉”的概率是______。“白脸”儿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5)由图反应了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来控制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1) ①. 自由扩散 ②. 控制酶1和酶2合成的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红脸 (4) ①. AaBb ②. 3/16 ③. aaBB、aaBb、aabb
(5) ①. 酶的合成 ②. 代谢过程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小问1详解】
乙醇是小分子有机物,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控制酶1和酶2合成的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产生这两种酶,因此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
【小问2详解】
A基因和b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定律。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白脸”“红脸”“基本不醉” 三种人的基因型分别是aa__、A_B_、A_bb,其中“白脸”人2种基因型,“红脸”人中共有2×2=4种基因型,“基本不醉” 有2种基因型。
【小问4详解】
一对“红脸”夫妇,父亲基因型是AaBb,所生三个子女中,一个儿子aa——饮酒“白脸”,另一个儿子A_bb饮酒“基本不醉”,则母亲的基因型也是AaBb;女儿也是饮酒“基本不醉” A_bb的概率是3/41×1/4=3/16;“白脸”儿子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小问5详解】
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由图反应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47. 人类黏多糖贮积症是高致病性、高致死性遗传病,有7大类型,都是由于细胞中某种细胞器缺少酸性黏多糖水解酶,造成黏多糖(葡糖氨基聚糖)降解受阻,而积聚在细胞中,使细胞代谢异常。患者出生时表现正常,随生长症状逐渐加重,生长缓慢、骨骼畸型、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异常,少年期即死亡。现有一位两岁男孩患有该症的Ⅱ型遗传病,其父母及哥哥表现型均正常。右图为该家庭成员相关基因酶切电泳的结果。(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依据已知信息,可判断该病的遗传病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该病的患者均为男性,没有女性患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该病的有关基因,父亲与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 …TCAATTTGCAGCGGAAA…
患者 …TCAATTTGCAACGGAAA…
对比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可知,致病基因是因碱基对发生___________导致基因结构改变。病症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原因是细胞内贮积大量黏多糖的____________(细胞器)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细胞代谢。
【答案】(1) ①. 伴X隐性遗传病 ②. 父母没有得病,并且父亲没有携带致病基因
(2)男性患者幼年死亡,因此没有XbXb产生
(3) ①. 替换 ②. 溶酶体
【解析】
【分析】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等,在遗传图谱中会表现出母病儿必病,父正女必正的典型特征。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父母及哥哥表现型均正常,而两岁男孩患有该症的Ⅱ型遗传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电泳图可知,该男孩的致病基因为400bp的片段,则由图可知,母亲含有致病基因,父亲不含致病基因,因此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遗传病少年期即死亡,所以成年人没有患者,由于含有Xb的男性在少年期死亡,不能提供含Xb的雄配子,因此人群中没有XbXb女性患者。
【小问3详解】
父亲不含致病基因,对比父亲的正常基因和患者的致病基因可知,所给序列中第11为碱基由G变为了A,其余碱基序列不变,因此致病基因是因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基因结构改变。根据题意“人类黏多糖贮积症是由于细胞中某种细胞器缺少酸性黏多糖水解酶,造成黏多糖(葡糖氨基聚糖)降解受阻,而积聚在细胞中,使细胞代谢异常”,而水解酶存在溶酶体内,即黏多糖由于不被分解而储存在溶酶体内,即病症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原因是细胞内贮积大量黏多糖的溶酶体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细胞代谢。
48.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图中D、E、F、G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大分子,H表示一种细胞器,K表示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属于________(原核/真核)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为_____________,D和E碱基序列与亲代DNA相同的原因是亲代DNA分子的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通过_____________ ,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3)酶C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G是_______,图中最终合成的G的单体序列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F上结合多个H 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所指位置有AUG三个碱基,则它们有可能是____________(起始密码子/既是起始密码子又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仅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
【答案】(1) ①. 原核 ②. 边转录边翻译(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同时进行)
(2) ①. DNA复制 ②. 双螺旋结构 ③.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①. RNA聚合酶 ②. 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mRNA链上
(4) ①. 多肽链(或蛋白质) ②. 以同一mRNA为模板,起点终点均相同 ③. 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提高蛋白质合成速度
(5)仅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
【解析】
【分析】图中过程①是DNA复制过程,过程②是转录过程,过程③是翻译过程,该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提高蛋白质合成速度。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该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同时进行,说明为原核细胞。
【小问2详解】
过程①是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DNA复制。由于DNA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能够精确的进行。
【小问3详解】
酶C与DNA一条链结合,表示催化转录的过程,故酶C表示RNA聚合酶,其作用是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mRNA链上。
【小问4详解】
G表示翻译形成的多肽链,图中以同一mRNA为模板,起点终点均相同,故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一个F上结合多个H形成多聚核糖体,其意义为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以提高蛋白质合成速度。
【小问5详解】
K所指位置有AUG三个碱基,但不是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故不是起始密码子,应该仅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
49. 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野生型水稻的一个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2代,F2成年植株中绿色叶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
(2)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的形成是由于C基因序列的第727位碱基发生了改变,转录产物由“…-GAGAG…”变为“…-GACAG-…”,导致第_______位氨基酸突变为 ______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CUC亮氨酸;GUC缬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3)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 性。
【答案】(1)3/5 (2) ①. 243 ②. 谷氨酰胺 ③. 基因突变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酶的合成,导致叶片变黄
(3)不定向
【解析】
【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由此可知突变型l应为杂合子(C1C),即C1对C为显性,让突变型1连续自交2代,子一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3CC、2/3CC1,子一代继续自交,子二代成年植株中绿色叶植株CC占(1/3+2/3×1/4)÷(1-2/3×1/4)=3/5。
【小问2详解】
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GAGAG-变为-GACAG-,由此可知突变位点前碱基数为726,三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故突变位点前对应氨基酸数为726÷3=242,则会导致第243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AG)突变为谷氨酰胺(CAG)。叶片变黄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引起的,叶绿素不是蛋白质,由此推测基因突变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酶的合成,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小问3详解】
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野生型水稻的一个基因C突变为C1所致,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