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1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归纳)
展开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1500年之前)
总体发展特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两大阶段:上古时期、中古时期
两大文明: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
两种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突(战争)、和平交流
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四大帝国:压力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主题01 古代亚非文明
(公元前6世纪以前)
| 世界 | 中国 |
阶段 特征 | (1) 总体:古代亚非文明逐渐兴起并发展 (2) 政治: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 (3) 经济:典型的大河文明,依靠河流灌溉,农业发达 (4) 文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及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佛教 | (1)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2) “公天下”到“家天下”,夏、商、周(西周、东周) (3) 青铜器的出现、井田制由盛而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4) 商周甲骨文、金文 |
考点1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
2011版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 | 简介 |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
代表 | 胡夫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 | ||
地位 | (1)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2)金字塔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金字塔 | |
古埃及文明 | 发源地 |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
发展历程 |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公元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3)公元前525年以后,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 ||
突出成就 | 天文学领域的太阳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象形文字;建筑雕塑艺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在木乃伊制作中发展起来的解剖医学等 | ||
特点 | 大河农业文明 | ||
地位 |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
考点2 《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文明
2011版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 主要内容 | (1)古巴比伦社会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男性家长对其奴隶有生杀大权,对其妻儿有绝对权威 (3)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业行为,诉讼、盗窃、婚姻、继承、伤害等纠纷作出规定 |
目的 |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 |
地位 |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 |
影响 | (1)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等级制度、奴隶制度、商品经济活动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了解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史料 (2)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
两河流 域文明 | 发源地 |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
发展历程 | (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兴建了一些城市国家 (2)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此后在外敌入侵、内乱、统一中反复 (3)公元前18世纪,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完成对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 (4)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 | |
突出 成就 |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位进制计数法,汉谟拉比国王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
【认识启示】
1.关于埃及金字塔的认识
一方面,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埃及奴隶制的历史见证,反映了埃及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2.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这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法律成果.但是,它公开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是古代东方专制政治的产物.
【细节提示】 《汉谟拉比法典》因刻在石柱上,又称“石柱法”。
考点3 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 古代印度社会
2011版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种姓制度 | 形成 |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 |||||
内容 | 等级 | 概况 | |||||
第一等级:婆罗门 | 僧侣贵族,充任祭祀 | ||||||
第二等级:刹帝利 | 军事和行政贵族,掌管军政大权 | ||||||
第三等级:吠舍 |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 ||||||
第四等级:首陀罗 | 非雅利安人,地位低下;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 ||||||
“不可接触者”:贱民 |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侮辱 | ||||||
特点 | (1)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各个等级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 ||||||
影响 | 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影响至今 | ||||||
佛教 的创立 | 创立 时间 | 公元前6世纪 | 创始人 |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摩尼) | |||
主张 | 反对种姓制度下婆罗门的特权 ,主张“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 ||||||
传播 |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从南亚次大陆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北线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入朝鲜、日本;南线经今斯里兰卡传入东南亚等国 | ||||||
影响 | 佛教教义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 ]特权的要求,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发展,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
古代印 度社会 | 发源地 |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 |||||
发展 概况 | (1)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北师:公元前2300~前1750年) (2)公元前1500年左右(北师:公元前2000~前1600年间),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建立国家 (3)公元前324~前187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 ||||||
| 文明 成就 | (1)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2)古代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是中国古代石窟佛像造型艺术的渊源 | |||||
知识归纳 四大文明古国
国家 | 文明发源地 | 文明成果 | 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 |
古代埃及 | 非洲尼罗河流域 |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 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 |
古巴比伦王国 | 西亚两河流域 |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 |
古代印度 |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 |
古代中国 | 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甲骨文、青铜器等 | |
认识 | (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自产生就有多元化的特点 (2)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 (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 (4)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
材料一 “An eye for an 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
材料二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剁掉。
——亚洲古代某部法律的内容
设问:材料一、二法典是哪个文明的成果?这部法典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地位如何?(侧重历史解释)
答案: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部法典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三
材料四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受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受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受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设问:材料三图片显示的是哪种制度?依据图片,指出哪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指出种姓制度维护了谁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造就了什么影响?(侧重历史解释)
答案: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7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点归纳):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7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点归纳),共10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3封建时代的欧洲(知识点归纳):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3封建时代的欧洲(知识点归纳),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督教,法兰克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2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归纳):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复习主题02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归纳),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希腊城邦, 亚历山大帝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