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含解析),共9页。
    (2022·6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 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3分)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 ,简析其原因。(3分)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4分)
    [关键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耕地比重高的原因;结合中国耕地的现状,分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
    [设问分析]
    答案 (1)泰国 境内河网密集,平原面积大。
    (2)增加 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增加。
    (3)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本大题答案仅供参考)
    1.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2.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
    (1)生产环节
    (2)流通环节:进行粮食跨区调剂,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3)进出口环节:加强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4)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并且具有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
    考向1 通过“耕地资源的分布和价值”考查“区域认知”
    (2022·重庆八中期末)下表为“2020年黑龙江、河南、浙江、甘肃四省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自给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1.乙省是( )
    A.甘肃省 B.浙江省
    C.黑龙江省 D.河南省
    2.与甲省相比,丁省粮食自给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较多B.土地生产力高
    C.机械化水平高D.生产经验丰富
    3.丙省耕地资源的特点是( )
    A.易遭侵蚀退化B.空间分布均匀
    C.后备耕地充足D.总体质量较高
    答案 1.B 2.A 3.A
    解析 第1题,结合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是四个省区中人口数量最多且耕地面积较大的省,也是我国粮食输出大省,所以甲是河南省;黑龙江省是四个省区中耕地面积最大且粮食自给率最高的省,所以丁是黑龙江省;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可知乙是浙江省;甘肃省人口最少,可知丙为甘肃省。故选B。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河南省,丁为黑龙江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均耕地较多,粮食自给率高,故选A。第3题,丙为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耕地易遭受侵蚀退化,A正确;耕地空间分布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甘肃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B错误;甘肃省荒漠广布,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总体质量较低,C、D错误。
    考向2 通过“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考查“综合思维”
    (2022·江西景德镇市模拟)读“北京市1980~2008年农田面积(图1)和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的播种面积(图2)变化趋势图”,完成4~5题。
    4.2005年后北京市农田面积减少趋势放缓,是因为( )
    A.退耕还林还草
    B.围湖造田
    C.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加强
    D.市民“屋顶农场”增加
    5.1980~2008年北京市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幅度明显小于冬小麦,主要考虑的是( )
    A.冬小麦耗水量较大
    B.玉米生长期短于冬小麦
    C.冬小麦单产低于玉米
    D.气候变化影响冬小麦种植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由图1可知,北京市2005年后农田面积减少趋势放缓,退耕还林还草会加速耕地面积减少,A错误;围湖造田可能增加农田面积,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湖泊少,能围湖造田的面积有限,B错误;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强,严格限制了耕地资源转为其他用地,使得2005年后北京市农田面积减少趋势效缓,C正确;市民“屋顶农场”增加对农田面积减少趋势的作用非常有限,D错误。第5题,1980~2008年北京市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幅度明显小于冬小麦,主要是因为冬小麦春季返青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华北平原春旱严重,春季水资源紧缺,种植小麦会加剧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而北京玉米主要是夏播玉米,农作物生长季节水源供应相对充足,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幅度小,A正确;玉米为夏季作物,冬小麦为越冬作物,二者生产季节刚好错开,不会因为玉米生长期短于冬小麦,减少冬小麦种植面积,B错误;也不会因为单产低,减少小麦种植面积,C错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利于冬小麦生长,种植面积应该增大,故D错误。
    考点练
    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读“我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指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有( )
    A.西北、华南 B.东北、黄淮海
    C.东南、华北 D.长江中下游、西南
    2.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1999年与2010年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3.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是( )
    A.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B.巩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
    C.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虚拟水流动的效率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首先理解题干中“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虚拟水的流动,就是农产品的流动。根据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可知,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对外输出的虚拟水数量远多于输入的数量,说明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B正确。第2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粮食流动格局变化明显,导致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变化。故C正确。第3题,虚拟水净输入地区是指粮食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如果再减小该地区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将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故C正确。
    (2022·山东临沂期末)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4~6题。
    4.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 D.保障粮食供给
    5.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
    6.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台田 B.种植绿肥
    C.轮作休耕 D.扩建大棚
    答案 4.B 5.D 6.A
    解析 第4题,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A错误;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B正确;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错误;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D错误。第5题,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D正确;提高农业科技和实行精耕细作是“藏粮于技”,A、B错误;“藏粮于地”是着眼于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产量,C错误。第6题,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治理盐碱地,发展台田可以控制地下盐分向地表土壤的迁移,治理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地生产能力,A正确;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对盐碱地治理作用不大,B错误; 轮作休耕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对治理盐碱地作用不大,C错误;扩建大棚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生产,粮食不适于大棚生产,D错误。
    7.(2022·山东省淄博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大豆富含油脂和蛋白,是榨取食用油和生产禽畜饲料的重要原料。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豆需求量增长迅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因此大豆供应的稳定性已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巴西大豆生产规模大、单产高、品质好、成本低,是世界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国内大豆竞争力较弱。下表示意2021年我国消费大豆的主要来源,下图示意巴西大豆主要产区分布。
    (1)指出巴西种植大豆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3分)
    (2)根据表中信息绘制2021年我国消费大豆来源构成饼状图,并说明我国大豆供应存在的主要风险。(6分)
    (3)为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 (1)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光照)充足,降水较多;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干旱(或旱涝)。
    (2)绘图略。(数据准确,要有来源名称和占比)
    存在的主要风险:高度依赖进口(或进口占比过高),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贸易摩擦等对大豆国际贸易影响较大(或自然灾害等使主产国大豆产量不稳定)。因此我国大豆供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多(高)。
    (3)加大国内大豆研发技术投入(提高单产),提高自给率;同主产国合作,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稳定的大豆供给(或生产);拓宽进口来源,实现大豆进口多元化(分散风险)。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图像信息
    ①地理位置:中南半岛大致位于0°至23.5°N,95°E至105°E之间,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②图例:山脉、河流、耕地比重。
    ③2001~2020年,五国稻米产量和单产均呈增长趋势
    ①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受河流与地形影响,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高。
    ②泰国、缅甸、老挝三国,稻米产量年均变化高于单产,说明增量主要受耕地面积增长的影响;马来西亚和越南稻米产量年均变化低于单产,说明增量主要受单产影响
    第(1)题
    读图1可知“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国家”,然后结合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原因
    第(2)题
    读图2可知“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图中稻米产量和单产变化差异,分析成因
    第(3)题
    限定词“从耕地资源的角度”,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等角度分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耕地比重小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4%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东南部占88.4%,西北部占11.6%
    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自然灾害造成耕地减少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损毁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改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果林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保障措施
    途径
    保障粮食数量
    确保耕地数量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提高耕地质量
    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④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耕层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率
    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粮食单产
    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③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⑥发展农业机械化
    其他措施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保障粮食质量
    提高耕地质量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③增施有机肥,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
    保障耕地
    生态安全
    ①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粮食自给率(%)

    9 640
    8 112.3
    151.08

    5 850
    1 977.0
    36.19

    2 647
    5 377.0
    39.12

    3 751
    15 845.7
    195.61
    来源
    国内
    进口
    巴西
    美国
    阿根廷
    其他
    占比(%)
    16
    54
    22
    6
    2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3考点2耕地与粮食安全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3考点2耕地与粮食安全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3考点练2耕地与粮食安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1 能源安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考点1 能源安全(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某区域能源问题的分析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5月份以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