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考点卷】 试卷 3 次下载
-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测试·提升卷】 试卷 5 次下载
-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测试·考点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提升卷】 试卷 6 次下载
-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考点卷】 试卷 4 次下载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提升卷】.zip
展开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提升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B.任何吸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答案】B
【解析】A.有些放热反应,加热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条件,选项A正确;
B.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如醋酸钠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可以进行,选项B不正确;
C.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为反应的△H,△H<0放热,△H>0吸热,选项C正确;
D.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硫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方面。硫酸的生产工艺几经改进,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备硫酸。接触室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 + O2 2SO3。该反应也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SO3中的硫氧键放出能量 B.断开SO2中的硫氧键放出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B
【详解】A.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则形成SO3中的硫氧键放出能量,A正确;
B.断开SO2中的硫氧键吸收能量,B错误;
C.反应放热,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
D.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B。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2>ΔH1的是
A.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
B.S(s)+O2(g)=SO2(g) ΔH1; S(g)+O2(g)=SO2(g) ΔH2
C.C(s)+O2(g)=CO(g) ΔH1;C(s)+O2(g)=CO2(g) ΔH2
D.H2(g)+Cl2(g)=2HCl(g) ΔH1;H2(g)+Cl2(g)=HCl(g) ΔH2
【答案】D
【详解】A.由于气态水到液态水能继续放热,故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更多,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放热多,△H反而小,所以△H1>△H2,A不符合题意;
B.由于E(S,g)>E(S,s),故气态S燃烧生成SO2放热更多,放热多,△H反而小,所以△H1>△H2,B不符合题意;
C.C完全燃烧生成CO2要比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热更多,放热多,△H反而小,故△H1>△H2,C不符合题意;
D.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0.5 mol H2与0.5 mol Cl2反应放出的热量的两倍,放热多,△H反而小,故△H1<△H2,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4.下列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B
C
D
反应装置图或图象
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
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答案】C
【解析】A.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可观察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故A不选;
B.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不选;
C.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导致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反应放热,故C选;
D.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D不选;
故选:C。
5.已知4NH3(g)+3O2(g)=2N2(g)+6H2O(g) △H=-q kJ·mol-1,相关数据如下表,则下表中z的大小是
物质
NH3(g)
O2(g)
N2(g)
H2O(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a
b
z
d
A.(q+4a+3b-6d) B.(q+12a+3b-12d)
C.(q-4a-3b+6d) D.(q+12a+6b-12d)
【答案】A
【详解】
焓变=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即∆H=4a+3b-2z-6d=-q,则z=(q+4a+3b-6d),答案为A。
6.已知25℃、101 kPa下,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105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4H10+O2=4CO2+5H2O ∆H=-2900 kJ· mol-1
B. ∆H=+2900 kJ·mol-1
C. ∆H=+2900 kJ
D. ∆H=-5800 kJ·mol-1
【答案】D
【分析】丁烷分子式是C4H10,相对分子质量是58,10 kg丁烷的物质的量是n(C4H10)=,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105 kJ的热,则1 mol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Q==2900 kJ。
【详解】A.物质含有的能量与状态相对应,未注明物质的存在状态,因此不能确定反应热,A错误;
B.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则反应热∆H<0,B错误;
C.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C错误;
D.1 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2900 kJ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反应的物质多少呈正比,则2 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5800 kJ的热量,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5800 kJ·mol-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7.分析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
“嫦娥一号”发射火箭燃料
液氢(H2)
①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②2H2(l)+O2(l)=2H2O(g) ΔH=-482.6kJ∙mol-1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
丙烷(C3H8)
③C3H8(l)+5O2(g)=3CO2(g)+4H2O(g) ΔH=-2013.8kJ∙mol-1
④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1.5kJ∙mol-1
A.-571.6kJ∙mol-1,-2221.5kJ∙mol-1 B.-285.5kJ∙mol-1,-2013.8kJ∙mol-1
C.-285.8kJ∙mol-1,-2221.5kJ∙mol-1 D.-241.3kJ∙mol-1,-2013.8kJ∙mol-1
【答案】C
【分析】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和计算燃烧热进行判断。
【详解】①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表示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量,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kJ∙mol-1;
②2H2(l)+O2(l)=2H2O(g) ΔH=-482.6kJ∙mol-1表示2mol液态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表示燃烧热;
