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第1页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第2页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5-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热点复习精讲精练
    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练)
    一、选择题
    1.三峡大坝建设5级船闸,让货船利用船闸来实现上下大坝的需求,下列选项中与三峡大坝通航原理不相同的是(  )
    A.茶壶 B.锅炉液位计
    C.注射器 D.下水弯管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船闸
    D.潜水艇
    3.下列如图所示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水壶 B.喷水壶
    C.溢水杯 D.注射针
    4.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下列操作会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①仅向烧杯中加一些水;
    ②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
    ③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
    ④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图甲中的压强计在水中同一深度将探头往各个方向转动,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
    B.通过甲、乙两图可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C.通过比较乙、丙两图能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由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盛液体容器的形状有关
    6.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实验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小
    B.实验二说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小
    C.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内部产生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
    D.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被测处压强的大小
    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面高度如图所示。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A=pB B.ρ甲>ρ乙,pA<pB
    C.ρ甲<ρ乙,pA<pB D.ρ甲<ρ乙,pA>pB
    8.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容器,先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水对容器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 甲=F乙 B.p 甲>p乙 C.F 甲<F乙 D.p甲<p乙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底面积与质量均相等的容器,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水,图中所标的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  )

    A.a,b两点的深度相同
    B.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C.a,b两点的压强相同
    D.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0.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内液面相平,两试管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p甲>p乙 D.p甲<p乙
    1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未装满,水的位置如图所示)。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F2 B.p1<p2 C.F1>F2 D.p1=p2
    13.如图所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相等,甲、乙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若继续向两个容器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后(不溢出),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A.ρ甲>ρ乙 p甲<p乙 B.ρ甲>ρ乙 p甲=p乙
    C.ρ甲<ρ乙 p甲>p乙 D.ρ甲=ρ乙 p甲>p乙
    14.如图所示,两容器质量、底面积相同且装有同样深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B.甲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C.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D.两容器中水的重力相等
    (多选)1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装有体积相同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等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B.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C.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D.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二、填空题
    16.在一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注入0.2米深的水,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帕。如果注入的是酒精,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应注入    米深的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17.“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m,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潜水器在10000m所受液体压强为    (海水密度约为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潜水器表潜水器表面上0.04m2的面积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N。
    18.如图所示,重为10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19.质量为0.4kg、底面积为0.002m2的茶壶中盛有0.6kg的水,将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内水的深度为0.15m,则水的重力是    N,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    Pa,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g=10N/kg)
    20.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处水的深度为    m;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
    ①比较图甲和图    ,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根据上述结论,比较图乙和图丁,   (填“能”或“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
    (3)若在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ρ水=1.0×103kg/m3)

    22.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小明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体积有关;
    猜想三: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右图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右图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验证猜想    。
    (5)由以上实验可知右图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   。

    四、计算题
    23.如图所示,一重为20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0.01m3,深0.3m。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2.7×103Pa。(g取10N/kg)求:
    (1)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处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桌面面积为0.24m2,鱼缸的质量为4kg,其底面积为0.08m2。鱼缸内水深0.4m,水的质量是36kg,缸内鱼的质量为2kg,鱼缸壁厚度忽略不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鱼缸内水对鱼缸底部产生的压力;
    (2)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分别装有体积为2.0×10﹣3米3的水和深度为0.3米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1)水的质量。
    (2)B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请判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Δh,使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Δh后(容器中无液体溢出),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存在,请计算出Δh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的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8×103kg/m3,高为0.5m,底面积为S甲为8×10﹣3m2;乙容器的底面积S乙为2×10﹣2m2,高为0.4m,容器内盛有体积为6×10﹣3m3的水,g取10N/kg。
