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任选一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8分,1-5小题,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汹涌(yǒng) 摇曳(yè) 娉婷(pīn)
    B. 黎明(ní) 嘶哑(sī) 飘逸(yì)
    C. 风骚(sā) 呢喃(nán) 丰润(rùn)
    D. 腐烂(fǔ) 冠冕(guàn) 鲜妍(yán)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娉婷(pīng)。
    B. 黎明(lí)。
    D. 冠冕(guān)。
    故选C。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 潮汛 拌嘴 记忆犹新 呕心沥血
    C. 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 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通宵达旦;顾名思义;
    C.诸侯;莫衷一是;来势汹汹;
    D.白璧无瑕;
    故选B。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 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 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B.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大。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C.不厌其烦,不嫌烦琐。指很有耐心。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D.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指做得妥当。与语境矛盾。
    故选A。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花鼓戏表演等民间艺术活动引入课堂,更多学生受到了湖南传统文化的熏陶。
    B. 最近,长沙湘府路高架桥顺利通车,极大缓解了南部城区的通行压力,满足了沿线区域的交通。
    C. 因为能激发国人爱国热情的原因,《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自国庆节上映以来,票房一直不错。
    D. 最近长沙的天气真的让人琢磨不透,所以大家切忌不要随便脱衣,防止病菌入侵。
    【答案】A
    【解析】
    【详解】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需求”。
    C.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D.重复啰嗦,“忌”和“不要”是一个意思,去掉一个。
    故选A。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19世纪末,微生物学家保罗·艾尔利希曾在实验中“遭遇”这个屏障。
    ②当时,艾尔利希将此现象解释为脑细胞没有吸收足够的染色剂。
    ③它其实是在血管和大脑之间的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管进入大脑的“屏障”。
    ④当时他正研究染色技术,目的是使微型生物结构能被研究者看见。
    ⑤血脑屏障到底是什么呢?
    ⑥当将染色剂苯胺注入生物体内的时候,这个生物的所有器官都会被染色,唯独脑细胞没有被染色。
    A. ①④②⑥⑤③B. ①③⑤④②⑥C. ⑤③①④⑥②D. ⑤①④⑥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⑤总起,提出问题;③解释“血脑屏障”的概念;①举艾尔利之例说明这个概念;④⑥具体说明“遭遇”这个屏障的过程;②艾尔利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结论。因此选C。
    6. 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句式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5)《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 因思杜陵梦 ③. 北国风光 ④. 千里冰封 ⑤. 万里雪飘 ⑥. 人有悲欢离合 ⑦. 月有阴晴圆缺 ⑧.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⑨.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翁、陵、飘、圆、碧溪、舟”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7. 名著阅读。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这些诗句选自艾青的诗《______________》。艾青被称为“________与_______的歌手。
    (2)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1) ①. 鱼化石 ②. 太阳 ③. 火把
    (2)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以及要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根据题干信息“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可知是《鱼化石》。《鱼化石》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诗人告诉我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
    该句出自《鱼化石》,该诗歌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由“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可知,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生命竟被变成“鱼化石”,这种痛苦、灾难,令人惋惜、震撼,诗人认为要想不成为“化石”就要运动,即“活着就要斗争”,将自己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不断在斗争中前进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将自身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活着的时候要斗争、拼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8. 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_______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_______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活动我策划】
