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案设计
展开4.2.1农业的重要性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的早餐都吃些什么啊?(答:面包、馒头、油条、鸡蛋、牛奶等)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概念
1.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农业?
学生读课本找到概念: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是生物本身。
2.读图,说出农业的主要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小结: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指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狭义上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上农业包括农、林、牧、渔。
二、农业的重要性
1.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与农业的关系么?
学生讨论,并将相对应的关系进行匹配。
2举例说明: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需要农业的例子,并借此说明生产与农业的关系。
工业为农业提供的农具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机器。农业为各行各业提供原材料;各行各业也为农业提供支持。
小结: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中国用约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三、农业的地区分布
1.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哪几个?
(3)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
(5)林业集中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
(6)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在哪儿?
2.课件展示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指导学生找出东西差异的分界线,并说出与哪些分界线重合。
3.我国农业不仅存在东西部的差异,南北方也有不同。提问:划分南北方的界线在哪儿?秦岭—淮河。
课件展示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别,教师带领学生总结。
地 区 | 主要耕地类型 | 熟 制 | 主要农作物 |
秦岭─淮河以北 |
|
|
|
|
|
| |
秦岭─淮河以南 |
|
|
|
拓展延伸:袁隆平——禾下乘凉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概念、分类、以及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并根据农业类型分布图了解了农业的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其分布情况和我国自然环境特征之间的关联;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影响。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dl/tb_c950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获奖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二节 农业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农业一等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