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学业分层测评+章末归纳提升+综合检测
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章末归纳提升04+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章末归纳提升04+Word版含解析,共15页。
全球三大环境问题
酸雨
臭氧层的破坏
温室效应
危
害
破坏作物、森林、草原;使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加速建筑物的腐蚀
使皮肤发生癌变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陆地减少。地表气温升高,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成
因
含硫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SO2
SO2
汽车尾气、氟氯烃气体的大量排放
CCl2F2Cl
2O33O2
大量CO2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CO2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使地表气温增高
防
治
减少SO2的排放,燃料脱硫
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1)下图对三种不同类型汽车(以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这三种汽车分别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为燃料的汽车和电动汽车。请判断其中序号为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序号为③的是________汽车。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⑥硫酸厂废气通过碱溶液吸收
【解析】 (1)三种不同类型的汽车中,电动汽车污染最小,天然气汽车次之,汽油汽车污染最严重。
(2)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应是有效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 (1)电动 汽油 (2)①③⑤⑥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是指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绿色化学的具体内涵体现在5个“R”上。
(1)减量——Reduction:减量是从节省资源、减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耗,减少“三废”排放量。
(2)重复使用——Reuse:重复使用是降低成本和减少废物的需要,例如化学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载体催化剂,一开始就要考虑到重复使用的问题。
(3)回收——Recycling:回收包括未反应的原料、副产品和助熔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4)再生——Regeneration:再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开始时就应该考虑到有关材料的再生利用。
(5)拒用——Rejection: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具有明显毒副作用、污染作用的原料,拒绝在化工生产中使用。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起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同时在化学转化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的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显然与利用化学方法处理“三废”清除污染采用的终端污染控制有本质的区别。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它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源头,使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从源头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②只使用生物制品(如用生物发酵法制乙醇),完全取代石油化工原料;
③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产品;
④大量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使用,保护森林;
⑤研制新的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并能通过生物降解变为无害物质;
⑥合成方法不必具备“原子经济性”原则,即不必使参加反应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③⑤⑥
【解析】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中从源头上制止污染,努力实现原子利用率100%,达到零排放。
【答案】 B
1.下列物质中最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铜像 B.大理石雕塑
C.水泥路面 D.铝制窗台
【解析】 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与Cu不反应,与水泥不反应;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答案】 B
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错误
B
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
错误
C
酸雨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引起的,二氧化碳不会引起酸雨。
错误
D
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温室效应,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还有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系。
正确
【答案】 D
3.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温室效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江河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污染空气
【解析】 A项中严禁排放有毒的工业废水是防止重金属污染水;B项中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是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项中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是防止海湾出现“赤潮”,江湖出现“水华”。
【答案】 D
4.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 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2和H2O B.CO和CH3OH
C.CH3OH和H2 D.H2和CO2
【解析】 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故生成的产品CH2===C(CH3)COOCH3与原料之间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都完全相同,即原子守恒。将生成物中各原子个数减去反应物中各原子个数得到的差值为C2H4O2,对照答案,反应物中原子数之和为C2H4O2的只有B。
【答案】 B
5.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
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
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解析】 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鱼类会因为缺氧而死亡。
【答案】 C
6.“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有很多,如:
a.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解析】 (1)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可以直接减少CO2的产生;b是用植物吸收CO2;c在节约能量的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d使用其他不产生CO2的能源。
(2)最节能即不需要外加能量,光合作用是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原子利用率最高即不产生副产物。
【答案】 (1)a、b、c、d (2)a c
7.“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一种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作用。
(1)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________。
A.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B.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2Cu+O22CuO,CuO+2HNO3(稀)===Cu(NO3)2+H2O
(2)对废弃物即垃圾的分类处理属于绿色化学的范畴。请你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垃圾设计几种处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旧电池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随意丢弃,主要会造成______(填字母)。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资源污染 D.以上都不对
(3)硝酸工业的尾气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是NO、NO2。下列关于它们的危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形成酸雨
B.破坏臭氧层
C.NO能刺激呼吸道
D.NO2能跟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
E.NO、NO2在空气中可形成褐色或黄色的毒性很大的烟雾
(4)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气体,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判断这一处理方法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解析】 绿色化学是指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其目标是充分利用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1)中A、C都会产生有毒气体,且浪费酸液,故选B、D。(2)垃圾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集中堆放、能回收的应回收利用等。(3)NO、NO2能引起酸雨、破坏臭氧层、形成光化学烟雾。(4)利用NO、NO2与NaOH的反应吸收这两种有毒气体,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答案】 (1)BD (2)集中堆放,填埋,焚烧,工业化高温焚烧并回收利用、分类装袋再回收利用,堆集发酵制肥料,沼气等(任选三种) A (3)ABE
(4)NO+NO2+2NaOH===2NaNO2+H2O
综合检测(四)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解析】 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
【答案】 D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汽车的高温引擎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B.核能发电以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
C.使用无铅汽油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
D.电镀工厂若直接排放含高浓度铜、锌、铬等离子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空气中NOx、放射性物质及水中重金属盐,都会污染环境,造成人体伤害,使用无铅汽油,目的是防止铅中毒而非减少CO2。
【答案】 C
3.下列对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用明矾处理
B.含Cu2+、Fe3+的废水用沉淀法处理
C.含有细菌的污水用臭氧杀菌
D.含盐酸的酸性废水用中和法处理
【解析】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应用沉淀法处理。
【答案】 A
4.下列现象中与水体污染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自然降水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综合检测04+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综合检测03+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二化学选修1寒假综合检测01+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