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10月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8月25日6时48分(当地时间8月25日8时48分)在日本本州岛东海岸远海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9.50度,东经143.55度。据日本广播协会(NHK)8日报道,当地时间当天18时28分左右,日本宫城县近海海域发生5.5级地震,最大震感为4,震源深度50公里。当地时间8日凌晨2时50分至早上8时7分,日本九州岛西南部连续发生4次地震,最大震级4.4级。图为日本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日本地区频繁发生地震是由于该地处于( )
A.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B. 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消亡边界
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2. 日本发生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
A. 海啸 B. 海水倒灌 C. 台风 D. 山体滑坡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所学板块构造知识可知,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海域,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发生在近海海域的地震会引发海啸和海水倒灌,AB不符合题意;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低压系统,与地震无关,C符合题意;日本多山地,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相互张裂,即相离运动,是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板块碰撞,即相向运动,是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
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图1为长白山主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长白山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4.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火山爆发 ②岩浆侵入 ③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④地壳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与长白山成因一致的是( )
A. 华山 B. 黄山 C. 阿尔卑斯山 D. 富士山
【答案】3. A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图2中,⑤由沉积物形成,是沉积岩;能直接转化为沉积物的①③④为岩石,则②为岩浆;据此可推出①和③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其中①和沉积物均位于近地表,可知①是喷出岩,③是侵入岩;④为变质岩。长白山岩石多为玄武岩,是喷出岩,即右图中的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长白山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玄武岩是喷出岩,说明当地经历了火山爆发,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结合长白山海拔较高,火山锥体位于广阔的玄武岩台地上,且目前火山口周围地势起伏较大,可知该景观的形成还经历了地壳运动,与之伴随的还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③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B。
【5题详解】
华山是断层活动形成的地垒地貌,是断块山,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A错误;黄山是花岗岩山地,是岩浆侵入后经地壳抬升形成的,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B错误;阿尔卑斯山为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C错误;富士山是中心喷发式火山,D正确。故选D。
【点睛】三大岩石特点和代表岩石:(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坚硬致密的花岗岩(侵入岩);疏松多孔的玄武岩(喷出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特征:有明显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3)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名宇航员将在“天宫”驻留5个月,预计11月返回地球。图为“天宫”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注:“天宫”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小华想要同步观看发射过程,他应该在当地( )时间观看?
A. 5月31日05:22 B. 5月30日07:22 C. 5月30日05:22 D. 5月29日07:22
7. 神舟十六号驻留5个月期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 悉尼日出方位由东北转向东南
C. 浙江全省各地昼长夜短 D. 伦敦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小
8. 若图所示,地球上0°经线刚好正对着远地点,则“天宫”绕地球4圈后,正对近地点的经线是( )
A. 45°W B. 90°W C. 45°E D. 90°E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西五区位于东八区以西十三个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是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西五区区时是2023年5月30日5时22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神舟十六号驻留期间是2023年5月底至11月,该期间经历7月初,7月初地球处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即该期间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错误;该期间内太阳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半球,全球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方位先位于东北,后位于东南,B正确;该期间内太阳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浙江全省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C错误;该时期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伦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若地球上0°经线刚好对着远地点,则此时正对近地点的经线是180°经线。“天宫”绕地球4圈,所用时间是90分钟×4=6小时,地球自西向东转了90°,所以正对近地点的应是180°经线以西90°的经线,即90°E,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的东边先看到太阳,即东边的时刻较早。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时刻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为方便生产生活,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南半球晨昏圈与纬线相切于0点,0点纬度的年际变化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0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 0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夜长逐日变短 B. 0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 0点从③到④时,悉尼的昼夜差值变小 D. 0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平分
