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
展开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2023赣榆一中期末]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需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
B. 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 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D. 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2. 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已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 )
A. 气象监测网B. 地震监测网C. 水文监测网D. 资源监测网
[2023锡山高中期末]我国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救援、救助方面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据此回答3~4题。
3. 灾后恢复的目的是( )
A. 修复、重建生命线B. 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C. 修复、重建生产线D. 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4. 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指导方针是( )
A.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B.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
C. 生产自救、互助互济D. 加强灾后重建
[2022侯集高中期末]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 2011年受强降雨影响,成昆铁路北端沿线出现地质灾害,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A. aB. bC. cD. d
6. 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 救生圈B. 外伤用药C. 破拆工具D. 棉衣
[2022苏州期末]某地遭遇暴雨导致部分道路被淹,无法通行,小李一家被困。通过查找资料,小李发现附近5千米范围内有四个应急避难场所,下图为小李所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以下标识代表小李所查找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是( )
A. B. C. D.
8. 以路程最短为原则,小李一家避开被淹道路前往的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 )
A. 市民广场B. 第一中学C. 奥体中心D. 森林公园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2023如皋一中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略图,该岛经常发生台风灾害。读图回答9~10题。
9. 台风来袭前,该岛需要重点防御的灾害有(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沙尘暴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0. 该岛准备建设防御台风的“灾民安置点”,其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
A. 容纳较多灾民的开阔海滩B. 可以抵御狂风的山崖下方
C. 不会被洪水淹没的高海拔山顶D. 便于灾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场所
[2023南通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里氏5.5级地震,给印度尼西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本次地震发生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 此次地震( )
A. 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大西洋地区B.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是外力作用所致D. 释放能量大,震级高,烈度小
12. 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有( )
①在室外,需避开危险物,如电线杆 ②在高层建筑内,尽快乘电梯逃离 ③在教室里,可双手抱头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行驶的汽车内,抓牢扶手避免摔倒或碰伤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023邯郸期末]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境内黄土墚峁及深切河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滑坡的频繁发生给兰州市居民带来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下图从左向右示意兰州市黄河河谷某次滑坡形成过程。据此回答13~14题。
13. 黄河兰州段河谷滑坡的形成过程中( )
A. 岩性决定了节理裂隙的发育B. 植被生长导致节理裂隙贯通
C. 坡体的稳定性与降水量有关D. 陡坡水流较快提供崩滑动力
14. 为了减轻滑坡带来的损失,可以( )
A. 修建护坡工程固坡B. 在滑坡堆积物上耕作
C. 储备救灾应急物资D. 在河流中修建拦水坝
15. [2022徐州一中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0年7月前后,江西省受连日暴雨影响,鄱阳湖水位不断上涨。卫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近10年最大。下图为鄱阳湖水系分布图。
(1) 2020年入汛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造成洪水危害,请说出鄱阳湖发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
(2) 列举个人和家庭在防洪减灾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3) 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参考旱灾引发的一条灾害链条,回答某平原地区暴雨灾害链条。
第三节 防灾减灾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B
[解析]自然灾害的避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目前全球建立了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海—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2. D
[解析]我国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
3. D
[解析]灾后恢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是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4. A
[解析]我国多年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抗灾工作指导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救济工作方针。
5. A
[解析]成昆铁路北端位于成都附近,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位置最接近。
6. A
[解析]b、c两地靠近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救生圈。
7. B
[解析]A是厕所标志,B是应急避难场所标志,C是应急逃生通道标志,D是停车场标志。
8. C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小李一家以路程最短为原则,避开被淹道路前往的最近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奥体中心。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 C
[解析]台风来袭,往往带来大量降水,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台风来袭前该岛需要重点防御的灾害有滑坡、泥石流,②③正确。台风不会引发地震,台风会带来大量降水,不会出现沙尘暴,①④错误。
10. D
[解析]该岛准备建设防御台风的“灾民安置点”,“灾民安置点”应该是便于灾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场所;台风来袭往往带来大量降水,开阔海滩是台风登陆的地方,危险较大;台风来袭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崖下方比较危险;不会被洪水淹没的高海拔山顶地形狭窄,可安置人员较少。
11. B
[解析]此次地震发生在爪哇岛,并非南大西洋;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地震是外力作用所致;此次地震对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烈度大。
12. C
[解析]地震发生时,在室外,需避开危险物,如电线杆,①正确;在高层建筑内,不能乘电梯逃离,以防止电梯由于地震而损坏,困在电梯里,②错误;在教室里,可双手抱头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③正确;在行驶的汽车内,抓牢扶手可避免摔倒或碰伤,④正确。
13. C
[解析]图中显示节理裂隙发育于各种岩性地层;植被并未生长于节理裂隙面处;夏季降水集中,冲刷能力强,易于形成滑坡;滑坡是沿着贯通的节理裂隙面滑动,陡坡重力作用大容易形成滑坡,而非水流较快引起。
14. A
[解析]固定滑坡体可以稳固坡地;在滑坡堆积物上耕作,可能会诱发或加剧滑坡体滑动;储备救灾应急物资不能减轻损失,只是便于灾后救援;在河流中修建拦水坝会造成水位抬升,容易诱发滑坡体滑动。
15. (1) 降水量大;降水时间长;入湖河流多;集水范围广;长江干流水位高,顶托作用明显;地势低平,排水通道狭窄。
(2) 发生前: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发生时:按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撤离。
发生后: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如洪灾过后要进行消毒,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3) 洪涝灾害; 水源(食品)污染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被巨大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训练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够生还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发生泥石流逃生时应,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