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综合检测+整合提升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1.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判断,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从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该商品物美价廉B.小张和老刘是同乡C.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D.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解析:从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A、B、C三项均为简单判断,不符合题意。“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为: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此判断为复合判断,与其他选项不同,D项符合题意。答案:D2.“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下面对这个判断的种类认识正确的是 ( )A.联言判断 B.不相容选言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解析:“只有……才……”表明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项正确;A、B、C三项皆不正确。答案:D3.下列判断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 ( )①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 ②因为成绩进步了,所以老师表扬了他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这件事可能是张三做的,也可能是李四做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其逻辑含义是断定各个联言支均为真,①③符合这一要求,故选A项;②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符合题意;④是可能性中的一种,而不是同时存在,是选言判断,与题意不符。答案:A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个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都是联言判断B.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C.两个都是选言判断D.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并列复句,属联言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个并列复句,亦属联言判断。答案:A5.(2023·广东)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某组织成员国对甲国石油限价令开始生效。已知“甲国要么接受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要么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该判断为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①甲国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买甲国石油 ②甲国不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 ③甲国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 ④甲国不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买甲国石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其有效式为:全真或全假为假。材料中“甲国要么接受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要么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且该判断为假,故必须选出两个选项全真或全假,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答案:D6.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联言判断是由什么组成的?(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第(1)问考查联言判断的组成,根据教材回答出其由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即可。第(2)问考查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联言判断是由联言支、联结项组成的。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其联结项包括“并且”“既……又……”等。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评价作业(十一)课时评价作业(十一)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对应课时评价作业第19页) [基础巩固]1.我们奏响的时代凯歌强劲而响亮,我们绘就的发展蓝图绚丽而辉煌。与以上复合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 )A.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B.今年第一季度这种中药材价格指数依然呈上升趋势C.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D.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实现公司的伟大目标解析:题干中的复合判断属于联言判断,与其相符合的只有A项;B项属于简单判断;C项属于选言判断;D项属于假言判断。答案:A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说法对该联言判断的逻辑值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联言判断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D.无法判断解析: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只有组成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例句的各个联言支都是正确的,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正确。答案:A3.某班同学就“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相关内容进行研讨。请帮他们选出符合选言判断逻辑结构的语句 ( )A.如果天下雨,地上就湿 B.没有满18周岁,就没有选举权 C.这场比赛,要么赢,要么输,要么平 D.孔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B项不符合题意,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项符合题意,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D项不符合题意,属于联言判断。答案:C4.下列与“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闯出一片天地”这一判断的类型一致的是 ( )A.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B.这句话要么你说错了,要么我听错了C.这篇文章不仅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D.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解析:“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闯出一片天地”这一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符合题意;B项是选言判断,不符合题意;C项是联言判断,不符合题意。答案:D5.在生态危机中,如果一国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事态会更加严重。对以上判断逻辑结构顺序分析正确的是 ( )A.前件、联结项、后件、联结项B.联结项、前件、联结项、后件C.后件、前件、联结项、联结项D.联结项、后件、前件、联结项解析:“如果……那么……”属于联结项;“一国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属于前件,“事态会更加严重”属于后件,B项正确。答案:B[拓展提高]6.某地蔬菜价格大幅下降成为社会议论焦点。本次蔬菜价格突然下降,或者是蔬菜销路不畅,或者是不同地域蔬菜上市时间撞车,或者是蔬菜大丰收导致供大于求造成的。以下选项与题目中判断形式相一致的是 ( )A.小张或者是公关部长,或者是大学刚毕业B.小李既是劳动模范又是业务标兵C.面对困难,要么战而胜之,要么被困难吓倒D.王晓平同学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解析:B、D两项属于联言判断;C项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题干中语句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与A项一致。答案:A7.(2023·广东汕头)某单位要给职工发书报费,其过程如下。之所以会有误解,是因为员工理解的单位通知与领导解释的区别在于 ( )①通知是一个联言判断,解释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 ②通知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解释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 ③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至少一真 ④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单位通知是一个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存在,也可以都存在,因此领导的解释是相容选言判断,①正确,②错误。联言判断要求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③正确。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至少一真,④错误。答案:A8.有个人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事,感到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来了吗?”(1)上述故事表明的判断的类型是什么?(2)上述材料中的持竿人和县官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解析:第(1)问考查判断的分类。断定对象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因此题中这种判断属于选言判断。第(2)问考查对选言判断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根据材料指出持竿人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然后指出如何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即可。答案:(1)题中判断属于选言判断。(2)错误:持竿人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立着、横着、截成几段三个选言支之外,还有一个选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而这个被遗漏掉的选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确的选言支。正确做法: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属于单称肯定判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