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学设计,共3页。
“一课一研精准教学”记录表年 级 学 科物理分包领导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物理备课组主备人 备课主题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 精准讲解:1、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界中存在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电荷的多少叫做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电荷量e称为 。2、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 的原子核和带 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的电子的负电荷数量 ,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 ,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 。3、使物体带电有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其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电荷得失.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接触起电.电荷转移.金属棒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正电荷转移到金属棒.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同种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远离带电体,异种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靠近带电体.4、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 转移到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例1:如图所示,绝缘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D )A、a、b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例2: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动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在移走C,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闭合例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解析】两球接触后所带电荷量相等且为: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的负电荷全部中和,且电子继续转移,使B球带的正电,因此共转移电子的电荷量为:转移的电子数为:例4:如图所示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B)
A.摩擦起电 B.感应起电 C.接触起电 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二、重点、难点:1.建立正负电荷、电荷量和元电荷的概念,应用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应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自然现象。2.能分析各种起电方式的带电规律。3.理解电电荷守恒定律并能够应用。4.了解接触起电中电荷的分配规律。三、板书:1.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2. 三种起电方式 3.电荷守恒定律用元电荷四、精准练习:学习指导P1-P2部分内容。参会教师签到 请假教师 弘毅笃行 致美致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电势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磁感线,安培定则,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