10. 当0点位于③时,19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83.5° B. 66.5° C. 66.5°或36.5° D. 36.5°或83.5°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南半球晨昏圈与纬线相切于O点,O点即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①③⑤处O点纬度是66.5°,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②④处O点纬度是90°,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①到②,太阳直射点可能是由北回归线南移到赤道,也可能是由南回归线北移到赤道,无法确定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A错误;④到⑤,太阳直射点可能是由赤道北移到北回归线,也可能是赤道南移到南回归线,B错误;③到④,太阳直射点可能是由北回归线南移到赤道,也可能是由南回归线北移到赤道,悉尼的昼夜差值均变小,C正确;O点位于①③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除赤道外,其他地区并不是昼夜平分,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当O点位于③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减去纬度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83.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6.5°。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减去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值,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值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郴州市,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华中地区。“郴”字,意为林中之邑,境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森林覆盖率近70%。“仙缘桥”系一座由花岗岩体构成的天生桥,位于郴州市桂东县齐云峰,该处海拔高达1427.80米,桥板花岗岩体风化程度轻微,整体稳定性强,承载力达到轿车通行标准。图为天生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齐云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地壳运动 B.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D. 风力侵蚀
12. 推测天生石桥形成的地质过程( )
A. 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B.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 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齐云峰境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由所学地质作用知识可知,形成山岭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多形成火山或熔岩高原,齐云峰不属于火山或熔岩高原,由此可知,齐云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A正确;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不是形成山丘的主要作用,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天生石桥由花岗岩形成,花岗岩是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一般位于地下深处,现出露地表,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过程;现下方岩体被侵蚀,形成天生桥,说明其后经历了风化侵蚀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石主要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侵入或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侵入岩一般位于岩石圈内部,喷出岩接近地表;沉积岩一般位于地势低洼,具有稳定沉积环境的区域;变质岩一般位于地壳内部。
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 )
A. M线东侧P岩层受到侵蚀程度大 B. M线东侧P岩层受到沉积作用弱
C. M线西侧P岩层早期沉积厚度大 D. M线西侧P岩层受到侵蚀力强
14. 图中岩浆侵入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的变质岩是( )
A. 大理岩 B. 片麻岩 C. 板岩 D. 石英岩
15. 上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岩浆侵入、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 B. 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C. 断层形成、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D. 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答案】13. A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M线两侧P岩层是同一时期形成,岩层厚度基本相同,抗侵蚀力强度相同,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形成后,M线东侧P岩层上升形成地垒,地势较高,受外力侵蚀程度大,厚度变小,A正确,B错误;M线西侧P岩层是断层下降一侧,地势低,受侵蚀程度较小,厚度较大,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岩浆侵入过程中石灰岩可能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可能变质成板岩,砂岩可能变质成石英岩,ACD不符合题意;片麻岩是岩浆岩变质后形成的,图中岩浆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不会同时发生变质作用生成变质岩,B符合题意。故选B。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N岩层先形成,之后有P岩层形成;N、P沉积岩层都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在N、P岩层之后形成;花岗岩没有位移,说明花岗岩在断层之后形成。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岩石主要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侵入或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侵入岩一般位于岩石圈内部,喷出岩接近地表;沉积岩一般位于地势低洼,具有稳定沉积环境区域;变质岩一般位于地壳内部。
近期热门电视剧《西出玉门》,讲述的是沙漠雅丹地貌区的故事。雅丹作为一种典型地貌,其奇特的相态特征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条形垄岗,上面存在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呈现流线型,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若将平台面以下由陡崖或陡坡围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丹,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的现象,叫做雅丹共基座现象。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盛行风风向主要是(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17. 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侵入岩 D. 喷出岩
18. 雅丹共基座景观的形成表明当地( )
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 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过程初期阶段
