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主锋、副锋的锋面类型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命题教师附中高三地理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然而并非所有土地都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高产田和中低产田的分布差异。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丘陵、山地 冲积扇、三角洲 京杭运河1. 据图分析黄淮海平原高产田集中分布在A. 滨海平原 B. 中部冲积平原 C. 山前洪积一冲积平原 D. 丘陵地带高三地理 第 1 页 共 8 页
2. 沿 a-b、c-d 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
. .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为了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广东某科技公司运用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 还原这一战役:1935年5月27日拂晓,红军从安顺场出发,昼夜兼 程沿河疾行,5月29日6时(东七区区时)抵达泸定桥西岸。经过休整,下午4时开始抢夺东侧桥头,仅用2小时胜利夺取泸定桥。下图示意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路线,据此完成3~4题。 3. 红军从安顺场至泸定桥的行军途中( ) A. 需不断翻越崇山峻岭B. 行程超过85公里C. 疾行方向始终向正北D. 沿大渡河顺流而下4. 制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VR 视频时,准确还原的画面是( ) A. 抵达时当地仍然处于黑夜B. 休整时太阳光线直射C. 胜利时日影朝向西北方向D. 进攻时太阳照射东侧河岸高三地理第 2 页 共 8 页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23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5~6题。5. 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和风向大致是 A.24 时前后东北风B.18 时前后北风C.11 时前后西北风D.3 时前后东风6. 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坡地相比,谷底A. 白天多上升气流 B. 白天多下沉气流C. 夜晚多上升气流 D. 夜晚多下沉气流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被更后面的气团追上会形成新的锋面。此新锋面称为副锋,原锋面称为主锋。下图示意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据此完成7~8题。7. 主锋、副锋的锋面类型分别是A. 冷锋暖锋 B. 暖锋暖锋 C. 冷锋冷锋 D. 暖 锋 冷 锋8. 导致主锋锋后气团变性的主要原因是 A. 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气温升高B. 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升高C. 途经高原山地高海拔区,气温下降D. 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下降高三地理 第 3 页 共 8 页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在动力成因下形成的深 厚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研究表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会 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下图示意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的局部环流形势 (H 表示高压中心, L 表示低压中心)。据此完成9~10题。9. 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A. 西南季风增强 B. 西南季风减弱 C. 东北季风增强 D. 东北季风减弱10. 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主要是由于① 阿拉伯海的水汽输送增大②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增大③中心气流上升④中心气流下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金沙江在海拔5300~5600m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侵蚀出了一条宽度仅30~80m 的河 道,称为虎跳峡。虎跳峡深度大,峡谷两侧岩壁陡峭。下图示意虎跳峡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1~12题 .变质核部 石灰岩11. 根据图示岩层构成,推测虎跳峡地区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一定有①板块张裂 ② 火山喷发 ③ 浅海沉积 ④ 风成堆积 高三地理 第4 页 共 8 页
A.①③ B.②③12. 虎跳峡所经地岩层对虎跳峡贯通的有利影响是A. 岩层形成较晚,抗侵蚀能力差C. 向斜槽部积水,岩层溶蚀强烈
D.③④ B. 岩层含大量化石,岩层硬度小D.背斜顶部张裂,利于河流下蚀
江西萍乡禹门始建于明朝,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萍乡地标性建筑,屹立于萍水河畔,守 望一河清水。抗日战争时期,政府为方便居民逃难,大部分城墙被拆除,仅留下隐匿于居民楼 之间的禹门一段,现周边居民楼已拆迁。读禹门的位置示意图(左图)与禹门景观图(右图),完成13~14题。 13. “禹门”这一名称,反映出萍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 森林密布 B. 平原广布 C. 光热充足 D. 降水集中14. 推测禹门在明朝时发挥的主要功能是A.遮阳避雨 B. 地标建筑 C. 码头通道 D.军事防卫锡林河流域地处内蒙古高原,年均降水量112~511mm, 无霜期110天。下图示意某团队利 用气象站和水文站的资料,分析得出的该流域降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某一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15~16题。 年 份高三地理 第 5 页 共 8 页
15.1990~1998年,锡林河流域径流量增长率A. 持续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C. 持续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16.2012年之后,锡林河流域降水量累积距平和径流量累积距平总体上反向变化,可能是因为A.降雪比重较高 B. 流域面积扩大 C. 潜在蒸发加剧 D.下渗损失减少二、 非选择题:本题分三道大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在冬季,我国渤海中东部、黄 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研究表明,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对 海效应降雪影响较大。下面两图中,上图示意冬季影响我国的洋流分布,下图示意1971-2008年山东半岛冬季年平均海效应降雪量分布。 高三地理 第 6 页 共 8 页
(1)说明渤海中东部海面形成海效应降雪的原理。(6分)(2)与文登相比,分析石岛海效应降雪量较少的原因。(4分)(3)推测上海附近地区海效应降雪的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风化穴(岩石顶面上积水风化作用而成)和壶穴(河流携带沙粒侵蚀而成)是常见的岩石坑穴 地貌.福建省长乐区三溪河地区(上图)花岗岩广布且多裂隙发育,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部分 河床出露,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研究发现,与风 化穴相比,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下图示意风化穴和壶穴景观。 高三地理 第 7 页 共 8 页
