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测试题,共11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36分
    [知识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知识点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知识点3:季节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23年吉林白山模拟)在较高纬度地区,夏季白昼很长黑夜很短,当黑夜短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整夜天空都是明亮的现象,即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即白夜。下图白夜线是我国出现白夜现象的最低纬度,BAC为晨昏线。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漠河出现白夜时( )
    A.AB弧为晨线的一段
    B.AC弧上各地时间均为6:00
    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漠河(约53.5°N)一年中出现白夜的天数约为( )
    A.半个月多 B.一个月多
    C.两个月多 D.三个月多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我国漠河出现白夜时,正是接近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C项正确;我国漠河出现白夜时,正是接近夏至日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所AB为昏线的一段,A项错误;AC上各地时间是不一样的,北半球日出时间早于6时,B项错误。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可能同时达最大值,D项错误。第2题,由材料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白夜南界纬度推移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速度相同,直射点往返推移1个纬度大约需要8天,白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48.5°N,漠河约53.5°N,与其相差5°,因此53.5°N的白夜天数约为40天,即一个多月,B项正确。
    [知识点1](2023年江苏泰州期末)下图为某日四地太阳视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据图判断,该日(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C.悉尼日出于东北方向
    D.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4.图中四地( )
    A.甲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最大
    B.乙地太阳视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C.丙地太阳高度角年差值为46°52′
    D.丁地可能位于纬度最高的大洋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根据图甲可知,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图甲表示直射点纬线太阳视运动图,图乙太阳运动经过N点,则表示该地区为北极地区极昼圈太阳视运动图,图丙太阳运动方向在N点上方,则表示该地为极昼圈内太阳视运动图,图丁则表示北极点极昼时太阳视运动图。则该日位于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A项错误;该日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B项错误;太阳直射北半球则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C项正确;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D项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图甲位于太阳直射点,纬度低,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小,A项错误;乙地太阳视运动方向为顺时针,B项错误;极圈内太阳高度角差值为23°26,C项错误;丁地为北极点附近,周围有北冰洋分布,是纬度最高的大洋,D项正确。
    [知识点2](2022年安徽部分学校期末联考)我国北方某城市(41°48′N,123°25′E)的一名中学生利用节假日,对空旷地的一座高层建筑的日影进行了11次观测,并绘制成图(下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中学生观测日影的节假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建党节 D.国庆节
    6.该同学再次观测高楼日影,其结果与其相近的一天是( )
    A.3月22日 B.4月15日
    C.5月22日 D.6月14日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根据“我国北方某城市(41°48′N,123°25′E)的一名中学生”及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是日出的日影L1位于西南方向,日落的日影L11位于东南方向,可知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由材料信息及图示可知,该同学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180°÷8)÷15°=1.5小时,由此得出该地的昼长约为15小时,应为夏至日前后,建党节(7月1日)与其比较吻合,C项正确。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同学再次观测高楼日影,其结果与其相近的一天应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对称;6月22日距离7月1日差8天,所以另一个日期应是6月14日,D项正确。
    [知识点3]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8.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纬度越低的地区热量越充足,夏季时间应越长,故夏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D项正确。第8题,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变化较小,故季节变化不明显,A项正确;中纬度地区热量差异明显,季节性较强,B项正确;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季节变化不明显,C项错误;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知识点1、2]9.(2022年湖南常德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113°E)附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的文物史证,这里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如图甲),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图乙为二十四节气图。


    (1)每天横梁的影子投在长堤上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2分)
    (2)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应为________(北半球节气)。(2分)
    (3)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影子长度与节气为大寒时的影子大约一样长的节气是________。(2分)
    (4)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的节气是________。(2分)
    (5)我国民间从每年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当“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1)12:28 (2)冬至
    (3)小雪 (4)霜降
    (5)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动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3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综合思维](2022年辽宁大连一模)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下图为我国成都市(104°E)某商业街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1月18日,日落时小明到该商业街购物,看到影子在自己的正前方,小明此时面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如果该城市路灯为光控型,某日路灯亮起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8:00,此日前后当地(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正午影长逐渐变短
