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 专题02世界的气候--试卷.zip
展开专题02 世界的气候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1月平均气温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2.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 )
A.0℃-10℃ B.10℃-20℃ C.20℃-30℃ D.20℃
3.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答案】1.C 2.B 3.B
【解析】1.由图可知,1月份平均气温大致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A错误、C正确;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B错误;南美洲西部等温线较稀疏,D错误。排除ABD,选C。
2.由图可知,A地位于北回归线,北侧等温线是10℃,南侧等温线是20℃,所以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10℃-20℃,排除ACD,选B。
3.A地位于北回归线,B地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两地纬度差异大,让两地气温差异明显,A纬度低,气温高,B纬度高,气温低。排除ACD,选B。
(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图为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地年降水量( )
A.小于200毫米 B.在500-1000毫米之间
C.大于2000毫米 D.在1000-2000毫米之间
5.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4.A 5.A
【解析】4.读图可知,A地位于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A正确;故选A。
5.图中A位于极地地区,B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故选A。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大豆原产于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中国东北为主产区,一般在4月底播种,9月底收获,图1为我国东北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现今大豆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其中某国大豆产区在9-10月播种,次年3-4月收获,图2为该国大豆产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大豆( )
A.0℃以下可以生长 B.20℃以上会枯萎死亡
C.只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 D.生长期对水需求量大
7.图2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温带 B.北半球热带 C.南半球寒带 D.南半球热带
8.大豆可以榨油、制作豆腐等。近些年,我国消费的大豆70%以上需要进口,对此应( )
A.放弃本国大豆生产,用进口来满足全部需求
B.研发优质品种,提高大豆单产和质量
C.限制食用豆制品,减轻大豆对外依赖
D.放弃其他作物种植,扩大大豆生产
【答案】6.D 7.D 8.B
【解析】6.读图可得,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豆喜光喜热,需水量大,0℃以下不可以生长,故A错误;大豆喜光喜热,20℃以上生长旺盛,不会因为高温枯萎死亡,故B错误;大豆虽然喜光喜热,需水量大,不是只能生长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大豆一样生长很好,故C错误;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大,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强,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7.从图2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在25℃以上,最低月均温出现在7月,气温在15℃以上,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的热带。从降水量季节分布来看,该地降水丰富,季节分配不均匀,该地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大,大豆供应不稳定,容易受人控制,不应该放弃本国大豆生产,故A错误;研发优质品种,提高大豆单产和质量,提高本国大豆供应能力,是我国发展大豆生产的有效措施,故B正确;限制食用豆制品,减轻大豆对外以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正确的做法,故C错误;放弃其他作物种植,扩大大豆生产,也会影响其他农产品供应,是不正确的做法,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下图是世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 )
A.南美洲西部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B.亚洲年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
C.年平均气温自高纬向低纬增加 D.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10.有关热带雨林及亚寒带针叶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贯穿地区均为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只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
D.针叶林“针形”树叶有利于增强叶面水分散失
11.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表起伏 D.人类活动
【答案】9.C 10.C 11.A
【解析】9.读图可知,南美洲西部等温线稀疏且弯曲,故A错误;亚洲南北跨度大,赤道附近年平均气温均在20°C以上,故B错误;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自高纬向低纬增加,故C正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故D错误。故选C。
10.读图可知,赤道贯穿地区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故A错误;热带雨林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区,故B错误;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0°C以下地区,故C正确;针叶林“针形”树叶有利于减少叶面水分散失,故D错误。故选C。
1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纬度低,水热较充足;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纬度高,光热相对较差。因此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与地形地势、海陆分布、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BCD错误。故选A。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下图为某地理小组做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部分截图,下表为实验数据。实验器材准备:一瓶土一瓶水,室温约为22℃;实验基本步骤:1.冰箱冷藏5分钟并测量温度;2.等待恢复室温实验;3.放在煤气灶旁边5分钟并测量温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5分钟
土瓶温度(℃)
水瓶温度(℃)
室内温度
21.6
22.7
冰箱中降温(5分钟)
19.4
22.3
煤气灶旁升温(5分钟)
39.7
25.3
12.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经度位置
13.通过该实验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陆地气温总是要高于海洋
【答案】12.B 13.B
【解析】12.2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该实验准备了一瓶土和一瓶水,代表陆地和海洋,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温度变化,故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项B正确,不能反映纬度、地形和经度位置的影响,故ACD错误。故选B。
13.图中土瓶代表陆地,水瓶代表海洋,冰箱降温代表冬季,煤气灶旁升温代表夏季,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日较差大于海洋,所以土瓶温差比较大,水瓶温差比较小,故B正确。不能反映出纬度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陆地夏季气温 高于海洋、冬季则相反,故ACD错误。故选B。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马黛茶由马黛树树叶加工而成,被誉为阿根廷“国茶”。左图为阿根廷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为马黛树种植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阿根廷气候特征是( )
A.类型复杂多样,热带气候为主 B.高原、高山气候分布在西部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占比最大 D.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5.马黛树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温喜湿 B.喜温喜干 C.喜凉喜湿 D.耐寒耐旱
【答案】14.B 15.A
【解析】14.由左图可知,阿根廷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位于南温带,以温带气候为主,故A错误;阿根廷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属高原山地气候,故B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阿根廷最南端,占比最小,故C错误;阿根廷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大西洋沿岸,故D错误,故选B。
15.由右图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年降水量多,据此可推断马黛树喜温喜湿,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A。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全岛终年严寒,超过 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据 报道,2022 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格陵兰岛每天流失的冰量多达约 60 亿吨,足以填满 20 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左图为格陵兰岛简图,右图为 1979~2007 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格陵兰岛( )
