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设计
展开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巩固基础】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一)工厂
1、产生:
(1)工业革命前,英国的 由分散向集中发展,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专业化。
(2)18世纪60年代,英国 开始后,大批产业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3)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随即形成。
2、性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3、作用:工业革命实现了 ,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二)工厂制度
1、产生: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2、内容:
(1)为保证机器昼夜运行,工人实行 。
(2)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 ,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3) 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4)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3、作用:
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提高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工厂制度引进中国
1、洋务派:19 世纪中后期,清朝 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民族资本家: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 初步发展起来。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 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伦敦、巴黎等大城市的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落后。
(2)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城市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3)鸦片战争后,上海、青岛等地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
2、 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 的开凿。
(2) 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
(3)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 。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2)大量人口从 中走出来,开阔了眼界。
4、人们的时间观念空前加强,生活节奏加快。
坚持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多处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2)20 世纪初,中国开始推广 ,还出现了工人学校。
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1)表现: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和职业病时常发生等。
(2)抗争:法国里昂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影响: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 的诞生。
结果:经过一系列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
【能力提升】
1.1775年,英国工人的工资达到了每天1克白银的水平,其棉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这使企业主们尽可能的减少工人数量,转而寻求其他的生产方式。据材料可知,英国( )
A.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迅速 B.棉纺织业技术创新动力增强
C.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D.价格革命有力推动英国发展
2.19世纪的英国人“以分钟、秒为单位”“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B.工业革命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工人压力增大 D.工业文明已经完全取代农业文明
3.19世纪40年代,英国疾病多发。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问大多数病人他们从哪里感染的寒热病时,他们的回答是从工厂或者由别人传染而来。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化使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B.化学工业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C.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 D.气候环境变迁影响人类生活
4.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城市管理机构的状况为:1838—1853年间选出16位市长中8位是工厂主;1853年选出的市政委员中,有12人是纺织业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这一现象( )
A.背离了中世纪城市自治的传统 B.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推动了社区管理的市场化趋势 D.促进了近代自治市制度的建立
5.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疾病与不卫生有密切关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等。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9世纪中后期,欧洲地下排污和自来水系统在各城市形成。这说明欧洲( )
A.科学研究推动公共卫生建设 B.工业化影响人们居住环境
C.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 D.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6.1872年,李鸿章主持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并向民间发行股票。如表是招商局利润分配表,据此推知招商局( )
| 1874-1884(10年) | 1886-1893(8年) | ||
净利 | 2926665 | 100% | 3109661 | 100% |
股息 | 970834 | 33.17% | 1480000 | 47.59% |
利息 | 1781191 | 60.86% | 525159 | 16.89% |
其他 | 159077 | 5.44% | 153304 | 4.93% |
余额 | 15563 | 0.53% | 951198 | 30.59% |
A.充分保障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B.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发展
C.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走向衰落 D.在企业制度方面具有开创性
7.工人进厂、出厂、饮食甚至大小便都有具体的规定;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制度规定( )
A.体现人力与科技的密切结合 B.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C.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 D.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8.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用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福特式的“创新”( )
A.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 B.促进了生产的标准化
C.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D.带来了交通业的革命
9.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股份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清政府这一做法( )
A.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 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
答案以及解析
【巩固基础】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一)
- (1)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 (3)工厂制度
- 机器大生产
(二)
2.(1)倒班制 (2)规章制度 (3)生产流水线
3.生产效率
(三)
- 洋务派
- 民族工业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 城市化
- 交通运输业 (1)运河 (2)铁路运输 (3)社会的流动性
- (1)农业机械 (2)乡村田园生活
5.(2)义务教育
6.(2)马克思主义
【能力提升】
1.答案:B
解析:英国棉纺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为了降低成本,英国加紧了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故选B项;A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以分钟、秒为单位’‘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导致人们的时间观念加强,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A项,据题意可知,许多人的传染病来自工厂,说明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制度的出现影响了人类生活,使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导致了传染病的蔓延。故A项正确。B项,19世纪40年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而化学工业的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B项错误。C、D项,根据“从工厂得来,或者由别人传染而来”可知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无关。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8位是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突出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社区管理的市场化状况,排除C项: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19世纪中后期,查德威克的调查报告促进欧洲各城市重视并纷纷建立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说明科学研究推动欧洲公共卫生建设,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业化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排除B项;仅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不能说明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欧洲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向民间发行股票,而招商局的利润在增加,这意味着招商局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发展,B项正确;A项错在“充分保障”,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招商局有衰落趋势,排除C项;D项错在“开创性”,排除D项。故选:B。
7.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工厂管理制度的严格、苛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效率高、节奏快,不容工人们在工作中马虎、大意,否则会带来一些安全和生产问题,这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能由材料得出。
8.答案:C
解析:选择C:根据材料可知,福特在流水线上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流水线生产使分工更加细化,需要的工人不会减少,故“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分工的细化而不是生产的标准化。排除D:流水线主要用于生产,与交通业的革命关系不大。
9.答案:C
解析: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中国经济殖民地化,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会巩固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工业受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等的压迫,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就无法解决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设计,共10页。
高中历史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共8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