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3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 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 碳酸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D. 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操作1”中烧杯洗涤液也要转移到容量瓶中
B. “操作2”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C. 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c(Na+ )为2mol/L
D. “操作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手代替镊子取钠做实验
B. 实验室闻氧气的操作如图所示
C. 实验室内钠着火时,快速用干沙土灭火
D. 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4. 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不正确的是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B. 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且更稳定
D. 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质量之比为42∶53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不稳定,易分解
B. 氯水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C. 氯水、液氯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
D. 可以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7. 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d的稳定性强于e
B. b的稀溶液和d可以反应生成e
C. d和e均可用作漂白剂
D. a物质发生泄漏时,用NaOH溶液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
8. 常温下20滴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每滴水含有a个水分子,则阿伏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a B. 2a C. 18a D. 360a
9.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 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D. 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体积相同;
③28gCO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1.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molN2,右侧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侧与右侧原子数之比为4∶1
B. 右侧CO的质量为5.6g
C.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8倍
D. 保持温度不变,若改变右侧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则应再充入0.75molCO
12. 把含有和的混合溶液V 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BaCl2的溶液,恰好使完全反应生成m克沉淀;另一份加入含 KOH的溶液,恰好使完全转化为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
A. B. C. 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Na2O和Na2O2投入到水中都能生成NaOH;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 ②③④ B. ②⑤⑦ C. ①②⑦ D. ③④⑥
14. 在一定条件下,使12g CO和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7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33.3% B. 41.7% C. 58.3% D. 66.7%
15. 现有2.0g含杂质的样品,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液体试剂为盐酸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气体
C. 若去掉装置E会导致所测试样的纯度偏低
D. 若反应结束后由气体体积计算得气体质量为0.32g,则试样的纯度为39%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与同条件下______mol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2)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2.86g•L-1,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取整数值)。
(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在标准状况下,1.52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1。
(4)将18.7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所得溶液的体积为500mL,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5)现有含Na2SO4、Mg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1L,已知其中c(Mg2+)=0.4mol•L-1,c(SO)=0.7mol•L-1, c(NO)=0.2mol•L-1,则此溶液中c(Na+)为______mol•L-1。
17. 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常需要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现欲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1mol•L-1稀H2SO41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50mL烧杯 G.100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2)实验操作
①用100mL量筒量取98%的浓H2SO4______mL;
②在小烧杯内稀释浓H2SO4,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
⑥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⑦盖上容量瓶塞子,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洗涤后尚未干燥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3)实验分析
a.上述操作③中若未冷却至室温,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b.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c.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Ⅰ.______。
Ⅱ.______。
18. 膨松剂反应时单位质量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膨松剂的该项指标,设计了以下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各装置中的气体吸收剂皆为足量)。
资料】
a.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盛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热前鼓入氮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实验中称取膨松剂6.0g,反应后D装置增重1.32g,该膨松剂的该项指标为_______。
19. 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装置Ⅰ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Ⅳ应该接入到装置Ⅰ中集气瓶前面,其目的是______。
(3)为了探究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选择装置M进行相关实验,若从b口进气,装置Ⅲ中的现象是______,其中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 如图所示,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C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A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失效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23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 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 碳酸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D. 干冰可用舞台上制造“云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
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
