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0149/0-1697609438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0149/0-16976094389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0149/0-16976094389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2.(2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2分)在实验探究中小明得到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的结论。图是实验装置,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
A.
B.
C.
D.
4.(2分)下列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 )
A.电动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
5.(2分)下列关于热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气体扩散实验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乙图: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③丙图:用电加热器给食用油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用油的内能增加
④丁图:水蒸气把塞子推出去,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汽油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变小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它的热值也不变
7.(2分)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脚踩”蓄电池,“腰”挎照明灯( )
A.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照明灯是将光能转化电能
C.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8.(2分)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发现吸管被玻璃棒吸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的一端带负电
C.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时,丝绸失去电子
D.通过实验可以判断出吸管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餐巾纸强
9.(2分)乘坐高铁可直接刷身份证进站,闸机口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保“人”“证”一致,闸机门才打开通行.用代表闸门,则如图中电路可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0.(2分)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D.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1.(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际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12.(2分)根据所给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可交叉)。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3.(3分)某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做功 次,经历 个冲程,飞轮转 周。
14.(4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 (填“汽油”或“柴油”)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将 能转化为 能。
15.(2分)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正电,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选填“带负电”“不带电”或“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c球,二者将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
16.(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
(1)实验前,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升温较高。
(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 液体。
17.(7分)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1)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时间/质量)相同,根据 (温度计的示数/加热的时间)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小明选用了燃料a和燃料b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时,小明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水温,则可初步判断燃料 (a/b)的热值大。
(3)另一组的小华也用图甲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燃料c和燃料d的热值,并重新在烧杯内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造成水过早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分析图像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 (大于/等于/小于)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4)你认为根据丙图像(能/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5)小华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燃料c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燃料c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吃早饭的时候,妈妈想用热水给小进加热如图所示的盒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22℃升高到42℃。[已知:c水=4.2×103焦/(千克•℃),c牛奶=2.5×103焦/(千克•℃)]
求:(1)牛奶吸收的热量?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9.(8分)一辆汽车在1h的时间内,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了72km,消耗汽油6kg。若已知该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23kW,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g取10N/kg。求:
(1)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是多少?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这辆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0.(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会自动断开。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 (选填‘会”或“不会”)亮;到达设定时间,“播放器”将会 (选填“开始”或“停止”)播放音乐。
21.(6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选填“正”或“负”)。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列举一个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解答】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故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细菌不是分子,故C错误;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2.(2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A
【分析】(1)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2)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
(3)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A、内能的大小与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故A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
D、物体的内能增加,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故选:A。
3.(2分)在实验探究中小明得到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的结论。图是实验装置,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AB、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D、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故D错误。
故选:C。
4.(2分)下列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 )
A.电动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
【答案】A
【分析】热机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分析各选项能量转化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电动机是利用电能来获得动力,不符合热机的特点、汽油机和蒸汽机都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故选:A。
5.(2分)下列关于热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气体扩散实验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乙图: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③丙图:用电加热器给食用油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用油的内能增加
④丁图:水蒸气把塞子推出去,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汽油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B
【分析】(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①甲图气体扩散实验中除了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乙图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③丙图用电加热器给食用油加热,食用油吸收热量,食用油的内能增加;
④在塞子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④错误。
故选:B。
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变小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它的热值也不变
【答案】D
【分析】(1)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3)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在压缩冲程的末端由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
(4)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不变;
B、热传递是能量传递的过程,故B错误;
C、因为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D、热值与质量和燃烧是否充分无关,燃料燃烧得很充分时,故D正确。
故选:D。
7.(2分)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脚踩”蓄电池,“腰”挎照明灯( )
A.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照明灯是将光能转化电能
C.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分析】(1)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光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4)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风扇式发电机可以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故A错误;
B、照明灯消耗电能而发光,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故D错误。
故选:C。
8.(2分)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发现吸管被玻璃棒吸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的一端带负电
C.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时,丝绸失去电子
D.通过实验可以判断出吸管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餐巾纸强
【答案】C
【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B、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发现吸管被玻璃棒吸引,故B正确;
C、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时,丝绸得到电子;
D、吸管带负电,则吸管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餐巾纸强。
故选:C。
9.(2分)乘坐高铁可直接刷身份证进站,闸机口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保“人”“证”一致,闸机门才打开通行.用代表闸门,则如图中电路可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人”“证”一致的情况下,这说明“人脸识别”开关和“身份证识别”开关相互影响,然后与电动机串联。
故选:B。
10.(2分)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D.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答案】D
【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
