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展开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一年级试题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图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一条条开放的椭圆形轨道构成了独特的字母“C”的形象,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China”(中国),代表“中国”开展行星探测;二是“Cooperation”(合作),代表“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精神;三是“C3”,行星探测工程设计最重要的物理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是( )
A B B. C C. D D. E
2.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火星上不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是( )
A. 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 B. 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C. 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不在同一平面 D. 易受小行星撞击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揽星九天”的图形标识表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及轨道,根据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判断,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问一号”属于火星探测卫星,因此代表“天问一号”探测对象天体是D,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信息显示,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火星表面温度低,不利于生命存在,A符合题意。火星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但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火星的大气条件,B不符合题意。火星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大致在同一平面,C不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火星易受小行星撞击,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八大行星及运动特征: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北极上空看,各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沿着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2022年6月19日,长相奇特的三眼恐龙虾又在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稻池里被发现。据专家介绍,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2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因为和恐龙共同度过一个地质年代而得名。下图左图为被发现的三眼恐龙虾照片,下图右图是地质年代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据材料推断,三眼恐龙虾和恐龙共同度过的地质年代是( )
A. 元古宙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新生代
4. 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元古宙中后期 B.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太古宙形成雏形
C. 新生代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时代属于中生代。因此,三眼恐龙虾和恐龙共同度过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
【4题详解】
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时期,故A错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古生代中后期形成雏形,故B错误;铁矿主要形成在太古代,故C错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时期是:①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②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上50%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因此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D正确,故选D。
【点睛】地质时期生物的演化发展简史大概是:原始的蓝细菌、藻类—埃迪卡拉动物群—小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爆发,三叶虫等原始节肢动物繁盛—半索动物出现,鱼类出现,腔肠动物繁盛,海洋节肢动物开始衰落,头足类、腕足类出现—泥盆纪植物登陆,之后节肢动物登陆,鱼类登陆—两栖动物及原始爬行动物出现—爬行动物繁盛,海洋中鱼类繁盛,陆地蕨类及原始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繁盛,菊石繁盛,裸子植物繁盛—恐龙绝灭,爬行动物衰落,菊石绝灭,裸子植物衰落,原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人类出现。
5. 地球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 地震预警,主要是利用了甲波和乙波之间传播速度的差异
C. 乙波在地下2900千米处,由于能量快速消失,速度降为零
D. 甲波的传播速度快,对地表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上来看,①不仅仅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不可能达到2900千米,所以A错误;图中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当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二者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而电磁波的波速快于横波,因此地震预警系统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B正确;乙波在地下2900千米处,由于遇到液体,无法传递,所以消失,C错误;图中甲波为纵波,乙波为横波,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但是横波破坏性更大,D错误。故选B。
6. 下图为某大气成分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在大气中,该大气成分( )
A. 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B. 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
C. 浓度越高,越利于人体健康 D. 体积分数占比最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km的高度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看图,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60km高度,大气成分是臭氧,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与平流层气温关系密切,与地面气温关系不大;臭氧的浓度不是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臭氧空洞会影响人体健康;在大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占比不是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大气层中的平流层,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km的高度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天然屏。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图为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温室大棚的保温原理是( )
A. 增强了进入棚内的太阳辐射
B. 增强了棚外的大气逆辐射
C. 减弱了棚内地面辐射的热量
D. 减少了棚内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
8.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因为大棚产生温室效应,阻碍了棚内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改善了大棚内热量条件, D对。由于大棚采用透明膜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但不能增强太阳辐射,A错;大棚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也不能减弱地面辐射,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由热力环流原理可知,由于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一旦大棚的门打开,里面的热空气膨胀上升从上面流出,外面的冷空气收缩下沉从下面流进,形成如图A的空气流动模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和大棚就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能不断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此时,P地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0. 此时,P、Q、M、N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 P地 B. Q地
C. M地 D. N地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P地东侧为低压中心,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侧,此地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侧发生偏转,故该地此时盛行西北风,D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10题详解】
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P、Q、M、N四地中,P地等压线最为密集,Q、M、N等压线都较为稀疏,故P地风力最大,A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
【点睛】气象上把风吹来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气象台站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时,则加以“偏”字,如偏北风。当风力很小时,则采用“风向不定”来说明。
下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左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相当于右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12.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列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e减少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e为蒸腾。利用屋顶收集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A正确。因为如果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下渗、地下径流;因而,图中雨水收集方式间接影响降水、蒸发、地下径流,BCD错。故选A。
