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857573/0-16956927653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857573/0-16956927654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857573/0-16956927654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9页。
(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1.【2023年江苏无锡】根据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岩层 D.原始火山2.【2023年吉林】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主动选择的结果 D.繁衍后代的结果3.【2023年四川眉山】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为了得以生存而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4.【2023年甘肃陇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B.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C.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D.两栖类动物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5.【2023年湖北黄冈】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后代,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生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都在子宫内完成B.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出现遗精,女生来月经都是正常现象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6.【2023年内蒙古通辽】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7.【2023年贵州贵阳】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 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 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8.【2023年湖南永州】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B.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C.某些古代的爬行类可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D.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巴斯德9.【2023年四川南充】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下列争论错误的是( )A.因为长期滥用抗生素,所以细菌产生了抗药性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0.【2023年山东烟台】20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B.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C. 人类出现的标志是会使用工具D. 研究古人类的基因组可以推测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11.【2023年四川内江】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 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 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 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12.【2023年湖北宜昌】“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 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 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 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3.【2023年山东滨州】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B.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C. 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D. 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14.【2023年山西晋中】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该结果说明( )A.长臂猿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 B.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C.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15.【2023年湖南株洲】完善有关生物进化的概念图: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2.答案:B解析:A.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A错误。BD.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体色和外形与兰花更接近的螳螂,能在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伪装和隐藏自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躲避天敌和抓住猎物,而更容易生存。那些体色、体态与环境不匹配的螳螂个体,往往更容易被猎物发现,从而减少了其生存几率。可见,这些具有与兰花相似颜色、形态的个体更有可能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将这一特征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D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是不定向的。可见,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C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4.答案:B解析: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B、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B正确。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如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C错误。D、爬行类动物是由两栖类动物进化来的,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A、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形成在输卵管,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内完成,A错误。B、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B正确。C、由于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C正确。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故选:A。6.答案:D解析: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B正确。C.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D.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D错误。故选:D。7.答案:D解析:A、地雀喙的形态或大小的改变与取食类型有关,A正确。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B正确。C、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不同的野生地雀喙的形状有明显差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基因控制性状,不同地雀的性状不同其基因组成也不同,D错误。故选:D。8.答案:B解析: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A错误。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原始生命是经过长期作用形成的,B正确。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两栖类, C错误。D、托马斯·赫胥黎,英国生物学家、著名博物学家,他用比较解剖等方法证明人和大猩猩的脑部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方法,对于人类的起源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D错误。故选:B。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C15.答案:化石;对比或比较;原始生命;自然选择;适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11页。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冲刺练习20 生物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大气的成分是,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9)生物的起源和进化——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