C.碳酸钠受热难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不可做食品膨松剂,C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形成“云雾”效果,D正确;
故选D。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操作1”中烧杯洗涤液也要转移到容量瓶中
B. “操作2”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C. 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c(Na+ )为2mol/L
D. “操作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解得到的溶液及洗涤烧杯2~3次的洗涤液均需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
B. “操作2”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所配溶液的体积为100mL,10.6g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 0.1mol, 所配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 1mol/L, c(Na+) =2c(Na2CO3) = 2mol/L,故C正确;
D.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水量不足,溶液体积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 D。
3.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手代替镊子取钠做实验
B. 实验室闻氧气的操作如图所示
C. 实验室内钠着火时,快速用干沙土灭火
D. 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能用手代替镊子取钠做实验,防止腐蚀皮肤,A错误;
B.实验室里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B错误;
C.钠和水反应,过氧化钠也能和水反应,所以实验室内钠着火时,应该快速用干沙土灭火,C正确;
D.新制的氯水为液态,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防止次氯酸分解,D错误;
故选C。
4. 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不正确的是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A正确;
B.除去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注意长口进入便于充分吸收,应该长进短出,B错误;
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注意长进短出,C正确;
D.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对含有氯气的尾气处理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防止污染环境,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B. 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Na2CO3比NaHCO3溶解度大,且更稳定
D. 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质量之比为42∶5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A正确;
B.和的电子式分别为、,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错误;
C.在相同温度下,比的溶解度大,而且碳酸氢钠易分解,碳酸钠不易分解,故C正确;
D.设和的质量均为m,由碳元素守恒可得,质量相等二者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的质量之比为,故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不稳定,易分解
B.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C. 氯水、液氯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
D. 可以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漂白精的有效成分为Ca(ClO)2,由于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在空气中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不稳定,易分解,故A错误;
B.氯气的水溶液呈现浅黄绿色,是氯气表现出的颜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故B正确;
C.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氯水中含HClO,具有漂白性,应选pH计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D错误;
故选B。
7. 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d的稳定性强于e
B. b的稀溶液和d可以反应生成e
C. d和e均可用作漂白剂
D. a物质发生泄漏时,用NaOH溶液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的分类可判断a是氯气,b是盐酸,c是盐酸盐,d是次氯酸盐,e是次氯酸,据此解答。
【详解】A.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因此次氯酸盐的稳定性强于次氯酸,A正确;
B.稀盐酸和次氯酸盐反应生成次氯酸,B正确;
C.次氯酸和次氯酸盐均具有强氧化性,因此d和e均可用作漂白剂,C正确;
D.氢氧化钠腐蚀性强,实验室内氯气发生泄漏时,可用肥皂水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D错误;
故选D。
8. 常温下20滴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每滴水含有a个水分子,则阿伏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a B. 2a C. 18a D. 360a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结合N=nNA计算。
【详解】20滴水的质量为1mL×1g·mL-1=1g,其物质的量为=mol,20滴水中含有水分子个数为20a,根据N=nNA,得出NA=360a,故选D。
9.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 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D. 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4.6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原子完全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A错误;
B.19.6g磷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和0.2个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和磷酸()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4个氧原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B正确;
C.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的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C错误;
D.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
③28gCO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在标准状况下,HCl为气体,而H2O不是气体,因此等体积的HCl和H2O的物质的量不相同,①错误;
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都是0.5 mol,由于在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因此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也相同,②正确;
③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 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此不能确定1 molCO的体积就是22.4 L,③错误;
④若两种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都是气体,则两种物质尽管物质的量相同,但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不相同,④错误;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越多,则气体的压强就越大,⑤正确;
⑥根据气体的密度公式ρ=,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所以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⑥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②⑤⑥;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1.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molN2,右侧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侧与右侧原子数之比为4∶1
B. 右侧CO的质量为5.6g
C.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8倍
D. 保持温度不变,若改变右侧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则应再充入0.75molCO
【答案】BC
【解析】
