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如图为一张物理试卷示意图,该试卷宽约为( )A.27m B.27nm C.270cm D.270mm2.(4分)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3.(4分)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教室的空间太小,不能产生回声 C.回声太小,人耳听不到 D.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4.(4分)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6s,前3s内通过21m的路程,后3s通过了27m的路程( )A.8m/s B.9m/s C.7m/s D.10m/s5.(4分)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6.(4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是9m/s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多选)7.(8分)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上升 B.可能下降 C.可能静止 D.可能上升(多选)8.(8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 B.根据公式v=,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三、实验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空3分,共39分)9.(6分)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为 cm;秒表读数为 s。10.(15分)如图所示,玻璃钟罩内有一只正在发声的电子钟。(1)为了“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我们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电子钟铃声响度逐渐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钟罩内,这时听到的铃声响度又会逐渐 。(2)实际实验中,不管怎么抽气,我们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能否根据这个现象否定“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 (选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3)你觉得如何改进该实验,可以更好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案: 。11.(18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计算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 (选填“偏大”或“偏小”)。四、计算题(第1题10分,每问5分。第2题11分,第1.2每问3分,第3问5分,共21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2.(10分)小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开车赶往高铁站过程中,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1)按如图乙所示的小车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要多少时间?(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从交通标志牌处小车按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10min后,小华才突然想起必须在10:30前赶到高铁站办理安检手续。请问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车速至少提升到多少km/h?13.(11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前方山崖430m处时鸣笛,求:(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2)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3)汽车行驶的速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如图为一张物理试卷示意图,该试卷宽约为( )A.27m B.27nm C.270cm D.270mm【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生活中一张如图所示的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27cm=270mm,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行解答即可。2.(4分)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放正;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C、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7mm,故C正确;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数据没有估读;故选:C。【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3.(4分)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教室的空间太小,不能产生回声 C.回声太小,人耳听不到 D.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分析】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解答】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根据公式:s=vt=340m/s×8.1s=34m。在教室里,当我们说话时,时间差太短,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是一道基础题目。4.(4分)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6s,前3s内通过21m的路程,后3s通过了27m的路程( )A.8m/s B.9m/s C.7m/s D.10m/s【分析】先求出运动员的路程,知道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路程s=21m+27m=48m,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6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2m/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求出运动员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4分)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分析】看清楚图像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解答】解:A、图像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图像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C、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减速运动。故选:B。【点评】图像能很直观的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像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像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6.(4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是9m/s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分析】ACD、比较时间相同时,汽车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根据速度公式分析平均速度的大小;B、10~20min,乙车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故A错误;B、10~20min,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6.67m/s;D、0~30min,甲,所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正确读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多选)7.(8分)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上升 B.可能下降 C.可能静止 D.可能上升【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1)由于跳伞运动员是向下运动的,如果直升飞机静止,运动员以自己为参照物也可看到直升飞机向上运动;(2)如果直升飞机向下运动,但向下运动的速度小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看到的直升飞机也是向上运动的。因此直升飞机的运动情况是静止、上升。故选: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多选)8.(8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 B.根据公式v=,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运动的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是不变的。【解答】解:A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故A正确;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速度越来越快,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应考虑它的物理意义。三、实验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空3分,共39分)9.(6分)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为 2.72 cm;秒表读数为 338.5 s。【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4cm=1mm。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估读为3.72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5”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8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8.5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8.5s。故答案为:8.72;338.5。【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0.(15分)如图所示,玻璃钟罩内有一只正在发声的电子钟。(1)为了“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我们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电子钟铃声响度逐渐 变小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钟罩内,这时听到的铃声响度又会逐渐 变大 。(2)实际实验中,不管怎么抽气,我们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能否根据这个现象否定“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固体能够传声 。(3)你觉得如何改进该实验,可以更好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案: 用细线将电子钟悬挂在玻璃钟罩内 。【分析】(1)空气密度大时比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好;(2)除了空气,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3)方案能减弱经固体传播的声音即可。【解答】解:(1)玻璃钟罩内的空气越少,所听到的电子钟铃声响度越小,所听到的电子钟铃声响度变大;(2)因为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所以不能仅凭我们在实验中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就否定“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可以用细线将电子钟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减弱声音经固体的传播。故答案为:(1)变小;变大;(2)不能;固体能够传声;(3)用细线将电子钟悬挂在玻璃钟罩内。【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这一知识点,稍有难度。11.(18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2)计算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2 m/s;(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小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时间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分析】(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原理即为速度公式v=;(2)物体的平均速度,利用物体走过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但通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半程所用时间为2s,根据v=分析速度大小关系;(4)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斜面的倾斜程度应该设置的小一些;(5)小车经过起点的标线再开始计时,会使得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v=分析测得的平均速度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2)由图示知,小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0.5m+4.5m=1.3m,所用的时间为5秒,所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下半程所用时间为6s;(4)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5)如果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小车运动的路程不变可知。故答案为:(1)v=;(2)0.2;(4)小;(5)偏大。【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重点考查实验原理、速度计算、误差分析等知识。四、计算题(第1题10分,每问5分。第2题11分,第1.2每问3分,第3问5分,共21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2.(10分)小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开车赶往高铁站过程中,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1)按如图乙所示的小车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要多少时间?(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从交通标志牌处小车按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10min后,小华才突然想起必须在10:30前赶到高铁站办理安检手续。请问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车速至少提升到多少km/h?【分析】(1)行驶到高铁站需要多少时间,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即可求解。(2)由v=可求得10min行驶的路程,用总路程50km减去10min走的路程即为余下的路程,剩下的时间为30min﹣10min=20min,由速度公式求得即可。【解答】解:(1)从标志牌,此处距离高铁站还有50km,速度计显示速度v=90km/h,由v=可得=≈0.56h;(2)由v=可得h=15km,出发时间是上午10:00整,行驶10分钟后,因此余下的路程s″=50km﹣15km=35km,余下的时间t′=30min﹣10min=20min=h,小车在余下的路程内按时到达高铁站的最小速度:v′===105km/h。答:(1)按如图乙所示的小车速度计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要约8.56h时间;(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车速至少提升到105km/h。【点评】此题是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在解答时,找出公式中对应的路程、速度和时间是解题的关键,难易程度适中。13.(11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前方山崖430m处时鸣笛,求:(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2)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3)汽车行驶的速度。【分析】(1)利用v=计算出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2)2.5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的两倍减去声音传播的路程;(3)知道汽车前进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可以计算出汽车的速度。【解答】解:(1)由v=可知声=v声t=340m/s×2.5s=850m;(2)鸣笛时,汽车在与前方山崖的距离:L=430m,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时汽车前进的距离:s车=7L﹣s声=2×430m﹣850m=10m;(3)汽车的速度:v车===4m/s。答:(1)2.7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850m;(2)2.5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10m;(3)汽车的速度为2m/s。【点评】本题是关于回声测距问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声音传播的路程、汽车行驶的路程、汽车与山崖的距离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望留镇庄头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八上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