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
A.①整体 B.②的顶部 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总体上是(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4.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因素是( )
A.纬度和海拔 B.气候和土壤 C.坡向和天气 D.地表植被
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6.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 )
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
7.最可能干扰探测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太阳辐射 C.流星 D.太阳活动
2021年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行星 | 地球 | 火星 |
质量(地球为1) | 1.00 | 0.11 |
体积(地球为1) | 1.00 | 0.15 |
平均密度(g/cm2) | 5.52 | 3.96 |
公转周期 | 1年 | 1.9 年 |
自转周期 | 23小时56分 | 23小时37分 |
四季更替 | 有 | 有 |
8.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B.昼夜交替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 D.公转周期长短
9.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C.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D.有昼夜交替
2017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0.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1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2.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 B.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气温越高
C.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 D.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负相关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 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日中“踆乌”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日珥
14.日中“踆乌”增多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产生的是( )
①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②引发钱塘江大潮 ③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④动物的异常反应 ⑤地球上发生磁暴 ⑥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从天体类型看,地球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流星 D.恒星
16.“嫦娥五号”将采集月壤返回地球,月壤中没有液态水的原因可能是( )
A.与地球距离太远B.月面温度变化过大C.宇宙环境不安全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第Ⅱ卷
17.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 ,B 。
(2)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
(3)描述在2900千米处,A波和B波发生的变化:A波 ,B波 。从而发现了D (界面)为不连续面。
18.青海柴达木GW级太阳能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其规模相当于目前世界太阳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GW级太阳能发电站。其首期建设规模为30MW,首期投资金额约1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柴达木太阳能电站将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16分)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青海柴达木盆地属于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哪一类区域?原因是什么?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同样是盆地,四川盆地属于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哪一类区域?原因是什么?
(3)(地理实践力)假如你负责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成都和太原哪个城市的市场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向公众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火星大气稀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地表密布多个环形陨石坑。下列左图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场景图,右图为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图片。
(1)分别判断发射升空后的在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准备发射时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天体属性。
(2)简述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
20.下面左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系局部图(乙代表小行星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左图中 A ~ H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运行轨道具有 、 、 的特征。
(2)右图中甲行星的名称是 。 丙行星对应左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3)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B 行星属于 行星,F 行星属于 行星,H 行星属于 行星。
(4)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自身需具备什么条件?
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与该处地貌景观成因相似的是,图示地貌类型为,图中地貌发育的一般顺序是,图中属于风蚀地貌的是,图中②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