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共12.0分)
    1.(2分)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在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    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2分)夏日炎炎,小东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他身上的水   所致,他买了一根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   所致。(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2分)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   (填“大”或“小”)。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加手的内能。
    4.(2分)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0.5kg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J。(q油=4.6×107J/kg)
    5.(2分)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水,在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60℃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天然气=4.2×107J/m3]
    6.(2分)对物质属性的研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参照示例,写出一种物理属性和对应的生活实例。
    属性:惯性;应用实例:掷铅球前助跑。
    属性:   ;应用实例: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7-12单选,13,14双选,选对但不全1分,有错选0分。共16.0分)
    7.(2分)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所示,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
    C.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8.(2分)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A.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
    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
    9.(2分)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
    D.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10.(2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动能与势能之和
    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11.(2分)下列有关内燃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B.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C.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
    D.内燃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2.(2分)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比热容之比为2:1,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1 B.1:2 C.2:1 D.3:5
    (多选)13.(2分)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正确的是(  )
    A.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要放热,这是汽化过程
    B.雪花飘落大地渗入地下的过程要吸热,这是熔化过程
    C.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D.我市水资源匮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不必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多选)14.(2分)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8.1km,用时6min45s,消耗燃油1.8kg,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速度是72km/h
    B.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8×107J
    C.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7%
    D.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6分,16题5分,17题共7分,18题共6分,共24.0分)
    15.(6分)小刚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某时刻所用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2)用试管装适量海波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    ;
    (3)从图乙可以看出,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该物质的熔点是    ℃;
    (5)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min。
    16.(5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   。

    17.(7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11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装配实验器材时,应从    安装(选填“上到下”或“下到上”),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两个相同的烧杯同时进行加热;
    (2)实验中应控制水和煤油的    相同;
    (3)实验时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的    来判断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4)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写出一种即可);
    (5)如图乙是某一时刻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为    ℃;
    (6)筱雅同学根据实验结论,结合图丙所示信息可知,图中描述的是夏天的    (选填“中午”或“夜晚”)某海边的情景。
    18.(6分)如图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

