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解读,寓意及启示,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穿井得一人》教案 《穿井得一人》教学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穿、溉、汲、及、闻、道等。(重点)2.通过情节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寓意。(难点)3.联系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发言及传播观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三人成虎》(庞葱)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战国策·魏策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字音:溉汲(ɡài jí)重点字词解释1.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2.溉汲(溉汲: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3.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4.国人道之(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 5.闻之于宋君(闻: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6.问之于丁氏(于:向)7.得一人之使(使:使用,指劳力。)8.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9. 求闻之若此(若此:像这样,如此)10.不若无闻也(不若:不如,比不上)重要虚词。(1)之①宋之丁氏(助词,的)②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③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④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⑤得一人之使(助词,的)⑥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的标志,语序应为“若此之求闻”)(2)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②其人曰(代词,那)③奈何忧其坏(代词,它)(3)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古今异义。①穿井得一人(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②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③国人道之(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疏通文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三、文本解读 1.故事的起因?何人在“传”?“传”了什么?何人在“闻”?“闻”后说/做了什么?丁氏: 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真相: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议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如果宋君知道真相后要对此事追责,你认为谁难辞其咎?为什么?可从信息发出者和信息传播者两个方面分析。从信息源角度:语言表达需清晰准确。从传播者角度:躬亲实践、去伪存真,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chuán)》。“察传”即明察传言。 吕不韦时代正值战国时期,六国割据、连年战乱,各国以奉养机巧善变之士来图存求强,最著名的当属苏秦、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而成就了历史上的“合纵连横”。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在人际传播领域论辩之风盛行,同时也出现了真言和谣言鱼龙混杂的现象,吕不韦告诫人们不能听风就是雨,应察传。 四、寓意及启示 寓言寓意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寓言启示站在国人的角度:(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切忌道听途说。(3)不要听到传闻就往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站在丁氏的角度:(4)语言表达必须做到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五、作业布置1.查阅相关成语释义众口铄金、三告投杼2.补充阅读《察传》全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穿井得一人公开课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激趣,探究生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优秀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激趣,探究生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