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月考)
展开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时刻表示的是一个瞬间,为状态量,而时间间隔表示的是一个过程,为过程量,可知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所指为时刻,16天所指为时间间隔,故A正确;
B.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于神舟十四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路程不为零,所以平均速率不为0,故B错误;
C.开舱门之前,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内部的时候,航天员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不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在研究神舟十四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的轨迹时,可以忽略飞船的形状及大小,可以把神舟十四号飞船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v0=5m/s
若2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则
v=3m/s
则
即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若2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则
则
即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故选B。
3.B
【详解】气门芯的位移
故选B。
4.D
【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则说明乙只能匀速下降,而且,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匀速下降,但是,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若丙匀速下降,则。故ABC有可能,不符合题意;D不可能,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在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等于赛车运动的位移大小。在0~t1时间内,甲在前乙在后,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t1时刻两赛车速度相等,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在t=10 s时,甲赛车的位移
x1=π(10)2 m=78.5 m
乙赛车的位移
x2=×102 m=50 m
甲赛车仍在乙赛车的前方28.5 m处,甲乙仍不会相遇。
故选B。
6.C
【详解】A.由题图可知,物体沿段运动的位移为1 m,时间为1 s,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沿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时间为2 s,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段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公式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比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通过的位移相同。A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B、C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A通过的路程最大,B、C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得知
故B正确。
故选B。
8.BC
【详解】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9.AD
【详解】A.由图象可知,0~ta段的斜率小于ta~tb段的斜率,又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火箭在0~ta段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加速度,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速度一直大于零,即火箭一直向上运动,故B错误;
CD.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0.BC
【详解】(1)百米赛跑中甲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即甲跑完100m和乙跑完90m的时间相等,即:,得:=10:9,A错误,B正确;
(2)让甲远离起跑点10m,而乙仍在起跑点,则甲需要跑110m才能到达终点,他到达终点的时间为,而乙跑完100m需要的时间为,所以甲先跑到终点,C正确,D错误.
【点睛】将两位同学的运动的全程处理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比赛时间相同的特点,通过比较相同时间的位移,来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11. 0.40 不变 偏小
【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50 Hz交变电源。则有打点周期T=0.02s,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T,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得打F点时的速度公式为
(2)[2]由题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描点画图。如图所示。
(3)[3]由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4)[4] 当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 V,可交流电的频率没变,打点周期不变,则不会影响加速度的测量值,因此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
[5]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时,由
可知打点周期变小,测量时仍按T=0.02s计算,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
12. B A D 左 0.3 0.4
【详解】(1)[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频率的倒数,由交流电的频率决定,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A正确;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没有滑轮一端,故B错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C错误;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
故选AC。
(3)[3]a、b两点间距离相等,由图示纸带可知,纸带D的运动时间最长,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它的平均速度最小。
故选D。
(4)①[4]由图b所示纸带可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
②[5]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③[6]小车的加速度为
13.(1),方向竖直向上;(2);(3)
【详解】(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解得
则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篮球从空中开始下落至首次到达水平地面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解得
(3)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解得
14.,客车未超速
【详解】设车速为,声速为,第一次鸣笛时汽车与悬崖处隧道口距离为,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位移关系满足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与悬崖处隧道口距离为
在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位移关系满足
其中
,,
联立解得
故客车未超速。
15.(1) (2) 3.56m/s2
【详解】(1)由题意得,实验小车在时刻接收到第一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1,有
①
实验小车在时刻接收到第二个脉冲,设此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x2,有
②
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Δx1,则有
Δx1=x1-x2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Δx1=3.4m ④
设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一个和第二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有
⑤
设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则有 ⑥
由④⑤⑥式可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⑦
(2)依第(1)问同理可得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三个脉冲波时实验小车距测速仪为
⑧
实验小车在接收到第二个和第三个脉冲波之间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Δx2=x2-x3 ⑨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⑩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所以为 时刻的瞬时速度 (11)
为时刻的瞬时速度 (12)
由 可得: (13)
由①~(13)式可得a=3.56m/s2
20,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ABC 8,相反 总是大小相等,2×10N=2N,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