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期末综合检测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医生看到病人的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和T波倒置,便判断病人心肌缺血,这属于 ( )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间接性
C.思维的能动性
D.思维的创造性
解析: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题干中,医生通过病人的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和T波倒置,进而判断出病人心肌缺血,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思维的特征。
答案:B
2.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这启示我们 ( )
A.应学会诡辩的技术以自圆其说
B.要避免偷换概念而违反同一律
C.不要违反矛盾律的错误
D.排中律是思维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
解析:欧谛德谟克是在通过偷换概念进行自我狡辩,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3.“喝醉就是喝酒喝醉了”,这一概念存在的逻辑错误是 (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比喻定义
解析: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因此,这一概念犯了“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某人说:“在表决全国人大审议的某项决定时,如果你不投赞成票,就是反对通过这项决定。”对以上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是相容的选言判断
B.这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C.材料正确运用了选言判断
D.这个选言判断不严密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不投赞成票,有可能是反对通过这项决定,也有可能是弃权,所以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完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判断不严密,D项正确;A、B、C三项皆判断不准确。
答案:D
5.“张明与王红是同学,王红和李丽是同学,所以,张明与李丽是同学”,这一关系判断是 ( )
A.对称关系
B.反对称关系
C.非对称关系
D.非传递关系
解析:张明与王红是同学,王红和李丽是同学,但张明与李丽可能是同学,也可能不是同学,所以是非传递关系,D项正确;A、B、C三项皆与题意不符。
答案:D
6.有这样一个例子,从平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直接推测出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和一个斜三角形平面构成四面体(如图所示)的面积关系定理,“四面体斜面的面积的平方等于三个直角面的面积的平方和”。上述材料运用的推理方法是 ( )
- 演绎推理
B.换质推理
C.联言推理
D.类比推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类比推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到立体几何中的定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所进行的推理,属于类比推理,D项正确。
答案:D
7.(2023·广东汕头)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此概念 ( )
①内涵的揭示语是一个相容的联言判断 ②是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③种和属分别是“ChatGPT”和“聊天机器人” ④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不存在相容的联言判断,①错误;材料对ChatGPT定义的表述,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此概念是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②正确;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可见种和属分别是“ChatGPT”和“聊天机器人”,③正确;概念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的是“ChatGPT”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此类事物的本质,④错误。
答案:C
8. “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
B.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
C.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
D.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关键要理解题干中三个成语的寓意。三个成语反映的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没有从整体上认识事物,没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以及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排除A、B、C三项。
答案:D
9.(2023·广东深圳)在世界杯足球赛中,A、B、C、D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四位球迷一起预测冠军归属。
甲:A队不能夺冠,因为A队在小组赛和淘汰赛中胜得艰难
乙:B队队员年轻、速度快、教练足智多谋,B队会得冠军
丙:D队队员配合好、攻守平衡、有超级球星,D队将夺冠
丁:B队磕磕绊绊走到四强已是奇迹,B队不可能最终夺冠
决赛结果表明,他们中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夺冠球队应该是 ( )
A.A队 B.B队 C.C队 D.D队
解析:材料中,乙、丁两位球迷的预测构成矛盾论题,根据排中律,这两种预测必定有一真,再根据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则甲、丙预测都是错误的,据此可推知夺冠球队应该是A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四人中只有丁的预测合理。
答案:A
10.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决定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从思维方法上说明了 ( )
A.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
B.强调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态思维
C.辩证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
解析: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体现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项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并不否认部分,也不排斥相对静态思维,A、B两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C
11.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下列属于综合方法的有 ( )
①对获得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筛选、鉴别 ②考察一位同学的表现,要了解其德、智、体等方面的状况 ③牛顿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几种情形统一起来,找到了太阳、行星、卫星、地面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性 ④企业进行生产,要考察并协调好市场、生产者素质、管理方法等一系列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牛顿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几种情形统一起来,找到了太阳、行星、卫星、地面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性”与“企业进行生产,要考察并协调好市场、生产者素质、管理方法等一系列因素”属于综合的方法,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
1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持续努力,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以下为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三段论以及拓展延伸,说法正确的是 ( )
前提:改善能源结构是直接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有效措施。减少高污染能源使用不能直接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
基本结论:减少高污染能源使用不能够改善能源结构。
拓展延伸:只有降低新能源利用价格,才能实现新能源出行利益最大化、缓解目前新能源利用率短缺问题。
A.该三段论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B.拓展延伸语句无法根据前后否定调整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C.拓展延伸符合演绎推理逻辑形式的基本要求
D.以上判断体现了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解析:该三段论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前提的内容错误,所以无法根据正确的形式结构推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拓展延伸语句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可以将前件后件都否定调整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B项不符合题意;拓展延伸语句符合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的基本要求,即内容合理和形式正确,C项符合题意;题中判断没有涉及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3.思维抽象的具体过程千差万别,科学的思维抽象具有几个重要环节。其中,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 ( )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