    (2)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答案】 ①. 历经磨难,坚韧顽强(答成“坚韧刚毅、执著坚守”也可) ②. 任重道远,求索不止(答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也可) ③. 示例一: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示例二: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④. 示例: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主题的概括。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句意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身骨坚劲,任凭你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寒的西北风”,由此可以总结出“历经磨难,坚韧顽强”或“坚韧刚毅、执著坚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句意是“尽管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但我仍然要努力寻找心中的目标”,由此可以总结出“任重道远,求索不止”或“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2)本题考查活动准备。根据“小组比赛,推荐选手”可知“已经经过小组角逐,并且推荐出了决赛选手”,那么下一项的准备必然是“评委或主持人”方面的准备,因此可以总结为“邀请评委,制定评选规则”或“遴选主持人,安排串词”。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根据“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可知比赛开始,选手开始演讲;根据“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可知比赛结束,选手获奖。那么中间环节必然是“测算分数,公布获奖结果”等内容,故可以概括为“测算分数,公布结果”。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6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标题中的“舍弟”是对他人称自己的弟弟,“忆”字点明情感。
    B. 第三联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C. 第二联写今夜露水白,明月明,都是写自己所见之景,写出秋夜的静谧美好,借景抒情,抒发了虽在战乱中,仍逢良辰美景的喜悦。
    D.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10.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本诗中抒发了那些情感。
    【答案】9. C 10. 全诗通过写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使诗人感悟伤怀,现在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不达,何况现在战事频繁;反映了诗人因为战乱颠沛流离,备尝艰辛,而产生了思家念亲及对时局的感伤、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争停止的期盼之情。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C.有误,“都是写自己所见之景”理解错误。“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故选C 。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诗题是“月夜忆舍弟”,前两联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二)(1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1. 解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________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________
    吴玠素服飞 素 ________ 玠益敬服 益 _______
    12. 翻译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3. 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14. 甲文中提到了“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大胸襟,也包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下面课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用原文回答)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曾经 ②. 这样 ③. 一向 ④. 更加
    12. (1)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王担忧。
    (2)文臣不贪爱钱财,武将不怕死,那样天下就太平了。
    13. 共同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
    不同点:乙文所写关于天下太平的看法是甲文所未论及的。
    14. 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尝:曾经。
    (2)句意: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是:这样。
    (3)句意:吴玠一向敬仰岳飞。素:一向。
    (4)句意:吴玠更加敬仰岳飞了。益:更加。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语: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则,就;忧,担忧。
    (2)重点词语:爱,贪爱;惜,顾惜。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甲】文的观点是“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由【乙】文“少豪饮,帝戒之……遂绝不饮”可知,岳飞知错就改,不再贪酒;由“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可知,岳飞不贪富贵豪宅,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此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共同点是:忧国忧民,先忧后乐。
    由【乙】文“飞至孝,……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可知,岳飞孝顺母亲;由“吴玠……饰名姝遗之。飞……却不受”可知,岳飞不贪美色;由“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可知,岳飞对天下如何才能太平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几件事是甲文所没有论及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古诗文背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周敦颐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杜甫虽年老体衰仍想报效祖国的情怀;
