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井冈山地区典型季雨林类型为,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植被与环境的关系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没有分布:说明该地区环境条件较差,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生长旺盛:说明这些植被具有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如下表:植被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性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抵抗强风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腾,抗旱叶子细小防蒸腾;防热量散失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当地风力大簇状或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花色鲜艳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生长速度快当地气候暖季短或雨季短 3.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1)林冠层:截留雨水,降低雨滴的落地速度,减弱雨水对地面土壤的溅蚀。(2)枯枝落叶层:截留降水;吸收和阻延地表径流;抑制土壤蒸发;防止土壤溅蚀;增强土壤抗冲(抗侵蚀)能力;森林土壤土质较为疏松、团粒结构大,入渗性好,可增加降水入渗。故枯枝落叶层的蓄水减沙效益显著。(3)根系:固土,阻挡水流运动。(2022·湖南地理)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5030.339165.731.410.3620034.009175.041.500.5935040.339144.421.500.3750046.6791418.511.412.5665074.3391319.271.370.4080068.6791315.231.381.0295045.009127.781.400.501 10040.339163.061.580.661 25034.339152.321.621.98 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海拔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3.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答案 1.B 2.A 3.B解析 1题,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升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错;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升后降,对;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由材料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升后降,对;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材料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可知,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错。故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故选B。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A正确,C错误;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其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排除D。第3题,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正确;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江西井冈山地区地势高耸,沟谷深切。物种及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极富多样化,在其沟谷地区保存有典型季雨林。此外,该地区还是典型的杜鹃花矮林分布区,杜鹃花矮林是井冈山地区代表性的常绿硬叶林群落,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据此完成46题。4.井冈山地区生存环境极富多样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寒冷冬季风影响小   B.环境垂直差异大C.水平覆盖面积广阔   D.人类活动破坏小5.井冈山地区典型季雨林类型为(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C.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6.井冈山地区杜鹃花矮林植被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A.抗干旱   B.抗湿热C.抗涝渍   D.抗虫害答案 4.B 5.D 6.A解析 4题,井冈山地区地势高耸,物种及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极富多样化,说明垂直地带性明显,而垂直地带性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相对高差,B对。第5题,季雨林是生长在有周期性、干季和湿季显著相更迭的热带区域内的植物群落。井冈山地区地处亚热带,沟谷地区虽水热充足,但不会出现热带雨林,典型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D正确,A错误;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的典型植被,B错误;混交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自然环境通常具有过渡性,所以不是该地沟谷地区的典型植被,C错误。第6题,叶片的革质特征具有较强的阻挡叶面水分蒸发的作用,利于保持植被本身的水分,从而提升植被的抗旱能力,A正确;阻挡叶面水分蒸发,不利于散热,B错误;由于叶片不利于散失水分,因而不抗涝渍,C错误;植物抗虫害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基因,不取决于其表面形态,D错误。(2022·山东省烟台市模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优势草本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78题。7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生存空间增大   B.光合作用增强C.水分条件改善   D.种间竞争减弱8.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植被(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C.数量减少,种类增多D.数量增多,种类增多答案 7.B 8.D解析 7题,根据材料,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优势草本植被,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乔木大量倒伏,对太阳光线的遮挡减少,小叶章光合作用增强,B正确;草本生长在乔木下,生存空间并没有增大,A错误;水分条件主要由当地的气候决定,所以水分条件并没有改善,C错误;乔木大量倒伏,对太阳光线的遮挡减少,光合作用增强,林下的草本植被之间竞争增强,D错误。第8题,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被种类增多,植被数量增加,D正确。(2022·安徽省淮南市模拟)某公园游园步道两旁有成片的草本花卉,有的地方(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有的地方(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经查证,该花名叫金鸡菊,被广泛种植,还能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下图为某公园金鸡菊种植区(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  )A.耐涝  B.喜光  C.好肥  D.喜热10.金鸡菊在我国为外来物种,我国东部地区引种较早。一般为了保证引种成功,会选择与物种来源地气候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进行引种。据此推测,我国东部地区引种的金鸡菊来自(  )A.欧洲西部   B.中亚地区C.澳大利亚西部   D.美国东部、南部11.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挤占生存空间,影响植物多样性B.分泌有毒物质,威胁动植物生存C.花粉诱发疾病,不利于人类健康D.传播病害、虫害,危害农作物生长答案 9.B 10.D 11.A解析 9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图中阴影部分有路灯分布,由此推断此花的生长习性是喜光,B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选择与物种来源地气候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进行引种。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亚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澳大利亚西部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ABC错;美国东部、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中国东部气候相似,符合引种条件,D正确。第11题,根据材料,金鸡菊可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因此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金鸡菊繁殖过快,挤占我国本土其他物种生存空间,可能造成我国优势物种丧失,使植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趋于单一。故选A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9 植物与环境,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5微专题9植物与环境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5微专题9植物与环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9 微专题17 桥(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9 微专题17 桥(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桥梁建设的区位因素,桥梁建设的新技术、新手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10 动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微专题10 动物与环境(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物多样性与环境,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与觅食地相比,绿孔雀的夜宿地,绿孔雀觅食地的选择主要考虑,加州鲈鱼,加州鲈鱼“种”在田里的养殖方式,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