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郴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及答案(九科)
2024郴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郴州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
高一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并且逐渐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伟大演变。如图为我国航天史大事记宣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装载在导弹发射车上的导弹 B. 在太空中运转的“东方红一号”C. 嫦娥五号刚采集的月壤 D. 工作中的祝融号火星车2. 天问一号绕转火星期间,其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①隶属于银河系②级别高于太阳系③与地月系级别相同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 下列发电站的能量来源与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光伏电池板相同的是( )①羊八并地热发电站②大亚湾核电站③白鹤滩水电站④张北风力发电站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五星连珠是指从地球上看天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五大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条美丽的珠链。2021年8月19日晚,夜空中出现了五星连珠奇观。专家预测,下一次五星连珠将在2040年出现。如图为五星连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组成五星连珠的五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 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B. 自西向东公转 C. 公转轨道面相交 D. 公转周期相差不大5. 五星连珠现象出现频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与五大行星公转轨道大小一致②地球与五大行星公转速度不同③地球与五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同④地球与五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反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年内变化显著。近年来,安徽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如图为安徽年内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到达安徽地表的太阳辐射( )A. 是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 B. 能量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C.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D. 年内没有明显变化7. 与安徽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最密切的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植被 D. 天气8. 近年来,安徽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最可能是由于( )A. 阴雨天气增多 B. 太阳活动减弱 C. 大气质量改善 D. 太阳辐射锐减1859年9月1日早晨,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发现太阳北侧的一大群黑色斑点内突然出现极其明亮的白光,但白光很快就变得很微弱了,本次事件被称为卡林顿事件。如图为卡林顿事件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卡林顿发现的现象发生在太阳(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10. 现今社会,“卡林顿事件”发生时( )A. 微信语音通话信号受干扰 B. 极昼现象多发C. 海底电缆供电受影响 D. 火山活动、地震频发太阳黑子的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太阳活动的强弱又和地球上的气候、水文等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示意1960年以来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以及辽宁省西部降水量距平和10年滑动平均(反映降水量变化趋势的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11. 1960年以来黑子变化过程中相对稳定是( )A. 黑子相对数峰值 B. 黑子相对数年变化率C. 黑子爆发强度 D. 黑子相对数峰值间隔时间12. 辽宁省西部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关系是( )A. 降水量峰值出现在黑子相对数峰值年 B. 降水量谷值均出现在黑子相对数峰值年C. 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变化大致呈负相关 D. 降水量距平数值和黑子相对数呈正相关从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开始,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持续喷发,熔岩从火山周围的地裂缝中流出,喷出的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着附近村庄居民的安全。如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主要来自( )A. 甲层 B. 乙层 C. 丙层 D. 丁层14. 乙层以上的地球部分为( )A. 地核 B. 地幔 C. 地壳 D. 岩石圈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化石。如图示意我国台海地区发现披毛犀化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①向内陆迁徙②向沿海迁徙③向低纬度地区迁徙④向高纬度地区迁徙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6. 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零星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相对位置及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分别是( )①地层偏下②地层偏上③温暖湿润④寒冷干燥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学生小张参加了本校科技社团的宣传活动。在此期间,小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图为该社团准备展出的部分图片,小张从中发现了错误和缺失。(1)指出图片①中位置标注错误的行星名称和图片②中甲、乙两处应标注的天体系统名称。生命的存在需要适宜的光照、热量、液态水和充足的食物等。如图为该社团绘制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示意图。(2)结合上图,简析与地球相比,月球不存在生命原因。(3)比较在相同工作功率情况下,火星探测器与月球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的大小,并说明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进一步节能减排,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然而光伏发电系统在当地农村家庭中普及率较低,而微电网可以有效地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与储能设备、家庭负载有效结合起来,就近供给本地负载。如图示意户间调度微电网结构。(1)简析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推测青海省光伏发电系统在农村家庭中普及率低的原因。(3)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图中反映出其所产电能的主要去向是____、____。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环太平洋沿岸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湖南某高中的王同学收集了2023年该地区发生的部分地震的资料(见图1),并了解到,地震发生后,建筑物一般不会迅速倒塌,需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逃生的“黄金12秒”。图2为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1)分别说出②③两次地震震源所在地球圈层名称,并说出判断依据。(2)图中P波代表____(填地震波类型);S波突然消失于____面,该界面是____(填圈层名称)和____(填圈层名称)的分界线。(3)分析地震逃生的“黄金12秒”说法的合理性。20.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④四类地层形成的先后次序是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2)简述②地层所属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和成矿特点。
高一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B 2. D 3. C【4~5题答案】【答案】4. B 5. C【6~8题答案】【答案】6. C 7. D 8. A【9~10题答案】【答案】9. B 10. A【11~12题答案】【答案】11. D 12. C【13~14题答案】【答案】13. B 14. D【15~16题答案】【答案】15. C 16. 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水星;土星;天王星。甲处应标注太阳系;乙处应标注银河系。 (2)质量和体积偏小,不能吸引大气,没有发育生命所需的大气条件;无液态水;昼夜温差过大,不适合生命生存。 (3)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更大。原因: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辐射;与月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在相同工作功率情况下,火星探测器需要增大电池板面积以获得同等的太阳辐射【18题答案】【答案】(1)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工业污染少,空气洁净,透明度高。 (2)经济欠发达,缺乏项目配套资金;技术人员不足,难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系统运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发电不稳定。 (3) ①. 给家庭负载供能 ②. 向蓄电池充电【19题答案】【答案】(1)②地震震源在地壳,③地震震源在地幔。依据;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③地震震源深度为30千米,位于地幔。 (2) ① 纵波 ②. 古登堡 ③. 地幔 ④. 地核 (3)地震发生后,破坏力较小的纵波先到达地面,地表发生纵向震动,此时相对安全,便于逃生;大约12秒后,破坏力较大的横波到达地面,建筑物发生坍塌,极难逃生,因此“黄金12秒”的说法有其合理性。【20题答案】【答案】(1) ①. ④③②① ②. 依据;一般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可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来推断地层的形成时代,从而确定地层形成的先后次序。 (2)地壳运动特点;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成矿特点;该时期形成了丰富的金属矿产,同时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郴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地理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有助于减少地震损失的可行措施有,南漳湖北鳄生存时期的气候特点是,南漳湖北鳄生存时期,该处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龙岩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到达安徽地表的太阳辐射,卡林顿发现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现今社会,“卡林顿事件”发生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