    (1)在甲实验是将    能转化为    能,而在乙实验中对应着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冲程。
    (2)热机的工作原理与    相同(选填“甲”或“乙”)。若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分钟完成    个冲程,对外做功    次。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共18分)
    19.(8分)将一质量400g的高温金属球放入200g的冷水中,金属球的初温为320℃,冷水的初温为20℃.热平衡后,求:
    (1)冷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金属球的比热容为多少?
    20.(10分)暑假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旅游.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8t,所受的平均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05倍,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g取10N/kg)。求:
    (1)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汽车全程消耗汽油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共12.0分)
    1.(2分)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在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升华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  凝固 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升华,使划痕处的水凝固为冰。
    故答案为:升华;凝固。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2分)夏日炎炎,小东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他身上的水 蒸发 所致,他买了一根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 熔化 所致。(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分析】(1)汽化吸热有致冷作用;
    (2)物质从固态到液态为熔化,熔化吸热。
    【解答】解:
    (1)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蒸发)吸热的缘故;
    (2)冰棒含嘴里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使人体的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蒸发; 熔化。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汽化、熔化的定义和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等知识点,但不是很难。
    3.(2分)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 大 (填“大”或“小”)。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法来增加手的内能。
    【分析】(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1)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
    (2)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是能量发生了转移。
    故答案为:大;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和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题目。
    4.(2分)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30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0.5kg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2.3×107 J。(q油=4.6×107J/kg)
    【分析】(1)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4个冲程,飞轮转2r,对外做功一次;
    (2)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mq。
    【解答】解:(1)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r/min=60r/s。由于汽油机的飞轮转2r,所以1s内飞轮转60r;
    (2)由Q放=mq可知,完全燃烧4.5kg汽油放出的热量:
    Q放=m汽油q=0.7kg×4.6×105J/kg=2.3×105J。
    故答案为:30;2.3×1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解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的应用。
    5.(2分)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水,在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60℃ 1.68×107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0.4 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天然气=4.2×107J/m3]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和升高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吸=cmΔ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求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由题知Q放=Q吸,利用Q放=qV计算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7J/(kg•℃)×100kg×(60℃﹣20℃)=1.68×107J;
    (2)Q放=Q吸=8.68×107J,根据Q放=qV可知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7.4m3。
    故答案为:8.68×107;0.2。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6.(2分)对物质属性的研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参照示例,写出一种物理属性和对应的生活实例。
    属性:惯性;应用实例:掷铅球前助跑。
    属性: 水的比热容较大 ;应用实例: 利用水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制冷剂 。
    【分析】可从比热容的角度考虑,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体现了物质的吸热和放热本领。
    【解答】解:利用水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制冷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
    属性比较:水的比热容较大。
    应用实例:利用水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制冷剂。
    故答案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利用水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制冷剂。
    【点评】本题考查对物质的属性的认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7-12单选,13,14双选,选对但不全1分,有错选0分。共16.0分)
    7.(2分)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所示,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
    C.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分析】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当水沸腾时,需要从外界不断吸收热量,使与水接触的纸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没有燃烧。
    【解答】解:
    A、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0℃左右,所以A正确;
    B、水沸腾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因为纸内装有水,水也在大量吸收热量,纸的着火点是不变的;
    D、当纸上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这时,水温却不再升高,只要纸上有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沸点和纸的着火点,要注意液体沸腾时要不断从外界吸热,而温度不变。
    8.(2分)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A.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
    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凝华放热;
    C、“夏天的清晨,液化放热;
    D、铁矿熔化成铁水是熔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2分)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
    D.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分析】(1)体温计的量程:35~42℃。
    (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4)人的正常体温约37℃。
    【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B、体温计一个小格代表0.1℃,故B错误。
    C、不同气压下,故C错误。
    D、人的正常体温约37℃,该同学体温正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正常体温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属于常识性习题。
    10.(2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动能与势能之和
    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分析】(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增加,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他做功;
    C、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冰水混合物质量不变,但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量的理解、内能的理解、改变内能两种方式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11.(2分)下列有关内燃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B.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C.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
    D.内燃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分析】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只是空气,柴油通过喷油嘴来喷出,而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柴油机与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不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汽油机采用点燃式;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吸气冲程,故A正确;
    BC、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此时火花塞喷出电火花,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在压缩冲程中,空气的内能增大,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温度更高,效率更高,B正确;
    D、内燃机的大量使用会产生较多的尾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总结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①相同点:四个冲程相同,能的转化相同;②不同点:①吸入的物质不同;②结构不同;③压强不同,效率不同;④点火方式不同。
    12.(2分)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比热容之比为2:1,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1 B.1:2 C.2:1 D.3:5
    【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关系,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的比值。
    【解答】解:由题知,m甲:m乙=1:2,c甲:c乙=7:1,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Q甲:Q乙=3:4,
    因为Q吸=cmΔt,
    所以==,
    即:=
    所以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的比值: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吸=cmΔt的应用,代入比值时要细心,不要因颠倒出错!
    (多选)13.(2分)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正确的是(  )
    A.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要放热,这是汽化过程
    B.雪花飘落大地渗入地下的过程要吸热,这是熔化过程
    C.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D.我市水资源匮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不必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物质由固态边长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4)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应该节约用水,反对浪费。
    【解答】解:A、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水的汽化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雪花飘落大地渗入地下是熔化过程,该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D、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多选)14.(2分)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8.1km,用时6min45s,消耗燃油1.8kg,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速度是72km/h
    B.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8×107J
    C.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7%
    D.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分析】(1)知道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行驶速度;
    (2)知道燃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求出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知道牵引力大小和行驶的路程,利用W=Fs求出汽车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利用热机效率公式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4)利用P=求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A、汽车通过的路程s=8.1km=8100m,汽车行驶速度:v=,故A正确;
    B、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8.8kg×4.8×107J/kg=8.28×105J,故B错误;
    C、汽车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W=Fs=2760N×8100m=2.2356×107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27%;
    D、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速度公式、功和功率的公式以及热机效率公式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6分,16题5分,17题共7分,18题共6分,共24.0分)
    15.(6分)小刚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某时刻所用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8 ℃;
    (2)用试管装适量海波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  受热均匀 ;
    (3)从图乙可以看出,海波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
    (5)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6 min。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2)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同时物质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
    (5)结合图像求得水平段的时间,即熔化时间。
    【解答】解:(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38℃;
    (2)如图甲所示加热方法为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
    (3)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4)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
    (5)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12min﹣6min=2min。
    故答案为:(1)38;(2)受热均匀;吸收;(5)6。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波的熔化实验、温度计的读数、实验仪器的安装、晶体熔化的特点等,是一道综合题。
    16.(5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A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9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 。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 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