    这些句子都体现了作者的“仁人之心”。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住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寻找他母亲,并把她接了回来。他的母亲患病,经久难愈,岳飞就一定要亲自给母亲喂药。岳飞的母亲去世,岳飞三天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伺候。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么会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推辞,没有接受,吴玠更加敬仰岳飞了。岳飞年少时嗜酒,皇帝告诫他说:“你等到了河朔,才可以这样酗酒。”于是从此不再饮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记叙性文本阅读(11分)
    课外现代文阅读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5. (填空)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炸香椿、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16.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17. 谈谈你对题目“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18. 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答案】15. ①. 扒(采)香椿 ②. 吃香椿
    16.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7. 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18. 示例: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思路的梳理与内容概括。解答此题按作者的叙述顺序找出事件,并用与示例结构相同的短语概括即可。第①段“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这句话很关键,既表达了“我”“盼香椿”的急切心情,同时“扒”字也可以作为第③段内容的概括,与“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相呼应;第④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炸“香椿鱼儿”的过程;第⑤⑥段的内容比较明显地记叙了吃香椿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香椿的喜爱之情。由此可知①可写扒香椿,②是吃香椿。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根据“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可知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次绽放时的美丽,表现了“我”对他的期待以及看到香椿芽美丽绽放的喜悦之情。
    根据“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芽子绽放的形态当做人来写,赋予香椿芽人的感情,表现了香椿芽的新鲜与美丽,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可围绕文章内容与主题进行理解。
    根据第①⑦段“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可以体会到:“我”对在春天生长的香椿充满喜爱,香椿已成为“我”对春天的记忆,是春天的味道。
    根据第②⑤段“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可知:香椿的味道既指生长时散发的香气,又指吃炸香椿时的滋味。
    根据第⑥段“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可知:母亲变着法的用香椿做美食给我吃,“我”从香椿的味道中体会到了母亲的温暖与关爱;从全文来看,文章以“香椿”为线索,讲述了盼香椿、扒香椿、炸香椿、吃香椿四部分内容,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这正是香椿带来的回忆的甜美的味道。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
    围绕“味道”展开,写带给自己的感受即可,味道的内容可以是人、事、物。
    示例:父亲的炒土豆丝让我回味无穷,父亲并不擅长做菜,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按照我的口味做出的香辣土豆丝别有风味,如今父亲已经离我远去,但我知道那土豆丝里的爱从未消逝,那味道是父亲对我深切的关爱。
    (二)议论性文本阅读(12分)
    戒躁求静
    ①《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他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想一想,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暴躁而死亡。
    ②现实生活中因脾气暴躁性情浮躁导致不良后果者很多,因躁而人生受挫者有之;因躁而事业致败者有之。由此可见,“躁”有百害而无一利。与之相反,“静”在生活中却能使人充满宽容,豁达,并透出浩然之气,容人之量。所以遇事戒躁求静,泰然处之不失为修身养性的一剂良药。
    ③静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净化心灵能平心应物,与人与己以静观之,既能宽容别人又能宽容自己;既不唯我至上又不悦纳自己。得志时不忘形,不失自我,失意时不沮丧,不自哀。净化心灵方能有恬淡的心情,才能清心寡欲。清心才能心境安宁,性情平和;寡欲才能豁达开朗,不为杂念所烦。有清心寡欲之心才能静心思远,平心静气。遇事不急不躁,就能体健神旺。
    ④静是一种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人格在于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东汉时的刘宽就是这样,汉桓帝时,他由一个小小的内吏升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太尉。他性情温和,能宽容他人。夫人想试试他的忍耐性,有一次正赶着上朝,时间很紧,刘宽衣服已经穿好,夫人让女仆端着肉汤给他,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女仆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不变,还慢慢地问:“烫伤了你的手没有?”他的气度,他的风度源于他的高尚人格。
    ⑤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是一首歌,静对生活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章。人的一生犹如一年中的四季,不可能春意永驻,一生的经历也总充满曲折,成功犹如温馨的春风,失败犹如冬天的霜雪,难能可贵的是那种充满“静”的境界。《菜根谭》中有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失为戒躁求静的典范。
    ⑥生活宛如一条小溪,有青春的碧波,更有曲折的沧桑,尤其在面对沧桑之时,追求一份“静’的心情会使你宽容,豁达,泰然自若。生活中以”静“为伴,淡然自若。生活中以’静”为伴,淡然处之,优美的乐章会更加绚丽多彩。
    19. 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21.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什么作用?
