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共9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1讲 染色体变异1.某动物(2n16)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研究发现其体内两条X染色体有时可融合成一条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X),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性个体(XXY)和一只正常雄性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并连X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B.该并连X雌性个体体内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124C.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雌性个体D.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解析:该动物(2n16)染色体组成为XXY,在减数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和Y染色体配对形成1个四分体,常染色体形成7个四分体,所以可以形成8个四分体,A正确;该并连X雌性个体体内,其生殖细胞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雄性个体,亲本雄性个体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雌性个体,C错误;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可能会与亲本的有所不同。可见,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记录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D正确。答案:C2.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B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D.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解析: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是否发生分裂,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其根本原因是DNA的断裂、错接,这种变异在显微镜下能分辨,B正确,D错误;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因此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C正确。答案:D3.如图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是甲(正常细胞)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一个甲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aX的配子概率是1/4B.突变体的形成一定是染色体缺失所致C.突变体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解析: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而一个甲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2种,即AXaYAYaX,则产生的aX的配子概率是01/2A错误;突变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B错误;突变体中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C错误;突变体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正确。答案:D4(2022·湖南益阳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外源染色体,即杀配子染色体,它通过诱导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实现优先遗传,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图中可育配子与正常小麦配子受精后,细胞中最多有43条染色体C.为观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D.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为单倍体解析:正常六倍体小麦有42条染色体,而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染色体数目为43条,即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图中可育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1W1A,正常小麦产生的配子为21W,因此与正常小麦的配子受精后,发育的个体染色体组成为42W1A,有43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最多有86条染色体,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的最佳时期,C正确;六倍体小麦的配子有3个染色体组,由其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D正确。答案:B5.中国首创的人造麦类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由于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R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了后代,说明二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图中秋水仙素应作用于杂种一的种子或幼苗的细胞分裂前期C.杂种一的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与小黑麦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D.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四倍体高度不育解析: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杂种为ABDR,杂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的联会,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杂种不育,则普通小麦与黑麦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由A分析可知,杂种不育,不能产生种子,因此只能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杂种的幼苗,而不能作用于杂种的种子,B错误;杂种一的部分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8个,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为4个,小黑麦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为4个,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为8个,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为16个,C正确;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D错误。答案:C6.科学家研究发现雌蝗虫体细胞中染色体有24(2N24XX),而雄蝗虫体细胞中染色体只有23(2N23XO),无Y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蝗虫是单倍体,雌蝗虫是二倍体B.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11个四分体C.雄蝗虫细胞中由于缺乏Y染色体,所以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对蝗虫细胞染色体进行染色时可以用甲紫溶液染色解析:据题可知雌雄蝗虫都有两个染色体组,雌蝗虫是二倍体,雄蝗虫是单体,A错误;雌蝗虫2N24,说明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减前期时形成12个四分体,B错误;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虽然缺乏Y染色体,但仍能进行减数分裂,可以形成XO两种配子,C错误;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成深色,D正确。答案:D7.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Aa控制,且不含A/a 的个体在出生前死亡。将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经X射线照射的红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取一只白眼的雄果蝇和F1中的一只雌果蝇杂交得F2F2有两点异常:雌性数量是雄性的2倍;所有雄性均为红眼,雌性中红眼白眼=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射线导致红眼雄果蝇的X染色体上的A突变为aBX射线导致红眼雄果蝇X染色体上含A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F1中进行杂交实验的这只雌果蝇的细胞中含有12个染色体组DF2中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雌、雄比例为11解析:由于F2中雌性数量是雄性的2倍,雌雄比例不为11,则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是由于X射线导致X染色体上A突变为a,则经X射线照射的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则F1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与一只白眼的雄果蝇(XaY)杂交得F2,则F2中应存在白眼雄性个体,与题干不符,A错误;若X射线导致X染色体上含A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YF1雌果蝇基因型为XAX,与一只白眼的雄果蝇(XaY)杂交得F2F2中的基因型为XAXaXaXXAYXY(不含A/a的个体,死亡),因此雌性数量是雄性的2倍,所有雄性均为红眼,雌性中红眼白眼=11,杂交实验结果与题干相符,B正确;F1雌果蝇基因型为XAX,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F1中进行杂交实验的这只雌果蝇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所以含有1个或2个或4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B选项分析可知,F2中白眼雌果蝇(其基因型为XaX)和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XAXXaYXY(不含A/a的个体,死亡),因此其后代雌、雄比例为21D错误。答案:B8(多选)(2022·山东临沂模拟)果蝇的P元件是一段DNA序列,根据是否含有P元件,果蝇可分为M型品系(野生型)P型品系(P元件)P元件仅可在生殖细胞中发生易位而导致子代性腺不发育,但子代体细胞组织正常;P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可抑制P元件易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元件促进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B.体细胞组织正常是由于P元件表达的蛋白因子抑制了易位C.生殖细胞中是否发生了P元件易位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DP型母本与M型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代不可育解析:根据题干,P元件可引起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易位,但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A错误;P元件对应的翻译产物可抑制P元件易位,使体细胞表现正常,B正确;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易位的发生,C正确;P型母本的卵细胞与M型父本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P型母本,其中含有抑制P元件易位的蛋白因子,所以子代均可育,D错误。答案:AD9(多选)小鼠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内有40条染色体。小鼠会出现三体,即体细胞中一种染色体存在三条,根据染色体情况的不同,依次分为1号染色体三体(Chr1)2号染色体三体(Chr2)……以此类推。研究发现不同的三体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不同,如图表示几种类型的三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三体的形成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均等分裂有关B.