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2023物理第一次课堂效率检测试卷docx、八年级2023月考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南海中学23~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 八年级物理 2023.10时间10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正常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是15 ℃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 D.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2.小明在六只相同的瓷碗中倒入不同质量的水,反复调节碗中水的质量,用筷子敲击瓷碗,演奏出优美的旋律“小星星”。调节瓷碗中水的质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如图几个实验,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4.094型核潜艇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可以穿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人能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比其他声波传播速度大D.核潜艇工作人员不能听见超声波,是因为其振动频率太高5.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70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真实时间应为 ( ▲ ) A. 10.99s B. 10.41s C. 10.88s D. 10.90s6.在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减小B. 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声速改变C. 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音色改变D. 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度减小7.七月的高邮,酷暑难耐。为了解暑,人们常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饮料中的冰块会慢慢消失,这个过程是 (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8.100 ℃的水和100 ℃的水蒸气相比较( ▲ )A. 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热 B. 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冷C. 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冷热程度相同 D. 水和水蒸气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B.水的温度加热到102℃,仍不能沸腾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标准大气压下,-5℃的冰块放在足够多的0℃水中会熔化。10.如图为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17.5min B.60℃时,该物质所处状态是液态C.该物质液态时降温和固态时降温一样快D.BC段该物质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要吸热 11.给装有一定质量水的烧杯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 12.汽化和液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列五种说法中正确有( ▲ )①春天早晨的雾和露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②夏天扇扇子凉快,是利用汽化吸热③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镜表面容易起雾④蒸馒头时,主要是利用水蒸气液化放热将馒头蒸熟⑤对着手哈气,手会感到热,是因为口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放热所致A.四种 B.三种 C.两种 D.一种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3. 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 (音调/响度/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 ▲ 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 ▲ (音调/响度/音色)越大。14.在“九一八”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时,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信息/能量);学校附近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 ,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 (音调/响度/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 ▲ (能/不能)减弱噪声,小明同学感觉教室外的噪声过大就关闭了门窗,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 控制噪声的。15. 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填“①”“②”或“③”),温度计的示数是 ▲ ℃。 如右图,有甲乙丙三杯水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装开水的是 ▲ (甲/乙/丙)杯,丙杯外壁水珠形成的过程需要 ▲ (选填“吸”或“放”)热。 16.(1)小明设计的温度计如图甲,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此温度计是根据 ▲ (液体热胀冷缩/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 (左/右)移动;(2)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一天早上小明在测量了体温后,用力甩了几下体温计,随即把体温计放在窗台上,晚上放学回家发现体温计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6.6℃,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 17.老师将实验室温度计的玻璃泡从酒精中取出,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 ; 先变大后不变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老师又用扇子对温度计的玻璃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 ▲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8.“糖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成花、动物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自然冷却 ▲ (吸收/放出)热量后,就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9.冰和雪是冬季奥运会的灵魂,实际上雪是水的 ▲ 态,其形状和体积都是 ▲ (固定/不固定)的。举办冬奥会常常需要人工造雪.如图造雪机造雪时,将水雾化成极细的水滴喷出,与冷气相遇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形成雪花。20.为了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 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根据乙组实验可以判定,当质量相同的液体的 ▲ 和液面上方 ▲ 相同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 有关。 2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白气”实质上是 ▲ (填“小冰晶”“小水珠”或“水蒸气”);冬季室内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此“白气” ▲ (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46分)22.(10分)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闽和叶子姐姐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在学习声现象时,小闽对鼓进行了研究。他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当小闽加大敲鼓的力度,观察到鼓声越大纸屑弹起的高度越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小闽观察到乐队的架子鼓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鼓,演奏中使用多个鼓主要是为了使发出的鼓声 ▲ (响度/音调/音色)不同。(2)如图②,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主要说明 ▲ ,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信息/能量);在月球上 ▲ (能/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判断的依据是 ▲ ; (3)如图③,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 ▲ (相同/不同)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当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 (快/慢),音调越来越 ▲ 。23.(6分)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声源放入一只鞋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1)小明是通过比较 ▲ 来确定哪种材料隔声效果好。下列器材中适合作为本实验声源的是 ▲ 。(填字母代号) A.音叉 B.机械闹钟 C.鞋盒(2)实验中应该保持哪些因素不变,(写出一个即可): ▲ 。(3)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 ▲ 。(4)通过本实验可知隔音材料的特点是: ▲ (粗糙/光滑)且 ▲(少孔/多孔)。 24.(4分)有一种测量空气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甲)正常处于空气中,另一支温度计(乙)的玻璃泡上包裹着潮湿的海绵。(1)通常情况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不一样,其中温度计 ▲ (甲/乙)的示数小一些,原因是 ▲ 。(2)在相同条件下,环境越干燥,水分蒸发的也越快。因此,湿度计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湿度越 ▲ (选填“大”、“小”)。(3)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而小红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那么,你认为是 ▲ (小明/小红)的看法对。25.(1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 ▲ (上/下)方的铁圈,目的是确保 ▲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人烧杯内的水中.如图(a),剪裁合适的是 ▲ (甲/乙),理由是:为了确保温度计的 ▲ 不能碰到 ▲ 。(3)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从而缩短了水沸腾前的 ▲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会发现温度 ▲ (升高/降低/不变)。(4)如图(b),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乙同学在小试管中装有热水,将其如图放置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水沸腾时是否 ▲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中的水 ▲ (能/不能)沸腾。(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情况如上图,则 ▲ (甲/乙)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来的气体主要为 ▲ (水蒸气/二氧化碳)。(6)某小组实验数据如表。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水处于沸腾了? ▲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3 9899100100100100现象少量气泡,上升时气泡逐渐变小大量气泡,上升时气泡逐渐变大 26.(8分)小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目的是使固体小颗粒 ▲ ;(2)放置温度计时,由于该固体熔化后体积会变小,所以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 ▲ (靠上/靠下)的位置。(3)图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其熔化过程持续了 ▲ min,该过程 ▲ (需要/不需要)吸热;(4)小王利用相同的装置,探究相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准确读出并记录数据,得到的图像如图丙,造成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1条即可)。(5)某兴趣小组用相同实验装置给萘加热,图丁是他们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当地为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218℃,则BC段的温度是 ▲ ℃,DE段的温度是 ▲ ℃. 27.(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举世瞩目的“天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天路”.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保持路基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难题之一,冬季冻土坚硬,而夏季冻土会熔化,路基硬度减小,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因此,必须设法保持冻土不受夏季高温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热棒”等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热棒”被称为不用电的“空调器”.如图甲,路基两旁插有碗口粗细、看上去像护栏的金属棒,这就是热棒.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比酒精还容易汽化的液态氨,上端有散热片(图乙)。当路基温度较高时,液态氨受热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气态氨又液化成液态氨下沉到热棒的下部.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使路基的温度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路基的坚固、稳定。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路基硬度会减小,是因为夏季高温,冻土会 ▲ (吸收/放出)热量而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管中的液态氨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A. 沸点低 B. 沸点高 C.熔点低 D. 熔点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棒工作时,氨从气态到液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的 B. 散热片的作用是提高气态氨的吸热效果 C. 热棒工作时,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4)热棒工作时,地面空气温度 ▲ (低于/等于/高于)冻土的温度。(5)热棒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 ▲ (向上/向下)传输,反向不能传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八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芳乘车去成都,小明前来送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