    (1)求此时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2)若甲沿着竖直方向切去,则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
    (3)不考虑第二问,仅在甲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Δh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当Δh=0.4m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容。




    答案详解
    1.【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
    【解答】解:三峡大坝通航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A、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B、锅炉液位计和锅炉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液面就是相平的,液面就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我们通过观察液位计中水位的高低就可以知道锅炉中水的多少,以便及时加水;
    C、注射器抽取药液利用的是大气压,注射是靠手的推力;
    D、下水弯管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
    综上分析可知,与三峡大坝通航原理不相同的是注射器。
    故选:C。
    2.【分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
    【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A、茶壶的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的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水道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解答】解:
    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组成了连通器,故A正确;
    B、喷水壶是依靠气体的压强使液柱喷出的,不属于连通器的运用,故B错误。
    C、溢水杯中不存在底部连通,故C错误;
    D、肌肉注射时,向前推活塞,注射器内压强增大,大于人的体内压强,所以将药液压入人体内,与连通器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4.【分析】压强计的工作原理: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表示压强的大小。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解答】解:①仅向烧杯中加一些水,会使金属盒所处深度增大,金属盒受到压强增大,会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故①符合题意;
    ②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金属盒受到压强不变,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金属盒受到压强不变,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会使液体密度增大,金属盒受到压强增大,会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故④符合题意。
    所以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操作是①④。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分析】(1)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4)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解答】解:A、图甲中的压强计在水中同一深度将探头往各个方向转动,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说明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A正确。
    B、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等,液体越深,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故B正确。
    C、乙、丙两图,液体的深度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故C正确。
    D、丙、丁两图,液体的密度相等,容器的形状不同,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说明液体压强跟容器形状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6.【分析】(1)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液体深度;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时,控制深度不变,改变密度的大小;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压强计是用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来表示压强的大小的。
    【解答】解:A、实验一中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大,故A错误;
    B、实验二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大,故可以得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内部产生的压强越大,故B错误;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C错误;
    D、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被测处压强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D。
    7.【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
    规则形状容器底部收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p==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p=ρgh判断出A、B以下部分压强的关系,由p=p上+p下且p甲=p乙判断出AB两点压强的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图片可知,甲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中液体的体积,根据ρ=可知,甲液体的深度小于乙液体的深度,即ρ甲>ρ乙;
    容器是规则形状的,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两种液体的重力相同,根据p==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
    由题意知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知pA下>pB下,由于p甲=pA+pA下,p乙=pB+pB下,且p甲=p乙,所以pA<pB;故B正确。
    故选:B。
    8.【分析】(1)根据p=ρgh和p=结合水的重力比较水对瓶底的压力和水对瓶盖的压力关系;
    (2)根据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C、由p=ρgh和p=可知,水对瓶底的压力F甲=p甲S底=ρ水gh甲S底=ρ水V水g=m水g=G水,
    水对瓶盖的压力F乙=p乙S盖=ρ水gh乙S盖<ρ水V水g=m水g=G水,则F甲>F乙,故AC错误;
    BD、由公式可知,在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越小,压强p越大,水瓶倒立时桌面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强更大,即p甲<p乙,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9.【分析】(1)根据容器形状分析液面的高度,然后判定a和b的深度的关系;
    (2)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压力的大小;
    (3)根据p=ρgh分析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4)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p=分析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A、由图可知,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a的上端的面积大,水的质量相同,则甲中的液面要低于乙中的液面,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a的深度要小于b的深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重力,乙是规则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重力,则甲中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小于乙中水对底部的压力,故B错误;
    C、根据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要小一些,故C错误;
    D、水的质量相同、容器完全相同,则甲装置的质量等于乙装置的质量,根据G=mg可知,甲装置的重力等于乙装置的重力,甲装置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装置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0.【分析】甲、乙两种放置方法,V甲<V乙,由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关系,又因为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液体体积要比乙液体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根据ρ=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
    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正确。
    故选:C。
    11.【分析】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叫深度,由图可知A、B、C三处水的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可知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知:容器底部A、B、C三处水的深度相同,水的密度一定,由公式p=ρ水gh可知,A、B、C受到水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12.【分析】(1)对于这种上下口不一样大的容器,可以通过比较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的大小关系,得出甲乙对容器底的产生的压力大小关系;