    D.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1月18日,处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昼夜更替的地区均日落西南方向,日落时日影应朝向东北方向。此日日落时小明到该商业街购物,看到影子在自己的正前方,小明此时面向东北,A项正确。第2题,如果成都市(104°E)的路灯为光控型,某日路灯亮起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8: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经计算,此时成都市(104°E)的地方时约为17:00,光控型路灯一般在日落时刻左右亮起来,表明此日成都市在17:00左右日落,由此推算此日成都市昼长仅约10小时,为昼短夜长,B项正确;位于北半球的成都市昼短夜长,表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因此不能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也就不能确定正午影长的变化趋势。
    [区域认知](2023年山西联考)某款手机应用软件(APP)具有精确测量任何时间和地点的太阳方位、查询和测量日出日落时间等功能。下图为2022年6月15日北京时间20时我国某地一位该APP使用者手机截屏的太阳位置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4.该日过后两周内,该地( )
    A.日出方位不断偏北
    B.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C.日落时间不断推迟
    D.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为6月15日,北京时间5:34日出,20:28日落,故可知道该地昼长14小时54分钟,当地地方时12:00时北京时间为13:01,计算可得当地经度大约为105°E。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0°N夏至日昼长为14时51分,故此地为40°N附近,结合经纬度,该地最可能位于河西走廊,C项正确;东北平原位于120°E以东,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江南丘陵位于30°N以南。第4题,该日过后两周内时间为6月15日—6月29日,6月15日—22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到达北回归线,该时间内日出方位不断偏北、昼长变长、日落时间不断推迟、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6月22日—29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该时间内日出方位不断偏南、昼长变短、日落时间不断提前、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综合思维]某游客在杭州(30.3°N,120.2°E)西湖边a处拍摄了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如图甲)。图乙为西湖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拍摄时间应在18时之前
    B.拍摄当天杭州日出东北
    C.拍摄后第二天杭州昼长变短
    D.拍摄当天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9.7°
    【答案】B [解析]图中雷峰塔位于a地正西方向,结合图甲可以看出,日落方向位于西北,故拍摄时间应在18时之后,A项错误;日落西北,应为夏半年,日出应为东北方向,B项正确;拍摄第二天的昼夜变化状况无法判断,C项错误;此时为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9.7°,故拍摄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59.7°,D项错误。
    [区域认知](2023年湖北多校月考)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其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目前,海口市(20°N,110°E)某街道已安装使用该设备。下图示意“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据此完成第6~7题。
    6.下列日期中该街道的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方向与其他三个日期显著不同的是( )
    A.5月16日 B.6月1日
    C.7月2日 D.8月13日
    7.该街道测试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时,会发现夏至日和直射20°N两天中( )
    ①夏至日,水平旋转范围相对较大 ②直射20°N时,水平旋转范围相对较大 ③夏至日,竖直旋转速度相对较快 ④直射20°N时,竖直旋转速度相对较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6.C 7.D [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街道位于20°N,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以南时,该街道的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方向为偏东—正南—偏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以北时,该街道的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方向为东北—正北—西北。根据所学知识估算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为8°/月,故太阳直射20°N的时间在6月7日、7月6日前后,6月7日至7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N~23°26′N,其余时间位于20°N以南。7月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以北,其他三个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以南。第7题,水平旋转范围受昼夜长短影响大,昼长越长,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北,其水平旋转范围越大,该街道夏至日昼长最长,故该太阳能电池板夏至日水平旋转范围较直射20°N时大,①正确,②错误;竖直旋转速度受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影响,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且昼长较长,故其从0°升到正午,所用的时间相对较长,竖直旋转速度相对较慢,即该太阳能电池板夏至日竖直旋转速度较直射20°N时慢,③错误,④正确。
    [综合思维](2022年江苏连云港期中)我国古代著名的《周髀算经》中提到:一年有24个节气,每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日晷影长度差为9916分;且冬至时日影长度最大,为1 350分;夏至时日晷影长度最小,为160分。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8.日晷影长度约为755分的节气是( )
    A.甲B.乙
    C.丙D.丁
    9.对我国北方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日影长度最接近的是( )
    A.小寒、小雪 B.立夏、立冬
    C.雨水、霜降 D.惊蛰、白露
    【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夏至时日晷影长度最小,为160分,甲处的日晷影长度为160+9916分;乙处的日晷影长度为160+9916×6分,为754分,B项正确;丙处日晷影长度为1 350-9916分;丁处日晷影长度为1 350-9916×2分。第9题,节气中日影长度最接近的两节气,应以夏至或冬至为对称,小寒与大雪日影长度接近;立夏与立秋日影长度接近;雨水与霜降日影长度接近,C项正确;惊蛰与寒露日影长度接近。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综合思维]10.(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家住长沙的李先生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一楼的商品房,入住后发现该楼房中卧室3只有在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才有阳光照入。下图为该楼房平面图。
    (1)指出在卧室3有阳光照入的这段时期内,该地日出、日落的方位。(4分)
    (2)在暑假期间为了减少阳光照射,判断卧室1与卧室2需拉窗帘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理由。(4分)
    (3)简述在正午阳光照入房屋内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值之后的一个月内,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分)
    【答案】(1)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2)差异:卧室1拉窗帘时间短于卧室2。
    理由:卧室1和卧室2窗户均朝南,暑假期间当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后,卧室1因有西侧阳台遮挡阳光,所以拉窗帘时长要短于卧室2。
    (3)阳光照入房屋内面积最小的日期为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后一个月内先变大后变小;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一练,共9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课后复习题,共10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课后复习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