A.位于欧洲靠近北美洲 B.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
C.在北极点的偏西方向 D.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17.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 )
A.总体增加 B.保持不变 C.逐年减小 D.逐年增加
18.若格陵兰岛冰盖面积不断缩小( )
① 会影响全球板块的运动 ② 会引起沿海地区海陆变迁
③ 将导致寒带范围的变化 ④ 可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6.B 17.A 18.D
【解析】16.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A错误。该岛屿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被北极圈穿过,该岛屿被北极圈穿过,主要位于高纬度,无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格陵兰岛北临北冰洋,B正确。位于北极点以南,C错误。位于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D错误。故选B。
17.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增加,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总体增加,A正确,BC错误。不是逐年增加,部分年份下降,D错误。故选A。
18.据题可知,板块运动主要受地球内部力量的影响,故①不符合题意。冰川扩张和收缩冰川扩张和收缩会引起沿海地区海陆变迁,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可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②④符合题意,D正确。寒带范围主要受黄赤交角的影响,故③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措施的是( )
A.推广生活用煤和工业用煤
B.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
C.调整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D.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政策
20.与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不相符的行为是( )
A.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B.节约用电,人走灯熄
C.少用纸巾,保护森林 D.燃烧秸秆,就地还田
21.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的是( )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
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 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19.A 20.D 21.B
【解析】19.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推广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可以早日实现碳达峰,故BCD正确、不符合题意。而推广生活用煤和工业用煤不利于实现碳达峰,故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20.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节约用电,人走灯熄;少用纸巾、保护森林等做法都有利于低碳。燃烧秸秆,就地还田与低碳生活方式不相符。故选D。
21.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会加重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错误。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正确。加大森林采伐力度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错误。故选B。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我国成功举办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下图为“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月份可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3.该月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平均气温在( )
A.-30℃至-10℃ B.-20℃至0℃ C.0℃至10℃ D.10℃至20℃
24.该月北半球( )
A.气温变化幅度在30℃以内 B.由赤道向南极气温逐渐降低
C.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 D.20℃等温线在北回归线附近
25.图中影响四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
A.甲地,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B.乙地,主要受地形影响
C.丙地,主要受经度影响
D.丁地,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22.A 23.B 24.D 25.B
【解析】22.由图可知,图中区域为北半球,此时北回归线有北极圈之间的气温较低,绝大部分位于0°C以下,应为北半球的冬季,月份可能是1月,故A正确;4月为北半球的春季,7月为北半球的夏季,10月为北半球的秋季,故BCD错误。故选A。
23.由图可知,该月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气温为-20°C—— 0°C区域,主要位于北温带,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24.由图可知,该月北半球气温约在20°C与-30°C之间,变化幅度在30°C以上,故A错误;由赤道向南极气温的变化属于南半球的变化,与题目要求北半球不符,故B错误;同纬度地区气温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20℃等温线在北回归线附近,故D正确。故选D。
25.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气温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A错误;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主要受地形影响,故B正确;丙地位于位于内陆地区,气温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C错误;丁地位于山地,气温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解答题
26.(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奥会将由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两地合办。图为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及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历届冬奥会举办地集中分布的大洲是 和 ,全部在五带中的 带,举办时间集中在1、2月。
(2)地形、气温等对冬奥会雪上项目的选址影响较大。从地形看,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场地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地形起伏 ,利于开展雪上运动;从气温看,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多处于 ℃至 ℃之间,受气温影响,降水形式以 为主。
张家口市崇礼区承办第24届冬奥会室外雪上项目。崇礼区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多中、低山,海拔最大高差为1361米。
(3)下表是张家口市多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统计数据,据此将下图中的气温曲线补充完整。
(4)据图表可知张家口市的气候类型是 ,举办冬奥会时的气候特征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8.8
-5.0
2.0
10.9
17.8
22.1
23.7
22.0
16.6
9.6
0.5
-6.2
风速(m/s)
2.8
2.8
2.8
3.0
2.8
2.3
2.0
1.9
2.1
2.4
2.5
2.6
(5)滑雪项目需要考虑到举办地的气温、风力、地形、降雪等因素。结合材料,参考示例的表述,说明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滑雪项目的优势自然条件 。(至少写出两点)
示例:张家口崇礼区各月风速在1.9~3.0m/s之间,平均风速较小,利于开展滑雪项目。
(6)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给北京和张家口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选择填空)。
①带动体育产业发展②加快矿产资源开发③推动交通运输发展④提升国际知名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26.(1)欧洲 北美洲 北温
(2)山地 大 10 -10 降雪
(3)根据张家口市多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统计数据,作图如下:
(4)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寒冷干燥
(5)降雪时间长;雪量大;地形有起伏或起伏不大;气温低,利于存雪等。
(6)D
【解析】26.本大题以第24届冬奥会为材料,涉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选址条件、气候和促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读图可得,历届冬奥会举办地集中分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全部在五带中的北温带,举办时间集中在1、2月。
(2)读图分析,从地形看,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场地的地形类型多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利于开展雪上竞技运动;从气温看,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多处于10℃至-10℃之间;由于是冬季,受气温影响,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
(3)据表中气温信息在图中标注处1月和2月的数值,再用平滑曲线连接。作图如下:
(4)据图表可知张家口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举办冬奥会时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5)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滑雪项目的优势自然条件是: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初多雪,降雪时间长;全年积雪1.5米左右,雪量大;冬季平均气温约-12℃,气温低,存雪期150多天,存雪期长;多中、低山,地形有起伏或起伏不大等。