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④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6. D 17. A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基座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说明风力的侵蚀方向是沿东北-西南,由于该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气候干旱,春秋季多大风,盛行风向为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地质历史时期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强烈,风力强盛。平坦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强烈的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为雅丹地貌,故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共基座雅丹是上一抗风蚀地层形成雅丹的残留而基座体的出现是风力作用与地层抗风差异性的耦合下,风蚀向纵深发育的一个标志。雅丹共基座现象是风蚀切穿深一层抗风蚀相对较强的地层形成的风蚀垄岗现象,厚度不等的不同抗风蚀强度地层在垂向上交替出现和单一风向的风蚀作用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因素。从上面共基座雅丹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①正确;共基座雅丹是上一抗风蚀地层形成雅丹的残留,雅丹地貌不是形成初期,②错误;盛行风以春秋季为主,变化小,③错误;地层厚度大,沉积特征明显,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读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的纬度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甲地太阳视运动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0. 某地当日比甲地的黑夜时间长,却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乙地日出0时,说明乙地此时位于极昼,且是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由此得出太阳直射20°S。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非极昼极夜区均东南日出西南日落,甲地位于北半球,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20°S的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20°S。甲地位于北半球,该地当日比甲地的黑夜时间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比甲地更高,位于甲地的北方,A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地的纬度更高,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即该地与甲地均位于晨线上,所以该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北方照射而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要根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进行确定。
二、选择题Ⅱ(体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由于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会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这种上下时代不连续岩层的接触面称为不整合面。图为三个岩层剖面,PQ和MN不代表两个不整合面,XY代表断层。岩层未发生倒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PQ和MN不整合面的形成原因( )
A. 抬升侵蚀,随后下沉堆积 B. 上下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位移
C. 下沉堆积,随后抬升侵蚀 D. 上下岩层受重力挤压发生变质
22. 三个岩层剖面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岩层是( )
A. 褐色砂岩 B. 灰色石灰岩 C. 红色砾岩 D. 绿色页岩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与剖面II相比,PQ和MN不整合面形成时缺失了灰色砂岩,这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和侵蚀,灰色砂岩没有形成或已被侵蚀, 随后发生下沉和沉积,形成了绿色页岩及其以上各岩层,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三个剖面图中岩层呈水平分布,说明当地没有受到水平挤压作用, B错误;若先下沉堆积,后抬升侵蚀,则不会形成不整合面上方的沉积岩层,C错误;上下岩层接触面受重力挤压发生变质应产生变质岩,但图示不整合面附近没有变质岩,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由图文材料可知,三个出露岩层未发生过翻转,因而根据沉积的先后顺序,垂直分布剖面图中越往下岩层越古老,存在时间越长。三个岩层剖面中,最下面的岩层是褐色砂岩、白色石灰岩和灰色石灰岩,CD错误;根据三个岩层剖面图中共有的绿色页岩、白色石灰岩的位置关系可进一步判断,剖面III中的灰色石灰岩是位于最下方的岩层,存在时间最长,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有时间顺序,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断层的形成晚于其断裂的岩层。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1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2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的时间为( )
A. 3个月 B. 6个月 C. 7个月 D. 8个月
24. 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来说风力最强的是( )
A. 夏季副热带地区 B. 夏季中纬度 C. 冬季副热带地区 D. 冬季中纬度
25. 图2与图1相比,其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 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 B. 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
C. 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 D. 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
【答案】23. C 24. D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盛行冬季风时,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对气压较低,此时陆地与海洋气压梯度是正值,大于0。读图可知40°N 附近气压梯度大于0(受冬季风影响)的时间为1~3月和9~12月,共约7个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盛行冬季风时,气压梯度大于0;盛行夏季风时,气压梯度小于0。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读图可知,气压梯度负值的绝对值要远远小于正值的绝对值,说明夏季风要弱于冬季风,AB错误;图1显示在50°N(中纬度)附近海陆气压差的正值最大,故此处冬季风风力最强,C错误,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对比两图可知,图2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冬季气温偏低,AB错误;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北方降水较多,夏季气温可能偏低,南方降水较少,夏季气温可能偏高,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雨带的推移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下,大约每年的4、5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雨季开始;6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雨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区;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移动速度快,我国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锋面雨带移动速度慢,我国出现北旱南涝。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太原天龙山公路,全长30公里,起点与终点的高低落差达350米,是太原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空俯瞰,这条公路宛若惊龙,腾飞在山脊之上,沿途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被誉为“云端上的公路”,受到网民高度关注。