    【分析】(1)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2)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不同的那个自然就是错误的数据;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温度保持不变,根据沸腾时的特点结合实验数据判断水的沸点,;
    (4)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
    【解答】解:(1)从图乙可以看出,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2)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是从第8min开始沸腾的,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与其他的数据不同。
    (3)水从第8min开始就保持98℃不再改变,所以沸点就是98℃。
    (4)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A;(2)4;不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的沸腾实验,要掌握沸点的概念,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考查内容较多,难度中等。
    17.(7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11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装配实验器材时,应从  下到上 安装(选填“上到下”或“下到上”),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两个相同的烧杯同时进行加热;
    (2)实验中应控制水和煤油的  质量 相同;
    (3)实验时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的  升高的温度 来判断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物理学中用  比热容 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4)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控制变量法 (写出一种即可);
    (5)如图乙是某一时刻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为  27 ℃;
    (6)筱雅同学根据实验结论,结合图丙所示信息可知,图中描述的是夏天的  中午 (选填“中午”或“夜晚”)某海边的情景。
    【分析】(1)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据此分析;
    (2)(4)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3)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回答;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5)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
    (6)沙滩和海水吸收(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海水升温(降温)慢。
    【解答】解:(1)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热,故装配实验器材时,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两个相同的烧杯同时进行加热;
    (2)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
    (3)实验时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的升高的温度来判断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
    (4)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5)如图乙是某一时刻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为 27℃;
    (6)夏天的中午,沙滩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同条件下,沙滩升温快;
    夏天的夜晚,沙滩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相同条件下,沙滩降温快;故图中描述的是夏天的中午某海边的情景。
    故答案为:(1)下到上;(2)质量;比热容;(5)27。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Q=cmΔt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18.(6分)如图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

    (1)在甲实验是将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而在乙实验中对应着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压缩 冲程。
    (2)热机的工作原理与  甲 相同(选填“甲”或“乙”)。若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分钟完成  2400 个冲程,对外做功  600 次。

    【分析】(1)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什么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什么形式的能即可;
    (2)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一个工作循环有4个冲程,做1次功,飞轮转2周。
    【解答】解:(1)据题可知,甲实验中,即消耗了内能,所以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乙图中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温度升高,棉花就会燃烧,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由于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即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若该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分钟完成600个工作循环,完成2400个冲程。
    故答案为:(1)内;机械;(2)甲;600。
    【点评】此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理解、热机的理解和相关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共18分)
    19.(8分)将一质量400g的高温金属球放入200g的冷水中,金属球的初温为320℃,冷水的初温为20℃.热平衡后,求:
    (1)冷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金属球的比热容为多少?
    【分析】(1)根据Q吸=cm(t﹣t0)可求得冷水吸收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球放出的热量,根据Q放=c金m金(t金﹣t)可求得金属球的比热容。
    【解答】解:(1)冷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8×103J/(kg•℃)×0.6kg×(70℃﹣20℃)=4.2×105J;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4.2×104J;
    由Q放=c金m金(t金﹣t)可得,金属球的比热容:
    c金===6.42×103J/(kg•℃)。
    答:(1)冷水吸收的热量为4.7×104J;
    (2)金属球的比热容为0.42×104J/(kg•℃)。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平衡方程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灵活运用公式求解。
    20.(10分)暑假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旅游.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8t,所受的平均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05倍,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g取10N/kg)。求:
    (1)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汽车全程消耗汽油多少千克?
    【分析】(1)知道汽车总质量,利用G=mg求汽车总重力,由题知平均阻力f=0.05G,可求平均阻力,又知道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可求牵引力;
    (2)利用W=Fs求汽车牵引力做功(有用功);
    (3)知道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即汽车做的有用功和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可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而Q放=mq,知道汽油的热值,可求汽车全程消耗汽油的质量。
    【解答】解:(1)汽车总重力:G=mg=1.8×103kg×10N/kg=1.8×108N,
    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0.05G=0.05×8.8×104N=900N,
    因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2)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s=230 km=6.3×105m,
    牵引力做功:W=Fs=900N×8.3×105m=5.07×108;
    (3)由η=得,Q==2J,
    又由Q放=mq得,汽车全程消耗汽油的质量:
    m===18kg。
    答:(1)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900N;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2.07×108J的功;
    (3)汽车全程消耗汽油18千克。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效率公式、做功公式、燃料热值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点在第三问,明白发动机的效率含义是得到正确答案的关键。

    相关试卷

    72,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第十一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72,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第十一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电阻A、B的I﹣U图象,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第九完全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