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黎城县北坊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868031/0-16961690206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黎城县北坊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黎城县北坊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空,我会选择, 我会判断,我会连线,实验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小结练习(中)五年级科学(苏)(满分: 100分 时间: 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同学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请走进这次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感受成功、享受快乐!一、我会填空(每空3分,共30分)1.皮影戏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2.小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树林里玩耍,看到大树底下有很多的光斑,这是( )而形成的。3.锅里的馒头蒸熟了,属于( ), 热水器的水被太阳晒热属于( )。4.暖气片主要是通过( )让房间变暖的。5.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散热( )。6.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 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 )。二、我会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如果我们要观察太阳光的颜色,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三棱镜 B.近视镜 C.望远镜2.下面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3.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 )。A.不同的 B.相同的 C.任意的4.走马灯是利用了( ) 原理制成的。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5.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融化得( )。A.快一些 B.慢一些 C.一样快三、 我会判断(每题3分,共15分)1.一束绿色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会变成一束白光。( )2.太阳能发光,月亮也能发光,所以都是光源。( )3.只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热传递。( )4.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 )5.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四、我会连线(共12分)下面哪些物体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请将它们连起来。万花筒 光沿直线传播 医生戴额镜影子 潜望镜汽车的反光镜 光的反射 发光的月亮 五、实验分析(共28分)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1. 当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分)A.由A到E温度逐渐上升B.由A到E温度逐渐下降C. A处温度最高,其他位置温度不变 2.小明用这个装置做了第二个实验,他将酒精灯放在中间位置,左右各粘两根火柴,如图所示。(18分)(1) 4根火柴的掉落顺序是___和__先掉落,_ 和__ 后掉落。(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热总是从_ _的一端逐步传递到_ 的一端。3.小明用同样的装置做了第三个实验,他将酒精灯放在下图中A点的位置,过一段时间B、C、D、E、F各点上的火柴都掉落了。(1)请排列火柴掉落的先后顺序。(5分)(2)这样排序的理由是什么? (4分) 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学业小结练习 (中) 参考答案 苏一、1.直线 反射 2.光沿直线传播 3.热对流 热辐射4.空气对流 5.快 快 6.对流 传导二、1.A 2.C 3.B 4.B 5.B三、1.X 2. √ 3.X 4. √ 5.X四、 万花筒 光沿直线传播 医生戴额镜 影子 潜望镜 汽车的反光镜 光的反射 发光的月亮 五、1.B 2. (1) DBEA (2)温度高 温度低3. (1) BDCEF (2) 在同一物体中,热会沿着物体向四面八方传递;在传热过程中,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逐步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明辨是非,快乐连线,综合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挑细选,明辨是非,实验探究,科学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科学试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