三体导致的胚胎致死时间与那条多余染色体的大小呈正相关C12号与13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一定相同,但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胚胎发育可能更重要D19号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数量比其他染色体上的少,且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小解析:三体的形成通常是减数分裂时,个别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移向两极,产生的异常生殖细胞参与受精可形成三体,A正确;由Chr1Chr6Chr10可知,不同大小的染色体可以在胚胎发育的同一时期死亡,B错误;1213号染色体的大小相同,但并不能推知其上的基因数目相同,由Chr12胚胎死亡的时间早于Chr13,可推知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胚胎发育可能更重要,C正确;19号染色体最短,可能含有的基因数目较少,从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少,但并不能得出控制的蛋白质数量比其他染色体上的少,D错误。答案:AC10.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1)为了确定植株A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用植株A进行自交实验获得F1,若F1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2)若植株A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________,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2的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其能产生的精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白色籽粒玉米(为母本)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Tt个体产生的精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而Tt个体产生的卵细胞为Tt11,所以F1表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若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Tt个体产生的精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而Tt个体产生的卵细胞为Tt11,所以F1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11F1全部为黄色籽粒。(2)若植株A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是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3)若图2的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其能产生的精子种类及比例为TtttTt1212,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植株B可育的精子种类及比例为tttTt212,正常白色籽粒玉米(tt)产生的卵细胞为t,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212,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籽粒白色籽粒=23答案:(1)黄色籽粒白色籽粒=11 全为黄色籽粒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3)TtttTt1212 黄色籽粒白色籽粒=2311.燕麦雌雄同株,颖片颜色有三种,黑颖(Y_R_yyR_)、黄颖(Y_rr)、白颖(yy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若发生片段缺失(Rr基因不丢失)将会导致花粉败育,但雌配子可育。回答下列问题:(1)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若要用基因型为Yyrr的黄颖植株,快速培育出纯合的黄颖植株,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育种。(2)黑颖燕麦基因型有________种。现有一株基因型为YYRr的黑颖燕麦植株,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植株Rr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是否缺失以及缺失情况。(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燕麦颖片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用基因型为Yyrr的黄颖植株,快速培育出纯合的黄颖植株,可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Yr的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幼苗,便可得到YYrr的纯合黄颖植株。(2)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为Y_R_yyR_,共有2×226种基因型。根据题干信息,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若发生片段缺失(Rr基因不丢失)将会导致花粉败育,但雌配子可育。现以基因型为YYRr的黑颖燕麦植株为实验材料探究Rr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是否缺失以及缺失情况,实验思路可以选取该燕麦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没发生缺失,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R_YYrr31,即表型及比例是黑颖黄颖=31;若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则亲本产生的雌配子是YRYr11,亲本雄性产生的配子是Yr,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RrYYrr11,表型及比例是黑颖黄颖=11;若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则亲本产生的雌配子是YRYr11,亲本雄性产生的配子是YR,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RRYYRr11,表型全都是黑颖。也可以选该燕麦植株作父本,用黄颖或白颖作母本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子代黑颖黄颖=11,则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没发生缺失。若子代全为黄颖,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若子代全为黑颖,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答案:(1)自由组合 单倍体 (2)6 方案一:用该燕麦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子代黑颖黄颖=31,则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没发生缺失。若子代黑颖黄颖=11,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若子代全为黑颖,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方案二:选该燕麦植株作父本,用黄颖或白颖作母本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子代黑颖黄颖=11,则R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没发生缺失。若子代全为黄颖,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若子代全为黑颖,则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12.(2022·江苏南通模拟)某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体细胞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非等位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2)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部分四分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Dd所在片段发生过互换,则该植株可形成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互换,则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红花窄叶子代中中粗茎所占比例为________(3)已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的幼苗,能使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从原染色体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但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高度不育。现将一基因型如上图所示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可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注:仅研究花色和叶形两对性状,不考虑互换)若出现________种表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解析:(1)据分析可知,由于基因AaDd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AaBbDdBb之间满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据图,若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若部分四分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Dd所在片段发生过互换,则该植株可形成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互换,由于Ad连锁,aD连锁,所以只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则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A_B_)子代占3/4×3/49/16,而纯合的红花窄叶(AABB)1/4×1/41/16,所以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9。由于Ad连锁,aD连锁,故子代红花窄叶中中粗茎所占比例即可只看红花中中粗茎所占比例,则该AaDd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为1/4AAdd,2/4AaDd,1/4aaDD,有3/4表现为红花,有2/4表现为红花中粗茎,故红花窄叶子代中中粗茎所占比例占2/3(3)由题意可知,仅研究花色和叶形两对性状,不考虑互换,该实验的目的是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所采用的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如果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则AaBb依然满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所以后代有4种表现型,即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如果发生单个基因的染色体易位,由于单个基因的染色体易位是高度不育的,因此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如果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可以产生AbaB两种配子,所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121答案:(1)AaBbDdBb (2)8 1/9 2/3(3)4 没有子代产生 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121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32讲 人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32讲 人与环境(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吕氏春秋》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5讲 体液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5讲 体液调节(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尿崩症分两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2讲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2讲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是,鸟蛋的形状和颜色多种多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