解析: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因此,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答案:B
14.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令世人惊叹。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全球范围内还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北京冬奥会为推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提供了契机。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体现出北京冬奥组委 ( )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 ②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 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 ④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解析: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判断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创造其发展趋势,①说法错误,排除。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说明北京冬奥组委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同时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②④符合题意。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辐射,而不是进行思维的收敛和集中,③说法错误。
答案:C
15.1949年,世界著名的计算机技术专家和电脑企业家王安研究出记忆磁芯。当时,王安本人对记忆磁芯在电脑的发展史上究竟会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认识是模糊的、不具体、不深刻的。他只是笼统地从整体上“感觉”记忆磁芯将会有极重要的用途,将会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于是他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毅然作出了申请专利的决定。下面对超前思维认识错误的是 ( )
A.“先知先觉”是其重要表现
B.能动性是其独特品质
C.具有不确定性
D.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
解析:能动性是思维的共同品质,不是超前思维特有的,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6.工人锯木头,是木头不动,锯子动。有人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想:能不能锯子不动而木头动呢?于是后来就有了台式电锯。发明台式电锯所使用的逆向思维方法是 ( )
A.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B.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解析:材料中“有人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想:能不能锯子不动而木头动呢?于是后来就有了台式电锯”,这一事例体现的逆向思维的方法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甲说: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因而同一律要求人们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乙说: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同一律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思维活动中起阻碍作用。
试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甲、乙两人的观点。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同一律强调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要求有确定的判断,并不反对随着条件的变化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应该有不同的结论。
答案: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但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故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所以,甲的观点是错误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甲同学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乙同学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甲同学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甲同学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4分)
(2)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8分)
解析:本题考查联言判断的有关知识。要先判断甲同学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然后判断甲、乙两位同学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说明理由。根据判断的种类划分,可以看出这属于联言判断。
答案:(1)甲同学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
(2)甲同学的话不合逻辑。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只是否定了这篇散文富有哲理的评论,即认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有的不真,并没有与承认它文笔生动产生矛盾。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近年来,在全国多数重要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杭州西湖“反弹琵琶”,不仅没有提高门票价格,反而实行免费开放。西湖虽然每年减少了几千万元的门票收入,但却因游客剧增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赢得了每年上亿元的收益。
(1)杭州西湖“反弹琵琶”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思维方式?(4分)
(2)杭州西湖“反弹琵琶”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迪?(10分)
解析:本题考查逆向思维的有关知识。第(1)问,其他旅游景点以提高门票价格实现收入增加,而杭州西湖管理者反向思考,以免费开放实现收入增加,是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的体现。第(2)问属于启示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悟出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办,着重回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一般情况下,侧重于回答“怎么办”。
答案:(1)逆向思维方式。
(2)①逆向思维有利于思维创新,只有思维创新才能避免思想僵化,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成果,“反弹琵琶”的做法就是把握了逆向思维的创新性,为当地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②逆向思维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反弹琵琶”的做法深刻地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免门票吸引游客,从而带动消费,增加收入。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一群大学毕业生到一家企业应聘。面试时,招聘者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根一尺长的尺子,要求他们测量出20层楼的高度。有的同学一层一层地量,有的同学则利用几何计算,虽然不限于既定的理解,仍然未能摆脱度量计算的理解;而小亚同学则完全突破了既定的理解,来到大楼管理处询问,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最后,他被录用了。
(1)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为什么必不可少?(8分)
(2)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离不开方法与诀窍的,所以,发散思维只有依靠发散思维的技法。请运用思维的有关知识予以辨析。(6分)
解析:第(1)问考查发散思维的含义和必要性,属于主干知识,简单回忆即可。第(2)问是辨析题,考查提高思维发散效果的途径。首先判断观点错误。然后分析理由,发散思维不仅需要发散思维技法,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同时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答案:(1)①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②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功能和作用,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①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②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③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