材料二:图为网红三层高架桥景观图(天龙公路其中一座高架桥)。
(1)说出天龙山公路沿山脊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2)分析图示高架桥修建的主要目的。
(3)简述修建天龙山公路的影响。
【答案】(1)成本高;起伏大/路线长;技术要求高;地质灾害。
(2)降低落差,提高行车舒适度;增加景点,服务旅游产业;建在山脊之上,防御火灾水灾。
(3)有利影响: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节约出行时间;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生态破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山西太原天龙山公路的高架桥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线路修建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交通运输线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可以从线路穿过地区不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由材料“沿途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结合山脊处海拔较高可知,天龙山公路沿山脊建设,成本高;由材料“全长30公里,起点与终点的高低落差达350米”结合景观图可知,天龙山公路沿线地势起伏大、路线长;由于落差大、高架桥和隧道较多,对技术的要求高;此外,沿山脊修建,可能面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小问2详解】
本小题可从高架桥的特点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读图可知,高架桥蜿蜒迂回,可降低落差,提高行车舒适度;由材料“受到网民高度关注”可知,高架桥可增加景点,服务旅游产业;高架桥修建在山脊之上,可防御火灾水灾。
【小问3详解】
影响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天龙山公路修建后,可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节约出行时间;通过旅游公路的修建,可促进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可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由材料和景观图可知,天龙山公路沿山脊修建,沿途破坏地表岩石、土壤、植被,会导致生态破坏。
27. 阅读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甲河谷的形成过程。
(2)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____(能/不能)发现石油,说明原因?____
(3)近年来,图中河流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1)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2) ①. 不能 ②. 大陆架区域向斜构造,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3)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及其应用、外力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形成地质构造。图中甲河谷位于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的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疏松,容易受到流水、风力等外力的侵蚀;图中甲处发育有河流,长期受到流水侵蚀,形成河谷。
【小问2详解】
由所学地质构造知识可知,与水相比,石油较轻,一般储存在背斜顶部。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构造,不是储油良好构造,因此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不能发现石油。
【小问3详解】
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说明河流作用减弱,海水作用增强。由图可知,河流上游建设大坝,枯水期水源受到拦蓄,使下游河水减少,入海河水减少,使海水倒灌;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水倒灌;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部分季节降水减少,入海径流减少,海水倒灌;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也可引发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海水倒灌。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位于亚、非两大洲交界处,地中海和印度洋间海上航道要冲,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气候炎热干旱,年降水量一般在300毫米以下,大部属热带沙漠气候,成为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沙漠气候区。
材料二:图为索马里半岛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
(1)据图,描述索马里半岛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是____,并分析原因____。
(3)分析图中N地炎热干燥的原因。
【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海岸线平直。
(2) ①. 夏季 ②. 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到达图中M地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3)冬半年N地受到陆地上来的东北风的影响,性质干热,降水稀少;夏半年N地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离岸风使得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寒流),降温减湿,使得降水稀少;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索马里半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季风环流、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起伏、特殊地貌等,沿海地区还包括岛屿、半岛、海岸线平直程度等。读图可知,索马里半岛的海拔多在500m以上,可知索马里半岛以山地高原为主;根据图中山峰的分布及东南方向是海域可知,索马里半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读图可知,索马里半岛海岸线平直。
【小问2详解】
降水的季节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进行分析。由所学季风环流知识可知,索马里半岛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东北季风来自亚欧大陆,水汽较少;故索马里半岛的降水与西南季风有关。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到达图中M地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小问3详解】
本小题主要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等角度进行分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冬半年N地受到陆地上来的东北风的影响,性质干热,降水稀少;夏半年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在N地表现为离岸风;离岸风吹拂表层海水,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涌补充,使得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寒流),降温减湿,使得降水稀少;索马里半岛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综合上述分析可知,N地炎热干燥。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远在沙特利雅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文件包含浙南名校联盟地理试卷高一docx、浙南名校联盟地理答案高一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docx、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