③C3H8(l)+5O2(g)=3CO2(g)+4H2O(g) ΔH=-2013.8kJ∙mol-1表示1mol液态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气态水时放出2013.8kJ的热量,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表示燃烧热;
④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1.5kJ∙mol-1表示1mol液态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221.5的热量,液态水是稳定的氧化物,能表示燃烧热,丙烷的标准燃烧热为-2221.5kJ∙mol-1;
答案选C。
8.有关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500
180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 △H=﹣990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462.5 B.460 C.920 D.423.3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结合Si(s)+O2(g)═SiO2(s)△H=﹣990kJ•mol﹣1,计算出表中X。
已知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1,则Si(s)+O2(g)=SiO2(s)△H=﹣990kJ•mol﹣1;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1molSiO2中含有4molSi﹣O,1molO2中含有1molO=O,则反应焓变△H=2×180kJ•mol﹣1+500kJ•mol﹣1﹣4xkJ•mol﹣1=﹣990kJ•mol﹣1,解得x=462.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物质能量、键能角度理解反应热,明确反应热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以及焓变的正负与吸收、放出热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H4 B.△H1<△H2<△H3 <△H4
C.△H1>△H2=△H3 >△H4 D.△H4<△H1=△H2<△H3
【答案】B
【分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 ∆H=-57.3kJ/mol,表示稀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
【详解】分别向1L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
①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并且与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也放热,放热大于57.3kJ;
②稀硫酸,稀硫酸与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放热大于57.3kJ,但小于①放出的热量;
③稀硝酸,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间的中和反应,放热57.3kJ;
④稀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放热小于57.3kJ;
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④,因放热∆H<0,则∆H1<∆H2<∆H3<∆H4;
答案为B。
10.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ΔH2<0
B.ΔH1+ΔH2+ΔH3+ΔH4+ΔH6-ΔH5=0
C.ΔH3<0,ΔH4<0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答案】B
【解析】
A.Li晶体转化为Li(g)是吸热过程,Li(g)→Li+(g)是失电子过程吸热,即△H1>0、△H2>0,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H1 +△H2 +△H3+△H4 +△H6 =△H5 ,即△H1 +△H2 +△H3+△H4 +△H6 -△H5 =0,故B正确;
C.O2(g)到O(g)是键断裂过程吸热,O(g)→O2-(g)是得电子过程放热,即△H3>0、△H4 <0,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可知,△H1 +△H2 +△H3+△H4 +△H6 =△H5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反应③是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A.①MnO2(s)+C(s)═MnO(s)+CO(g)ΔH1=+24.4kJ•mol-1,②MnO(s)+CO(g)═MnO(s)+CO2(g)ΔH2=-148.1kJ•mol-1,可知,ΔH1>ΔH2,故A错误;
B.①MnO2(s)+C(s)═MnO(s)+CO(g)ΔH1=+24.4kJ•mol-1,②MnO(s)+CO(g)═MnO(s)+CO2(g)ΔH2=-148.1kJ•mol-1,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③2MnO2(s)+C(s)═2MnO(s)+CO2(g)ΔH3=ΔH1+ΔH2,故B正确;
C.B的计算分析可知,ΔH3=ΔH1+ΔH2,故C错误;
D.①MnO2(s)+C(s)═MnO(s)+CO(g)ΔH1=+24.4kJ•mol-1,②MnO(s)+CO(g)═MnO(s)+CO2(g)ΔH2=-148.1kJ•mol-1,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③2MnO2(s)+C(s)═2MnO(s)+CO2(g)ΔH3=ΔH1+ΔH2=(+24.4kJ•mol-1)+(-148.1kJ•mol-1)=-123.6kJ•mol-1,反应③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2.2C(s)+O2(g)=2C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的燃烧热ΔH为-110.5 kJ·mol-1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C.表示C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O2(g)=CO(g) ΔH=-110.5 kJ·mol-1
D.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C的燃烧热是1 mol的C完全燃烧产生C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等物质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所以C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A错误;
B.1 mol燃烧产生CO放出热量是110.5 kJ,则2 molC燃烧产生CO气体放出热量是221 kJ,B正确;
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C的燃烧热产物应为CO2,C错误;
D.12 g C的物质的量是1 mol,其燃烧产生1 mol(即28 g)CO气体放出热量是110.5 kJ的热量,则反应产生14 gCO时放出的热量为55.25 kJ,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3.已知:H2(g)+F2(g)=2HF(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与1molF2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B.HF气体分解生成H2和 F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在相同条件下,1molH2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小于2molHF气体的能量
D.其它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减小
【答案】B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由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为放热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1molH2与1molF2反应生成2mol气态HF放出的热量为270 kJ,由气态变为液态为放热的过程,则1molH2与1molF2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H2(g)+F2(g)=2HF(g)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放热,则HF气体分解生成H2和 F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反应H2(g)+F2(g)=2HF(g)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在相同条件下,1molH2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HF气体的能量,故C错误;
D.其它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历程,但不能改变ΔH,故D错误;
答案选B。
14.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