(1)分析三溪水库下游河床有大量壶穴分布的原因。(8分)(2)与风化穴相比,说明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的原因。(4分)(3)说明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对该地区岩石坑穴地貌演化的影响。(4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堰塞湖,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体阻断山谷、河流后 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堰塞体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 一旦堰塞体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1)描述图中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6分)(2)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现存堰塞湖多的自然原因。(8分)(3)堰塞湖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有利有弊,请从利弊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说明。(4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1.C 2.A【解析】1.黄淮海平原整体地势低平,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斜地区坡度平缓,排水良好,不受盐渍化、沼泽化威胁,地下水丰富,埋藏浅,利于灌溉,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的地区,C正确;滨海平原、中部冲积平原易发生盐渍化,土壤肥力地,多为中低产田分布区,AB错误;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小,D错误;故选C。2.a—b一线是从冲积扇顶部到冲积扇底部,因此a—b海拔不断降低;c—d从冲积扇边缘经过冲积扇内部再到冲积扇边缘,因此c—d海拔先升高再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3.B 4.D【解析】3.材料信息表明,红军行进主要沿着河谷前进,并没有不断翻越崇山峻岭,A错误;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纬度差约45′,根据1°=111km,折算为:83.25千米,再结合行进路线蜿蜒,行进路程应超过85千米,B正确;图中显示,红军从安顺场至泸定桥行军的疾行方向先西北,后向正北,沿大渡河逆流(大渡河自北向南流),C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由材料可知,红军抵达泸定桥时,东七区区时(105°E地方时)为5月29日6时,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泸定桥所在地6时以前日出,所以抵达时当地处于白天,A错误;读图可知,泸定桥约位于29.9°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泸定桥附近无阳光直射,B错误;进攻时东七区区时为5月29日16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河流东侧河岸为向阳岸,故太阳照射东侧河岸,D正确;胜利时为东七区区时(105°E地方时)5月29 日18时,此时刻泸定桥(约102.2°E)当地太阳位于偏西方向,日影朝向偏东方向,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5.C 6.B【解析】5.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1时前后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风向大致是西北风,C正确,ABD错。故选C 。6.结合材料“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及已学知识,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谷底是下沉气流,B 正确,A错误;夜晚坡地气流下沉,谷底盛行上升气流,D 错误;谷底夜晚多上升气流有利于谷地形成降水,但这不是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的原因,C错误。故选B 。【答案】7. C 8. A【7题详解】上图示意的是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锋均是西北侧冷高压推动冷空气南下与东南部暖气团相遇导致,均属于冷锋。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冷气团逐渐变性,被后期南下的更冷的冷空气追上,形成新的冷锋(即是副锋),故选C。【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由于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冷气团空气获得地面辐射而增温,气温升高,原先的冷气团逐渐变性,A正确。气温下降则冷气团不会向相对温暖的气团变性,CD错。阴雨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升高,B错。故选A。【答案】9.B 10.A【解析】9.根据材料副热带天气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读图夏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西南季风影响范围变小,西南季风应减弱,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10.读图,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形成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副热带天气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盛行西南风,阿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①③正确,②④错误,该题选A。【答案】11. B 12. D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虎跳峡所在的金沙江位于横断山脉,位于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没有经历板块张裂,且板块张裂一般造成水平位移,而不是如图所示的垂直位移,①错误;图示区域存在玄武岩岩层,玄武岩是喷出岩,说明虎跳峡地区经历了火山喷发,②正确;图示区域存在石灰岩,石灰岩是由浅海生物遗体堆积而成,③正确;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风力作用弱,且图中没有风力沉积物形成的岩层,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图可知,虎跳峡所经地岩层多为石灰岩,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石灰岩与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且岩层的抗侵蚀能力一般与岩层的致密性质有关,与形成早晚关系不大,A错误;石灰岩中可能含有化石,由材料无法判断石灰岩中化石的数量,且石灰岩硬度小主要是因为石灰岩由浅海环境中成层堆积的生物遗体等疏松沉积物形成的,与含有化石的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虎跳峡位于石灰岩层向上拱起的顶部,即背斜顶部,由所学背斜知识可知,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利于河流下蚀,D正确,C错误。故选D。【答案】13. D 14. C【13题详解】萍乡禹门建立在萍水河旁,且“禹”字反映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文化,可知萍乡多发洪涝灾害,降水集中,AD正确;没有题干信息表明当地平原广布、森林密布、光热充足,排除ABC选项。