【12题详解】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可以使得b下渗加强,从而减少地表径流a、增加地下径流c,AC错,B正确;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含水量增加了,d蒸发增加了,但是e蒸腾作用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海水的密度( )
A. 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 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 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 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14. 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A. 南极海域 B. 红海 C. 赤道海区 D. 中国黄海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同一盐度情况下,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密度呈明显减小趋势,因此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为负相关;图中显示,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水盐度增大,密度也随之相应增大,因此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南极海域、红海、赤道海区、中国黄海四个海域中,赤道海区因此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水温高,海水密度较小,赤道海域因降水丰富,盐度较低,导致海水密度较小,因此赤道海区的海水密度最小,C符合题意;南极海域因水温低,海水密度大,红海因海水盐度高,海水密度较大,中国黄海因此海水温度和盐度居中,海水密度居中,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偏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直差异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此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约2000米)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很小。
阅读下列描述海水运动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生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满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15. 材料①描述的海浪类型是( )
A. 风浪 B. 海啸 C. 洋流 D. 潮汐
16. 引起材料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 B. 地球内力 C. 日、月球引潮力 D. 海底地震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水何澹澹”指在微风的吹拂下,海水微波荡漾,“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指大风吹动海水,波涛汹涌。因此描述的海浪类型是风浪,A正确;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B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不属于海浪,C错误;潮汐地月引力引起的海水运动,不属于海浪,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②描述的海水运动是潮汐,其形成原因是日、月球引潮力,C正确;风形成风浪,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地球内力作用形成海啸,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主要包括风浪,涌浪和海洋近海波。在不同的风速,风向和地形条件下,海浪的尺寸变化很大,通常周期为零点几秒到数十秒,波长为几十厘米至几百米,波高为几厘米至20余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小时)分布图。
材料二: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
(1)描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特征,分析甲地日照时数多的原因。
(2)评价太阳对“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影响。
(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案】(1)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最小值位于东南部,低于2200小时,最大值在甲地/位于西部,大于3600小时。甲地因深居内陆且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2)有利影响:太阳辐射为木星探测器的工作提供能源。不利影响:太阳活动(耀斑、太阳风)可能会威胁探测器的安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日照时长的分布规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阅读等年日照时数线(小时)分布图,日照时长最低值出现在东南地区,约为2000-2200,最高值出现在西北地区,约为3600-3800,等值线延伸方向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长影响因素从纬度,天气,海拔等因素思考,甲地因深居内陆且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天气以晴天居多;甲地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日光被遮挡少,所以日照时数长。
【小问2详解】
太阳对“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太阳不断向外传输太阳辐射,通过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太阳辐射为木星探测器的工作提供能源;太阳活动会对探测器带来不利影响,太阳活动(耀斑、太阳风)可能会威胁探测器的安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探测信息的传输。
【小问3详解】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以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增加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提高发电能力,可以采取措施调整太阳能电池帆板朝向,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提高发电效率。
1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4)假如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5)假如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____天气,乙地为____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答案】(1)如图
(2)①④③② (3)乙>甲>丁>丙
(4)东北风 (5) ①. 乙 ②. 白天
(6) ①. 阴雨 ②. 晴朗 ③. 乙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热力环流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丙与丁在同一平面,丁气压线向上凸出,丁形成高空高压,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甲形地地面低压;丙地等压线向下弯曲,丙地形成高空低压,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说图见下:
【小问2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从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压强差,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所以对应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同一竖直面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甲>丁,乙>丙,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丁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丙处为低压中心,丁处为高压中心,丙丁的海拔高度相同,所以气压乙>甲>丁>丙。
【小问4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乙处气压大于甲,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偏为东北风。
【小问5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郊区比城市地面冷,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图示甲地地面气温高,乙地气温低,表示郊区的是乙;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白天。
小问6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成雨,多阴雨天气;乙地空气下沉,不易凝结成雨,多晴朗天气;乙地晴天多,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日较差较大。
19. 下左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下右图为太平洋沿170º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区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
(2)图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是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
(3)结合上图请说明世界海水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分析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最高的原因。
【答案】(1) ①. 甲 ②.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海底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
(2) ①. ②①③ ②.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海洋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较高,海水蒸发量大;晴天多降水少,海水盐度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洋流和海水的性质为材料,涉及洋流,海水温度,盐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甲;该地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水流扰动,将海底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食物丰富。
【小问2详解】
由于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量,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多,所以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后通过比较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可以判断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是②①③。
【小问3详解】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副热带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最高。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地区递减。
【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辽宁省沈阳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