①Cu(s)+2H+(aq)=Cu2+(aq)+H2(g) ΔH2=+64.39 kJ·mol-1
②2H2O2(l)=2H2O(l)+O2(g) ΔH2=-196.46 kJ·mol-1
③H2(g)+O2(g)=H2O(1) ΔH=-285.84 kJ·mol-1
在H2SO4溶液中,1 mol Cu(s)与H2O2(l)反应生成Cu2+(aq)和H2O(l)的反应热ΔH等于
A.-319.68 kJ·mol-1 B.-417.91 kJ·mol-1
C.-448.46 kJ·mol-1 D.+546.69 kJ·mol-1
【答案】A
【详解】
已知:①Cu(s)+2H+(aq)=Cu2+(aq)+H2(g) ΔH2=+64.39 kJ·mol-1
②2H2O2(l)=2H2O(l)+O2(g) ΔH2=-196.46 kJ·mol-1
③H2(g)+O2(g)=H2O(1) ΔH=-285.84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整理可得:Cu(s)+H2O2(1)+2H+(aq)=Cu2+(aq)+2H2O(1)△H=-319.68 kJ/mol;
选A。
15.火电厂利用燃煤发电,煤燃烧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O(g)+O2(g)=CO2(g) ΔH2=-283 kJ/mol
C(s)+O2(g)=CO(g) ΔH3=?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B.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ΔH3=ΔH2-ΔH1=110.5 kJ/mol
D.ΔH3=ΔH1-ΔH2=-110.5 kJ/mol
【答案】C
【详解】
A.CO(g)+O2(g)═CO2(g)△H2=-283kJ/mol,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故A正确;
B.CO(g)+O2(g)═CO2(g)△H2=-283kJ/mol,为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碳不完全燃烧C(s)+O2(g)=CO(g),该反应也是放热反应,△H<0,故C错误;
D.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CO(g)+O2(g)═CO2(g)△H2=-283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s)+O2(g)═CO(g)△H3,所以△H3=△H1-△H2=-110.5 kJ/mol,故D正确;
故选C。
16.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和过量反应可直接生成
B.含0.5 mol 的稀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若,则为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A. O2不管过量与否, S和O2反应都生成SO2,不可能直接生成SO3,A错误;
B.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生成1molH2O和可溶性盐的过程中的热效应,由于生成BaSO4沉淀的过程也是会放出热量,故含0.5 mol 的稀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B错误;
C.SO2的漂白性是有局限性的,不能是指示剂褪色,即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而不会褪色,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H2O2(l)=H2SO4(aq) ,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g)=SO3(g) ,过程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3(g)+H2O(l)=H2SO4(aq) ,则反应2①-2②-2③可得,故=2,故若,则<0,故为放热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1)H2+Cl2=2HCl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根据如图填写下表:
化学键
断裂或形成1mol化学键时能量变化
反应中能量变化
Cl-Cl
吸收243kJ
共吸收679kJ
H-H
吸收436kJ
H-Cl
放出431kJ
共放出___________kJ
②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粗硅冶炼:(a)SiO2+2CSi+2CO↑;
精炼硅:(b)Si+3HClSiHCl3+H2;
(c)SiHCl3+H2Si+3HCl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___________反应,(b)是___________反应;(c)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反应(b)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答案】(1) 862 放热
(2) 吸热 放热 吸热 小于
【解析】(1)
①形成H-Cl键共放出431+431=862kJ热量。
②根据放出和吸收热量数值的比较,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①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由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图可知,(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吸热反应。
②反应(b)是放热反应,所以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18.(10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 M 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有机物 N,转化过程如下:
两者稳定性大小是:N ______M(填“>”“<”或“=”)。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H1=-726.5 k·mol-1; △H2。则△H1______△H2(填“>”“<”或“=”)。
(3)使 Cl2(g)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g)和 CO2(g)。每消耗1mol Cl2(g)放出 145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涂层是耐高温的物质。将铝粉、二氧化钛粉和石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 2 mol 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kJ。
【答案】(1)<
(2)>
(3) △H=-290 kJ·mol-1
(4)196
【详解】(1)有机物 M 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有机物 N,△H>0,吸收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故两者稳定性大小是:N
(3)使 Cl2(g)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g)和 CO2(g)。每消耗1mol Cl2(g)放出 145 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90 kJ·mol-1;故答案为: △H=-290 kJ·mol-1;
(4) △H =-1176 kJ·mol-1,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2mol电子,放出1176kJ的热量,所以每转移 2 mol 电子,放出的热量为:×2=196kJ,故答案为:196。
19.(12分)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常温下,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液态水时,放出445 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H2S完全燃烧生成SO2(g)和H2O(l),H2S的燃烧热为a kJ·mol-1,写出H2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N2(g)+H2(g)=N(g)+3H(g) ΔH1=+a kJ·mol-1
N(g)+3H(g)=NH3(g) ΔH2=-b kJ·mol-1
NH3(g)=NH3(l) ΔH3=-c kJ·mol-1
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液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ol-1
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试写出HF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F—F键能为160 kJ·mol-1,S—F键能为330 kJ·mol-1,试写出S(s)和F2(g)反应生成SF6(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H2S(g)+O2(g)===SO2(g)+H2O(l) ΔH=-a kJ/mol N2(g)+3H2(g)===2NH3(l) ΔH=-2(b+c-a) kJ/mol. HF(aq)H+(aq)+F-(aq) ΔH=-10.4 kJ/mol S(s)+3F2(g)═SF6(g) ΔH=-1 220 kJ/mol.