【分析】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两侧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两侧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1,左侧N2物质的量为1mol,右侧CO物质的量为×1 mol=0.25 mol,气体分子数与气体分子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左侧与右侧分子数之比为4∶1。
【详解】A.每个氮气分子、一氧化碳分子均含有2个原子,故左侧与右侧原子数之比为4∶1,A项正确;
B.右侧CO的质量为28 g·mol-1×0.25 mol=7 g,B项错误;
C.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摩尔质量之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C项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再充入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0.25 mol =0.75 mol,D项正确;
答案选BC。
12. 把含有和的混合溶液V L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BaCl2的溶液,恰好使完全反应生成m克沉淀;另一份加入含 KOH的溶液,恰好使完全转化为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BaCl2的溶液发生Ba2++SO=BaSO4↓,由方程式可知n(SO)=n(Ba2+)=n(BaCl2)=a mol,另一份加氢氧化钾溶液时发生Cu2++2OH−=Cu(OH)2↓,由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n(Cu2+)=0.5n(OH−)=0.5b mol,由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2n(Cu2+)+n(Na+)=2n(SO),故每份中溶液n(Na+)=2a−2×0.5bmol=(2a−b)mol,则原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又因为,则,则,故答案选B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Na2O和Na2O2投入到水中都能生成NaOH;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 ②③④ B. ②⑤⑦ C. ①②⑦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先变为蓝色,又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所以又有蓝色然后变为无色,①正确;
②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因此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②正确;
③根据C元素守恒,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中含有的C元素质量不相等,所以二者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③错误;
④碱石灰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水分,因此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质量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④错误;
⑤Ca(OH)2与NaHCO3与Na2CO3溶液都能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二者,⑤错误;
⑥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金属钠起火时产生的Na2O2与CO2及H2O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⑥错误;
⑦由于Na2CO3在溶液中会与CO2、H2O发生反应,产生NaHCO3,所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反应产生NaHCO3,然后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得到,⑦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正确说法是①②⑦,故合理选项是C。
14. 在一定条件下,使12g CO和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7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33.3% B. 41.7% C. 58.3% D. 66.7%
【答案】AB
【解析】
【详解】CO被氧气氧化生成CO2,然后CO2被过氧化钠吸收,又产生氧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原CO的质量,即反应相当于是CO+Na2O2=Na2CO3,所以CO的质量就是7g,氧气的质量是12-7=5g,则的质量分数可能是;若CO的质量就是7g,物质的量是0.25mol。消耗氧气是0.125mol,质量是4g,这说明一氧化碳是过量的,所以氧气的质量是4g,则的质量分数可能是,故答案为AB。
15. 现有2.0g含杂质的样品,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液体试剂为盐酸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气体
C. 若去掉装置E会导致所测试样的纯度偏低
D. 若反应结束后由气体体积计算得气体质量为0.32g,则试样的纯度为39%
【答案】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装置A用和盐酸反应制备,气体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B除去,通过装置C除去水蒸气,所得干燥纯净通入装置D与样品反应,生成的中混有,装置E用于吸收除去,最后通入装置F的气体只有,把水排出装置G测量生成的体积,以此计算试样的纯度。
【详解】A.装置A用和盐酸反应制备,液体试剂是盐酸,A正确;
B.装置A制备得到的气体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B除去,B正确;
C.若去掉装置E,进入装置F的气体混有,使测得的体积偏高,导致测得样品纯度偏高,C错误;
D.根据,生成0.32g氧气,需要1.56g过氧化钠,则试样的纯度为,D错误;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与同条件下______molH2S含有相同氢原子数。
(2)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2.86g•L-1,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取整数值)。
(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在标准状况下,1.52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1。
(4)将18.7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所得溶液的体积为500mL,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5)现有含Na2SO4、Mg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1L,已知其中c(Mg2+)=0.4mol•L-1,c(SO)=0.7mol•L-1, c(NO)=0.2mol•L-1,则此溶液中c(Na+)为______mol•L-1。
【答案】(1))0.15
(2)64 (3)14
(4) ①. 0.05 ②. 1.0
(5)0.8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mol,由氨气和硫化氢的氢原子数相等可得:×3=2x,解得x=0.15mol,故答案为:0.15;
【小问2详解】
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为2.86g•L-1可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2.4L/mol×2.86g/L=64g/mol,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与摩尔质量相等,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故答案为:64;
【小问3详解】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由标准状况下,1.52g氧化物R2O3的体积是448mL可得:=,解得M=14,则R的摩尔质量为14g•mol-1。故答案为:14;
【小问4详解】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由反应生成2.24L氧气可知,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0.2mol,由混合物的质量可知,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钠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反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故答案为:0.05;1.0;
【小问5详解】
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0.7mol/L×2+0.2mol/L—0.4mol/L×2=0.8mol/L,故答案为:0.8。
17. 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常需要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现欲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1mol•L-1稀H2SO41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50mL烧杯 G.100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2)实验操作