(2)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解答】解:AB、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而不是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CD、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由于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故C错误。
故选:D。
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1.(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际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答案】
【分析】由实物图根据电流流向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解:
由图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2、开关、灯泡L1,回到电源负极,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12.(2分)根据所给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可交叉)。
【答案】见解析中的图。
【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及开关的作用,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解答】解:原电路图中,两灯并联1与灯L1串联;S2控制整个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3.(3分)某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做功 10 次,经历 40 个冲程,飞轮转 20 周。
【答案】10;40;20。
【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和曲轴转2圈,做功1次。
【解答】解:由题知,四冲程汽油机,
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和曲轴转2圈,完成4个冲程,
所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故答案为:10;40。
14.(4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 汽油 (填“汽油”或“柴油”)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时它正处在 做功 冲程,将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答案】汽油;做功;内;机械
【分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
【解答】解:根据图示结构可知,该内燃机有火花塞;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
故答案为:汽油;做功;内。
15.(2分)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正电,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带负电 (选填“带负电”“不带电”或“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c球,二者将互相 吸引 (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带负电;吸引。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解答】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a带正电,则b有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则b与c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c带负电,则两者互相吸引。
故答案为:带负电;吸引。
16.(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
(1)实验前,按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加热时间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A 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B 升温较高。
(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 A 液体。
【答案】(1)自下而上;(2)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3)加热时间;(4)A;B;(5)A。
【分析】(1)根据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确定实验器材调试的顺序,从而确保一次调试到位;
(2)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
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4)根据图乙分析回答;
(5)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据此确定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强,根据Q=cmΔt分析。
【解答】解:(1)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实验前;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3)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故A吸收的热量较多;
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B升温较高;
(5)因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Q=cmΔt,质量相同的A,A放热多,则应选择A。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4)A;B。
17.(7分)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1)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质量 (时间/质量)相同,根据 温度计的示数 (温度计的示数/加热的时间)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小明选用了燃料a和燃料b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时,小明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水温,则可初步判断燃料 b (a/b)的热值大。
(3)另一组的小华也用图甲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燃料c和燃料d的热值,并重新在烧杯内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造成水过早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燃料c的燃烧过程比较快 。分析图像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4)你认为根据丙图像(能/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5)小华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燃料c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燃料c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1)质量;温度计的示数;(2)b;(3)燃料c的燃烧过程比较快;大于;(4)能;(5)偏小。
【分析】(1)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进行比较;
(2)根据水温的变化情况判断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从而得出热值的大小关系;
(3)根据燃料的燃烧情况分析;
(5)要想比较热值的大小,需要两种燃料全部燃烧完,通过水升高的温度的大小来比较热值的大小;
(6)实际测量热值时,由于燃料不一定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损失,因此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解答】解:(1)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由图乙知,当燃料燃尽时,说明相同质量的a,则b的热值大;
(3)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
由图丙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已经使水沸腾,表明c放出的热量多;
(4)由图丙可知,两种燃料全部燃尽时,则c的热值大;
(5)由于燃料不一定完全燃烧,且给水加热时有热损失吸=cm(t﹣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要比燃料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燃料c的热值。
故答案为:(1)质量;温度计的示数;(3)燃料c的燃烧过程比较快;(4)能。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吃早饭的时候,妈妈想用热水给小进加热如图所示的盒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22℃升高到42℃。[已知:c水=4.2×103焦/(千克•℃),c牛奶=2.5×103焦/(千克•℃)]
求:(1)牛奶吸收的热量?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1.25×104J;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0.3kg。
【分析】(1)知道牛奶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Q吸=cm(t﹣t0)求出牛奶吸收的热量;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牛奶吸收的热量,利用Q放=cm(t水﹣t)求出水的质量。
【解答】解:(1)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c牛奶m牛奶(t﹣t0)=2.8×103J/(kg•℃)×250×10﹣3kg×(42℃﹣22℃)=4.25×104J;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Q吸=1.25×105J,
由Q放=cm(t水﹣t)可知,热水的质量:m水==≈0.3kg。
答:(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8.25×104J;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
19.(8分)一辆汽车在1h的时间内,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了72km,消耗汽油6kg。若已知该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23kW,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g取10N/kg。求:
(1)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是多少?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这辆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是8.28×107J;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76×108J;
(3)这辆汽车的效率是30%。
【分析】(1)根据W=Pt得出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
(2)根据Q放=qm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根据η=得出这辆汽车的效率。
【解答】解:(1)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W=Pt=23×1000W×1×3600s=8.28×107J;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6×106J/kg×6kg=2.76×106J;
(3)这辆汽车的效率η===30%。
答:(1)汽车牵引力所做有用功是6.28×107J;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76×105J;
(3)这辆汽车的效率是30%。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0.(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会自动断开。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 会 (选填‘会”或“不会”)亮;到达设定时间,“播放器”将会 播放 (选填“开始”或“停止”)播放音乐。
【答案】会;播放
【分析】由图可知当定时开关闭合时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定时开关断开时,播放器将接在电源两端,由以上原理可知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指示灯形成通路,播放器被短路,播放器不会播放音乐;
由题意可知,到达设定时间,“播放器”形成通路,则“播放器”播放音乐。
故答案为:会;播放。
21.(6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负 电(选填“正”或“负”)。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列举一个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
【答案】(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分析】(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这种运动又叫做分子热运动。
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上都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解答】解:(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金属网的部分负电荷转移给颗粒物;
(2)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颗粒离开金属网,带负电的颗粒物又会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7.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为有效减小PM2.8在空气中浓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等。
故答案为:(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不属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6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初中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作图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开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