故选D。【14题详解】由图可知,禹门建立在河流的凹岸,适合建设码头,结合明清时期商业迅速发展,内河运输贸易发达,推测禹门的作用应为为码头和城内的客货出入提供通道,C正确;古城墙的作用为军事防卫,但是凿门可能会成为军事防卫的弱点,D错误;禹门过去藏匿于居民楼之间,未被拆除,说明高度较矮,辨识度低,不适宜作为古代地标建筑,B错误;遮阳挡雨不是古城门的主要功能,A错误。故选C。【答案】15. D 16. C【15题详解】据图可知,1990年至1993年,径流量累积距平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这几年径流量增长率变大;而1993年至1995年径流量累积距平指数基本不变,说明径流量增长率减小;1995年至1998年,径流量累积距平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这几年径流量增长率变大。B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6题详解】据图可知,2012年以后,降水在增多,但是河流径流量反而减少,说明下渗损失可能增多,D错误。短时间尺度河流流域面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B错误。蒸发量加剧,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C正确。降雪比重无法确定,A错误。所以选C。17. 【答案】(1)渤海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且有暖流流入,水温较高;强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暖海面,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暖海面空气上升冷却凝结,产生降雪。 (2)石岛位于低山丘陵以南,为冬季来自北部渤海、黄海暖湿气流的背风地带,降雪较少;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大气层结稳定。 (3)特点:降雪范围小、降雪量小(历时短、强度弱)。理由:纬度较低(位置偏南),冷空气势力弱;周边地势低平,无明显地形抬升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结合图中信息显示,我国渤海属于内海,比热容较大,冬季降温慢,且有洋流④流入渤海中东部,方向由低纬流向高纬,属于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导致渤海中东部表层海水水温增加,水汽增加;由于强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海面,形成空中干燥寒冷,海面暖湿状态,暖湿气流上升受到低温影响,温度急剧下降,凝结成雪,形成了渤海中东部海面海效应降雪。【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渤海和黄海的暖湿气流自北方吹来,文登位于迎风坡,石岛位于背风坡,因此水汽较少,形成的雪量进而就少;且图中洋流⑤流经石岛(由北向南流,也就是高纬流向低纬,则为寒流),降温减湿,水汽较少,大气稳定,故降雪量少。【小问3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知识可知,上海地处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来自西北或北方的强冷空气到达伤害,势力减弱,且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势平坦开阔,无地形让冷空气抬升降温,所以海效应降雪时间较短量小,且范围也小,强度弱。18. 答案:(1)岩石多裂隙,易被侵蚀;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形坡度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花岗岩广布,水流携带沙粒多(含沙量大)。(8分)(2)壶穴内沉积物是河流搬运而来,在搬运过程中经历过磨圆过程;壶穴内水流动性强,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本身也被磨圆。(4分)(3)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数量减少);下游部分河床出露,有些壶穴会演化为风化穴,风化穴数量增多。(4分)解析:第(1)题,壶穴的形成必须要有沙粒,该地花岗岩广布,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多裂隙,岩石破碎形成沙粒,颗粒物较小易被侵蚀;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对地表的冲刷力强;由图示可知,该地以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流速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水流挟带沙粒多,河流含沙量大。第(2)题,壶穴内沉积物是河流搬运而来,沙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历流水对其反复磨圆的过程,增加了沉积物磨圆度;壶穴内水的流动性强,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壶内水携带的沙粒随着水的流动本身也被磨圆。第(3)题,由材料“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可知,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形成时间变长);下游部分河床出露,有些壶穴出露水面,经风化作用演化为风化穴,风化穴数量增多。19. 【答案】(1)正常流淌的河流被堰塞体堵住,河流下游出现断流;水流在此汇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水持续汇人,堰塞湖水位上升,堰塞体逐渐被流水冲刷,侵蚀、溶解、崩塌而被流水带往下游,堰塞湖逐渐自行消失。(6分) (2)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高山林立,谷深坡陡,高差大;河流密集;夏季降水丰沛.滑坡、泥石流高发等。 (8分) (3)弊:对堰塞湖上游的淹没灾害;堰塞湖溃决所导致的下游异常洪水灾害。(4分)利:较为稳定的堰塞湖形成自然景观,能够吸引游客;积水成湖,有助于鱼类等繁衍,提供生物栖息地。(4分)【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正常流淌的河流被堰塞体堵住,河流水不能继续向下游流动,河流下游出现断流;水流在此越汇越多并且往四周漫溢,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水不断向下游汇入,堰塞湖水量越来越大,水位持续上升,不断冲击堰塞体,最终堰塞体被流水侵蚀、溶解、崩塌;被流水带往下游,堰塞湖逐渐自行消失。【小问2详解】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等;高山林立,谷深坡陡,高差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夏季降水丰沛,河流密集,滑坡、泥石流高发等,堰塞体下滑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小问3详解】不稳定的堰塞湖容易造成危害,首先堰塞湖形成拦截水流,积水成湖,易对上游聚落、牧场等造成淹没灾害;堰塞体不稳定,出现溃决,积水下泄易引起下游异常洪水灾害。对于较为稳定的堰塞湖,不易发生溃决,为鱼类、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堰塞湖形成的自然景观风景优美,能够吸引游客游玩观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小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2km²,主沟长约1,戊处等压线的数值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为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亟须,随着退化沙地的恢复,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西氢东送”有助于京津冀地区, 图中海水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