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
展开第五章测评
一、选择题
[2023·河北张家口检测]多肉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研究人员发现:在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 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某些时段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小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他们同时观察到,与下图中甲地的多肉植物相比,纳马夸兰多肉植物的叶片更为肥厚。据此完成1~2题。
1.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叶片比甲地更肥厚的主要原因是纳马夸兰地区( B )
A.热量更好 B.降水更多
C.光照更强 D.风力更小
2.关于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休眠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①南部的多肉植物休眠期更长 ②北部的多肉植物休眠期更长 ③多肉植物休眠期主要在夏季 ④多肉植物休眠期主要在冬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是热带沙漠,全年降水少,纳马夸兰地区部分时段受西风的影响,降水稍多,所以多肉植物叶片更肥厚。第2题,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少,多肉植物处于休眠期,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时间长于南部,休眠期更长,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2023·江西赣州检测]10年被认为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下图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林龄刺槐林以及对照荒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变化图(图中数据为各样地不同监测点同一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不同林龄的刺槐林土壤水分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是( C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4.50—220厘米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B )
A.蒸发旺盛,耗水量大
B.生长旺盛,需水量多
C.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
D.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不同林龄的刺槐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第4题,由材料可知,10年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因此相对15年和20年刺槐林,10年刺槐林生长旺盛,消耗土壤水分多,所以50—220厘米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少。
某高校在天山东部调查分析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采样发现:在林地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直径)生长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而在高海拔则呈显著正相关。据此完成5~6题。
5.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B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热量
6.气候变暖对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影响是( A )
A.高海拔年轮更稀疏 B.中、低海拔长势趋好
C.低海拔年轮更稀疏 D.中、高海拔长势趋缓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提示,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随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生长受到限制,最有可能是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加剧,影响落叶松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气温升高对光照和坡度影响不大。气温升高,热量条件会变好,不会成为制约因素。第6题,林地中、低海拔地区随气温升高,水分条件变差,落叶松生长速度减慢,长势会趋缓,年轮会更加密集;据材料可知,高海拔地区落叶松生长与气温呈正相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落叶松长势(径向生长)会趋好,年轮会更稀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C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8.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D )
A.纬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是由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主导的地域分域规律,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没有体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受西风带控制,由于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深入内陆的分布区距离海洋较远,受洋流影响较小;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植被的类型,不会导致同一植被如落叶阔叶林深入内陆。
[2023·山东临沂期末]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1982年10月,是撒哈拉以南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最高海拔约为4 070米。下图示意喀麦隆火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②自然带最可能是( B )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0.③自然带未出现森林的原因,最可能是( D )
A.太阳辐射弱 B.水分条件差
C.热量条件差 D.土壤发育差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基带①为热带雨林带,理论上热带雨林带以上随海拔升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判断出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海拔2 700米以上的③区域水分和热量条件能满足森林生长,太阳辐射强;由材料可知,喀麦隆火山是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1982年10月,因此③区域受火山喷发的影响,火山岩风化时间较短,土壤发育差,无法满足树木生长。
[2023·山东济宁期末]读某山体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该山脉自然带基带最可能是( D )
A.温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2.该山脉( D )
A.南坡为阳坡、背风坡
B.北坡为阴坡、迎风坡
C.7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北坡大于南坡
D.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该山体山麓地带最冷月气温都大于0 ℃,可判断该山体位于亚热带地区;7月高温少雨,1月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2题,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山体7月气温较高,位于北半球;1月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可判断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降水多于北坡,说明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根据图中7月气温曲线可知,南坡山麓地区的气温更高,7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同理可知,1月山麓地区南坡的气温更高,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完成13~14题。
13.该流域( D )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
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
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14.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 A )
A.蒸发少 B.温度高 C.降水多 D.坡度大
解析第13题,该山脉山麓地带多为草原,中部森林面积最大,上部主要为裸岩,依据森林和草原对水分需求不同可知,中部降水多于山麓和上部,故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第14题,林地多说明水分条件较好,可能是降水多或蒸发少,而该地降水主要是偏南风带来的,故阴坡不可能降水多,则主要原因是蒸发少。
高教授在我国辽东半岛野外考查,下图是其绘制的某地东西剖面上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 A )
A.落叶阔叶林 B.草甸
C.针叶林 D.灌丛
16.洼地处生长着草甸而不是乔木,主要是因为洼地处( C )
A.气温较低 B.土壤较薄
C.土壤水分较多 D.光照较少
解析第15题,该地位于辽东半岛,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第16题,洼地易积水,洼地生长草甸而不是乔木的主要原因是洼地处土壤水分较多。洼地地势低,气温较高,土壤较厚。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干旱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2)疏勒河流域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等水利设施,说出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沙丘;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自然环境恶劣,生物种类和数量稀少。
(2)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变干;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
解析第(1)题,西北干旱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应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入手,先分析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再分析大气、土壤、地貌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以及地形对水汽的阻挡作用,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气候干旱,使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沙丘;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自然环境恶劣,使得生物种类和数量稀少。第(2)题,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从水库拦水拦沙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含沙量减少入手,分析河流水量、含沙量减少对大气、土壤、地貌、生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河流水量、含沙量减少,使下游地区泥沙沉积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上游修建水利设施,用水量增多,导致下游湿地面积萎缩,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塔里亚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平均水深80厘米、平均河宽20米,河道弯曲,形成繁复的河曲。图1为我国泰加林分布范围图,图2示意塔里亚河河曲。
图1
图2
(1)分析我国泰加林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
(3)指出塔里亚河繁复河曲的形成原因。
答案(1)夏季温凉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温度较低;降水相对充沛(气候相对湿润)。
(2)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冻土层使植被主根难以深入地下;冻土层上方的积水浸泡,植被根系呼吸作用受阻。
(3)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寒冷,永久冻土层广布,河流难以向下侵蚀;河流以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泥沙堆积形成河曲。
解析第(1)题,我国泰加林生长的气候条件,应从气温和降水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泰加林分布区纬度高,据此可得出其生长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较低,夏季温凉短促,冬季严寒漫长。泰加林作为森林的一种,其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泰加林生长地的气候是相对湿润的。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说明“老头儿林”长得较矮小,形态不挺拔,扎根不深,“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结合所生长的环境,主要分析气候、土壤、水文等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泰加林分布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缓慢;气候寒冷导致冻土广布,影响树木根系深入。同时受到冻土层上方的积水浸泡,植被根系呼吸作用受阻,所以长得矮小不挺拔。第(3)题,塔里亚河繁复河曲主要是河流侧蚀的结果,而河流侧蚀主要是分布在河流中下游水流平缓的地区。读图可知,塔里亚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流速缓慢,利于侧蚀,凹岸侵蚀,凸岸泥沙堆积加剧了河曲的形成;同时该地区冻土层广布,河流难以下蚀。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差异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解析第(1)题,由非洲气候分布图可明显得出气候呈对称性分布,则自然带也呈对称性分布。第(2)题,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的形成是地形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三个现象的原因,可运用相关知识解答。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