【详解】
(1)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1mol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890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2) 已知H2S完全燃烧生成SO2(g)和H2O(l),H2S的燃烧热为a kJ·mol-1,则H2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O2(g)===SO2(g)+H2O(l) ΔH=-a kJ/mol,
故答案为:H2S(g)+O2(g)===SO2(g)+H2O(l) ΔH=-a kJ/mol;
(3) 已知:N2(g)+H2(g)=N(g)+3H(g) ΔH1=+a kJ·mol-1
N(g)+3H(g)=NH3(g) ΔH2=-b kJ·mol-1
NH3(g)=NH3(l) Δ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将以上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N2(g)+H2(g)=== NH3(l) ΔH=- (b+c-a) kJ/mol.,即得到N2(g)+3H2(g)===2NH3(l) ΔH=-2(b+c-a) kJ/mol.
故答案为:N2(g)+3H2(g)===2NH3(l) ΔH=-2(b+c-a) kJ/mol.
(4) 已知: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ol-1,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HF(aq)H+(aq)+F-(aq) ΔH=(-67.7+57.3)kJ·mol-1=-10.4 kJ/mol,
故答案为:HF(aq)H+(aq)+F-(aq) ΔH=-10.4 kJ/mol
(5)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F—F键能为160 kJ·mol-1,S—F键能为330 kJ·mol-1,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280 kJ·mol-1+3×160 kJ·mol-1-6×330 kJ·mol-1= -1 220 kJ/mol, 所以 S(s)+3F2(g)═SF6(g) ΔH=-1 220 kJ/mol.,
故答案为:S(s)+3F2(g)═SF6(g) ΔH=-1 220 kJ/mol.;
20.(18分)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实验药品:100mL 0.50盐酸、溶液、氨水。
实验步骤:略。
已知弱碱电离时吸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___________,其能否用铜质材料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2)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将浓度为的酸溶液和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测得温度如下:
反应物
起始温度
最高温度
甲组(HCl+NaOH)
15.0
18.3
乙组
15.0
18.1
①两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的=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③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重新做甲组实验,测得反应热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NaOH溶液温度
B.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
C.杯盖未盖严
D.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
II.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4)如图是和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写出1mol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用催化还原NO,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
②
若1mol还原NO至,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III.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氧化为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A表示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作催化剂,加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__(填“升高”还是“降低”),ΔH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图中ΔH=___________。
【答案】(1) 环形玻璃搅拌棒(或环形玻璃搅拌器) 不能 金属铜易散热会使实验误差增大
(2)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 为弱碱,电离需要吸热 -51.8kJ/mol AC
(4)
(5)
(6) 2mol SO2和1mol O2的总能量 无 降低 不变
(7)-198
【解析】
将稀的酸溶液和稀的碱溶液在烧杯中快速混合充分反应,用碎泡沬所料和硬纸板对烧杯保温,利用环形玻璃棒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最大温度差,计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
(1)从实验装置上看,该装置还缺少环形玻璃棒;金属铜易散热会使实验误差增大,故不能用铜质材料替代环形玻璃棒;
(2)装置中隔热层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减小实验误差;
(3)①乙组中的碱为,是弱碱,在水溶液中电离需要吸收热量;
②将浓度为的酸溶液和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混合后溶液质量为=100g,HCl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则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放出的热量为=1295.8J,故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1832J51.8kJ,则的=-51.8kJ/mol;
③A.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NaOH溶液温度,导致测量反应前溶液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放出的热量偏少,偏大,A项选;
B.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对温度差无影响,则对无影响,B项不选;
C.杯盖未盖严,损失部分热量,使所测的温度差偏小,放出的热量偏少,偏大,C项选;
D.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可减小热量的损失,不会对的测定造成影响,D项不选;
答案选AC;
(4)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和反应生成放出的热量为,则1mol和反应生成放出的热量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6)图中A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即2mol SO2和1mol O2的总能量;E表示活化能,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焓变,故加入作催化剂会使图中B点降低,ΔH不变;
(7)氧化为的,则氧化为的=-198。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核心素养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提升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核心素养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提升卷)(原卷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核心素养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提升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核心素养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提升卷)(解析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提升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提升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