(6)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给北京和张家口带来的主要影响: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提升国际知名度,但不能加快当地矿产资源开发,①③④正确、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7.(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运用世界区域的学习方法,认识拉丁美洲。图1为拉丁美洲地图,图2为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图,图3为巴西利亚和伊基托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拉丁美洲包括美国以南的北美洲部分地区和 洲全部, 运河分界了两大洲,沟通了两大洋。
(2)归纳拉丁美洲地形、气候和河流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完成下列框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拉丁美洲低纬度的某地每日早晚起雾,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1956年一位退休教授发明以网捕雾的办法收集水资源。现在,当地的居民在沿海山坡上搭建“捕雾网”(下图),收集的水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
(3)图中所在地区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推测该地区可能位于 洋沿岸。
【答案】27.(1)南美 巴拿马
(2)平原 高原 西 多 热带草原 年降水量多 季节变化小 自北向南 小 大
(3)干旱炎热 太平
【解析】27.本大题以拉丁美洲地图、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图、巴西利亚和伊基托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河流、地形气候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拉丁美洲包括美国以南的北美洲部分地区和南美洲全部,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
(2)由图可知,拉丁美洲地形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其中南美洲东部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普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由图可知,伊基托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由于巴西利亚位于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凉爽。故伊基托斯比巴西利亚气温高,降水多;由图可知,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其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地区全年多雨,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巴拉那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经地区降水分干、湿两季,与亚马孙河相比,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3)由材料可知,当地以网捕雾的办法收集水资源,说明该地水资源缺乏;由于多雾,说明空气湿度大,应该位于沿海地区,该地为低纬度地区,所以只有热带沙漠气候符合条件,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拉丁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美洲大陆西岸,临太平洋。
28.(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习地图的时候,可以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世界气候类型 (多样/单一),分布 (有/无)规律可循。
(2)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纬度最 (高/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对比,两者气温年较差都比较 (大/小),两者中, (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3)图中A为 气候,B为 气候,两者一东一西分布于大陆两侧。此外,降水也有差异, (A/B)冬雨型, (A/B)夏雨型。
(4)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分布于 (纬度)至 (纬度)之间,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答案】28.(1)多样 有
(2)低 小 热带草原
(3)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 A B
(4)30°N 60°N 温带大陆性 海陆分布
【解析】28.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简图为材料,涉及到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点的判断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气候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世界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多为地中海气候。
(2)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纬度最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对比,两者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小,两者中,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3)图中A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冬雨型,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为夏雨型。
(4)读图可得,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分布于35°N-60°N之间,年降水量最少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抵达,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9.(北京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进博寻琼
葡萄酒一直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展品之一图1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世界七大葡萄酒产区( )(双项选择)
A.热带比温带地区多 B.主要分布于中纬度
C.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D.主要位于沿海地区
(2)中国蓬莱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气候类型对应图2中的( );南非开普对应图2中的( ),气候特征( )。
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30℃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3)试用数据分析意大利托斯卡纳适宜葡萄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参照图2中的甲图)。
示例:该地7—8月份降水量不足100m。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助于糖分积累,利于葡萄生长。 、 。
【答案】29.(1)BD
(2)温带季风 乙 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该产区各月均温多在12°℃~30℃,符合葡萄生长的气温条件,该产区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符合葡萄生长的水分条件。 该产区3、4月降水量多,7、8月降水少,符合葡萄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条件。
【解析】29.本大题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世界七大葡萄主产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温带地区比热带地区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故选BD。
(2)中国蓬莱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山东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类型对应图2中的乙;南非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是夏季,气温高,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对应图2中的丁。
(3)地中海沿岸自古以来是葡萄主产区,这是由于该产区位于亚热带,各月均温多在12℃~30℃,热量条件较好,符合葡萄生长的气温条件;该产区属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降水较充足,符合葡萄生长的水分条件;该产区3、4月降水量相对多,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符合葡萄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条件。
【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3 世界的气候-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3 世界的气候-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3世界的气候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3世界的气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1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 专题01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1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高频选择题专题01世界的海洋和陆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 专题03核心地图专练--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真题汇编 专题03核心地图专练--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专题03核心地图专练-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北京专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真题汇编专题03核心地图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