    (2)由图得出液体的深度关系,根据p=ρ水gh判断出甲、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
    【解答】解:AC、甲容器是上宽下窄,有一部分水压在容器壁上,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乙容器是上窄下宽,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则F1<F2,故A正确,C错误;
    BD、由图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乙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ρ水gh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BD错误;
    故选:A。
    13.【分析】(1)根据压强公式p=判断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p=ρgh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关系;
    (2)根据甲乙增加的重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判断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解答】解:(1)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相等,根据p=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相等;由图知,h甲<h乙,根据p=ρgh知,ρ甲>ρ乙;
    (2)若继续向两个容器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后(不溢出),如图:

    由于甲的形状规则,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等于增加液体的重力,即ΔF甲=ΔG,
    而乙容器形状不规则,口小底大的容器,增加的压力大于增加的重力,即ΔF乙>ΔG,所以ΔF甲<ΔF乙,根据Δp=知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关系为:Δp甲<Δp乙,又因为原来的压强相等,所以最后的压强p甲<p乙。
    故选:A。
    14.【分析】(1)根据容器中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利用G=mg=ρgV分析两容器中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水的重力、容器的重力分析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p=分析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2)容器甲、乙中装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p=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AD、由图可知,甲、乙中水面高度相同,甲中水的体积要小于乙中水的体积,根据G=mg=ρgV可知,甲中水的重力要小于乙中水的重力;
    两容器本身的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容器的重力相同,所以甲容器与水的总重力要小于乙容器与水的总重力;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甲装置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对桌面的压力,由于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甲对桌面的压强要小于乙对桌面的压强,故AD错误;
    BC、容器中的水的深度相同,密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两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15.【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水的质量关系,从而得出水的重力关系,再根据上下粗细相同的容器,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上粗下细的容器,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据此可知水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图示可知量筒和量杯中水深度的关系,再根据p=ρgh可知水对杯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B、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量筒中水的质量和量杯中水的质量相等,由G=mg可知,量筒中水的重力和量杯中水的重力相等;
    又因为量筒上下粗细相同,所以水对量筒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而量杯上粗下细,所以水对量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故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示可知,量筒中水的深度大于量杯中水的深度,所以由p=ρgh可知,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6.【分析】已知试管中水的深度和水的密度,利用公式p=ρgh求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根据p=ρgh求出酒精的深度。
    【解答】解: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2m=2000Pa;
    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根据p=ρgh可知酒精的深度为:
    h酒精===0.25m。
    故答案为:2000;0.25。
    17.【分析】(1)液体的压强为:p=ρgh;
    (2)知道受力面积和压强,根据p=可计算潜水器表面受到的海水压力。
    【解答】解:潜水器在10000m所受液体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10000m=1.0×108Pa;
    根据p=得,潜水器表面上0.04m2的面积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F=pS=1.0×108Pa×0.04m2=4×106N。
    答案为:1.0×108Pa;4×106。
    18.【分析】(1)先根据p=ρgh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F=pS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根据F=G计算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再由p=计算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水的深度h=30cm=0.3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
    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3×103Pa×200×10﹣4m2=60N;
    (2)容器重:G1=10N;
    容器中水重:G2=m水g=10kg×10N/kg=10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0N+100N=11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5.5×103Pa。
    故答案为:60;5.5×103。
    19.【分析】(1)由G=mg可求得水的重力;
    (2)已知茶壶中水的深度,根据p=ρgh可求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3)已知茶壶和水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它们的总重力,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它们的总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水的重力G水=m水g=0.6kg×10N/kg=6N;
    (2)水对茶壶底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5m=1500Pa;
    (3)桌面受到的压力:F=G总=(m水+m茶壶)g=(0.6kg+0.4kg)×10N/kg=10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5000Pa。
    故答案为:6;1500;5000。
    20.【分析】(1)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到某处的垂直距离,根据图示可求得C点所在水平面水的深度大小;
    (2)根据公式p=ρ液gh求得C点所在水平面水的压强;根据公式p=求得C点所在水平表面10cm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大小。
    【解答】解:(1)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到某处的垂直距离,根据图示可知,C处水的深度为:hC=0.5m+0.3m+0.2m=1m;
    (2)由公式p=ρ液gh和p=可得,C点所在水平表面10cm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
    F=pCS=ρ水ghCS=1.0×103kg/m3×9.8N/kg×1m×10×10﹣4m2=9.8N。
    故答案为:1;9.8。
    21.【分析】(1)当橡皮膜受到压强时,橡皮膜发生形变,通过空气对U形管中的液体产生压强,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就会出现高度差;
    (2)①比较图甲和图乙,乙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较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橡皮膜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故橡皮膜所受的液体压强相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在实验中,应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才能观察压强与另一个量的关系,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解答此小题;
    (3)根据p=ρgh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即为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
    【解答】解:(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的压强的大小;
    (2))①比较图甲和图乙,乙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较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橡皮膜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故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故橡皮膜所受的液体压强相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而图乙、丁两图可知,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