    22. 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文六段内容之间的关系是①\②③④⑤\⑥,按照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展开论述。
    B. 选文从“静是一种心灵的净化”“静是一种和谐的人格”“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戒躁求静的意义。
    C. 选文第③段作者通过分析论述,论证了有清心寡欲之心方能静心思远、平心静气,遇事不急不燥,就能体健身旺的道理。
    D. 选文结尾段用优美而充满智慧的语言号召我们以静为伴,好好生活。
    【答案】19. 遇事戒躁求静、泰然处之不失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20. 首先提出本段论述的观点:静是一种和谐的人格,然后阐释和谐的人格在于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接着列举了东汉刘宽宽容关怀女仆的事例加以论述,最后总结他的气度,他的风度源于他的高尚人格。
    21.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人生经历比喻成四季春风霜雪的乐章,生动形象地论述了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浅显易懂。 22. A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根据第②段“由此可见,‘躁’有百害而无一利。与之相反,‘静’在生活中却能使人充满宽容、豁达,并透出浩然之气、容人之量。所以遇事戒躁求静,泰然处之不失为修身养性的一剂良药”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遇事戒躁求静、泰然处之不失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第④段开头先给出分论点“静是一种和谐的人格”;由“和谐的人格在于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可知,这是对“和谐人格”内涵的进一步阐述;由“东汉时的刘宽就是这样……还慢慢地问:‘烫伤了你的手没有?’”可知,此处通过列举东汉时期刘宽在着急上朝的情况下仍宽容关怀故意弄脏他衣服的女仆的例子论证论点;由“他的气度,他的风度源于他的高尚人格”可知,语段最后总结他的气质他的风度源于他高尚的人格。可据此作答。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由“人生是一首歌,静对生活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章”“人的一生犹如一年中的四季,不可能春意永驻,一生的经历也总充满曲折,成功犹如温馨的春风,失败犹如冬天的霜雪”可知,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人生比作一首歌,把人生经历比喻成四季,把成功比作春风,把失败比作霜雪;结合“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可知,该句生动形象论述了静在人生不同境遇中的益处,论证了“静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观点,使论证更具形象具体,更加浅显易懂。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
    A.由第①段内容可知,第①段主要介绍了《郁离子》中记载的一个射箭人因性情暴躁而致死的故事。有第②段“现实生活中因脾气暴躁性情浮躁导致不良后果者很多,因躁而人生受挫者有之;因躁而事业致败者有之”可知,此段紧承这个故事,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遇事戒躁求静、泰然处之不失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的中心论点,因此①和②应为一层,不可分开。此项理解有误;
    故选A。
    (三)说明性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说 园
    陈从周
    ①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②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③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④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随笔》)
    23. 下面的内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是()
    A. 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
    B. 止步槛前,细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
    C. 坐在亭中,迎着清风等待欣赏月色。
    D. 透过轩窗,注视墙上花影随风摇曳。
    24. 【小题2】下面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我国造园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B. 用拙政园和瘦西湖的例子作对比,说明中国园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
    C. 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说明中国园林的建造要与大自然完全一致。
    D. 中国园林亭台楼阁和山水花木余味悠长,符合传统的民族欣赏艺术特性。
    25. 【小题3】文中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其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3. A 24. D
    25. ①亭阁建筑富有诗意;②山水交融显美妙;③花木布局有画意。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结合第②段“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可知,“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属于“动中生趣”;
    故选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作者从我国园林的风格来介绍中国的园林的,并非“造园历史发展过程”;
    B.用网师园与瘦西湖的例子作对比,说明中国园林移步换影和动中生趣之妙,并非“拙政园”;
    C.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说明中国园林的建造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并非“与大自然完全一致”;
    故选D。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③段“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概括可得:亭阁建筑富有诗意;
    结合③段“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概括可得:山水交融显美妙;
    结合④段“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概括可得:花木布局有画意。
    四、写作题,任选一题写作(60分)。
    26.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要求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6)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钥匙
    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于是走进了知识充盈的世界;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于是走进了真情饱含的世界;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于是走进了内涵丰富的人生。就让我们为自己找到一把钥匙,打开自己的世界之门吧!