①用100mL量筒量取98%的浓H2SO4______mL;
②在小烧杯内稀释浓H2SO4,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H2SO4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
⑥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⑦盖上容量瓶塞子,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洗涤后尚未干燥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3)实验分析
a.上述操作③中若未冷却至室温,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b.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c.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Ⅰ.______。
Ⅱ.______。
【答案】(1)C、E、F、G、H
(2)5.4 (3) ①. 偏大 ②. 搅拌和引流 ③. 量取浓H2SO4的量筒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误差 ④. 试剂瓶未干燥,会使所配溶液变稀
【解析】
【分析】本题为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类试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在误差分析时,可以从定容时,蒸馏水的加入量,以及配制过程中溶质的损失等方面来分析,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使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故应需要的仪器有C、E、F、G、H;
【小问2详解】
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所需浓的体积为;
【小问3详解】
a.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造成最终配制溶液浓度偏大;
b.根据实验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知,在稀释浓和移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c.由于所需浓体积为5.4mL,所以应用10mL量筒,若选用100mL量筒,由于量程太大,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故①操作存在错误;由于试剂瓶洗涤后未干燥,瓶壁附着的蒸馏水会使所配溶液变稀,故⑧操作存在错误。
18. 膨松剂反应时单位质量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膨松剂的该项指标,设计了以下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各装置中的气体吸收剂皆为足量)。
【资料】
a.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盛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热前鼓入氮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实验中称取膨松剂6.0g,反应后D装置增重1.32g,该膨松剂的该项指标为_______。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①. 除去装置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 ③. 碱石灰 ④.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 ⑤. 偏大 ⑥. 112
【解析】
【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原理:通过B装置加热样品,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产生CO2和H2O,利用C装置将H2O吸收完全,所产生的CO2进入D装置中进行完全吸收,通过D装置增重量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小问1详解】
①实验过程中,该装置内有气体流动,因此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需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小问2详解】
①将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装置内含有空气,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若空气中CO2和H2O被D装置吸收,则会产生实验误差,因此需要先将装置内空气排尽,故加热前鼓入氮气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装置B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碳酸氢钠发生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③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装置B中产生的CO2,因此需要防止空气中CO2和H2O从U型管右侧进入,故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由此可知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若没有改装置,则会导致装置D的增重量偏大,使得测量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称取膨松剂6.0g,反应后D装置增重1.32g,即碳酸氢钠分解所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CO2)=0.03mol×22.4L/mol=0.672L=672mL,该膨松剂的该项指标为=112。
19. 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装置Ⅰ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Ⅳ应该接入到装置Ⅰ中集气瓶前面,其目的是______。
(3)为了探究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选择装置M进行相关实验,若从b口进气,装置Ⅲ中的现象是______,其中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氯气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2)除去氯气中的HCl和水蒸气
(3) ①. a处布条无变化,b处红色布条褪色 ②. 干燥吸水
(4)Cl2+H2O=HCl+HClO(若写“⇌”也给分)
【解析】
【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Ⅰ装置用于制取并收集氯气,Ⅱ装置探究氯气是否与水反应,Ⅲ装置探究氯气是否有漂白性,Ⅳ为除去氯气中的HCl与水蒸气。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盛放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氢氧化钠用作尾气处理;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氯气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装置Ⅳ中饱和食盐水用于除掉氯气中的HCl,浓硫酸用于吸水;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HCl和水蒸气;
【小问3详解】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但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其中无水的作用是吸水;故答案为:a处布条无变化,b处红色布条褪色;干燥吸水;
【小问4详解】
装置Ⅱ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若写“⇌”也给分)。
20. 如图所示,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C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A与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失效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①. Cl2 ②. O2
(2)Cl2+2NaOH=NaCl+NaClO+H2O
(3)2Na2O2+2H2O=4NaOH+O2↑
(4) ①. Ca(ClO)2 ②.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解析】
【分析】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二者反应生成的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则E为,F为,G为,B为NaOH。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而A与NaOH反应生成C、D和水,是和NaOH的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故A为。据此判断。
【小问1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G为;
【小问2详解】
反应①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反应②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铜梁一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一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新生开学素质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新生开学素质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满分60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