    (3)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故答案为:(1)液面高度差;(2)①乙;②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不能;没有控制金属盒所处液体的深度相同;(3)500。
    22.【分析】(1)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显示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当探头,即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2)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体用有色液体,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3)根据控制变量法,烧杯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观察在不同深处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和浓盐水内部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当压强计的探头,即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
    (3)将探头放在右图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根据控制变量法,液体的密度一定,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即pB>pA。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右图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由题知ρ盐水>ρ水,根据控制变量法,液体的深度一定,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即pC>pB。所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hB,这是为了验证猜想三。
    (5)由(3)分析知,在水中pB>pA,同样,在盐水中pD>pC,由(4)分析知pC>pB,以上实验可知右图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pB<pC<pD,所以,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D。
    故答案为:(1)高度差;(2)有色;(3)液体深度;(4)>;三;(5)D。
    23.【分析】(1)根据p=可求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2)已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及所装液体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求出密度;求出距容器底面0.1m处的a点的深度,再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结果。
    【解答】解:(1)由p=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F=pS=2.7×103Pa×0.02m2=54N;
    (2)由p=ρgh可得,液体的密度;
    ρ===0.9×103kg/m3,
    距容器底面0.1m处的a点的深度:
    ha=0.3m﹣0.1m=0.2m,
    则a点的液体的压强:
    pa=ρgha=0.9×103kg/m3×10N/kg×0.2m=1.8×103Pa。
    答:(1)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为54N;
    (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处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8×103Pa。
    24.【分析】(1)已知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得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根据F=pS求得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
    (2)放置于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F=G=mg求得鱼缸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受力面积等于其与水平面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根据p=求得鱼缸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鱼缸内水深0.4m,则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4m=4×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水=p水S=4×103Pa×0.08m2=320N;
    (2)鱼缸与水、鱼的总质量为
    m总=m鱼缸+m水+m鱼=4kg+36kg+2kg=42kg,
    鱼缸与水、鱼的总重为
    G总=m总g=42kg×10N/kg=420N,
    鱼缸对桌面的压力为
    F桌=G总=420N,
    鱼缸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等于鱼缸的底面积,为0.08m2,则鱼缸对桌面的压强为
    p桌===5250Pa。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320N;
    (2)鱼缸对桌面的压强为5250Pa。
    25.【分析】(1)利用公式m=ρV可直接求水的质量;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B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根据增加相同深度的液体Δh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列出等式即可求得Δh的大小。
    【解答】解:(1)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2.0×10﹣3m3=2kg;
    (2)B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B=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0.3m=2400Pa;
    (3)A薄壁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0.2m,
    增加相同深度的液体Δh后,当p水′=p酒精′时,
    由p=ρgh可得:ρ水g(h水+Δh)=ρ酒精g(h酒精+Δh),
    即:1.0×103kg/m3×g×(0.2m+Δh)=0.8×103kg/m3×g×(0.3m+Δh),
    解得:Δh=0.2m。
    答:(1)水的质量为2kg;
    (2)B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400Pa;
    (3)Δh的大小为0.2m。
    26.【分析】(1)水的体积和密度已知,用密度公式得到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2)先推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公式p=ρgh,然后代入已知量得到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
    (3)利用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得到切去木块的重力,把木块放入水中后,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木块漂浮,利用浮力公式得到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用容器乙的容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到乙空余部分的体积,由于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空余部分的体积,得到木块放入水中后有水溢出,压力变化量ΔF=ΔG木﹣G溢水,压强变化量用压强公式求出。
    【解答】解:(1)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6×10﹣3m3=6kg;
    (2)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当甲沿着竖直方向切去,则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强为p木=ρ木gh木=0.8×103kg/m3×10N/kg×0.5m=4000Pa。
    (3)甲切去部分的重力ΔG木=ρ木S木Δh木g=0.8×103kg/m3×8×10﹣3m2×0.4m×10N/kg=25.6N;
    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木块放入水中后漂浮,F浮=ΔG,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56×10﹣3m3;
    容器乙的总容积V总=S乙h乙=2×10﹣2m2×0.4m=8×10﹣3m3;
    容器乙中未放入木块时空余部分的体积V余=V总﹣V水=8×10﹣3m3﹣6×10﹣3m3=2×10﹣3m3<V排;
    所以把切去的木块放入水中时,有水溢出,
    V溢=V排﹣V余=2.56×10﹣3m3﹣2×10﹣3m3=0.56×10﹣3m3。
    溢出水的重力G溢水=ρ水V溢g=1.0×103kg/m3×0.56×10﹣3m3×10N/kg=5.6N;
    容器乙底部压力变化量ΔF=ΔG木﹣G溢水=25.6N﹣5.6N=20N;
    容器乙底部压强变化量Δp==1000Pa。
    答:(1)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6kg;
    (2)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4000Pa;
    (3)把切去的木块放入容器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容是1000Pa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4-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讲):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84-热点43 液体的压强(精讲),共5页。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67-热点34 速度及其应用(精练):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67-热点34 速度及其应用(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53-热点27 光现象作图(精练):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53-热点27 光现象作图(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完成下列光学作图题,完成下列光学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