    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刻苦钻研的精神,于是开启了收获知识的世界之门。
    不忘牛顿废寝忘食的美谈,才会惊艳于他“现代力学之父”的知识成就;不忘匡衡的凿壁偷光的佳话,才会向往他的造诣之深;不忘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的培育种植,才会感动于他的贡献之大。古今中外,正是这些成功的人士为自己找到一把带着刻苦的钻研精神的钥匙,才让他们走进了收获知识的世界。所以我说,要为自己找到一把带着如斯精神的钥匙,才会开启知识卷天铺地的世界,同时收获自己辉煌的人生。
    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淡泊闲适的情感,于是开启了生活恬淡的世界之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座山上的菊花又开了?又是谁捧着菊花深嗅着走进了恬谈的生活?陶潜,端着一杯酒,走的潇洒,走的清明。他拥有的是淡泊闲适的情感,终于寻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因为找到了带着淡泊闲适的钥匙,他走进了生活恬静的“桃花源”。于是我说,要为自己找到一把带着如这情感的钥匙,开启通往悠然生活的世界之大门。
    为自己找到了一把钥匙——旷达释然的心态,于是开启了内涵丰富的世界之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苏轼,一位千古风流的人物,在屡次遭贬后,他仍旧挂着一把刻着旷达释然的心态的钥匙,收获了自己内涵丰富的人生。前后《赤壁赋》《念奴娇》……都述说着他自己已经走进了丰富内涵的人生之门。于是我也说,要为自己找到一把带着这种心态的钥匙,开启进入丰富人生的大门。
    为自己找到一把钥匙,走进属于你自己的世界的大门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的“钥匙”可以有多种理解,一是其本义,也就是具体打开或闭全某把锁的工具。二是其比喻义,比如,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打开心门的钥匙,打开通向某条人生之路的大门的钥匙等等。创作本文,尽量采用其比喻义。可以写人记事,写自己找到这把“钥匙”的经过,也可以议论说理,以“钥匙”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可写作记叙文也可写作议论文。如果文体选择议论文。则可把“钥匙”设定为打开自己内心世界之门,走入丰富人生的钥匙,确定观点。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如果写作记叙文,可选择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叙述。比如,钥匙喻指自信,可写自己曾经胆小自卑,很多事情不愿意尝试,觉得自己就是庸碌之辈,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大家面前表演了自己擅长的舞蹈,在大家的掌声中,让自己找到了自信,慢慢变得阳光开朗,自信成了自己打开多彩生活的钥匙。叙事中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27. 请以《如果__________,就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6)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如果时间停驻,就停在此刻吧
    我独自走在热闹的街道,向着家的方向走去。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拐角处向我走来。我想她看见了我,可眼神却在躲避着,我莫名有些惧怕,毕竟,我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她的身影了。
    一步,两步,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下意识地对她招手。本来面无表情的她,立即有了笑容,说:“你好。”当紧接着走到了我的身边,像是思考了很久了一样,迟疑地问我:“你去哪?”我说:“回家。” 我们便不再说话,低头看着路。一阵沉默,尴尬在弥漫。过了一会儿,我开口问:“你也回家?”“我去买东西。往哪走?”“往前直走。”又是一阵沉默,空气似乎都静止了,似乎都被冻住了。我有时看看天空,有时踢一踢路边的小石子,长叹一口气,想起那被阳光照耀的一天天:春天,我们在田野里奔跑;夏天,我们卷起裤脚,在小溪里追逐;秋天,我们去捡那落叶,还记得那次我们在一片金黄之下,笑得可欢了;冬天,你有时过来,我们把小脚丫伸进同一条毯子,捧着一杯热巧克力。你总和我靠得很近,几乎没有一点间隙。我也依稀记得那年春天,在春风的吹拂下,你也像阵风,离我而去。
    原来你家挨着我家,可现在你却搬去离我家远一些的地方,虽然你没去另一个城市,可时间久了,我感觉你已与我咫尺天涯了。
    走到岔路口,我我尽量平淡地说:“我家到了,拜拜。”她也只是朝我挥了挥手,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了一点遗憾、 一丝怀念。
    夕阳下,我们向着不同的方向走去了,向着不同的道路走去。我不知道这一别将是多久,只是希望,如果可以,就将时间停留在此刻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如果__________,就__________”为题进行创作。“如果……就……”为假设关系,联系要求“文章贴近生活”可知,虽为假设但是不能天马行空的想象,要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如果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如果很清闲,就多读读书;如果很劳累,就多休息休息;如果心情不好,就多散散心;如果遇到困难,就要坚定信念等等,根据假设内容与结果设想的不同,立意也会有区别。
    第二,文体与内容。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开篇可围绕文题直接写自身的感悟,接下来叙事,如:自己一放假写完作业就去和朋友玩耍,偶然发现父母苍老,于是决定放假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如果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于是就利用课间及放假时间用工学习,攻克弱科(如果有弱科,就要想办法补救)等等,结尾表达自己的思考,体现自身的成长,注意要扣住文题表达,使文章结构完整。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南省祁阳县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祁阳县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情景默写,对比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二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二中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